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6383(2010)11-0063-03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异位康”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EMT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异位康” 颗粒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丹那唑(Danazol)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补体C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体液免疫IgG、IgA、IgM、C3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异位康”颗粒是治疗EMT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异位康;丹那唑
【Abstract】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Yiweikang and Denoval on endometriosis.Method: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equal, one group accepted yiweikang and the other with Denoval.We observed the vari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immune globulin and complementC3 content. Result:The clinical effects had been improved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yiweikang reaches 84%, while no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p>0.05). It shows a statistically decre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etween pre and post therapy on the level of IgG、IgA、IgM and C3 (P<0.01). Conclusion:Yiweikang is a effectual medicine to treat endometriosis. It worth to be extended.
【Key words】Endometriosis;Yiweikang;Danazol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它部位时而引起的疾病[1]。虽属良性病变,但严重的痛经、不孕给患者造成身、心极大的痛苦,且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尚无理想疗法。故从祖国医学、中医、中药寻找有效疗法及药物极受临床医师关注。我院自研“异位康”颗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EMT的患者共100例。临床诊断43例,经腹腔镜诊断57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38岁,平均33岁。
1.2 方法。
1.2.1 药物与分组:
“异位康”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芪、桂枝、桃仁、红花、元胡等),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厂提供。丹那唑,每片200mg,扬州制药厂生产。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异位康”颗粒,对照组50例给予丹那唑(Danazol)。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异位康”颗粒口服,每包4克,含生药3.5克,每次2包,3次/天,经期停用。中药可随时起服,连续服用3月。对照组:丹那唑口服,剂量200mg,2次/d,如症状未能迅速缓解,逐渐加大至600~800mg/d,在月经第一天开始,持续服3个月。两组均为3个月为1个疗程。
1.2.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
(2)免疫球蛋白,补体C3测定:平相琼脂扩散法。抗血清试剂由天津生物制品所提供。
(3)中西药物的不良反应。
1.2.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2.2.1 症状:服药期间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疗组用药后,50例中有38例痛经消失,有20例月经量减少。30例患者妇科检查盆腔触痛完全消失,23例患者的性交痛消失,所有患者的肛门痛均消失。经过12w治疗,总主观症状评分由6.5±2.1分下降至1.05±0.74分。用药前后差异显著P<0.01。丹那唑组用药后50例中有14例闭经,占28%,17例月经量明显减少。用药第12周时27例患者盆腔触痛完全消失,22例性交痛消失,所有患者的肛门痛完全消失。2例有点滴阴道出血,持续2~10d即消失。经过12w治疗,总主观症状评分由6.9±1.8分下降至1.75±1.0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药物间总主观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2.2.2 体征:中药治疗组及丹那唑组用药期间子宫最大面积无显著性变化。中药治疗组5例附件包块消失,1例附件包块大小无变化;丹那唑组2例附件包块完全消失,1例附件包块大小无变化。两组盆腔结节治疗后最大面积均显著减小(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附件包块治疗后最大面积均减少,但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改变(x±s)(cm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IgG、IgA、IgM、C3变化的比较(x±s),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IgG、IgA、IgM、C3变化的比较(x±s)
中药组,体液免疫IgG、IgA、IgM、C3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丹那唑组以上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生化指标监测:治疗组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丹那唑组则因为激素水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水肿、痤疮、肌肉痉挛、面部潮红等症状。通过药物安全性生化指标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肾功能无明显改变。肝功能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正常,治疗后治疗组无1例异常,对照组中有2例ALT略升高,未行任何处理停药1个月后恢复正常。说明丹那唑的毒副作用明显多于中药“异位康”。
3.讨论
ETM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病因假说很多,许多学者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了ETM的发病机理,取得了许多共识,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大多数妇女有经血逆流现象,但仅有10~15%妇女发生EMT[2],其原因,EMT患者处于一种免疫功能降低状态,逆流入盆腹腔的内膜碎片不能被正常地清除,并在细胞因子和酶的作用下,形成异位病灶,产生临床症状;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衡,其产生的免疫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的含量及活性改变,以及产生自身抗体和导致补体沉积,可改变腹腔内环境,有利于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并干扰生殖过程而致不孕;此外,黏附分子也参与了异位内膜的免疫黏附过程,有利于盆腔内的内膜碎片黏附在周围组织上促进EMT的发展。研究发现子宫内膜之侵袭转移要完成黏附、血管生成和种植三个阶段,在这期间涉及局部的或盆腹腔的各种酶、酶抑制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有报道在EMT患者的血清、宫颈和阴道中检出自身抗体IgG、IgA,并发现这些自身抗体识别内膜抗原,作为自身抗原诱发免疫反应。EMT患者血清和腹腔液的补体C3和C4的水平亦高于对照组,腹腔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3]。本研究显示中药治疗组,体液免疫因子IgG、IgA、IgM、C3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丹那唑组以上变化不明显,提示“异位康”颗粒可使相关性抗体的水平显著下降,说明“异位康”能使EMT患者异常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能有效清除循环系统的自身抗体,不仅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粘聚状态,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抑制内膜异常增生和出血,消散异位内膜结节而达到治疗作用。
EMT的临床治疗,目前仍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西医疗法有假绝经疗法、假孕疗法、神经阻滞疗法和手术疗法等,不良反应大。中医药治疗EMT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缓解疼痛方面。我们立足于中医临床研究,首先明确西医诊断,采用中医独特的辩证施治手段,在EMT的治疗中,我们逐渐完善了纯中药“异位康”的配方,方中黄芪:补气生血、固本,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气行则血行,血液不容易瘀滞,作为本方的主药。水蛭、莪术、桃仁、红花、川芎能行气破血逐瘀,均可用于血瘀经痛、腹中包块,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水蛭含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凝作用,如与莪术同用、活血力更甚[4],可促使局部粘连及结缔组织的松解,加快血瘀的吸收、临床症状和体症都明显改善。而桃仁、红花等药物[5]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而且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桂枝、小茴香、元胡、青皮、灵脂、蒲黄等辛散温通,振奋气血、通利血脉、散瘀止痛,配合黄芪增强益气通阳的作用,配合水蛭等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补而不滞,通而不伤,共同起到治疗EMT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有镇痛及免疫调节功能[6]。
丹那唑是目前认为治疗EMT较理想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为:抗促性腺激素样作用、高雄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抑制排卵和性激素合成及免疫抑制作用。而中医辨证在于了解机体的内环境,从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证型等整体考虑,在治则上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充沛、脏腑自和。我们应用中药“异位康”颗粒和丹那唑分别对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丹那唑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中西药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总之,中药“异位康”通过对EMT免疫功能的调节起到“标本兼治”的理想疗效,又有利于防止出现新的内异症病灶,且无明显副作用,给EMT的治疗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今后我们将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从祖国医学的宝库中挖掘研制出与西药相似的疗效、价廉、而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EMT有效新药。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72.
[2]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29-130.
[3] Eidukaite A, Tamosiunas V. Activity of eosinophils and immunologlobulin E concentration in the peritoneal fluid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Clin Chem Lab Med, 2004,42(6):590-59
[4] 李祥云.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中医杂志,1997,38:5期.
[5] 阴健、郭力功.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学苑出版社,北京,1993,10月第一版.
[6] 刘青云.活血化瘀药.中药药理学,1997,12:110-114.
作者单位:266000 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1
266000 山东青岛市妇幼保健所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异位康”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EMT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异位康” 颗粒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丹那唑(Danazol)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补体C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体液免疫IgG、IgA、IgM、C3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异位康”颗粒是治疗EMT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异位康;丹那唑
【Abstract】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Yiweikang and Denoval on endometriosis.Method: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equal, one group accepted yiweikang and the other with Denoval.We observed the vari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immune globulin and complementC3 content. Result:The clinical effects had been improved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yiweikang reaches 84%, while no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p>0.05). It shows a statistically decre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etween pre and post therapy on the level of IgG、IgA、IgM and C3 (P<0.01). Conclusion:Yiweikang is a effectual medicine to treat endometriosis. It worth to be extended.
【Key words】Endometriosis;Yiweikang;Danazol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它部位时而引起的疾病[1]。虽属良性病变,但严重的痛经、不孕给患者造成身、心极大的痛苦,且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尚无理想疗法。故从祖国医学、中医、中药寻找有效疗法及药物极受临床医师关注。我院自研“异位康”颗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EMT的患者共100例。临床诊断43例,经腹腔镜诊断57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38岁,平均33岁。
1.2 方法。
1.2.1 药物与分组:
“异位康”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芪、桂枝、桃仁、红花、元胡等),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厂提供。丹那唑,每片200mg,扬州制药厂生产。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异位康”颗粒,对照组50例给予丹那唑(Danazol)。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异位康”颗粒口服,每包4克,含生药3.5克,每次2包,3次/天,经期停用。中药可随时起服,连续服用3月。对照组:丹那唑口服,剂量200mg,2次/d,如症状未能迅速缓解,逐渐加大至600~800mg/d,在月经第一天开始,持续服3个月。两组均为3个月为1个疗程。
1.2.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
(2)免疫球蛋白,补体C3测定:平相琼脂扩散法。抗血清试剂由天津生物制品所提供。
(3)中西药物的不良反应。
1.2.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2.2.1 症状:服药期间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疗组用药后,50例中有38例痛经消失,有20例月经量减少。30例患者妇科检查盆腔触痛完全消失,23例患者的性交痛消失,所有患者的肛门痛均消失。经过12w治疗,总主观症状评分由6.5±2.1分下降至1.05±0.74分。用药前后差异显著P<0.01。丹那唑组用药后50例中有14例闭经,占28%,17例月经量明显减少。用药第12周时27例患者盆腔触痛完全消失,22例性交痛消失,所有患者的肛门痛完全消失。2例有点滴阴道出血,持续2~10d即消失。经过12w治疗,总主观症状评分由6.9±1.8分下降至1.75±1.0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药物间总主观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2.2.2 体征:中药治疗组及丹那唑组用药期间子宫最大面积无显著性变化。中药治疗组5例附件包块消失,1例附件包块大小无变化;丹那唑组2例附件包块完全消失,1例附件包块大小无变化。两组盆腔结节治疗后最大面积均显著减小(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附件包块治疗后最大面积均减少,但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改变(x±s)(cm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IgG、IgA、IgM、C3变化的比较(x±s),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IgG、IgA、IgM、C3变化的比较(x±s)
中药组,体液免疫IgG、IgA、IgM、C3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丹那唑组以上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生化指标监测:治疗组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丹那唑组则因为激素水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水肿、痤疮、肌肉痉挛、面部潮红等症状。通过药物安全性生化指标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肾功能无明显改变。肝功能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正常,治疗后治疗组无1例异常,对照组中有2例ALT略升高,未行任何处理停药1个月后恢复正常。说明丹那唑的毒副作用明显多于中药“异位康”。
3.讨论
ETM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病因假说很多,许多学者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了ETM的发病机理,取得了许多共识,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大多数妇女有经血逆流现象,但仅有10~15%妇女发生EMT[2],其原因,EMT患者处于一种免疫功能降低状态,逆流入盆腹腔的内膜碎片不能被正常地清除,并在细胞因子和酶的作用下,形成异位病灶,产生临床症状;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衡,其产生的免疫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的含量及活性改变,以及产生自身抗体和导致补体沉积,可改变腹腔内环境,有利于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并干扰生殖过程而致不孕;此外,黏附分子也参与了异位内膜的免疫黏附过程,有利于盆腔内的内膜碎片黏附在周围组织上促进EMT的发展。研究发现子宫内膜之侵袭转移要完成黏附、血管生成和种植三个阶段,在这期间涉及局部的或盆腹腔的各种酶、酶抑制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有报道在EMT患者的血清、宫颈和阴道中检出自身抗体IgG、IgA,并发现这些自身抗体识别内膜抗原,作为自身抗原诱发免疫反应。EMT患者血清和腹腔液的补体C3和C4的水平亦高于对照组,腹腔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3]。本研究显示中药治疗组,体液免疫因子IgG、IgA、IgM、C3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丹那唑组以上变化不明显,提示“异位康”颗粒可使相关性抗体的水平显著下降,说明“异位康”能使EMT患者异常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能有效清除循环系统的自身抗体,不仅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粘聚状态,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抑制内膜异常增生和出血,消散异位内膜结节而达到治疗作用。
EMT的临床治疗,目前仍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西医疗法有假绝经疗法、假孕疗法、神经阻滞疗法和手术疗法等,不良反应大。中医药治疗EMT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缓解疼痛方面。我们立足于中医临床研究,首先明确西医诊断,采用中医独特的辩证施治手段,在EMT的治疗中,我们逐渐完善了纯中药“异位康”的配方,方中黄芪:补气生血、固本,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气行则血行,血液不容易瘀滞,作为本方的主药。水蛭、莪术、桃仁、红花、川芎能行气破血逐瘀,均可用于血瘀经痛、腹中包块,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水蛭含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凝作用,如与莪术同用、活血力更甚[4],可促使局部粘连及结缔组织的松解,加快血瘀的吸收、临床症状和体症都明显改善。而桃仁、红花等药物[5]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而且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桂枝、小茴香、元胡、青皮、灵脂、蒲黄等辛散温通,振奋气血、通利血脉、散瘀止痛,配合黄芪增强益气通阳的作用,配合水蛭等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补而不滞,通而不伤,共同起到治疗EMT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有镇痛及免疫调节功能[6]。
丹那唑是目前认为治疗EMT较理想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为:抗促性腺激素样作用、高雄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抑制排卵和性激素合成及免疫抑制作用。而中医辨证在于了解机体的内环境,从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证型等整体考虑,在治则上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充沛、脏腑自和。我们应用中药“异位康”颗粒和丹那唑分别对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丹那唑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中西药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总之,中药“异位康”通过对EMT免疫功能的调节起到“标本兼治”的理想疗效,又有利于防止出现新的内异症病灶,且无明显副作用,给EMT的治疗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今后我们将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从祖国医学的宝库中挖掘研制出与西药相似的疗效、价廉、而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EMT有效新药。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72.
[2]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29-130.
[3] Eidukaite A, Tamosiunas V. Activity of eosinophils and immunologlobulin E concentration in the peritoneal fluid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Clin Chem Lab Med, 2004,42(6):590-59
[4] 李祥云.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中医杂志,1997,38:5期.
[5] 阴健、郭力功.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学苑出版社,北京,1993,10月第一版.
[6] 刘青云.活血化瘀药.中药药理学,1997,12:110-114.
作者单位:266000 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1
266000 山东青岛市妇幼保健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