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话痨”,喜欢跟人聊天,实在没人聊,听人聊也让我快乐。
这本来不是个优点,很多时候话多讨人嫌,话说多了口干,嗓子还疼。
不过,作为一个作家,这个特点让我获得不少意外的惊喜。
我有一本书叫《老师也曾是孩子》,灵感就来源于聊天。那是在一节语文课上,有一道题是让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聊聊大人们的童年,我心血来潮,就跟孩子们聊起我的童年故事,本来就是那么顺嘴一聊,谁知道孩子们的眼睛里都像进了星星一样,闪闪发亮,比听语文书上的故事更感兴趣。我聊啊聊啊,一聊就聊到了下课铃响。我宣布下课,孩子们却不让,嚷嚷着:“郭老师再讲一个,再讲一个!”于是,我连续聊了两节课的童年故事,身体被掏空似的累,心里却高兴得要死。孩子们的喜欢,让我更喜欢。
到了办公室,我跟同事们聊起这件事,他们都非常激动地说深有同感,他们班的孩子也特别喜欢听老师小时候的故事。那时,一道灵光闪过我脑海——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听老师小时候的事儿,为什么我不写一写这些故事呢?说干就干,那之后的一整年,我都在不停地找各种老师聊,熟识的,不那么熟识的,我像挖矿一样,从老师们的记忆中掏出一个个童年的故事,好玩的,伤心的,丢脸的……
后来呀,《老师也曾是孩子》这本书就诞生了。读过这本书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这是我意料中的。意料之外的是,很多大人也喜欢这本书,他们说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童年。
下面的两件事呢,既跟聊天有关,又跟鸡有关。
多年前,有一回我感冒去医院。在输液室,除了发呆,什么也不能做。我浑身乏力,只能闭目养神。眼睛闭上了,听力就变得特别敏感,附近人说的话几乎一字不漏地钻进了我耳中。我身后是两个年轻的妈妈,妈妈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孩子了!其中一个妈妈聊起儿子的一件事特好玩,听得我忍不住笑出来了。
她说,她儿子最喜欢吃鸡肉,什么红烧鸡翅、油炸鸡腿、白斩鸡,来者不拒,但她儿子从来没见过活鸡被宰杀的样子,也压根没有把自己吃的鸡肉跟活鸡联系起来。有一次,她朋友送了两只活鸡给她,她提着刀准备杀鸡时,她儿子抱紧她的胳膊哭着不让,说鸡那么可爱,怎么忍心杀呢,说鸡被杀了该多疼多可怜啊!她没办法,只好养着。过了一天,儿子说想吃鸡肉,她说要吃鸡肉就得杀鸡呀!儿子左右为难,一直绕着那两只鸡喃喃自语:“鸡呀,我好想吃鸡肉呀,怎么办?”终于,儿子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纸条上写了一行字:“对不起,我爱你们,可我还是想吃鸡肉。”他把纸条放进笼子就跑开了……
《给公鸡先生写封信》这个题目出现在我脑海里,我一边输液,一边浮想联翩,几天后,一篇短篇小说出炉了。后来它顺利发表,并被收录进我的另一本书《季悠然和她的猫》中。我至今都不知道那两个妈妈的模样,但这个故事留住了她们聊天的那一刻,让我的记忆变得真切可感,甚至永不褪色。这是写作特有的功用。
另一个跟鸡有关的故事发生在不久前。我回乡下的老家陪父母过节。我母亲七十多岁了,她长年养鸡,我和弟弟两家的鸡蛋都是母亲供应的。正巧,那几天母亲又捉回了十几只小鸡仔。母亲对小鸡仔们呵护有加,夜里怕鸡着凉,就在鸡笼里挂一盏灯泡供鸡取暖,白天阳光好把鸡笼搬出来让小鸡们晒太阳,忙碌家务的间隙,母亲常常趴在鸡笼上看着那些小鸡,跟它们聊天——你长得真快,好样的;你呀,怎么挑食呢,怪不得最瘦呢;就属你羽毛最好看了,你可千万别越长越丑了……我感觉母亲不是在养鸡,简直是在养孩子呢。我笑话她:“老妈,你养这些鸡干什么的?”“母鸡生蛋,公鸡杀了吃肉。”母亲回得很干脆。我想,老妈也就是嘴硬,未必舍得杀。
隔了两天,弟弟打电话说要回来。母亲提着菜刀,打开鸡窝,从窝里揪出一只大公鸡,麻利地结束了它的小命,看得我胆战心寒,连声叫着:“老妈你可真是个狠心的人,那些小鸡们还会被你的虚情假意迷惑吗?”母亲说:“养它们就要好好养,让它们活得好一点,送走的时候也要让它们痛快些。”对我说完,母亲低头对那只已经死了的鸡说:“这就是命。”
我忽然冒出一个灵感,在我手头正在写的书稿里,不正需要母亲这样一个让鸡们看不懂的人类角色嗎?写作间隙,我走到院子里透透气,又见到母亲在跟小鸡们聊天:“你们好好吃,好好睡,都不要调皮。”我凑过去,对小鸡们大吼一声:“不要相信这个老太婆,她是一个巫婆!”母亲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笑。
当然,母亲不只跟鸡聊天,她会跟一切可以见到的东西聊天,一簇花,一只蚂蚁,一片落叶,都能成为她聊天的对象。她是个童心满满的老人家。
于我而言,聊天除了能让我获得更多的故事,也能为我的生活增添乐趣,让我内心变得更丰盈。
郭姜燕 特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已出版《布罗镇的邮递员》《南寨有溪流》《阿左》等多部小说和童话。作品获得2016中国好书、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
这本来不是个优点,很多时候话多讨人嫌,话说多了口干,嗓子还疼。
不过,作为一个作家,这个特点让我获得不少意外的惊喜。
我有一本书叫《老师也曾是孩子》,灵感就来源于聊天。那是在一节语文课上,有一道题是让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聊聊大人们的童年,我心血来潮,就跟孩子们聊起我的童年故事,本来就是那么顺嘴一聊,谁知道孩子们的眼睛里都像进了星星一样,闪闪发亮,比听语文书上的故事更感兴趣。我聊啊聊啊,一聊就聊到了下课铃响。我宣布下课,孩子们却不让,嚷嚷着:“郭老师再讲一个,再讲一个!”于是,我连续聊了两节课的童年故事,身体被掏空似的累,心里却高兴得要死。孩子们的喜欢,让我更喜欢。
到了办公室,我跟同事们聊起这件事,他们都非常激动地说深有同感,他们班的孩子也特别喜欢听老师小时候的故事。那时,一道灵光闪过我脑海——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听老师小时候的事儿,为什么我不写一写这些故事呢?说干就干,那之后的一整年,我都在不停地找各种老师聊,熟识的,不那么熟识的,我像挖矿一样,从老师们的记忆中掏出一个个童年的故事,好玩的,伤心的,丢脸的……
后来呀,《老师也曾是孩子》这本书就诞生了。读过这本书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这是我意料中的。意料之外的是,很多大人也喜欢这本书,他们说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童年。
下面的两件事呢,既跟聊天有关,又跟鸡有关。
多年前,有一回我感冒去医院。在输液室,除了发呆,什么也不能做。我浑身乏力,只能闭目养神。眼睛闭上了,听力就变得特别敏感,附近人说的话几乎一字不漏地钻进了我耳中。我身后是两个年轻的妈妈,妈妈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孩子了!其中一个妈妈聊起儿子的一件事特好玩,听得我忍不住笑出来了。
她说,她儿子最喜欢吃鸡肉,什么红烧鸡翅、油炸鸡腿、白斩鸡,来者不拒,但她儿子从来没见过活鸡被宰杀的样子,也压根没有把自己吃的鸡肉跟活鸡联系起来。有一次,她朋友送了两只活鸡给她,她提着刀准备杀鸡时,她儿子抱紧她的胳膊哭着不让,说鸡那么可爱,怎么忍心杀呢,说鸡被杀了该多疼多可怜啊!她没办法,只好养着。过了一天,儿子说想吃鸡肉,她说要吃鸡肉就得杀鸡呀!儿子左右为难,一直绕着那两只鸡喃喃自语:“鸡呀,我好想吃鸡肉呀,怎么办?”终于,儿子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纸条上写了一行字:“对不起,我爱你们,可我还是想吃鸡肉。”他把纸条放进笼子就跑开了……
《给公鸡先生写封信》这个题目出现在我脑海里,我一边输液,一边浮想联翩,几天后,一篇短篇小说出炉了。后来它顺利发表,并被收录进我的另一本书《季悠然和她的猫》中。我至今都不知道那两个妈妈的模样,但这个故事留住了她们聊天的那一刻,让我的记忆变得真切可感,甚至永不褪色。这是写作特有的功用。
另一个跟鸡有关的故事发生在不久前。我回乡下的老家陪父母过节。我母亲七十多岁了,她长年养鸡,我和弟弟两家的鸡蛋都是母亲供应的。正巧,那几天母亲又捉回了十几只小鸡仔。母亲对小鸡仔们呵护有加,夜里怕鸡着凉,就在鸡笼里挂一盏灯泡供鸡取暖,白天阳光好把鸡笼搬出来让小鸡们晒太阳,忙碌家务的间隙,母亲常常趴在鸡笼上看着那些小鸡,跟它们聊天——你长得真快,好样的;你呀,怎么挑食呢,怪不得最瘦呢;就属你羽毛最好看了,你可千万别越长越丑了……我感觉母亲不是在养鸡,简直是在养孩子呢。我笑话她:“老妈,你养这些鸡干什么的?”“母鸡生蛋,公鸡杀了吃肉。”母亲回得很干脆。我想,老妈也就是嘴硬,未必舍得杀。
隔了两天,弟弟打电话说要回来。母亲提着菜刀,打开鸡窝,从窝里揪出一只大公鸡,麻利地结束了它的小命,看得我胆战心寒,连声叫着:“老妈你可真是个狠心的人,那些小鸡们还会被你的虚情假意迷惑吗?”母亲说:“养它们就要好好养,让它们活得好一点,送走的时候也要让它们痛快些。”对我说完,母亲低头对那只已经死了的鸡说:“这就是命。”
我忽然冒出一个灵感,在我手头正在写的书稿里,不正需要母亲这样一个让鸡们看不懂的人类角色嗎?写作间隙,我走到院子里透透气,又见到母亲在跟小鸡们聊天:“你们好好吃,好好睡,都不要调皮。”我凑过去,对小鸡们大吼一声:“不要相信这个老太婆,她是一个巫婆!”母亲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笑。
当然,母亲不只跟鸡聊天,她会跟一切可以见到的东西聊天,一簇花,一只蚂蚁,一片落叶,都能成为她聊天的对象。她是个童心满满的老人家。
于我而言,聊天除了能让我获得更多的故事,也能为我的生活增添乐趣,让我内心变得更丰盈。
郭姜燕 特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已出版《布罗镇的邮递员》《南寨有溪流》《阿左》等多部小说和童话。作品获得2016中国好书、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