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刘和刚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名人连线》我们特邀到了空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和刚。2006年刘和刚以一首《父亲》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金奖,并以100.13分创下了青歌赛历史纪录,2007年《父亲》获“五个一”工程奖。
  94153部队 艾兴(中士):您从小就有唱歌的天赋吗?
  刘和刚:我妈说我刚会走路的时候,一天带我去看村里的秧歌队表演,一回来就在家里的炕上边哼哼边扭屁股,也可以说我的音乐梦想在那时开始启蒙。
  军械工程学院 吴建强(学员):您为什么会选择从军这条路?
  刘和刚:男孩子可能都会对部队、对军人心存向往。我小的时候第一梦想是打篮球,但是个子没有长上去。第二梦想是唱歌,再有就是穿军装。我后两个梦想都完成了,穿着军装唱歌。
  95948部队 张晗(中校):每次听到您唱《父亲》这首歌我都会被感动,我发现您的歌真是有情感的共鸣在里面。您怎么去理解歌里面唱的情感?
  刘和刚:《父亲》这首歌最早是车行和戚建波的创意,是给阎维文老师写的。我2002年刚获完奖,我跟戚建波老师说,阎老师唱了一个《母亲》,我也唱一首《父亲》,我可以搭个“顺风车”出个名。当时既是开玩笑,也是心里话。假如别人知道阎维文老师唱《母亲》的时候,说有一个小孩唱过《父亲》,这对我来说绝对是很大的帮助。谁知后来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
  刚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也感动过,但是我没有想到这首歌会有这么大的传播力度。等我第一次真正拿出去演出的时候,才觉得大家还真是对《父亲》这首歌感兴趣。因为那个时候我一点名气都没有,可是我唱完之后,很多人会过来说:“小伙子,你这首歌不错,《父亲》写得真的很好,你要坚持唱下去。”这些人对我的鼓励、认可,给我很大的触动——不仅是我与父亲的情感能感动我,原来这首歌还可以感动这么多人。我后来才开始研究这首歌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怎么唱,在怎样的状态下、用什么样的情绪去唱。最早的时候完全是声嘶力竭地表达对父亲的感恩。现在我也成父亲了,我也有孩子了,我的父亲已经老了,现在再唱这首歌我就加入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在家里我是一个父亲,在社会上我是一个男人、在部队我是一名军人。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演唱《父亲》的感受。当然,这首歌能走到今天,还是因为作品好。
  第二炮兵某基地 樊坤(少校):在您众多的作品里您最喜欢哪一首歌,近期您有新歌与我们“刚迷”们见面吗?
  刘和刚:我的每一首歌我都很喜欢,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这首歌,这首歌是一位叫香君的诗人给他的儿子写的,目的就是鼓励儿子去当兵,走进军营去体验现代军人的生活。这首歌朗朗上口,非常接地气,曲作者是戚建波。这首歌也是2011年CCTV“唱响中国”十大获奖作品中唯一的一首部队歌曲。前不久我有一首描写亲情的歌曲《孝敬爸妈不能等》刚刚发布,希望战友们多多关注。
  93413部队 王科(中士):去年您来我们部队演出了,能现场听到您唱歌我们当时都兴奋了好几天!您下部队演出应该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吧,能给我们分享一个吗?
  刘和刚:作为一名文工团歌手,为战友唱歌是我们的责任和荣幸,下部队演出对我们演员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锻炼和学习。我们每年都会下基层部队演出七八十场,要说感人的故事那真是太多了。记得汶川地震发生后,我随团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战友,那个地方有两座山,一座叫小龙潭,另一座叫大龙潭,地震发生后两座山竟然连在了一起。上级给我们的任务一是为战友唱歌解忧愁,二是与他们多聊天调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当时我在一个帐篷里问他们累不累,他们说:“首长,不累。”再问他们苦不苦,他们说:“首长,不苦。”我说我不是什么首长,我就是一个演员,代表爸妈看望你们来了。听了我的话,这些坚强的小伙子眼泪都哗哗地往下流。后来他们对我说了真话。他们说刚开始他们是两个人抬一副担架运受灾群众的遗体,后来没担架了,就两人分别抬着遗体的胳膊、腿,再后来就直接背着遗体往外运。一天点名的时候发现一个战友不见了,找到后才发现他累得背着遗体睡着了。临走的时候他们要我签名,我说签名可以,但我也有一个请求,我想请你们每一个人都给我签一个名,因为你们才是我的榜样和偶像。 (整理/李 凯)
其他文献
一张“秀我”光盘寄出去,成了我们见面的永恒记忆。之后的一年多相恋时光,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加深了彼此感情,牵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由于工作原因,计划与妻子的新婚“蜜月旅行”搁浅了大半年。去年国庆节前夕,我准备利用节假日把新婚“蜜月旅行”给补上。  这也是妻子第一次来部队。那天清晨,秋风吹打在身上,虽然穿了件外套,但也很难抵挡住丝丝凉意。我站在出站口处守候着由南往北的列车,终于在急匆匆的人流中看到
期刊
戎旅20余载,当初的懵懂执拗,现今的率性直接,不曾改变的是那份“真性情”,它是我实现梦想的精神基石,指引着我去前进、去找寻——  【人物名片】 姜志军,1974年6月出生,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93年9月入伍,本科学历,上校军衔,历任排长、站长、参谋、作训股长、营长、参谋长、通信处副处长等职,现任第十六集团军某通信团团长。个人先后2次入选军区“四个百人工程”人才库和军区储备人才库,多次被评为干部标
期刊
他热情,脸上永远挂着八颗小白牙,若是对方也热情回应,他更会以熊抱报之;他学习好,这在同班施训的外军学员中并不多见,因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外军学员在课堂上往往吸收不好,课下都要找中方学员帮助复习,尤亨特不同,他普通话说得比队里的南方学员还地道,早早就过了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四级;他体能好,曾是斯里兰卡的游泳冠军,现在还是学院帆船队的普训小教练,还立志要随队出征国际帆船赛呢!  黑哥样样都行,提起他大
期刊
张少阔,广空某场站四站连修理技师,三级军士长。因为一手修装备“远程指挥”的绝活儿,人送外号“阔少”。  “阔少”所在的四站连是场站装设备最多的基层连队,而且装备都是车载式,不少部件都是前后车共用,多少出点问题,就“牵一发动全身”,够人“喝上一壶”了!当然,这样的情况刚好适合“阔少”发挥,“不怕装备出问题,搞不定就给他打电话”。  今年2月一天,连队充气班战士谢敏“摊上大事儿”了!部队紧急转进一等战
期刊
在我彷徨时,是先进典型把我领进军营;在我遇到人生低谷时,是先进典型激励我不懈奋斗;在我走上领导岗位时,是先进典型告诫我什么是责任担当,先进典型指引着我的人生航向——  【人物名片】 杨宝权,1973年4月出生,1998年7月入伍,1998年6月入党,历任排长、干事、组织股股长、政治教导员、干部处副处长、副政治委员,现任第十六集团军某通信团政治委员,被沈阳军区评为“军转安置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
期刊
打鹰山,当我第一次听说滇西这个山名,便产生了联想——山名的来历和在它上面坚守的空军雷达兵是不是存在着联系?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四处求证。让我有点失望的是,古籍记载此山“林木繁茂,鹰多集于此”,曾经人多在这里捕鹰,故名。  去年10月,我来到了这座神往的高山。当汽车跃上雷达站时,真有点出乎我意料。山顶没有了树木,出现了大片的青草,还有其间成群的牛羊、晶莹的水塘。虽然海拔只有2300多米,但打鹰山的植被
期刊
“开始架设!”5月下旬,第十四集团军某通信团综合训练场上,随着一声令下,7名男兵奔赴各自战位,有的开设卫星便携站,有的架设光缆,不一会儿工夫,通信网系构建完毕。令人想不到的是,指挥这次行动的竟然是身材高挑、浓眉大眼、鹅蛋脸庞的女上士何林红。  2012年初,该团着眼“精简、合成、高效”的目标,筹划组建“应急通信试验班”,抽调的8名成员都是电台、卫星、接力、光纤等专业的“高手”。谁来担任班长一职?每
期刊
针对今年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改革,为确保适龄青年全部实现网上兵役登记和网上报名,前不久,山东省寿光市人武部抓住在外求学、打工的适龄青年回乡探亲的有利时机,安排部署全市15个镇(街、区)以及有关院校武装部集中开展了网上兵役登记和应征报名工作。
期刊
在北空某飞院二旅的飞行学员当中,有这样一位“跳槽”来的学员。之前就读于第四军医大学的孙皆绅在毕业后没有拿起“手术刀”,而是选择了投身于祖国的飞行事业。  训练初期,平衡技能训练中的固定滚轮训练,规定每人转35圈方为及格,他就要转上40圈,60圈,直到转吐为止。用他的话来说,多吐几次,吐习惯了就不吐了。往往一场训练下来,两三天都没有食欲。  在进行一次飞行跳伞的训练时,一位学员因操作不当,导致肩关节
期刊
前不久,空军某工程总队一行人专程来到驻地捐资共建的七里店村“阳光幼儿园”,将一批学习用品和益智玩具捐赠给孩子们。捐赠仪式结束后,官兵们和教职员工一起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小朋友们讲述革命传统故事,勉励小朋友们好好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