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改变当前Task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根据教材特点,学习过程性写作法的理念,并用实例浅谈过程性写作法的五阶段在Task教学中是如何实施运用的。
【关键词】过程性写作法 概念 理论基础 实例
一、教材分析
《译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Task部分是每个单元的高潮部分,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汇总、综合与提升。以写作的方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能,完成特定任务,形成对一个单元终极成果的展示,即“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用而学”。所以,老师在教授Task课型时,通常更多地是在关注成果,关注文章写得好坏,文章中的语言错误,而忽略了形成成果的写作过程。然而写作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引导、讨论、体验、合作、感悟、表达的有效性却能决定写作成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事倍功半。
如何让写作过程的教学更有效?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把过程写作法运用在Task教学中。
二、过程写作法概念和理论基础
“过程写作法”是将写作确立为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的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
“过程写作教学法”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注重写作的全过程,这也是 “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学生通过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的一系列协商、讨论、监督、互评等交互活动,使写作成为由产生想法至收集材料到完成文本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与思维和写作技巧相连,在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交互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例谈过程写作法在Task中的应用
以《译林初中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的 Task为例浅谈过程写作法在初中Task教学中的应用。
1.第一阶段:预写作。(1)通过放映一小段与话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的烦恼,引入本课主题。(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把他们在上Reading课时时写的有关自己烦恼的信拿出来与周围同学分享,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和参与热情。然后,综合小组讨论结果。同时将学生所谈内容等纵向板书在黑板左侧,为接下来的提问做铺垫。(3)利用书中PartA的习题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各种烦恼的途径,以及对待烦恼的正确态度,并将相关解决方法写在相应烦恼后面,并请学生总结表示建议的句型,呈现在黑板上。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4)让学生独立补全PartB的建议信,提醒学生注意建议句型的使用。(5)分析完成写作计划。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作的框架结构。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the letter? What are they? Which pa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at should we write in each part?
2.第二阶段:写初稿。在学生大脑中拥有相关话题足够的信息和文章篇章结构以后,要求他们针对自己同座位的烦恼写一份建议信,帮助同座位解决烦恼。在写初稿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堂上讨论总结的相关信息,同时不要忘记在学这个单元时所听过、读过、背过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的运用,并指导学生重视写作思路的通畅、文字的流利和内容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写作知识方面的正确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受文章形式的限制,将脑子里想到的信息自由地写下来,大大提高写作的兴趣。
3.第三阶段:评改阶段:(1)给学生提供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评分要求和标准要包含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即文章的内容结构,微观评价即语言错误、拼写错误等。(2)要求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换阅读同伴作文,并按要求先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宏观批改,看内容是否包含了烦恼、原因和解决方法,是否包含了Introduction、Main body、和Conclusion三部分。然后再从语言上进行微观批改,检查用词、语法、时态、拼写等是否正确。最后在同伴作文下方写下批改建议。
4.第四阶段:校订。学生拿到同伴批改过的作文,根据同伴的建议,同样先从宏观上即内容结构上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从微观上即语言方面校正词语、语法、时态、标点符号等细节性的错误。学生在校正错误时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
5.第五阶段:发表分享。校正完以后,每组推选一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学生,其他小组成员做点评,评选出最佳范文、最有创意作文、有典型意义范文等,实施多元评价。
课后老师可以把全班作文收上来,再批改,指导学生修改完善,再次挑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作文在全班分享。
教学方法科学与否是决定课程设计成功的关键。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其实从阅读教学就开始有目的的为写作进行输入了,实际上是从宏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到了task这一课时其实可以理解为从微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不论宏观还是微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做好写前准备,输出必须先有输入,以 听、读、背领先,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同时注重写作后的“评—改”互动环节,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不断寻找、发现并创造和完善的过程。
如何提高Task教学效果,教师和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认识传统方法弊端的基础上,学习过程写作法的教学理念,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实践之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书面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穆林华.写给中学英语教师的书——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关键词】过程性写作法 概念 理论基础 实例
一、教材分析
《译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Task部分是每个单元的高潮部分,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汇总、综合与提升。以写作的方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能,完成特定任务,形成对一个单元终极成果的展示,即“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用而学”。所以,老师在教授Task课型时,通常更多地是在关注成果,关注文章写得好坏,文章中的语言错误,而忽略了形成成果的写作过程。然而写作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引导、讨论、体验、合作、感悟、表达的有效性却能决定写作成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事倍功半。
如何让写作过程的教学更有效?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把过程写作法运用在Task教学中。
二、过程写作法概念和理论基础
“过程写作法”是将写作确立为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的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
“过程写作教学法”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注重写作的全过程,这也是 “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学生通过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的一系列协商、讨论、监督、互评等交互活动,使写作成为由产生想法至收集材料到完成文本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与思维和写作技巧相连,在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交互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例谈过程写作法在Task中的应用
以《译林初中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的 Task为例浅谈过程写作法在初中Task教学中的应用。
1.第一阶段:预写作。(1)通过放映一小段与话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的烦恼,引入本课主题。(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把他们在上Reading课时时写的有关自己烦恼的信拿出来与周围同学分享,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和参与热情。然后,综合小组讨论结果。同时将学生所谈内容等纵向板书在黑板左侧,为接下来的提问做铺垫。(3)利用书中PartA的习题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各种烦恼的途径,以及对待烦恼的正确态度,并将相关解决方法写在相应烦恼后面,并请学生总结表示建议的句型,呈现在黑板上。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4)让学生独立补全PartB的建议信,提醒学生注意建议句型的使用。(5)分析完成写作计划。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作的框架结构。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the letter? What are they? Which pa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at should we write in each part?
2.第二阶段:写初稿。在学生大脑中拥有相关话题足够的信息和文章篇章结构以后,要求他们针对自己同座位的烦恼写一份建议信,帮助同座位解决烦恼。在写初稿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堂上讨论总结的相关信息,同时不要忘记在学这个单元时所听过、读过、背过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的运用,并指导学生重视写作思路的通畅、文字的流利和内容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写作知识方面的正确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受文章形式的限制,将脑子里想到的信息自由地写下来,大大提高写作的兴趣。
3.第三阶段:评改阶段:(1)给学生提供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评分要求和标准要包含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即文章的内容结构,微观评价即语言错误、拼写错误等。(2)要求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换阅读同伴作文,并按要求先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宏观批改,看内容是否包含了烦恼、原因和解决方法,是否包含了Introduction、Main body、和Conclusion三部分。然后再从语言上进行微观批改,检查用词、语法、时态、拼写等是否正确。最后在同伴作文下方写下批改建议。
4.第四阶段:校订。学生拿到同伴批改过的作文,根据同伴的建议,同样先从宏观上即内容结构上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从微观上即语言方面校正词语、语法、时态、标点符号等细节性的错误。学生在校正错误时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
5.第五阶段:发表分享。校正完以后,每组推选一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学生,其他小组成员做点评,评选出最佳范文、最有创意作文、有典型意义范文等,实施多元评价。
课后老师可以把全班作文收上来,再批改,指导学生修改完善,再次挑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作文在全班分享。
教学方法科学与否是决定课程设计成功的关键。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其实从阅读教学就开始有目的的为写作进行输入了,实际上是从宏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到了task这一课时其实可以理解为从微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不论宏观还是微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做好写前准备,输出必须先有输入,以 听、读、背领先,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同时注重写作后的“评—改”互动环节,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不断寻找、发现并创造和完善的过程。
如何提高Task教学效果,教师和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认识传统方法弊端的基础上,学习过程写作法的教学理念,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实践之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书面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穆林华.写给中学英语教师的书——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