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在中国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叶延红教授说:“二十一世纪,不会英语就是个哑吧,不会开车就是个瘸子,不会上网就是个瞎子。”这是他5年前说的话。5年后,仅仅会上网已经不够了,如果到现在还不知道博客为何物,那说明您与时尚已经脱节了。
  
  时下,人们见面通常会这样打招呼:“你博客了吗?”“博了。”“什么时候博的?”“俺早博了!”这是互联网时代——也就是所谓e时代最流行的对话。生活在e时代,如果自忖当不了“闪客”、“黑客”,那你至少可以做个博客。因为它的门槛比较低:一个是草根,就是普通人也可以;另一个是自由,就是技术条件低也无妨。博客有了这两个关键词,就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网络时尚,并且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难怪有些专家惊呼: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更具有“杀伤力”了。
  
  温总理与博客
  
  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开通了两会博客。两会博客设“代表委员博客”、“记者博客”和“博客写两会”3个专栏,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实名方式在人民网上开通自己的博客,并发表参政议政的体会,还有的代表委员在博客上公布了自己的议案、提案,广泛征集网友意见。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在人民网两会博客里公布了一份有关教育的提案,几分钟后,便有网友争相留言。代表委员在网上开博客,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看点。“总理,你有博客吗?”,这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6”第二期的主题;央视与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社、国际在线、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八家媒体联动,开辟人民声音版块,让网友提问,共收到几千条提问。“两会博客让大家有了一个可以表达的平台,网友也可以亲身参与到两会,做一回幕后代表委员。”一名网友把自己的《关于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建议》通过博客递交给张虎生委员,希望能转交大会秘书处。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邮件、网站论坛、网上调查、在线聊天等陆续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与民众沟通的手段。人民网适时开设两会博客,充分显示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能够在沟通会内会外中发挥重要作用。博客参政,让这个发轫于民间的网络浪潮增加了政治含量。
  “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这是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开场白中所说的话。网民的声音,让总理感动;总理的开场白,也同样感动了网民。有网民说,真没想到日理万机的总理会上网看我们的留言;还有一位网民说,我的留言是“总理:你会为我们这些网民感动吗?”没想到总理直面回答了我的提问……就这样,总理的开场白与网民的声音形成了共鸣,这就是一种和谐。
  尽管目前的“网声”还有局限性,其代表民意的程度也有限,“网声”也存在一定的偏激、非理性和群体盲从性,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未加修饰的真实民声。正因如此,“网声”作为一个重要民意平台和载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现有博客人数约为1600万。博客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短期的时髦,而是多数人长期的多样的创新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中国博客的大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与现实社会加强互动、融合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IT业追赶世界潮流和先进技术的必然产物。因为博客方便了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这也与中国目前这个时代和社会中出现的尊重个人价值、个性和个人权利的趋势吻合。
  2006年4月,首届中国博客节在杭州举行。组织者打出了“自由、开放、分享”等口号,并公开宣称:博客世界会越来越走向有序,越来越积极健康,越来越促进社会和谐,博客的深入发展将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稳压器。
  博客,作为信息时代人们的网络身份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并拥有。在博客上喃喃自语、谈天说地、打情骂俏、飞短流长、呼朋引类……这些俨然成为新新人类生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如今的美国,博客成为总统大选宣传战里政客们争相献媚的“贵客”。博客作为全球化的社会生活的一股新兴力量,正在对世界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和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更多的知识工作者从而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了1.4亿个,中国博客数量达到了1600万个。有专家预测:2006年中国博客将进入爆炸性增长阶段,必将有更多的普通网民争先恐后地登上博客快车。随着与世界一同奔跑,博客在中国正在由“小众”走向“大众”,全民皆博的时代即将到来。
  目前,博客凭借超强的渗透力,迅速融入到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博客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正以自己的方式给世界带来新的变化与刺激。
  
  什么是博客?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是“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原指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现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2002年,方兴东创立博客中国网站,从此,blog(网络日志)和blogger(写网络日志的人)这个舶来品正式有了中文称呼:博客。
  对于博客这个网络新生事物,至今仍然缺乏严谨的定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观点。
  《网络翻译家》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像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
  《市场术语》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吉·努南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 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指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
  著名的网络思想家戴维·温伯格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方兴东认为:真正的博客不是单纯的写作。每个人以后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现代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另外一个是虚拟世界里的博客,就好像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可以通过文字,通过图片,通过声音,通过视频等等各种方式,你可以把特长也好,爱好也好,兴趣也好,个性也好,都通过博客展示出来。在博客网上,博客拥有自己的门牌号码,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记录自己的成长里程和所思所想,实质上就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更新的个人主页。
  有关博客的形象比喻也是五花八门:博客是互联网上最新的发展潮流,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是用带着索引的文字进行对话的咖啡屋;博客就是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博客是这样一个按照时间顺序摆列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被公开发布,并能够通过互联网被访问到的独立的思想泡泡,博客中的每条内容是博客们当时在想什么的思想快照;博客是新型的协同媒体;博客是网络社会身份证;博客是个人的名片;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博客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博客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博客是草根记者;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是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挤出来的是信息奶……
  人们划分博客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通常人们把博客分为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还有人把博客分为娱乐博客、个人博客和商业博客三大类。娱乐博客,主要是围绕娱乐事件、娱乐热点展开的网络空间。个人博客指的是把用户自己的个人心得和体会写到网络上进行交流,具有信息交流和知识交流的功能。商业博客主要是依靠广告为盈利模式,并在网络的空间平台上让商家更多的了解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及消费喜好。另外有人把博客分为:精英博客、名人博客、情侣博客、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父母博客+儿童博客。如今,“菜博”“酒博”“花博”“香博”“玩博”等等也相继出现。
  新近还出现了博客电影和电台博客。
  博客电影是由博客群体参与创作、摄制,自己创作剧本,自己当导演,自己做演员,拍成后首先在博客群体里发布。第一部博客电影——喜剧短片《打劫》已经开机,女主角选的是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在《打劫》中,芙蓉姐姐饰演一个赤手空拳被打劫的女生,当劫匪拿着砖头向芙蓉姐姐威逼要钱时,她灵机一动,用陕西话向对方读起了唐诗……
  电台博客的出现,颠覆了被动收听广播的方式,听众可以摇身一变为主动参与者,网友可将网上的广播节目下载到自己的MP3中随身收听,享受随时随地的自由。此外,还可以自己制作声音节目,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这时,听众的电脑已经集录音机、收音机、点播机为一体,可以自己收、放、录。
  
  博客的起源与崛起
  
  在10年前,被誉为“个人博客之父”的贾斯汀·霍尔开设了自己的个人站点,用4800篇网络日记絮絮叨叨地记载自己在南加州大学影视研究学院读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读书、吸毒、酗酒、家庭矛盾和一夜情。当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种独特的写作模式会成为后现代社会中,大众反抗媒体霸权的利器。造成今日博客泛滥者应该是戴夫·温纳。作为UserLand软件公司的CEO,他于1997年不过是想帮助那些不擅长网页制作的人一个小忙,无意中成就了网络脚本软件Scripting News演变为网络日志的技术模式。博客也在这种无心插柳中,让每个人都成为了独立的传媒发言人,最终以蜂窝状的组织结构形成一个庞大的民众性的文化社区,进而创造一种新的媒体形势理念。
  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行为始于1997年末到1998年初的美国。1997年12月,美国一位IT科学家巴杰运行的“RobotWisdomWeblog”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让世界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博客的力量。2000年,博客开始在西方国家流行。2003年2月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blogger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这是博客商业化运用的里程碑。短短几年时间,博客就从边缘走向了主流。
  目前,全球博客总数已经超过了1.4亿,并且还以每秒10个的惊人速度在增长。随着博客热席卷全球,博客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
  在美国,博客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据一项调查,到2005年3月份,美国1/4的互联网用户阅读博客文章,9%的互联网用户创建了自己的blog,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高级传媒载体。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2000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尽管一直被讥为不够专业、不够严谨,但博客在新闻界打出的几场漂亮的胜仗,让主流媒体和政治人物也不敢再轻视他们的判断力和影响力。
  
  1998年,博客曝出“拉链门事件”
  当年的1月17日深夜,美国人马特·德拉吉在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里发布了一条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间德拉吉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其实,最早探听到这一新闻的是《新闻周刊》的记者艾西科夫,但这条新闻被周刊高层枪毙了,从而把抢先报道的机会拱手让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博客写手。一夜之间,“德拉吉报道”成为全球最有名的新闻媒体。是年8月,克林顿被迫承认绯闻,并向人民道歉。马特·德拉吉因此被法新社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主一。
  
  2001年,博客报道“9.11事件”
  “9.11事件”使博客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源地。当时,几乎所有的主流网站都因访问量过大而近乎瘫痪,而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网站blogger.com上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博客站点,发布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有目击者的亲笔描述,也有急不可待地希望得到亲友消息的恳求,远远超过了专业记者。人们认为,它是博客发展的分水岭。当时博客已经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渠道。博客以一种新生力量的无畏姿态进入大众的视野,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传统媒体(甚至包括网络媒体)已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来 自博客的压力,以至于有人惊呼:大众传播时代即将来临!
  
  2003年,博客引爆《纽约时报》造假丑闻
  当年5月,博客吉姆·罗曼斯科在网站刊登出《纽约时报》内部人士的会议纪要和电子邮件,揭露记者杰森·布莱尔捏造新闻,首先曝光《纽约时报》的造假内幕。随后,《纽约时报》另一名记者里克·布拉格的丑行也东窗事发,时报执行主编和总编辑最终被迫辞职。
  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博客应用、协同办公以及留言讨论等,而且除了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等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人人都是网民的下一个趋势就是人人都是博客。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博客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事物。目前,中国博客发展的状况与美国1998年类似,大多数人对博客概念还缺乏了解。博客走进中国也经历了启蒙与普及两个阶段。
  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也是硅谷著名IT博客Dan Gillmor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他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展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博客走进中国的启蒙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字不能不提——方兴东:他是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创办了全球第一个中文博客网(原名博客中国),还是中国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共同创始人。现在人们把他称为“网络旗手” ,和“博客教父”。他还被评为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十大人物之一。
  说起方兴东推广博客,还得感谢微软公司的“帮助”。2002年初,作为IT界享有盛名的评论人方兴东,在新浪、搜狐发了一篇题为《向微软投降》的具有讽刺性的文章。文章登出后仅过了两个小时,这篇文章就突然消失了,因为当时是互联网最低潮的时候,网站都需要盈利,而微软是一个很重要的广告客户,所以微软一提出来以广告作为条件的话,网站就把他的文章拿掉了。这一下子激发了方兴东的豪气。他掷地有声地说,我倒要看看,一个市场价值3000多亿美元的业界巨头,一个刚刚在中国发表过冠冕堂皇言论的跨国公司,一个来自口口声声在全球以维护人权为己任的国度的企业,能否有足够的能量剥夺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为了自己的话语权,他决心建一个网站,开辟一块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网络天地。此时,他的朋友向他推荐了博客,当时他看到的博客页面还很粗糙,但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这是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天地。他扫瞄了国外相关分析文章后,才知道博客已经是美国一股如火如荼的浪潮了。博客的理念一下子点燃了方的思绪。凭多年来对IT行业的研究,他敏锐地觉察到这绝对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网络全新交流模式。于是,兴奋起来,开始规划一个全新的网站。当年7月,他与王俊秀共同为blog起了中文名字“博客”。8月,他的博客中国网站诞生了。他在《中国博客宣言》中称:“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信息稀缺的问题。但是,当互联网本身变成信息海洋的时候,人类不得不面临另一场新的挑战:那就是超越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伟大又一次凸显出来。迄今为止,只有人脑对信息的搜索和鉴别才是最可靠的。互联网在经历了军事阶段、商业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文化阶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知识稀缺的国度,博客的繁荣,具有更特别的意义。博客在中国不仅是航海者,还是盗火者。在汉语世界中的自娱自乐,最终将会使中国走向狭隘,使新知的探索之旅越加充满荆棘。我们希望,博客文化能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转型,博客关怀能开启一个负责的时代。”随后他又撰写了《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等多部专著,义不容辞地开始了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博客中国当时有汪丁丁、李希光和姜奇平等著名学者和其他博客约60人加盟,定位于IT新闻与评论,迅速成为目前国内最有吸引力的博客网站。博客的使用者主要是青少年和大学生,他们把博客当作自己与外界沟通的工具。9月,《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以重要篇幅关注中国博客现象;10月,毛向辉和郑云深发起了中文博客心得集cnblog;11月,浙江杭州中国博客网(blogcn.com)开通,提供博客托管服务;12月,千龙新闻网和博客中国网举办高层次“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第一批有关博客的系统研究文著公开。国务院新闻办、中宣部等党政部门,各大主流媒体及一些学术界人士出席会议,显示了主流媒体和党政有关部门对博客现象的关注,并都有意正面推动博客事业的进展。2003年2月28日,千龙新闻网企业频道开通“博客在线”,这是国内第一家政府新闻网络媒体第一次推以博客为主题的新闻专栏;3月,南开大学百合博客系统开通,中国科技大学博客系统完成安装调试,开始进入测试阶段,博客在高校开始迅速发展;6月,博客中国网发起互联网反对传播黄色内容运动,在中国引发巨大社会影响也招来黑客手段报复及对发起人之一王吉鹏的人身安全恐吓电话,中国博客的媒体影响力第一次获得社会认可。
  博客在中国由启蒙到普及的过渡中,还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木子美,是她使博客从“小众”走向了“大众”,她也因此成为名人。2003年6月至11月间,木子美(广州一家报刊社编辑)在博客网(博客中国)发表网络性爱日记,给中文博客网站带来了巨大访问量,差点造成网站瘫痪,引发了一轮吸引国人眼球的“木子美冲击波”。博客一词因此成为网络搜索引擎当时最热门的关键词。用方兴东的话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完成了由启蒙向普及阶段的过渡。
  2003年年底,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博客(blog)技术及其对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获得批准,新兴的博客应用首次纳入国家级科研项目;2004年,继轰轰烈烈的网络扫黄运动后,博客走入千家万户,中国博客捧回了世界大奖。博客成了一个新的媒体神话。2004年1月5日起,网名为“竹影青瞳”的博客在“海南热线”天涯虚拟社区张贴个人写真照片,导致社区访问在短短三天内倍增,服务器因承载不了而瘫痪:2004年5月19日,博客中国推出《移动博客不完全手册》深度专题,正式点燃了国内业界对移动博客的商业化开发热潮;2004年5月,南京召开中国首届网络传播年会,会上博客成为最大热点之一,此会标志了中国学术界全面跟踪和研究博客的发展;2004年上半年,博客商业化阶段开始,博客中国、blogcn、blogdriver等获得 不同程度的资源支持,民间博客开始加速发展。2004年7月12日,博客中国“博客公社”开放,正式进入开放式博客托管服务;2004年9月,博客中国“中国教师博客中心”开放,第一次尝试进入主流应用。2005年,由于新浪等商业门户网站推出了博客服务,博客进入了大众普及年。大规模的博客运动开始发动,传统网站、个人网站、媒体网站,纷纷加入博客行列。在社科院发布的《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中,有一项相关数据表明,“有29%的网民开始使用博客”。2006年初,就在广大网民还憧憬着新的一年会冒出什么博客景观的时候,强国博客公开测试,人民网昂然迈出了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军博客领域的第一步。2月15日人民网强国博客正式开通,强国博客的成功“亮剑”表明:博客的身份得到了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认同,强国博客将进一步推动博客在中国的本土化。
  
  博客兴起的原因
  
  关于博客在全球的兴起,一些研究者认为,与专业传媒机构的公信力危机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经济放任政策,使跨行业跨媒体的集团兼并愈演愈烈,媒体更深地卷入了错综复杂的利益漩涡之中,“跨媒体联合使得很多有影。向力的媒介成为其他产业的俘虏,允许跨媒介和跨产业所带来的后果是:独立的媒介正在消失。像CNN、ABC、CBS、FOX、NBC和UPI这些著名’的新闻媒介都已成为大型企业的一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传播行为往往偏离职业准则,而为关联利益集团左右。加之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报道水准的问题,更损害了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可靠形象。2003年的纽约时报“普利策”新闻奖得主造假风波、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致核武器专家凯利自杀一案,都使这些老牌传媒的声誉遭受沉重打击。民众渴望得到不被利益玷污的真相,渴望了解那些被传媒隐藏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说,博客就是这种信息需要的产物。可以说,专业媒体受到的限制和干涉越多、公信力越低,则博客网站越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美国学者大卫.阿什德在《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一书中,深刻揭示了传统媒介环境中,信息技术、媒体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描述了专业传媒在国家体系中如何受到复杂的控制和操纵。他指出,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个人和组织也日益以符合技术和媒介范式的方式行事,转而影响着传播行为。例如,政府、军方组织往往有意提供符合媒介范式的资料、信息,促其采纳,以形成有利于自己意图的“新闻”和舆论,以此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在海湾战争中,“军方和总统是真正的制片人”。由于大量画面由军方提供,记者接近战场受限,电视成了战争的工具,官方的喉舌,扯谎的机器。
  当专业媒体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控制网络中泥足深陷,期待从它们身上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也就成为一种奢求,这时候来自博客的种种信息,也许可以让人们看到真相的另一面。
  另外,博客契合大众心理深处的权威蔑视和新偶像崇拜的文化感触;同时普通民众可以利用博客这个网络平台勇敢展示个人才艺,这些都是博客风起云涌的原因。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社会已进入一个大众自我发掘、自我提升和自我展示的全新价值发现阶段,大众参与社会话语构成、权威构成、信息知识控制的意识和力量已经在无形中得到积累,博客们正在利用网络时代的人海战术夺回他们参与社会舆论导向的权利,并且具有足够的力量挑战传统的关于话语、权力、秩序、权威的所有概念,而代之以一系列与网络的价值挖掘有关的社会新概念。博客的价值源于万千人生,源于万千丰富多彩的个性,源于万千人群聚集以后的规模和互动,源于个人力量在网络间的总爆发。博客是人们可以随意涂鸦、有话就说的驿站。博客激发了每个网民的主动性、创造力。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博客体现自己的生活,反映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所以它具有不可阻挡的发展力量。
  
  博客搅动生活
  
  博客的出现与崛起,改变的不仅仅是互联网本身,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制度、平等、民主等层面上。
  “今天正在出现的一种趋势是——人们已相信来自公众的评价,‘公众——专家——公众’的传播模式正在形成,过去掌握话语权的专家将蜕变为其中发言的一分子,相较以往会形成一个更公平的社会价值格局,它将尽可能地改变人类社会原本信息不对称的现状。”Crassroots媒体网的创始人DanCillmor发表评论称:以往的历史由新闻记者撰写,但现在的历史由人民大众书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改变。他坚定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新一代媒体将颠覆传统媒体扮演的角色。”
  新闻 从博客开始,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彻底模糊,草根新闻开启了传播新时代大门。当每一个博客都可能是新闻记者,新闻的理念就被彻底改变了。博客成为新闻资料的来源,新闻的传播再也不受把关人控制,新闻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时代。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博客,用记者的眼光观察新闻事件时,博客写作就成为人们阅读新闻最好的来源。整个传统媒体都处在博客的包围之中,各式各样博客的书写造就了新闻,并创造新闻的广泛阅读。随着人们不再需要从传统媒体上获取新闻,而转向网络阅读寻找新闻的时代,新闻记者与媒体就会产生新闻资源枯竭,面临职业新闻写作衰弱的危机,也同时必须接受新的新闻自由观念的挑战。每一个博客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新闻,不再是传统的样式,而带有新闻的更加个性化、地方化、私语化,更加多维与多视角地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可能被博客的到来而改变。
  出版 博客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这种代表着个人思想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当纸媒与影视出版还在操作整个阅读和观赏市场时,博客的网络的即时出版显现出新型的出版态势,对出版业形成新的冲击。人们不再依循传统的出版方式去阅读作品,去接受报刊新闻或选择书籍阅读,而是在即时的网络出版发行中,即刻看到最新的作品。出版的理念被彻底地改变和打破。更多的知识共享,改变出版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在前所未有的冲击下,出版业面临新的危机。出版的周期不再成为问题,出版网络作品成为纸媒追求经济效益的选择。更多的改变却是出版不再是被严格控制的意识形态领域,而是在网络上实现了即时出版的狂欢。
  传播 传统的传播因为网络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博客传播将在这一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个性化书写的新闻和出版的自由,让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博客这种更加个人化的新闻写作与出版自由,会在历史上造成新的传播态势。博客传播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理念,最突出的是博客大众化的到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博客,都可以作博客记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即时发表或出版作品,博客的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博客传播群体,是一种个性化 传播的形式,更是自由化传播的即时、即兴写作的过程。博客改变传播的生态,新闻传播不再是那种由把关人控制的传播,而是博客自我传播的扩张。在无数博客的写作中,博客私语化的写作方式,愈来愈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博客可能是一切新闻来源的基础。当博客在各行各业中书写时,传播就进入到全新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博客书写都给人类带来了不同的声音,愈个性化、专业化的博客,愈受到传播的信任。博客将彻底改变历史上传统方式的传播单一的形式,让传播进入到全新的时代。
  未来网络社会所代表的未来,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博客思想与写作正在每天刷新着它们的无限可能性,而这恰是网络社会给这个社会带来的活力。每一个博客在面对生活的不可预知性的时刻,他可能会从他人的博客理念中受到新启发。当博客作为普遍化的传播形态时,博客生活就成为日常生活中不能离开的水和电。每天都要博客,是网络社会公共的政治生活或私语生活的必然选择。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网络社会各式各样现象,就是博客生活的日常状态。无限的网络生机给人们的未来带来广阔的发展可能,博客就是从这样的基础上,寻找和开拓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前卫方式,必将创造性地构造一种崭新的生活面貌。到那时,博客不仅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进行远距离工作的平台,更是人类参与政治活动的武器。博客就是这样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未来,将工作、娱乐、交流、参与和知识共享融为一体,造就一个更加文明和进步的社会,更加自由和民主的社会。
  舆论监督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程序大致是: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媒体把关(审稿)→传播给受众→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出于政治和经济风险考虑,在把关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如实报道,一是放弃用稿,一是运用报道技巧,部分屏蔽观点和事实。在博客世界中,由于较少权力和资本的影响,往往呈现的是事实的“原生态”。而真实是舆论监督发挥力量的根源。博客因发出“第三种声音”而有力量。传统媒体追求的往往是舆论一律,博客则更像一个舆论集散地。不仅个人意见在此得以充分完整的表达,而且群体意见也能得到尽情的交流和整合。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在此有一席之地,从而形成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第三种声音”。这种声音一旦符合人们公共利益及价值观的需要,便可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博客之所以能在客观上对传统媒体形成监督,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二是博客对传统媒体的话语分权。由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模式的限制,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让媒体形成了话语霸权。博客的出现则让人们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媒体,可以就心中所想之事畅所欲言。人们可以借助博客方式与传统媒体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无时无刻不处在与权力、资本和受众三者的博奕之中。从理论上讲,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是能代表受众履行舆论监督权利的。在实践中,传媒监督就不能不带有媒体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体背后政治、经济势力的对其操纵。三者中,以受众最为弱势。博客的出现,对受众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拥有了主动权。人们借助博客方式,可以参与信源的采访以及与传统媒体的平等对话。因此,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博客在舆论监督领域将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草根”与“精英”
  
  在2005年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人们围绕博客在中国是“精英”还是“草根”,开始了无休止的拉锯。
  博客刚兴起时,不少人将之看作“普通人发出自由声音的土壤”。他们的“博”,因为丝毫不受限制,所以是自由的、随意的,带着游戏的性质。因此,博客被看成是草根的。即使没有被众人所关注,草根们也可以把博客当成自己的黑板报来努力经营。博客们重拾写日记的习惯,并且享受让公众咀嚼自己的鸡毛蒜皮的快乐,这是更多普通人的新时尚。在新浪注册了博客的花甲老人黄建华在他的博客中说:“博客实际上就是利用互联网开设的一个比个人网站更简单的出版系统,是自己管理的黑板报。如果要往大一点说,博客就是自己办一份报纸,我想利用这个空间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黄先生的博客里既有他驾车独闯世界的经历,也有他和儿子的感情记载。不到10天,他的博客就突破了1万的访问量,同时,他还收到了大量的来信和来电,人们对这个参加博客的老年人给予极大的支持。“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著名的牛庄先生给我发来悄悄话,教我如何上传照片;一个叫野蛮丫头的女孩子,还把我的文章《活着》转载在她的博客里,以便让更多的人看到。从大家的回复中,我感到一股热气腾腾的支持和理解,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欣慰。”他在博客里结交了很多朋友,也经常到其他网友的博客里转转,或发表评论,或给他们留言。像黄先生一样在博客里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社交圈的普通人很多。“看了你的博客,感觉挺好的,希望你也来我这里踩踩”、“我已经和你建立了友情链接”……这些留言往往是交流的开始,这种交流不会太盲目,所以效率更高,收获更大。博客是将分散的社会个体联系起来的一种纽带,是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通过这些节点,人们的活动有了更广的社会效应,可以重新估量自己对于社会,以及社会对于自己的意义。
  事实上,因博客所具有的平民化特征,使那些通过以往的社会途径很难出名的凡人不经意间成长为“网络名人”,洪波和杨雪帆就是两个通过博客扬名的普通人。作为IT评论家,洪波是国内第一个获得企业直接投放广告的个人博客。洪波的博客平均每天有一万人访问,创办两年来累计访问量已经超过200万,因此和讯网主动找他联系。通过博客出名的,还有一位叫杨雪帆的女孩。她曾参加搜狐举办的一次网上歌手大赛,通过博客与歌迷交流,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粉丝团”,拉到40多万张网上投票。她成为北京赛区的冠军。她的网上歌迷们,都叫她番茄公主。获奖后,她的家乡四川省内江市政府还授予她内江市旅游形象大使的称号。
  草根族彰显个性的另类空间代表人物还有毒药和芙蓉姐姐。“毒药”算是响当当的博客新贵,他的自恋与神秘感造就了600万的流量神话。他是近来最炙手可热、最神秘莫测的网络新贵,单天最高访问记录也有2万。他所“施舍”给人们的就是他的网名“尘”或是他的博客名“毒药”,还有他大量梦呓一般的文字,以及他那极其生活化的主观摄影自拍照。提到芙蓉姐姐的名号,她的个性已是不言而喻了。她的博客更是淋漓尽致地将她的另类与自负彰显出来,无论是博客中的文章还是图片,这些她自以为很美的造型却令许多网友“发指”。
  众多草根还没过完瘾,烽烟中,斜刺里又杀出些身裹金缕玉衣的“程咬金”:众多名人们开始抢占博客的地盘,博客的名人追风开始到来。越来越多的影星、作家、商界大鳄开始钟情于博客,大批企业的高管、记 者、学者、教师、学生以至政府官员纷纷成为博客大潮中的一员。
  中国的名人是从新浪网开始大范围的博客起来的。2005年7月,新浪推出博客服务。9月底,因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的突发奇想,新浪博客开始引入名人。
  据说,新浪网的副总编辑侯小强逐一打电话邀请作家、艺人、导演、媒体大腕、体育明星、商界精英等入住新浪博客。不久,张海迪、陈染、徐静蕾、吴小莉、闾丘露薇、张靓颖、郭敬明、潘石屹、韩寒等名人,接连在新浪博客“安家落户,”了。到目前为止,新浪终于引入2000多名人在自己的网站建立博客,并迅速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
  名人博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工作日程型,代表人物是大部分演艺界人士。他们张贴工作日程、演出通告,把博客作为免费宣传工具,同时配以图片和照片,娱人娱己。如时下人气最为高涨的“超女”,把自己的博客演变成为公告牌——隔三差五在上面通告一下自己正在什么地方做着什么事情,不论大到出新单曲的大事,还是小到参加一个节目的小事,即便只是寥寥数语,都足以让粉丝们拥有了和偶像零距离的美妙感受。还有影视明星李冰冰,她的博客在开博后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访问量就从383万人次,发展到超过850万人次。二是档案文集型,代表人物多为作家、学者、媒体的主编、主笔等。他们通常张贴自己的书信或文章,代表人物有余华。余华是第一名入住新浪博客的名人。曾以《河边的错误》等先锋派文学作品影响一批大学生的余华点头应允做博客,给了新浪网的总编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被一些网上的文学青年称作“篝火”。他说:“博客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以前总到别人地盘上晃荡,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我要在这块地上多种些东西。还要继续发现并学习更多好玩的功能。”三是网络日志型,随意刊载评论文章、电影、时事等等的“日志型博客”通常人气旺盛,比如徐静蕾、闾丘露薇、郑渊洁、韩寒等等。徐静蕾是最早一批开博客的明星,由于徐静蕾性格很内敛,她的博客写得很有深度,加上本来就有的人气,大批网友成了她博客的忠实读者,点击率一路飙升,在新浪开博仅一个月,其博客的访问量就突破了百万。“徐博客”于是成为中国博客史上第三名访问量突破百万的博客。此前,只有木子美和舞女木木的博客曾经达到这个数字。现在,“老徐博客”点击率已接近2000万,有许多商家找上门要在她的博客上挂广告,而徐静蕾近期还推出了第一本博客书。韩寒其实算不上是娱乐圈的人,自从与老徐“博恋”,韩寒博客的点击率疯狂上涨,仅次于徐静蕾,名列热点博客的第二名。
  在这场精英与草根的争论中,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被称为“中国博客教父”的方兴东没有跳出来维护草根的纯洁性,反而赞扬起新浪,他说:“名人博客不是洪水猛兽,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推动博客主流化,这是一个进步。真正的博客精神,不在于你是草根或是精英,博客就好像一个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名人,还是草根,都允许有发言的权利,只不过名人在这里也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博客本来是草根们的客厅,许多名人的博客只不过是媒体上光鲜形象的另外一个版本。可是,谁在家里的客厅还穿礼服、着正装呢?所以,除了徐静蕾这样肯于展示自己小情绪、小委屈、小毛病的名人以外,网友们只见到明星们对博客的“殖民”——把博客变成工作场所的延伸。名人开博大多是被拉来的。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和博客格格不入。名人博客注定要成为商业浪潮中一次普通的潮汐,滚滚而来又呼啸而去,沙滩上什么也没留下。
  
  博客是一柄双刃剑
  
  从博客所蕴含的内涵和折射的外延观察,美国和中国的博客在字义理解、运行轨迹上差别不大,但与美国人把博客当成工具不同的是,中国人更多地把博客当成一种载体,当成写作手段的延伸。美国人了解博客是从德拉吉报道克林顿性丑闻事件及“9·11”事件等,而中国人了解博客并大面积接触博客则是缘于木氏女人的蓄意暴露的私人性体验。所以,从最初的博客推广上,中美两国所走的路就各不相同,直接结果就造成博客在中国的一种介质化、边缘化生存状态,甚至被某些人归类为泛情色身体记录状态。
  在美国,博客里最多的是新闻评论和个人的政治观点。博客在美国更多的是与总统选举、“9·11”事件等国计民生的大事件相联系。因此,每次美国总统大选前博客都会风行一时。那时,政界人士、党派要人、时评家和专栏作家等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会开设或迅速刷新自己的博客,以赢取选民的支持。在中国,写博客的多是大学生和相关行业人士,博客的内容也偏“软”,大家一般都对自己生活中的细节津津乐道,或是讨论一些技术问题。上海的王建硕的博客是中国浏览率最高的博客之一,这个博客里记载的大多是上海的变迁和旅途的风雅感怀。王先生说,因为博客,他的生活变得亲切而真实了,因为他每天不得不逼着自己去留心生活的细节。据了解,相当大一部分博客的主人是城市女性。相比较农村女性而言,她们更加开放前卫,也有时间坐在电脑前日以继夜地细细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她们更愿意把博客写作看成是自己自由生活的一种延伸。在国内,类似于美国德拉吉报道式的新闻博客、精英博客不多,主流是记录或者还原自身生存状态的情感式博客。这一方面是因为两国的国情不同,另一方面也与博客进入网民的视野、网民习惯等相联系。
  博客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带给社会的影响是一柄双刃剑。在丰富和改变网络的内涵,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作用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可能造成博客在国内发展的负面效应。
  隐私披露 在裸露、情色、隐私、窥视与被窥视等现象上,泛身体写作是这种现象的基本描绘。在许多网站上,打上木氏烙印的个人情色写作层出不穷。博客在中国出现刚刚两三年的光景,出现了木子美、竹影青瞳、芙蓉姐姐、流氓燕、木木和新近出现的一名没有透露身份的另类女博客(她在自己的博客里,上传了和老公的性爱录音,并有简短的文字描写说明,而且标题都很直白)。这些网络猛女,她们以出卖身体(张贴自己半裸或全裸的照片,写自己同男人的性爱文字)或出卖自己的(性爱)声音来换取超高的人气,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现在,某些网站已经出现了一些将自己在居室中的裸身片段搬到网络上的博客,尽管限于法律略有隐蔽,但已是刻意展示的性爱场景。据可锐调研中心对京、沪、穗、深四地白领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有67%的白领喜欢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隐私。
  谩骂攻击 长久以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着一种畸形的“谩骂文化”。从BBS到QQ,无休止的谩骂似乎成为了中国网民表述情绪的唯一方式。有消息说,28%的白领喜欢在博客上发表攻击性言论,一些人的博客与其说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不如说更像一个“骂人文化”的平台……对此,许多专家和网民也开始对博客的快速发展表示担心:博客浪潮会不会泛滥失 控?会不会成为诽谤以及相互攻击的场所?博客写作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和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加之一些网站经营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很容易出现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互相谩骂与攻击在博客群体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具有媒体式倾向的博客表现最为突出。
  说到相互谩骂与攻击,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韩白网络大战”,因双方都是文坛名人,于是这场文字大战观众云集。文坛两代人白烨和韩寒在博客上掐了起来,双方旗下兵壮将多,对掐的结果是韩寒大获全胜。在这名意气风发的少年作家近乎大雨倾盆般的猛攻之下,白烨仓促应战,勉强接了几招便挂出白旗,说了句“韩寒同学文风泼辣尖刻,本人实在拉不下这老脸与之对骂,”口占了一个“走”字诀关闭了博客。随后,白烨在网下使出撒手锏——几天后,有媒体组织作者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声讨韩寒,将矛盾升级到如何管理博客言论及网络道德层面。白烨“希望这样一个事件,能为如何为网络立法和建设网络道德提供一个反面的例证”。白烨与韩寒之争看似出于偶然,实则是市场化写手与体制内作家这些年因文学观念不同互相看不惯而积累下来的矛盾爆发。这场争战虽然激烈但还没有到动真刀枪的份上。
  另一场博客间的互骂却打上了法庭。2006年3月3日,老博客沈阳因人身尊严受侵犯状告小博客张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没有完整人格”、“一副软骨头,欺软怕硬,乱叫唤”、“人见人骂的过街ID”……老博客沈阳看到这些形容自己的文字,十分震惊。一气之下,他将博客写手——网名为“秦尘”的扬州大学学生张明告上法庭。原告沈阳自称“打过40场网络官司从未败诉”。他说,起诉张明是为了“维护博客作者网下(现实中)最起码的尊严”。据悉,这是继南京大学副教授状告博客托管商后的又一起博客诉讼案,也是国内首例博客告博客案。沈阳介绍,虽然有法律作为名誉侵权的最后屏障,可是起诉博客第一案还是经历了周折。“首先发帖者的真实身份很难查,这涉及实名上网问题。”沈阳称,目前博客的专栏里有3000多人是实名的,在博客研究中心还有一些人用实名发帖,但网上实名发帖者非常少。找到秦尘的真实身份很偶然,是秦尘在其帖子里自己泄露的。另外,官司还涉及网络证据问题。沈阳称,自己花了数千元对这些恶骂帖子进行公证。“正常的网络对骂应该是针对一两个观点,帖子的次数也不会很多。可是,秦尘已经发展到连续数月连篇累牍地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言辞恶毒,连我八辈祖宗都骂进去了。他的朋友曾经和我联络过,并透露秦尘在网上看到我的ID就破口大骂。秦尘也说过,从不看我的帖子,这些反驳和语言从何而来?我可是花了4个小时,将他的帖子全部看了一遍。”沈阳说,语言恶劣而且根本没有依据的帖子与正常的网络“PK”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此案没有开庭,对方甚至还没有接到起诉书,但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其实就是想让大家关注博客网上的言论,让其他的博客网站引以为戒——帖子需要筛选。这是我将博客网一并起诉的原因。”沈阳称,他早在数年前就曾呼吁过建立机构规范博客,建立机构进行争议判别。
  
  博客的管理
  
  博客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由民间个人网站提供服务,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与个人建立的博客平台,但由于资源有限,技术手段不完善,管理力量缺乏,尚未纳入现有的管理序列之中。
  人们对于博客的迅猛发展十分担心:进入门槛几乎为零的博客浪潮,会不会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会不会成为自由泛滥后不负责任的失控世界?会不会成为言论自由滥用、胡乱攻击的场所?会不会因为过于自由因此有脱离现有政策、法律与法规的危险,成为造谣、中伤、诽谤、谩骂以及反动言论的温床?会不会破坏传统媒体的道德伦理,成为破坏信息的准确性、公信和责任的园地?……
  眼下林林总总的博客日志,优劣参差,利弊互见。大多数人在博客上还是比较守规则、讲道德的。迄今为止,多数博客世界表现尚称有序和自律。但是,确有一些人不尊重网上道德,不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博德”很成问题。目前中国一亿两千万的网民,有1600万的博客用户,其发展势头注定要向更庞大的数字靠近。对于日益增多的博客,应该如何加以引导与管理?针对这个问题,人们持有不同的意见。
  弱誓重寻 以方兴东为代表的博客认为“自律是博客规范发展的主要力量”,全方位的监管和控制并不可取,因这悖离了博客精神。他们提出声誉机制是对博客世界的约束,主张寄希望于博客个人的理性。在博客中国上发表的《博客宣言》和《博客道德规范》被建议作为博客世界自我约束和规范的重要参考。2004年11月,中国博客网刊发《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明确指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博客都应认识到:我们是在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发表我们的文字。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读者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必须遵循应有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博客道德宣言》提出了三个原则,即:诚实和公平原则、伤害最小化原则和承担责任原则。目前,多家博客网站正在联合业界专家及广大网友,共同起草《博客公约》,以自发的形式规范博客言行。这份公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博客服务提供商(各大博客网站)的约束;另一部分针对作者,包括博客必须对读者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必须遵循应有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但是,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对于正在越来越壮大的、来自各地域和阶层的博客队伍,完全寄希望于博客们的自律来维持博客世界的正常运行,其它网络工具的教训表明,实际上同样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将博客纳入监管体系 “博客明明就是私人空间,为什么要别人来监管呢?”很多博友对此提出质疑。抛开那些隐藏的私人博客不说,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博客空间也都具有小范围的传播性质,即使只有几个人的范围,仍然属于公开传播。某些人的博客的点击量甚至超过一些小网站。有了公开传播,就没有理由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管,尽管这样的监管现在并不健全,主管部门甚至对博客的定性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博客,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已经在观念和操作方式上同博客创始者们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博客原来所代表的精英知识共享,已经弱化为一小部分人的理想和原则,更多人的博客早已变成了纯粹的自娱自乐、自曝隐私。思想共享的特征正在弱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博客世界的管理上,他律应与自律并重使用。对于博客的内容发布,博客的平台提供商及博客个人都应参照2005年9月2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行自我约束。在《规定》中,对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都作了强制性规定。从这项最新发布的《规定》中,可以发现目前的 博客的管理问题没有超越当前的互联网管理范畴和媒体管理制度,包括对BBS管理、域名管理、ICP许可管理和互联网文化管理制度。对博客的管理来说,现有制度和手段是否健全,尚待考证。由于博客具有开放、自由、流动、匿名等特点,目前的管理方式执行中必然有相当大的难度。
  
  有无必要立法
  
  有必要立法 “给博客立法,用法律来约束其发展,如实行博客实名制、审定制、许可制等,已成为当务之急。”郑州大学法律硕士乔国和说。赞同这一观点的上海六角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聂彦萍也说,互联网的行为需要受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制约。在当今社会,网民不负责任的网骂和恶搞,需要承担的很可能是法律责任。
  今年1月,有一家媒体报道了一个有震撼力的博客,一个旅美博士在自己的博客上传授原子弹的制作方法。中国应用物理及数学研究所的孙向丽教授在接受该媒体记者采访时称,他所传授的制造手段虽然简单粗糙,但是确实可以产生核爆炸。与经过核试验的原子弹比较起来,唯一的区别就是爆炸的当量不同。如果说“中国第一博客案”还只是涉及侮辱诽谤等民事法律问题的话,这个教大家制作原子弹的博客则已经涉及国家与公众安全问题。有些法律工作者据此认为,“该立法管管这些博客”。
  没有必要立法 博客网CEO方兴东认为,博客中出现的知识产权、个人隐私、安全、政治等问题,在网络的其他应用中同样存在,“在某个论坛中匿名留言诽谤侮辱别人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方兴东认为,博客自身所具有的“准实名制”的特性,决定了博客的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世界。他认为,博客就等于人,是一个人自己的东西,是在写一个人自己的事情,谁会天天把自己丑陋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目前并没有针对博客产生的新问题,互联网并没有因为博客而变得混乱,所以没有必要对博客立法。”对于博客出现的问题,方兴东更倾向于通过自律的方式加以解决。
  对于博客,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网络室主任闵大洪定义为“互联网个人信息结点”,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集中展现。他认为,博客虽然在某些事件、某些特定时刻能发挥很大作用,但只是互联网的一个应用,是互联网上的小众传播,不可能代替门户网站,其作用不能夸大。“有的博客影响力大,并不是博客本身造就的,而是大的、有影响力的网站甚至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将其推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上。”闵大洪说。事实上,在网络上发布个人信息及观点,其形式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个人主页,这种形式是由服务器提供商提供一个空间由个人去放置自己的内容。后来,网络论坛逐渐取代了个人主页。如今,博客的出现则结合了两者的特点。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网络法讲师李旭认为,博客所带来的问题跟以往相比并没有变化,由于其互动性大大增强,损害后果也就更加严重,而且从举证责任上来说,技术难度很大。“我国现有的法律完全能够覆盖博客出现的问题,但难就难在大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上。”李旭说,我国目前关于网络注册的条例中建立了通知和反通知的原则。如果某人认为某博客上出现了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向服务器提供商提供一个说明,服务器提供商就会对相关内容进行移除等操作。同时,被移除者如果反对,也可以向服务器。提供商提交说明,至于最终移除相关内容与否,则交由双方商议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现阶段通过立法对博客加以约束是不现实的。“博客是一种公开发表的个人日志,当然不能随便乱说话。可是你要是一点都不随便,人气又会下降。这也是网络技术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尴尬处境——要是人气真的高到一定程度了,自然也就有一个规范出来了。”
  立法也好,公约也罢,体现自由精神的博客确实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看看整个国际趋势,给博客套个“紧箍咒”似乎已是必然。
  目前,一些国家正在通过一些措施实行对博客的监管。博客发源地美国已开始对博客实行审定制,合格者可以获得官方颁发的许可证。2005年3月,美国白宫就曾经允许23岁的博客写手加雷特·M·格拉夫出席白宫每曰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另外一个博客发展迅猛的国家印度,政府也准备给博客写手和那些自由网络记者颁发官方资格许可证,以便对越来越庞大的网络博客队伍进行监管,并准备制定一个有关博客的法规。据一名印度官员透露,他们正在考察和研究其他国家针对网络记者的有关法规,希望能借鉴一些东西,最终目的是使网络记者和博客作者发布的内容能够去伪存真。2005年10月8日,新加坡对在博客上发表种族煽动性言论的两名中国男子判刑。27岁的动物住所管理员本杰明(音译)和25岁的失业人员林有福(音译)被指控于2005年4至6月份在网上发表有种族煽动性言论的网络日记,并在网民中间引发了激烈争论。本杰明被判处一个月监禁,林有福被判处一天监禁,并被处以5000新元(约合2976美元)的罚款。2005年11月23日,新加坡博客颜淮士因为发表种族煽动性言论而被判2年监禁,监外执行。这名17岁的学生将接受心理评估,并参加辅导课程,以纠正他对马来族的错误认识。同时,他还要完成180小时的社区服务,他的父母则需要交付1万新元(约合5904美元)的保证金。此外,法官建议为颜淮士安排一位马来族缓刑监视官,并让他在马来福利团体完成部分社区服务,让他更好地了解马来社群。
  博客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透明,无论名人或者平民,它的存在让大家彼此越来越有亲和力。也许在某一天,我们邻居中70高龄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同我们打招呼时会留下一个博客,或者哪个社区的老大妈会告诉我们有空去访问她的博客,大家交流对社区建议的看法。也许菜市场上的阿姐笑着告诉我们,她在哪里开博客了,有什么好菜她会放上去,我们可以提早留言预定。谁又能说这不可能呢!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博客已经成为一场全民娱乐的盛宴。博客记录着时代。关于博客,我们还有很多无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有在多元视角下,我们才会真正地看到博客对于社会、对于文化将带来的长远意义。
  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着一场博客“革命”,虽然这场“革命”集中在大城市,涉及到的人数也并不多(同中国的人口总数相比),但它必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博客无疑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博客文化日趋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融入其中。这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正演绎着时尚。《时代》周刊记者克里斯·泰勒在一篇《我们能从博客中得到什么?》的评论中试图给博客一个历史性的定义,他写道:“电台统治了30年代,50年代是属于电视的,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历史学家们也许会认为21世纪是属于博客的。”
  无论如何,国外博客已经让我们见识到了博客们以及博客时代的威力。这个时代已经来到中国。博客带来的社会信息流转渠道的变化和因此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应,正持续影响国内的方方面面。博客概念被广泛接受,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几乎很难忽视它的存在和发展。博客也许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通向自我实现的大路,超越了传统的载体和速度。新的理念将以更快的方式传播,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博客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并以它所散发的独特魔力吸引着更多的中国网民。
   (责编:金锋)
其他文献
一年前,河南南阳市社旗县发生一起灭门惨案:一家粮油公司的老板夫妇及其6岁女儿一家三口无一幸免,尽丧恶魔之手。为缉真凶,女刑警曹娟巧妆千里辗转粤、晋数省,卧底打工觅凶踪迹,终于在茫茫人海中揪出灭门恶魔……    主动请缨 卧底打工    今年25岁的曹娟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郊某县城关镇。2000年,她从部队退役后,被分配到县公安局刑警队工作。曹娟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思路敏捷,机智胆大,参加工作后,多次乔
期刊
2006年作为户籍改革元年被人们寄予厚望。在今年3月举行的“两会”上,尽管有关户籍改革的声音相对平和,但专家的论述、媒体的追踪、公众的呼声,户籍改革始终被置于社会广泛关注的视阈。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公民国民意识的日渐提高,户籍改革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中国户籍改革如何走,怎样深入,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讨。一些专家、学者和普通公民也都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
期刊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渐火爆,一种新职业悄然而生——景点密探。做这一行的人可以拿着公司的钱,在全国范围内游山玩水,深入各地的险山幽谷,寻找未曾被发现的美景奇观。然后亲身体验一番,把那些好玩的“处女地”串起来,变成旅游公司独特的游玩线路。怎样才能从事这个既时尚又好玩的职业?宁夏女孩陈莹又是怎样在风景中“玩”出房子、汽车和一段美妙恋情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她刺激的探子生涯。    酷职业    出生在宁夏银
期刊
诉讼这个词语是近年来使用频率上升最快者之一,当然还是见于书面较多,在民间更通俗地常用“打官司”一语来代替。这个现象从一个侧面很生动地体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急速变化,尤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需要以法律来调整,因此也就更需要社会大众有与此相适应的心态。  然而,现在在相当多数人的心目中,“打官司”还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好像只要一把事情闹到法院,这人似乎就与坏人沾了
期刊
2006年1月17日(威尼斯时间),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V.A.Fiorazzo大街人山人海,鼓乐齐鸣。这里正在举行2006年都灵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ll时04分,一位身着白色运动服、编号为15110的60多岁的中国老太太从前一位火炬手中国大学生关明华手中接过一支蓝色的火炬,迅速地沿着Fiorazzo大街跑起来。只见她精神抖擞,步伐矫健而轻盈,右手擎着火炬,左手向夹道欢迎的人们不停地挥舞,嘴里还不
期刊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跟随身为清华大学教授的父母在乘公交车时,因为被售票员要求重复买票而对售票员出言不逊,却因此遭致了售票员一双冷漠之手的扼杀……她死在了那个血色的下午,死在素质低下的售票员的手里,更死在一整车人的良知麻木之中……  2006年3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2006年4月的一个傍晚,一对哀伤的老年夫妻相扶相携地来到一个披挂着黑纱的装有一张美丽少女照片的镜
期刊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天津日报军管组和工宣队点出了两个“特嫌间谍案”,并上报到冤假错案大本营——市革委“一办”:一个是所谓隐藏在编辑部的“美帝中央情报局”案,另一个是所谓“苏修间谍”案。前者纯属一场闹剧(本刊前已载文介绍。——编者注)。有趣的是后者在变相审讯中,军代表和工宣队负责人竟被这个“克格勃人物”的事迹给“镇”了,一个个听得近乎入迷。最后两案都被完全否定,“一办”也不得不承认两案“主犯”都
期刊
铁肩担道义,热血著文章。记者本是正义的代言人,而祝万祥、吴正有等人竟冒充什么“中央记者”,盗用作废刊号非法出版刊物。北京有“总社”,杭州有“特刊部”,丽水有“采编点”,上有“社长”,下有“特刊总编”、“副总编”、“采编主任”,以“曝光”要挟等手段,大肆敛财上百万,在全国实属罕见。    四点要求    2005年7月初,丽水市莲都区某部门来了三个不速之客:一个是自称《中华新青年》杂志“浙江特刊总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