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行业。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思想、品德育人课,为带给学生更多真实的情感体验,就需要通过生动的网络影像将学生带进逼真的教学场景,使品社课堂容量得到拓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粤教版;妙用网络;拓展容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发散,性格好动,如若在课堂上用枯燥的语言介绍课本内容,即使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学重点,也无法将使学生全神贯注、领会于心。妙用网络,将书本信息融会于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影片来使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地触动感官,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在心灵中永远镌刻着爱家爱国。
一、妙用网络,再现生活情境
课本上简单的图画并不能给人强烈的感触,对于在各方面都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是最佳的教学方向。为此,教师必须要赶上时代的热潮,改变备课方式,通过网络采集、整合有效信息,寓教于真实的生活场景。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节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父母含辛茹苦的工作,学会爱父母爱亲人,懂得知足与感恩。我通过网络联系学生家长,征求同意将他们辛苦工作的一天拍摄下来,可以是照片亦可是视频,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传送过来;在搜集影视剧、动画片中孩子对父母表达爱意的片段,制成合集。用以上的两种教学素材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比传统的备课方式要更具成效。在课堂上,我先为学生放映父母辛苦的一天视频资料,其中有些家长还在影片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持以及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许多学生在观看完影像资料后偷偷抹掉泪水。此时,我再将准备好的影视片段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观后写出自己对父母想说的话上交,我再次利用网络将学生的话反馈给家长。家长在看到孩子的心声,也将会有所感触,为孩子的成长感到自豪与骄傲。
通过妙用网络,实现了隔空互动,让学生懂得珍惜家庭的亲情、爱戴父母长辈,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发展。
二、妙用网络,拓展资源渠道
如今的网络日新月异,人人都可坐在家里而瞬时共享到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闻。事实上,小学生对网络也充满着好奇,渴望与互联网有更多的接触,教师可建立一个公共教学平台供师生交流与学习,以拓展学生获得学习资源的渠道。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美丽的地球”一单元时,我提前将预习的视频、图片资料发放至公共学习平台,为学生布置学前问题,如地球长什么样子;地球围着谁转,谁又围着地球转;地球周围有哪些星球;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我国水资源短缺吗,如何能改善短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根据我给予的指引来直观地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探索地球的奥秘。课堂上我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太空食物的样子、简单的培育过程,以及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进食的,再准备一些安全的道具与流食,模拟一下人在太空进食的条件,让学生在趣味的课堂氛围中收获最多的实践体验。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极具吸引力,也间接说明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安排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情感特点,才能更好地带动其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为教师在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妙用网络,实现共同成长
网络虽然有利有弊,但是若果教师与家长共同合理应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那么网络将会是师生交互最高效的方式。在网络中,教师应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亲密接触,了解学生真实心理活动,实现共同成长。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灾难见真情”一课时,教学重点是不仅要教授学生在灾难来临时学会自我救护,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懂得互救,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领悟生命的可贵。为此,我建立了一个网络社交应用的群组织,在群里发表一些我国受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困住的孩子的真实图片,分几轮讨论。第一轮,每个学生都先表达在相同的危险降临时我们要怎么做,引导学生联系家庭实际情况回答;第二轮,对第一轮的意见如果异议的进行共同讨论;在第三轮中,如果在灾难中我们幸运逃生后内心最先想到的人和事是什么。在这种开放性的论题中,平时不爱表达的部分学生也在屏幕的另一端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处处体现着小学生率真、纯洁的天性。在交互的过程中,我也从学生的想法中得到了很多启迪,对今后的教育工作、家庭生活都有了更深刻的想法。可见,网络加深了师生相互了解程度,实现了共同进步。
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与亲密,虽然现今的小学生几乎没经历过灾难,但是内心也同样存在着“无情的灾难面前的人有暖情”。
四、妙用网络,展示多元个性
在品社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善用网络,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中搜寻所需资料或影像来丰富自己的视野。因此,如何使用网络也是学生应学习的一部分,要给予学生用新颖、形象的多媒体设备呈现自我个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缤纷的网络世界”课文时,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实属不足,又大多生活在襁褓之中,没有观察、探索过很多未知的事情。我借助本节课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如让学生自主从实际生活中找一个方面,去网上搜寻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是什么样的,这些年都有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如现在买一根普通的冰糕需要1块钱左右,那么父母小的时候是多少钱呢,爷爷奶奶小的时候需要多少钱?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以前的纸币硬币和现在的有区别吗?学生可搜集文字资料也可通过图片展示,在课堂上向教师与学生展示、说明。通过这个小契机,给予学生空间去思考和創新,有的学生展现自己的玩具与父母时代的玩具图片,有的甚至还将自己的物品带到课堂与同学分享、研究……在这个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会了分享,体现了风采。
通过简单的翻转主讲角色,有效地将学生推导主导位置,利用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创造机会让其去大胆实践,体验展示自我,增强表达自信。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极具育人意义的课程,对小学生情感启蒙体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利用网络等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格局来提升课堂容量,深化课程价值,同时深化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庆龙.合理应用网络资源提升小学品社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8):174-174.
[2]崔洪芬.信息技术与“品生、品社”课程整合常见的误区[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3(17):72-72.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粤教版;妙用网络;拓展容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发散,性格好动,如若在课堂上用枯燥的语言介绍课本内容,即使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学重点,也无法将使学生全神贯注、领会于心。妙用网络,将书本信息融会于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影片来使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地触动感官,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在心灵中永远镌刻着爱家爱国。
一、妙用网络,再现生活情境
课本上简单的图画并不能给人强烈的感触,对于在各方面都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是最佳的教学方向。为此,教师必须要赶上时代的热潮,改变备课方式,通过网络采集、整合有效信息,寓教于真实的生活场景。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节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父母含辛茹苦的工作,学会爱父母爱亲人,懂得知足与感恩。我通过网络联系学生家长,征求同意将他们辛苦工作的一天拍摄下来,可以是照片亦可是视频,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传送过来;在搜集影视剧、动画片中孩子对父母表达爱意的片段,制成合集。用以上的两种教学素材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比传统的备课方式要更具成效。在课堂上,我先为学生放映父母辛苦的一天视频资料,其中有些家长还在影片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持以及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许多学生在观看完影像资料后偷偷抹掉泪水。此时,我再将准备好的影视片段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观后写出自己对父母想说的话上交,我再次利用网络将学生的话反馈给家长。家长在看到孩子的心声,也将会有所感触,为孩子的成长感到自豪与骄傲。
通过妙用网络,实现了隔空互动,让学生懂得珍惜家庭的亲情、爱戴父母长辈,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发展。
二、妙用网络,拓展资源渠道
如今的网络日新月异,人人都可坐在家里而瞬时共享到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闻。事实上,小学生对网络也充满着好奇,渴望与互联网有更多的接触,教师可建立一个公共教学平台供师生交流与学习,以拓展学生获得学习资源的渠道。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美丽的地球”一单元时,我提前将预习的视频、图片资料发放至公共学习平台,为学生布置学前问题,如地球长什么样子;地球围着谁转,谁又围着地球转;地球周围有哪些星球;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我国水资源短缺吗,如何能改善短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根据我给予的指引来直观地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探索地球的奥秘。课堂上我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太空食物的样子、简单的培育过程,以及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进食的,再准备一些安全的道具与流食,模拟一下人在太空进食的条件,让学生在趣味的课堂氛围中收获最多的实践体验。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极具吸引力,也间接说明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安排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情感特点,才能更好地带动其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为教师在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妙用网络,实现共同成长
网络虽然有利有弊,但是若果教师与家长共同合理应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那么网络将会是师生交互最高效的方式。在网络中,教师应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亲密接触,了解学生真实心理活动,实现共同成长。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灾难见真情”一课时,教学重点是不仅要教授学生在灾难来临时学会自我救护,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懂得互救,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领悟生命的可贵。为此,我建立了一个网络社交应用的群组织,在群里发表一些我国受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困住的孩子的真实图片,分几轮讨论。第一轮,每个学生都先表达在相同的危险降临时我们要怎么做,引导学生联系家庭实际情况回答;第二轮,对第一轮的意见如果异议的进行共同讨论;在第三轮中,如果在灾难中我们幸运逃生后内心最先想到的人和事是什么。在这种开放性的论题中,平时不爱表达的部分学生也在屏幕的另一端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处处体现着小学生率真、纯洁的天性。在交互的过程中,我也从学生的想法中得到了很多启迪,对今后的教育工作、家庭生活都有了更深刻的想法。可见,网络加深了师生相互了解程度,实现了共同进步。
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与亲密,虽然现今的小学生几乎没经历过灾难,但是内心也同样存在着“无情的灾难面前的人有暖情”。
四、妙用网络,展示多元个性
在品社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善用网络,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中搜寻所需资料或影像来丰富自己的视野。因此,如何使用网络也是学生应学习的一部分,要给予学生用新颖、形象的多媒体设备呈现自我个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缤纷的网络世界”课文时,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实属不足,又大多生活在襁褓之中,没有观察、探索过很多未知的事情。我借助本节课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如让学生自主从实际生活中找一个方面,去网上搜寻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是什么样的,这些年都有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如现在买一根普通的冰糕需要1块钱左右,那么父母小的时候是多少钱呢,爷爷奶奶小的时候需要多少钱?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以前的纸币硬币和现在的有区别吗?学生可搜集文字资料也可通过图片展示,在课堂上向教师与学生展示、说明。通过这个小契机,给予学生空间去思考和創新,有的学生展现自己的玩具与父母时代的玩具图片,有的甚至还将自己的物品带到课堂与同学分享、研究……在这个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会了分享,体现了风采。
通过简单的翻转主讲角色,有效地将学生推导主导位置,利用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创造机会让其去大胆实践,体验展示自我,增强表达自信。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极具育人意义的课程,对小学生情感启蒙体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利用网络等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格局来提升课堂容量,深化课程价值,同时深化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庆龙.合理应用网络资源提升小学品社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8):174-174.
[2]崔洪芬.信息技术与“品生、品社”课程整合常见的误区[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3(17):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