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校校通”在不少农村学校延伸到了“班班通”,由此给边远农村学校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仅靠“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单一呆板的教学呈现方式,许多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得以直观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观察到的过程,可以形象化地显示出来;教学信息量增大,课时容量有效扩展,课堂气氛不断活跃,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可以说,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越来越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自觉行为,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课件运用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滥用多媒体课件,“不适时、不适当、不适度”的问题亟待纠正。笔者试以部分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说明这个问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些教师却忽视了学生朗读这个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过多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的“视觉兴奋”冲淡了“阅读兴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安排教学环节应关注注意力转移的两个重要因素:注意的强度和新注意的特点。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首先,如果原来注意的强度越大,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越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快速。其次,如果新注意对象愈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反之,就越困难。
不难看出,如果学生完全脱离了语文训练这个“本”,注意力被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所吸引,原先注意对象(视频资料)的强度远远大于新注意对象(文本自身)的强度,新注意对象(文本)远不如原注意对象(视频)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眼球,那么,学生实现向文本研读的注意转移的效果便可想而知,学生的“极不情愿”表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生动、形象,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正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追求的目标吗?这没什么错呀?是的,没错,但什么时候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什么兴趣,教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该清清楚楚,成竹在胸,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那么,多媒体课件啥时用、怎么用才有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应该用得适时适度,恰到好处。下面,试以部分课例说明,有四个时候最该用多媒体课件。
用在激趣活情时。如在教学四年级《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我在简单介绍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之后,为了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我制作了大陆漂移说的ppt课件,让学生看清大陆板块漂移的演示,紧接着设问引导学生实现注意力向课本的转移:“这是一种假说,假说成立吗?是谁这么了不起,提出了这个假说?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这件引起地质界震动的大事用一篇短短的文章写清楚的?”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的兴奋状态,顺利实现了阅读目标。值得说明的是,年级越低,课件使用频率相对高年级多一些,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成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多媒体课件,里面的动画、声音会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用在文本验证时。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了詹天佑的画像,简介他建设京张铁路的赫赫功绩,让学生围绕课后前两题的要求,细读文本,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从课文哪些描写中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同时让学生试画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铁路图。在学生熟读感悟、动手画示意图的基础上,我播放了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铁路示意课件,让学生以此验证自己阅读感悟的正确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这节课,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这两种语文基本实践活动,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目标的统一,走出了把语文课上成土木工程设计课的误区。
用在跨越时空时。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课件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增强科普说明作用,效果十分显著。这种跨越时空,“上下五千年,弹指一挥间”的效果,对许多科普性说明文的教学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用在拓展训练时。如六年级《怀念母亲》一文,作者通过直接叙述和摘选当年日记的方法,表达了他“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诚的爱慕”的情怀。在学生细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播放了作者的许多资料,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形象无不深深地感染每个学生和听课老师。类似这样的拓展训练,不正是编者想要实现的人文价值吗?
多媒体课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就课堂,也可能毁坏课堂。如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味地强调新奇与刺激,将文字破译转换成图片、音像,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文本阅读上,就会削弱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读写能力,因为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学习,去发掘文化内涵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实现的,简言之,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只有忠实地为工具性服务,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责编钟岚)
但是,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课件运用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滥用多媒体课件,“不适时、不适当、不适度”的问题亟待纠正。笔者试以部分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说明这个问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些教师却忽视了学生朗读这个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过多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的“视觉兴奋”冲淡了“阅读兴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安排教学环节应关注注意力转移的两个重要因素:注意的强度和新注意的特点。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首先,如果原来注意的强度越大,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越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快速。其次,如果新注意对象愈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反之,就越困难。
不难看出,如果学生完全脱离了语文训练这个“本”,注意力被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所吸引,原先注意对象(视频资料)的强度远远大于新注意对象(文本自身)的强度,新注意对象(文本)远不如原注意对象(视频)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眼球,那么,学生实现向文本研读的注意转移的效果便可想而知,学生的“极不情愿”表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生动、形象,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正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追求的目标吗?这没什么错呀?是的,没错,但什么时候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什么兴趣,教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该清清楚楚,成竹在胸,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那么,多媒体课件啥时用、怎么用才有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应该用得适时适度,恰到好处。下面,试以部分课例说明,有四个时候最该用多媒体课件。
用在激趣活情时。如在教学四年级《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我在简单介绍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之后,为了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我制作了大陆漂移说的ppt课件,让学生看清大陆板块漂移的演示,紧接着设问引导学生实现注意力向课本的转移:“这是一种假说,假说成立吗?是谁这么了不起,提出了这个假说?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这件引起地质界震动的大事用一篇短短的文章写清楚的?”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的兴奋状态,顺利实现了阅读目标。值得说明的是,年级越低,课件使用频率相对高年级多一些,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成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多媒体课件,里面的动画、声音会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用在文本验证时。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了詹天佑的画像,简介他建设京张铁路的赫赫功绩,让学生围绕课后前两题的要求,细读文本,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从课文哪些描写中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同时让学生试画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铁路图。在学生熟读感悟、动手画示意图的基础上,我播放了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铁路示意课件,让学生以此验证自己阅读感悟的正确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这节课,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这两种语文基本实践活动,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目标的统一,走出了把语文课上成土木工程设计课的误区。
用在跨越时空时。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课件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增强科普说明作用,效果十分显著。这种跨越时空,“上下五千年,弹指一挥间”的效果,对许多科普性说明文的教学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用在拓展训练时。如六年级《怀念母亲》一文,作者通过直接叙述和摘选当年日记的方法,表达了他“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诚的爱慕”的情怀。在学生细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播放了作者的许多资料,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形象无不深深地感染每个学生和听课老师。类似这样的拓展训练,不正是编者想要实现的人文价值吗?
多媒体课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就课堂,也可能毁坏课堂。如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味地强调新奇与刺激,将文字破译转换成图片、音像,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文本阅读上,就会削弱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读写能力,因为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学习,去发掘文化内涵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实现的,简言之,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只有忠实地为工具性服务,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