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下,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监控能力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方式 生活实际 自我监控能力 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重灌输,轻探究;重“学会”,轻“会学”;重“练习”,轻“发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改变。
一、造成学生学不得法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没听到或没听全,或者笔记记不全;当堂要学的知识没有领会,理不出头绪,问题一大堆。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复习,对概念、公式、定理等一知半解,作业只是模仿例题,不能自主完成。有的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一看就懂,一带而过,不去深入理解,等到做题的时候却不知所措。
2.教材方面的原因:数学教材的语言比较抽象,而中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抽象的内容很难理解,如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打破思维定势,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另外,高中教材内容的量增加了,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也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却相应地减少了。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他主的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的领悟提高技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主动性学习。教学的艺术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要在课堂上体现“四性”:学生看书、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有提出问题、亲手实践的主动性;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学生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创造性。
2.合作互动性学习。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互动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责任明确的分工、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尽可能多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合作能力,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自主地进行主动性学习。
三、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新课程教材中的内容非常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应在教材例子的基础上多举实例,让数学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监控能力。
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一种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同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样,要通过行为规则的训练来完成。
1.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检查和评价,自觉分析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如果意识到学习过程中所用策略无效或效果不佳,则需要调节和变换学习策略。对高中学生而言,在学习新课时,主要引导他们对重点、难点、概念进行理解,明确易错点。在解题中,主要引导他们的思维起点、解题策略的选择方法,对解题运算结果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比如,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2.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后,学习的某一个阶段或单元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作业、单元测试,了解自己在这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掌握较好,哪些策略使用较有效,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改进,准备在下一阶段采用怎样的补救措施。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增强,使自我监控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一种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核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离开“学法”的“教法”是无意义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方式 生活实际 自我监控能力 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重灌输,轻探究;重“学会”,轻“会学”;重“练习”,轻“发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改变。
一、造成学生学不得法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没听到或没听全,或者笔记记不全;当堂要学的知识没有领会,理不出头绪,问题一大堆。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复习,对概念、公式、定理等一知半解,作业只是模仿例题,不能自主完成。有的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一看就懂,一带而过,不去深入理解,等到做题的时候却不知所措。
2.教材方面的原因:数学教材的语言比较抽象,而中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抽象的内容很难理解,如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打破思维定势,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另外,高中教材内容的量增加了,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也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却相应地减少了。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他主的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的领悟提高技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主动性学习。教学的艺术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要在课堂上体现“四性”:学生看书、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有提出问题、亲手实践的主动性;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学生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创造性。
2.合作互动性学习。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互动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责任明确的分工、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尽可能多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合作能力,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自主地进行主动性学习。
三、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新课程教材中的内容非常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应在教材例子的基础上多举实例,让数学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监控能力。
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一种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同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样,要通过行为规则的训练来完成。
1.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检查和评价,自觉分析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如果意识到学习过程中所用策略无效或效果不佳,则需要调节和变换学习策略。对高中学生而言,在学习新课时,主要引导他们对重点、难点、概念进行理解,明确易错点。在解题中,主要引导他们的思维起点、解题策略的选择方法,对解题运算结果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比如,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2.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后,学习的某一个阶段或单元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作业、单元测试,了解自己在这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掌握较好,哪些策略使用较有效,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改进,准备在下一阶段采用怎样的补救措施。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增强,使自我监控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一种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核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离开“学法”的“教法”是无意义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