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
校企合作,应该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一体”。这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境界。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山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与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多年来,中山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共同打造中山职业教育的名片,迎来职业教育明媚的春天。
时间:2009年6月4日下午4:30-6:00
地点:中山市教育局办公大楼会议室
主持人:
陈昭庆黄定光
嘉 宾:
杜秋蓁:中山市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训部经理
江莉: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部长
卢伟业:中山市海外旅游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郑志明:海港饮食管理集团副总裁
吴彬涛: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古镇分场)常务副总经理
郭海霞: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马珊珊:国贸(逸豪)大酒店房务部经理兼公关销售部经理
余长平: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商务旅游专业科科长
学生非常稳定,毕业等于就业
陈昭庆:非常感谢各位企业界的专家在百忙中抽空参加这个座谈会。我们一直说,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中山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开展得很好,这离不开在座各位企业代表的大力支持。没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说,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服务企业的。校企双方互赢互利,互为一体。今天这个座谈会,就围绕校企合作这个话题来展开,探讨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哪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下一步的校企合作将会有什么创新蓝图,使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企业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卢伟业:我们中山市海外旅游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与中山中专合作,主要在旅游管理、旅行社服务方面。中山旅游业发达,对导游的需求量大,因此我们公司选择和中山中专合作,培养储备人才。实施校企合作,是双赢的。从学校方面看,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学校针对我们公司的需要开设了旅游班。在这个班里,学生可以学到专业性非常强的知识。在两年的教学中,我们聘请名师或者金牌导游为学生上课,传授旅游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山旅游资源概括》这门课程,就由中山市旅游局副局长梁照平上课。此外,根据导游工作注重实践的特性,我们安排学生到中山的各个景点进行现场模拟导游,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带团的气氛。
从企业方面看,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了我们公司的需要,为我们公司输送专业人才,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种校企合作非常好,学生非常稳定。对于学生来说,进了中山中专的门,实际上也是进了我们公司的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已完成公司的培训,能力很强,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期,毕业后完全具备上岗的能力。所以说,学生毕业等于就业。
学生起点较高,还可量身定做
郑志明:我们海港集团自2002年进入中山市以来,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专业性强、素质好的餐饮管理人才。以前我们采取在社会招聘的形式,但是时间久了发现这种方式不好。招聘人员进入公司后,我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对其进行培训。因此,老总麦广帆决定和学校联合办学,培养适合我们公司的专业人才。我们选择了中山中专,于2002年和2004年开设了餐饮班,2005年开设了烹饪班。麦总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亲自为他们传授餐饮文化知识,并且专门在广州烹饪学校高薪聘请烹饪大师陈实担任培训指导。
一般员工进到我们酒店,最先是做端菜服务员、楼面服务员、领班、部长,然后才是主管,前后需要花费五六年的时间。但是,烹饪班、餐饮班的学生,国为有了两年的学习和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毕业后一进到我们酒店,至少可安排主管的岗位。经过我们和学校几年的努力,现在很多学生在海港的管理层都处于相当高的职位。我们公司现在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因此打算未来继续开办更多的培训班。
所以,我觉得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杜秋蓁:我们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8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中心。中心主要是为合作企业提供科技、人才、信息方面的服务,提供企业诊断和改善管理方面的服务,提供人才、技能培训服务。2004年,我们和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确立合作关系,采用产学结合方式,共同培养人才。我们和建斌职校联合组建工业培训中心,开办CAD/CAM技术、数控化设备操作、信息技术等课程,为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培训,为民营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们就把学员推荐给企业,甚至会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方案。我们中心辐射面广,因此除了在建斌职校内成立工业培训中心之外,还牵线搭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企业生产信息。
有学历、有工作,有收入、有前途
吴彬涛:我非常同意郑总裁的说法。的确,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所以毕业后起点都非常高。我们益华百货是2006年开始和中山中专合作的,开设了商品经营管理专业。公司和学校的合作方式,和前面几位说的有些不同,我们采取的是工学结合模式。工学结合的独特之处是,这个班开设在企业里。学生在学校进行短期培训后,直接到企业工作。
我们跟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培养任务,学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企业,他们同样要上课,学习专业知识。企业保证他们学习工作两不误。学校根据企业特色而专门开设商品的经营管理等课程,例如顾客投诉、商品知识、礼貌、礼仪等10多种课程。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来企业为学生上课。我们也为学生开展课程教学。例如,我们的部门经理定期为学生上课,讲授经验知识。老师、学生同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2006年与2007年的两年里我们连续办了两届。今年学生毕业,就业率非常高,很多选择留在本公司工作的学生,现在都已经升职,有的做了办公室的文员、管理人员或组长。
这种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受到学生的热烈的欢迎。很多外地的学生,例如安徽、湖北的都慕名而来报读这个专业。因为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学历、有工作,有收入、有前途”。
学用专业对口,实践经验较多
郭海霞:我个人认为,工学班的办学和教学,跟我们的行业非常对口。为什么这样说呢?适合做零售营业岗位的专业很多,人力资源、市场营销都适合。很多人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和我们公司是最对口的。其实不然。我们曾经招聘过一些大学期间读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材生。这些学生进入公司之后,在市场营销以及商品渠道方面的确出色;但是在一些实践性、专业性方面的能力,显得很薄弱。其实,商品经营管理专业才最对口,它包括了商场礼仪、服务以及相关的商品知识。虽然,我们和中专学校开办的商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只具有中专学历。但是,他们在这两年的学习中,非常注重实践性,因而动手能力强,专业水平高。这比在大学单纯地读书,学习理论知识更加有效果。比如说,我们找一个学市场营销的大学生回来,需要再花1-2年的时间去培养他的实践能力。因为他们以前学到的是一些很理论性的知识,实践能力和理论脱节。而我们工学班的学生不同,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实践经验甚至已经超过一些普通高校的学生。所以,我对工学班的学生非常有信心。
工学班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也给我们企业人员带来了很好的学习气氛。所以说,工学班,对企业,对学校,都有一个很深远很积极的作用。
江莉:我们格兰仕公司和黄圃理工学校已经合作了好几年。这种合作的方式,为我们企业培养了所需要的员工。我们在黄埔理工学校开设了“格兰仕班”,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培养。学校聘请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上课,传授知识。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公司实训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还设立了“格兰仕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校企合作还可以增加公司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师到我们企业进行实地教学,通过亲身的体验,可以及时了解自身教学上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为我们企业提供了技术的创新。双方密切互动,优势资源互补。我们公司的下一步计划是,在校企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开设更有针对性的专业。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公司招聘人员,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考核点,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的实力、综合能力。校企合作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实践经验多。
马珊珊:我们古镇国贸酒店和中专学校的合作久远。我们甚至派部门经理去为学生授课。这样的好处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对岗位比较熟悉,容易融入酒店的大家庭。众所周知,服务业和其他专业有些不同。酒店的服务比较细化,因而我们上课时候,会让学生提早接触一些酒店相关的知识,使得学生更容易进入岗位。现在,职员流动性很大,酒店对人员的需求也很高,他们升职的潜力更大。中山中专毕业的两届学生里面,现在很多学生已经做到前台领班、主管的职位。一些毕业生,在其他酒店也发展得很好。我们这个校企合作开设的班,除了满足我们酒店的人才需求,也为其他酒店输送了大量人才。
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一体
余长平:校企合作,促使企业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降低学校与企业培养人才成本,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增强实践能力。我们学校校企合作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校企合作是市场性的。它有市场,因为企业有需求。第二,国家有好的政策扶持。我们有国家政策作为依据和保障。国家提倡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三,有好的领导支持。中山市委市政府、中山市教育局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企业的领导重视校企合作的效益,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第四,有条件。中山的经济发展,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跟我们合作的海港集团,刚合作时只有30多家,但是他们有一个长期战略部署,“在中国要连锁百家”。这几年他们发展飞快,现在已经发展到美国。第五,企业的诚信度高,有社会责任感。我们跟这些企业合作,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因此合作比较密切。我们不和那些提出有捆绑条件的企业合作。我们选择的合作企业,有社会责任感。麦总一直是这个观念,黄局长也是如此认为。因此,我们鼓励这些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去创业,而不是规定他们毕业后一定要在这个企业工作,没有其他选择权。他们出去创业或者在其他企业工作,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
黄定光:刚才听在座企业代表的见解后,我感触很深。中山中专、黄圃理工、建斌职校,都是我们的名牌学校,办学质量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总体面貌。所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中山中专的办学。令人高兴的是,这么多年,他们也解放思想,不断地开拓,寻找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遇到在座的这么好的企业班子,你们企业能够有这么好的眼光,跟他们合作,探索出了这么好的经验。你们这些经验,在中山,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很多学校已经把这种合作模式作为一个标杆,作为一个榜样,借鉴学习。所以说,中山职业教育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有你们企业的一份功劳。我借这个机会,对你们表示感谢。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创出一条更加好的路径,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我希望在座的企业,可以跟我们学校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为整个中山,乃至广东,提供更好的经验。
陈昭庆:今天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收获不小,对企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学校跟企业的合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校企合作首先是基于一个高度的共识。这不仅仅是从利益角度,而是为民族培养人才。刚才大家谈得非常好,通过讨论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一些核心技术是否外流的问题,师傅教会了徒弟,但徒弟不一定回到该企业工作,他可能走到其他单位,甚至成为你的对手,可能会对企业构成威胁。但是,我们在座的企业做得非常好,不怕这个,而能站在为整个行业培养人才的高度思考。其次,合作双方建立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合作学校肯定是品牌学校,如中山中专、黄圃理工以及建斌职校都是名校,企业也是名企,双方实力对等,都是品牌,强强合作,就可以合作得更好、更久。再次,合作双方应是优势互补。双方的资源是可以共享、互补的。最后,校企合作的探索模式不应该受框框限制。每个学校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要解放思想,根据实际需要来探索,只要不违法,就不固定于一种模式。
校企合作,其实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只有大家能从既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又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角度出发,才能够把校企合作做下去,且越做越大。一个大型集团,肯定有自己的学校,企业通过办学为社会服务,反过来,学校又可以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我觉得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第一就是办学校,第二就是开设医院,第三就是建立图书馆。办学校,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高度来看,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类的福祉,校企开展合作,将会更好、更远。
最后,强调一点:校企合作,应该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一体”。这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境界。
校企合作,应该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一体”。这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境界。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山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与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多年来,中山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共同打造中山职业教育的名片,迎来职业教育明媚的春天。
时间:2009年6月4日下午4:30-6:00
地点:中山市教育局办公大楼会议室
主持人:
陈昭庆黄定光
嘉 宾:
杜秋蓁:中山市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训部经理
江莉: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部长
卢伟业:中山市海外旅游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郑志明:海港饮食管理集团副总裁
吴彬涛: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古镇分场)常务副总经理
郭海霞: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马珊珊:国贸(逸豪)大酒店房务部经理兼公关销售部经理
余长平: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商务旅游专业科科长
学生非常稳定,毕业等于就业
陈昭庆:非常感谢各位企业界的专家在百忙中抽空参加这个座谈会。我们一直说,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中山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开展得很好,这离不开在座各位企业代表的大力支持。没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说,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服务企业的。校企双方互赢互利,互为一体。今天这个座谈会,就围绕校企合作这个话题来展开,探讨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哪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下一步的校企合作将会有什么创新蓝图,使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企业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卢伟业:我们中山市海外旅游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与中山中专合作,主要在旅游管理、旅行社服务方面。中山旅游业发达,对导游的需求量大,因此我们公司选择和中山中专合作,培养储备人才。实施校企合作,是双赢的。从学校方面看,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学校针对我们公司的需要开设了旅游班。在这个班里,学生可以学到专业性非常强的知识。在两年的教学中,我们聘请名师或者金牌导游为学生上课,传授旅游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山旅游资源概括》这门课程,就由中山市旅游局副局长梁照平上课。此外,根据导游工作注重实践的特性,我们安排学生到中山的各个景点进行现场模拟导游,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带团的气氛。
从企业方面看,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了我们公司的需要,为我们公司输送专业人才,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种校企合作非常好,学生非常稳定。对于学生来说,进了中山中专的门,实际上也是进了我们公司的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已完成公司的培训,能力很强,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期,毕业后完全具备上岗的能力。所以说,学生毕业等于就业。
学生起点较高,还可量身定做
郑志明:我们海港集团自2002年进入中山市以来,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专业性强、素质好的餐饮管理人才。以前我们采取在社会招聘的形式,但是时间久了发现这种方式不好。招聘人员进入公司后,我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对其进行培训。因此,老总麦广帆决定和学校联合办学,培养适合我们公司的专业人才。我们选择了中山中专,于2002年和2004年开设了餐饮班,2005年开设了烹饪班。麦总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亲自为他们传授餐饮文化知识,并且专门在广州烹饪学校高薪聘请烹饪大师陈实担任培训指导。
一般员工进到我们酒店,最先是做端菜服务员、楼面服务员、领班、部长,然后才是主管,前后需要花费五六年的时间。但是,烹饪班、餐饮班的学生,国为有了两年的学习和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毕业后一进到我们酒店,至少可安排主管的岗位。经过我们和学校几年的努力,现在很多学生在海港的管理层都处于相当高的职位。我们公司现在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因此打算未来继续开办更多的培训班。
所以,我觉得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杜秋蓁:我们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8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中心。中心主要是为合作企业提供科技、人才、信息方面的服务,提供企业诊断和改善管理方面的服务,提供人才、技能培训服务。2004年,我们和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确立合作关系,采用产学结合方式,共同培养人才。我们和建斌职校联合组建工业培训中心,开办CAD/CAM技术、数控化设备操作、信息技术等课程,为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培训,为民营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们就把学员推荐给企业,甚至会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方案。我们中心辐射面广,因此除了在建斌职校内成立工业培训中心之外,还牵线搭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企业生产信息。
有学历、有工作,有收入、有前途
吴彬涛:我非常同意郑总裁的说法。的确,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所以毕业后起点都非常高。我们益华百货是2006年开始和中山中专合作的,开设了商品经营管理专业。公司和学校的合作方式,和前面几位说的有些不同,我们采取的是工学结合模式。工学结合的独特之处是,这个班开设在企业里。学生在学校进行短期培训后,直接到企业工作。
我们跟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培养任务,学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企业,他们同样要上课,学习专业知识。企业保证他们学习工作两不误。学校根据企业特色而专门开设商品的经营管理等课程,例如顾客投诉、商品知识、礼貌、礼仪等10多种课程。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来企业为学生上课。我们也为学生开展课程教学。例如,我们的部门经理定期为学生上课,讲授经验知识。老师、学生同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2006年与2007年的两年里我们连续办了两届。今年学生毕业,就业率非常高,很多选择留在本公司工作的学生,现在都已经升职,有的做了办公室的文员、管理人员或组长。
这种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受到学生的热烈的欢迎。很多外地的学生,例如安徽、湖北的都慕名而来报读这个专业。因为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学历、有工作,有收入、有前途”。
学用专业对口,实践经验较多
郭海霞:我个人认为,工学班的办学和教学,跟我们的行业非常对口。为什么这样说呢?适合做零售营业岗位的专业很多,人力资源、市场营销都适合。很多人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和我们公司是最对口的。其实不然。我们曾经招聘过一些大学期间读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材生。这些学生进入公司之后,在市场营销以及商品渠道方面的确出色;但是在一些实践性、专业性方面的能力,显得很薄弱。其实,商品经营管理专业才最对口,它包括了商场礼仪、服务以及相关的商品知识。虽然,我们和中专学校开办的商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只具有中专学历。但是,他们在这两年的学习中,非常注重实践性,因而动手能力强,专业水平高。这比在大学单纯地读书,学习理论知识更加有效果。比如说,我们找一个学市场营销的大学生回来,需要再花1-2年的时间去培养他的实践能力。因为他们以前学到的是一些很理论性的知识,实践能力和理论脱节。而我们工学班的学生不同,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实践经验甚至已经超过一些普通高校的学生。所以,我对工学班的学生非常有信心。
工学班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也给我们企业人员带来了很好的学习气氛。所以说,工学班,对企业,对学校,都有一个很深远很积极的作用。
江莉:我们格兰仕公司和黄圃理工学校已经合作了好几年。这种合作的方式,为我们企业培养了所需要的员工。我们在黄埔理工学校开设了“格兰仕班”,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培养。学校聘请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上课,传授知识。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公司实训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还设立了“格兰仕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校企合作还可以增加公司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师到我们企业进行实地教学,通过亲身的体验,可以及时了解自身教学上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为我们企业提供了技术的创新。双方密切互动,优势资源互补。我们公司的下一步计划是,在校企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开设更有针对性的专业。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公司招聘人员,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考核点,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的实力、综合能力。校企合作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实践经验多。
马珊珊:我们古镇国贸酒店和中专学校的合作久远。我们甚至派部门经理去为学生授课。这样的好处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对岗位比较熟悉,容易融入酒店的大家庭。众所周知,服务业和其他专业有些不同。酒店的服务比较细化,因而我们上课时候,会让学生提早接触一些酒店相关的知识,使得学生更容易进入岗位。现在,职员流动性很大,酒店对人员的需求也很高,他们升职的潜力更大。中山中专毕业的两届学生里面,现在很多学生已经做到前台领班、主管的职位。一些毕业生,在其他酒店也发展得很好。我们这个校企合作开设的班,除了满足我们酒店的人才需求,也为其他酒店输送了大量人才。
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一体
余长平:校企合作,促使企业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降低学校与企业培养人才成本,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增强实践能力。我们学校校企合作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校企合作是市场性的。它有市场,因为企业有需求。第二,国家有好的政策扶持。我们有国家政策作为依据和保障。国家提倡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三,有好的领导支持。中山市委市政府、中山市教育局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企业的领导重视校企合作的效益,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第四,有条件。中山的经济发展,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跟我们合作的海港集团,刚合作时只有30多家,但是他们有一个长期战略部署,“在中国要连锁百家”。这几年他们发展飞快,现在已经发展到美国。第五,企业的诚信度高,有社会责任感。我们跟这些企业合作,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因此合作比较密切。我们不和那些提出有捆绑条件的企业合作。我们选择的合作企业,有社会责任感。麦总一直是这个观念,黄局长也是如此认为。因此,我们鼓励这些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去创业,而不是规定他们毕业后一定要在这个企业工作,没有其他选择权。他们出去创业或者在其他企业工作,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
黄定光:刚才听在座企业代表的见解后,我感触很深。中山中专、黄圃理工、建斌职校,都是我们的名牌学校,办学质量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总体面貌。所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中山中专的办学。令人高兴的是,这么多年,他们也解放思想,不断地开拓,寻找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遇到在座的这么好的企业班子,你们企业能够有这么好的眼光,跟他们合作,探索出了这么好的经验。你们这些经验,在中山,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很多学校已经把这种合作模式作为一个标杆,作为一个榜样,借鉴学习。所以说,中山职业教育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有你们企业的一份功劳。我借这个机会,对你们表示感谢。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创出一条更加好的路径,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我希望在座的企业,可以跟我们学校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为整个中山,乃至广东,提供更好的经验。
陈昭庆:今天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收获不小,对企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学校跟企业的合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校企合作首先是基于一个高度的共识。这不仅仅是从利益角度,而是为民族培养人才。刚才大家谈得非常好,通过讨论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一些核心技术是否外流的问题,师傅教会了徒弟,但徒弟不一定回到该企业工作,他可能走到其他单位,甚至成为你的对手,可能会对企业构成威胁。但是,我们在座的企业做得非常好,不怕这个,而能站在为整个行业培养人才的高度思考。其次,合作双方建立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合作学校肯定是品牌学校,如中山中专、黄圃理工以及建斌职校都是名校,企业也是名企,双方实力对等,都是品牌,强强合作,就可以合作得更好、更久。再次,合作双方应是优势互补。双方的资源是可以共享、互补的。最后,校企合作的探索模式不应该受框框限制。每个学校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要解放思想,根据实际需要来探索,只要不违法,就不固定于一种模式。
校企合作,其实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只有大家能从既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又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角度出发,才能够把校企合作做下去,且越做越大。一个大型集团,肯定有自己的学校,企业通过办学为社会服务,反过来,学校又可以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我觉得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第一就是办学校,第二就是开设医院,第三就是建立图书馆。办学校,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高度来看,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类的福祉,校企开展合作,将会更好、更远。
最后,强调一点:校企合作,应该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一体”。这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