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根据地。在语文课堂这块根据地上,教师必须完成教育学生成长的任务。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的不断体验、不断重复的过程。因此,对错误的体验、更正、总结、反思就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必须。
由此看来,“错误”应该是语文课堂教育的一个部分。但本文所阐述的“错误”是指学生潜意识中的非正确的概念认知,而不是某种不正确认识的简单重复。课堂“错误”是指互动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想法、说法、解法等。
在西方行为主义的教育思想中,“错误”往往是人们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桑代克著名的“桑代克迷箱”实验证明:学习的实质是建立联结过程,而这种联结的过程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否定错误,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尝试错误的次数降到最低程度,尽快地找到答案。在桑代克的眼中“错误”是“正确”的起点,是“正确”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斯金纳的“操作作用”理论也是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强化”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部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过度的防错、避错,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讲,“错误”也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郭思乐教授提出:儿童的认识没有必要一开头就是完美的。……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关系。……错误难免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并纠正了的错误有积极的意义。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很高水平的错”。教育家华应龙老师也提出了“融错教育论”,他说:“‘错得好!’是我语文课堂教学的口头禅,也是我每接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都要写在黑板上的三个字。”“对学生有价值的差错,我们会引导教室里响起三四次掌声——首先为他不盲从的坚持,其次为他有根有据的说理,再次为他接纳他人观点后的修正,最后为他带给我们思考的贡献……。”教育家李庾南老师也提出了“诱误性引导”的教育观点,即:所根据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可能受到的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语文课堂讲解和演示中布设陷阱,诱导学生出错,从而取得“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使学生对该类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叶澜老师更认为,好课有五个基本要求,其中之一是“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
在课堂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学会“容纳错误”、“融化错误”。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除了华应龙老师提出的“融错教育要义六条”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民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学习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查自改,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再自我改进学习方法、自我明确努力方向,要通过讲评课讲出积极性。
2、学会尊重、赏识学生,注重课堂开放性。开放性课堂中的学生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不能落后于同伴,希望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赞扬赏识等。开放性的课堂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探究错误的同时,从潜意识的层面提高学生的自我知识与技能的强化。但表扬要讲艺术,要讲适度,形式要多样化,以便于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善于预见教学中的错误,并做好积极应对准备,要针对部分学生中学习基础较差,概念模糊,知识脱节,解题方法呆板的现状,逐一摸清他们的薄弱环节,针对实际因材施教,可以设计错误呈现形式。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多做“铺路”工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过去虽已学过,但容易遗忘、忽视的知识,要多做“搭桥”工作,反复训练,直至完全掌握;要注意减缓坡度,让基础差的学生有一个慢慢加力“上坡”的感觉。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开放性研究》阶段成果
戴海泉,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由此看来,“错误”应该是语文课堂教育的一个部分。但本文所阐述的“错误”是指学生潜意识中的非正确的概念认知,而不是某种不正确认识的简单重复。课堂“错误”是指互动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想法、说法、解法等。
在西方行为主义的教育思想中,“错误”往往是人们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桑代克著名的“桑代克迷箱”实验证明:学习的实质是建立联结过程,而这种联结的过程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否定错误,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尝试错误的次数降到最低程度,尽快地找到答案。在桑代克的眼中“错误”是“正确”的起点,是“正确”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斯金纳的“操作作用”理论也是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强化”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部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过度的防错、避错,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讲,“错误”也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郭思乐教授提出:儿童的认识没有必要一开头就是完美的。……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关系。……错误难免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并纠正了的错误有积极的意义。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很高水平的错”。教育家华应龙老师也提出了“融错教育论”,他说:“‘错得好!’是我语文课堂教学的口头禅,也是我每接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都要写在黑板上的三个字。”“对学生有价值的差错,我们会引导教室里响起三四次掌声——首先为他不盲从的坚持,其次为他有根有据的说理,再次为他接纳他人观点后的修正,最后为他带给我们思考的贡献……。”教育家李庾南老师也提出了“诱误性引导”的教育观点,即:所根据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可能受到的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语文课堂讲解和演示中布设陷阱,诱导学生出错,从而取得“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使学生对该类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叶澜老师更认为,好课有五个基本要求,其中之一是“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
在课堂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学会“容纳错误”、“融化错误”。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除了华应龙老师提出的“融错教育要义六条”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民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学习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查自改,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再自我改进学习方法、自我明确努力方向,要通过讲评课讲出积极性。
2、学会尊重、赏识学生,注重课堂开放性。开放性课堂中的学生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不能落后于同伴,希望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赞扬赏识等。开放性的课堂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探究错误的同时,从潜意识的层面提高学生的自我知识与技能的强化。但表扬要讲艺术,要讲适度,形式要多样化,以便于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善于预见教学中的错误,并做好积极应对准备,要针对部分学生中学习基础较差,概念模糊,知识脱节,解题方法呆板的现状,逐一摸清他们的薄弱环节,针对实际因材施教,可以设计错误呈现形式。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多做“铺路”工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过去虽已学过,但容易遗忘、忽视的知识,要多做“搭桥”工作,反复训练,直至完全掌握;要注意减缓坡度,让基础差的学生有一个慢慢加力“上坡”的感觉。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开放性研究》阶段成果
戴海泉,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