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初中生来说,只有激发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写”为“我要写”。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做到:读写结合,广泛命题;给学生创设广阔的写作天地;评语中肯,讲评得体。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必须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不同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读写结合,广泛命题
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读归读,写归写,读写脱节。再加之命题陈旧,程式化,学生一见到作文题目就产生厌烦心理,缺乏创造热情。譬如:新学期一开始,就先来一篇《假期有意义的一件事》;“五一”、“五四”到了就写一篇《“五一”有感》或者《“五四”有感》;组织学生春游,就写一篇《春游趣事》,搞得学生连游览的兴趣都没有了,更别说写作的兴趣了。凡此种种,年年如是,期期雷同,学生早已习以为常,毫无写作热情。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从来不搞这些僵化式的写作,而是学什么就写什么。作文题目一般也不作硬性规定。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首先在“读”字上下功夫,要求学生速度、分角色读、重点语段熟读,精美语段范读,在学生对课文了然于胸后,出如下题目让学生写:①替于勒叔叔拟写一封家信。②于勒叔叔的遭遇。③从“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中所领悟到的。④假如于勒叔叔真的发了财。⑤《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物关系说明(此题要求写成说明文)。从文体上看,这几个文题中记叙、议论、说明、应用都涉及到了。学生可以任选其一,也可以全部都写,还可以自由命题。这样一来,学生感到命题形式开放,思路开阔,手脚放松,有东西可写,同时由于所出题目有一定的梯度,优等生、后进生都可以“各得其所,各从其便”。如此作文,学生对写作就会逐渐产生兴趣。
二、给学生以广阔的写作天地
作文训练如果仅仅囿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初中生的生活范围,除了语文课堂教学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不仅有学校生活,还有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能找到人间的真情,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鉴于此,作文教学也应“开放搞活”:作文命题要开放;作文选材要开放;作文指导要开放(既要指导写法、技巧,又要指导素材积累);作文训练开放(既要进行观察训练、说话训练,又要进行活动训练和思维训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作文的“触角”伸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思路开阔勤磨练,喜怒哀乐皆成篇”。
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写放手文。这“放手文”不是日记、周记、札记之类,而是让学生捕捉灵感,自己命题写作。要求学生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论好事坏事),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不论好人坏人),自己命题写。和语文教材有联系的作文抄写在“A”本上,“放手文”抄写在“B”本上。“A”本由老师收阅批改,“B”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定期检查评比,每期选出三至五篇佳作,在全班由作者朗读,并收入班级优秀作文选中。通过两组习作比较,笔者发现“放手文”大都内容充实,取材灵活广泛,有真情实感,几乎找不到矫揉造作、生搬硬套的“影子”。由于其质量比较高,常常见之于校刊校报,闻之于校园广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的学生甚至在假期中还主动到校找老师修改他们的“放手文”。
为了给学生以广阔的写作天地,使学生写出更多摇曳多姿的精美文章,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其在社会大舞台中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使其站在时代前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他们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积累知识,丰富创作素材。
三、评语要中肯,讲评需得体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老师中肯的评语,得体的讲评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评语要针对主要问题,用贴切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赞优评劣。同时要有启发性,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既要准确恰当,又要切合实际,收到实效。老师的“评”要为学生的“改”着想。正如叶老先生所说:“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鉴于此,笔者主张教师的评语要分散,不要一篇作文只有一个总的评语,而要有“眉批”、“段批”、“总批”。学生作文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标点有错,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帮他改过来,而应画上符号要求自己悟、自己改。这个句子或这个段落有毛病,老师只指出毛病所在,而不说明毛病是什么,让学生首先知晓是什么毛病,然后再自行订正。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比老师亲自动手改要好得多。分散的批评,点出了各处的毛病所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修改。教师可对修改后的文章进行二次评分,以此来肯定学生的进步。这样,既能督促学生认真修改,又能让学生找到自己进步的原因,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同时老师分散的批语要使学生乐于接受。诸如:“请你仔细审查一下,这个字(或這个词、这句话、这一段)的毛病是什么,改正过来,好吗?”批语要力戒用命令的口吻,力争用商量的口气。这样学生觉得你尊重了他,他就乐于接受你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探索感,学生在自改的不断探索中,始终保持盎然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讲评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在进行讲评时,对优缺点的讲评尽量具体,优点举例到人,缺点则旁敲侧击。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有些许进步,就要予以充分肯定,并给予恰中肯綮的表扬,以此来激发他的写作兴趣。一句话,讲评时应“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方向”,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作文的“进步”,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都迸发出写作的欲望和创作的灵感。
作文教学只要能坚持老师和学生紧密配合,且老师高度负责,这样一环扣一环地训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定会成为“柳暗花明”的美好现实。
(编辑:刘影)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必须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不同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读写结合,广泛命题
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读归读,写归写,读写脱节。再加之命题陈旧,程式化,学生一见到作文题目就产生厌烦心理,缺乏创造热情。譬如:新学期一开始,就先来一篇《假期有意义的一件事》;“五一”、“五四”到了就写一篇《“五一”有感》或者《“五四”有感》;组织学生春游,就写一篇《春游趣事》,搞得学生连游览的兴趣都没有了,更别说写作的兴趣了。凡此种种,年年如是,期期雷同,学生早已习以为常,毫无写作热情。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从来不搞这些僵化式的写作,而是学什么就写什么。作文题目一般也不作硬性规定。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首先在“读”字上下功夫,要求学生速度、分角色读、重点语段熟读,精美语段范读,在学生对课文了然于胸后,出如下题目让学生写:①替于勒叔叔拟写一封家信。②于勒叔叔的遭遇。③从“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中所领悟到的。④假如于勒叔叔真的发了财。⑤《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物关系说明(此题要求写成说明文)。从文体上看,这几个文题中记叙、议论、说明、应用都涉及到了。学生可以任选其一,也可以全部都写,还可以自由命题。这样一来,学生感到命题形式开放,思路开阔,手脚放松,有东西可写,同时由于所出题目有一定的梯度,优等生、后进生都可以“各得其所,各从其便”。如此作文,学生对写作就会逐渐产生兴趣。
二、给学生以广阔的写作天地
作文训练如果仅仅囿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初中生的生活范围,除了语文课堂教学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不仅有学校生活,还有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能找到人间的真情,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鉴于此,作文教学也应“开放搞活”:作文命题要开放;作文选材要开放;作文指导要开放(既要指导写法、技巧,又要指导素材积累);作文训练开放(既要进行观察训练、说话训练,又要进行活动训练和思维训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作文的“触角”伸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思路开阔勤磨练,喜怒哀乐皆成篇”。
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写放手文。这“放手文”不是日记、周记、札记之类,而是让学生捕捉灵感,自己命题写作。要求学生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论好事坏事),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不论好人坏人),自己命题写。和语文教材有联系的作文抄写在“A”本上,“放手文”抄写在“B”本上。“A”本由老师收阅批改,“B”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定期检查评比,每期选出三至五篇佳作,在全班由作者朗读,并收入班级优秀作文选中。通过两组习作比较,笔者发现“放手文”大都内容充实,取材灵活广泛,有真情实感,几乎找不到矫揉造作、生搬硬套的“影子”。由于其质量比较高,常常见之于校刊校报,闻之于校园广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的学生甚至在假期中还主动到校找老师修改他们的“放手文”。
为了给学生以广阔的写作天地,使学生写出更多摇曳多姿的精美文章,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其在社会大舞台中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使其站在时代前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他们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积累知识,丰富创作素材。
三、评语要中肯,讲评需得体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老师中肯的评语,得体的讲评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评语要针对主要问题,用贴切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赞优评劣。同时要有启发性,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既要准确恰当,又要切合实际,收到实效。老师的“评”要为学生的“改”着想。正如叶老先生所说:“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鉴于此,笔者主张教师的评语要分散,不要一篇作文只有一个总的评语,而要有“眉批”、“段批”、“总批”。学生作文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标点有错,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帮他改过来,而应画上符号要求自己悟、自己改。这个句子或这个段落有毛病,老师只指出毛病所在,而不说明毛病是什么,让学生首先知晓是什么毛病,然后再自行订正。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比老师亲自动手改要好得多。分散的批评,点出了各处的毛病所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修改。教师可对修改后的文章进行二次评分,以此来肯定学生的进步。这样,既能督促学生认真修改,又能让学生找到自己进步的原因,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同时老师分散的批语要使学生乐于接受。诸如:“请你仔细审查一下,这个字(或這个词、这句话、这一段)的毛病是什么,改正过来,好吗?”批语要力戒用命令的口吻,力争用商量的口气。这样学生觉得你尊重了他,他就乐于接受你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探索感,学生在自改的不断探索中,始终保持盎然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讲评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在进行讲评时,对优缺点的讲评尽量具体,优点举例到人,缺点则旁敲侧击。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有些许进步,就要予以充分肯定,并给予恰中肯綮的表扬,以此来激发他的写作兴趣。一句话,讲评时应“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方向”,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作文的“进步”,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都迸发出写作的欲望和创作的灵感。
作文教学只要能坚持老师和学生紧密配合,且老师高度负责,这样一环扣一环地训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定会成为“柳暗花明”的美好现实。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