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生为本”理念在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进步,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作者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纲要目标,对“以生为本”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初中数学 问题性教学
  学科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等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性知识学科,是初中学科知识能力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学科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内容抽象性、体系整体性、内涵严密性以及应用广泛性等特性,在基础知识学科教学中展现出独特的学科魅力。数学问题作为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及其内涵展现的有效载体,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人现结合教学实践,就“以生为本”在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活动的运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敬请指正。
  一、紧扣主体情感发展规律,创设激励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构成三要素之一,对教学活动效能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对未知事物表现出积极的探求情感,但容易受到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产生消极的畏惧学习情感。加之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往往将数学问题看作“生硬的”、“僵化的”知识内容载体,进行方式单一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学习情感受到限制和束缚。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性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凸显“以景激情”功效,发挥数学问题的激励作用,将数学问题作为学生情感激发的“润滑剂”,将趣味性、生活性等数学特性进行展示,使学生接触、感悟问题内容中,激发起内在能动解答问题的“冲动”和“欲望”,为“我愿学”奠定情感基础。
  例题1: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 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为什么?
  上述两道例题都是有关“三角形全等”知识的问题案例。教师在该问题教学中活动中,充分抓住学生情感发展规律,利用数学学科知识的生活性、趣味性特性,所设置的激励性问题情境。例题一的设计初衷,则是抓住该知识内容的生活性特点,创设出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性”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从而形成能动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激发起学生的能动探究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紧扣主体能动创新特性,注重综合问题教学,提升学生实践创新性
  构建主义认为,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内在密切联系,相互包含的有机整体,数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性体现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章节与章节知识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等,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显性”和“隐性”的联系和区别。近年来,通过对中考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数学学科试题命题逐步趋向于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综合性问题已成为中考试题命题改革的热点。教学实践也证明,综合性问题已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条件。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要求,设置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将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多题一问等数学问题类型进行有效展示,引导学生研析知识,通过思考、分析、解答、反思等实践活动,并积极对问题进行创新,使学生形成正确探究问题内容、分析问题内容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题2:在一次远足活动中,某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由甲地匀速步行到乙地后原路返回,第二组由甲地匀速步行经乙地继续前行到丙地后原路返回,两组同时出发,设步行的时间为t(h),两组离乙地的距离分别为S1(km)和S2(km),图中的折线分别表示S1、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求图中线段AB所表示的S2与t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该例题是有关“一次函数”知识内容的数学问题,在进行上述例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将问题分析、思考的实际留给学生,引导和指导学生找寻知识点内容的深刻内涵,并逐步指引学生掌握问题解答的要领和方式,从而将新课改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要求内容进行了有效地展现,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运用,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提供了锻炼时机,对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其解答过程如下:
  解:根据题意得A、B的坐标分别为(0.8,0)
  和(1,2),设线段AB的函数关系式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图中线段AB所表示的S2与t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 .
  三、紧扣主体个体差异特性,设置分层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例题4: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AD=1,BD=2,则S△ADE︰S △ABC= .
  例题5:已知:如图,AD⊥BC于点D,点E在AB上,AD与CE交于点G,EF⊥AD于点F,AE=5cm,BE=10cm,BD=9cm,CD=5cm.求:AF、FG、GD的长。
  例题6:如图,BE、CD是△ABC的边AC、AB上的中线,且相交于点F.求:(1) 的值;(2) 的值.
  上述例题是教师在教学“相似形”时,根据学生个体在学习解答问题中的实际特点,所设计的针对好中差等三种类型学生的问题案例。在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渗透“因材实践”教学理念,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重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注重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不同学生获得发展和进步,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要求,进行了有效的展现,使不同类型学生获得锻炼和实践的实际,实现不同类型学生在不同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提升。
  总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丰富的内在情境和能动特点,对问题教学活动起着关键性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性教学中要始终围绕“学生主体”不动摇,将“以生为本”理念渗透到问题教学活动始终,选取典型数学问题,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实现问题教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纲要(精编版);
  2、刘德洪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主体能动特性培养策略刍议》
  3、王 峰 《初中数学问题解题策略初探》
  个人简历:
  姓名:周明荣,
  出生:1975年11月6日,
  工作单位:江苏省吴江市,
  性别:男,
  一级教师,老师,
  任教学科 :初中数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9个从四川省引进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中稻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可替代中稻当家组合汕优63的有冈优22、Ⅱ优838和K优5号 Nine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introduced from Sichua
作为一类重要的二维材料,二维有序多孔薄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气液界面胶体球刻蚀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漂浮在液面上的单层胶体晶体为模板来制备二维有序纳米结构的方
重庆永荣矿务局荣昌选煤厂为满足用户对精煤、电煤数质量要求 ,降低生产成本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 ,1 999年优化了洗煤工艺 ,使精煤质量合格率上升了 2 0 .3 2 % ,电煤合格率上
我矿从法国引进的CT-500HE微型电动铲运机是全液压矿石铲运设备。该设备为四轮驱动,斗容0.38m3,有效载重600kg。电动机驱动静压泵和液压泵把电能转变成液压能,实现轮轴转向、铲斗升降、装卸、铲运及
摘要: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关键词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高,并且是造成不育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家族及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的课题,高效课堂就是把老师和学生从题海和增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通过多年教学的总结,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新教材提倡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互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明、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十分有趣的自然科学,要想让学生对此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去解释和分析周围的一些让人费解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有价值的,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生活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化,
【摘要】自学能力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我们个人素质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简单介绍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策略,希望这些建议能为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学能力 数学教学 培养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使自己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