浙江省580名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信行调查

来源 :中国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 ,为大专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 5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已积累一定的艾滋病知识 ,在传统性道德影响下 ,64 6%的学生拒绝性解放 ,不赞同婚前性行为 ;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轻视艾滋病的存在及威胁。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比较模糊。知识来源主要是大众媒体 ,因此知识构成不全面。结论 应通过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 ,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蔓延
其他文献
以问卷的形式调查统计了非智力因素与幼师生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确定了非智力因素对造成和形成学生后进现象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实践能力、情感态度
本文试从"大服务"观这一新视角谈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认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公平合理及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其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立方萤石型CeO2的晶体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能带结构、总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和布居分布,分析了CeO2的的电子结构,研究了其导电性较弱的
<正>近20多年以来随血液净化技术的开展和进步,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可是肾性骨病的患者并没有减少,且由于内科透析因素的影响,铝中毒而导致的骨骼变化,透析膜生物相容
<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占全球致死疾病的50%,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1]。近年来,由于国人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正>1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
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金丝变形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键合压力等参数对自动键合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了每个参数对自动键合的影响规律,给出了自动键合
美国综合课程经历了一个从对立钟摆到趋向融合的波澜起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综合课程却走着一条从师法美国突然中断到勃然兴起 通过两国综合课程历史进程实验模式发展趋势的比
课程实施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会产生不同的课程推广效果。本文对实践取向的课程实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实践取向课程实施的两个主要特征:课
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本文对近期理论界就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等问题的研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