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云压城,暴雨如注,仿佛无数条长鞭狂怒地、无休止地抽打赣鄱大地,今年6月以来,江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抚河告急!赣江告急!信江告急!修河告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抗洪激战在赣鄱大地上打响了。我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斗争中去,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颂歌。
暴雨如注,江河横溢,6月中下旬以来抚州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抚州市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与洪魔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身处重灾区的临川区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主动融入到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创造了全区教育系统无一师生伤亡的奇迹,为抗击这场特大洪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灾情就是命令
6月26日,是抚河唱凯大堤决口的第五天,记者乘冲锋舟进入唱凯中学,学校的图书馆一楼全泡在水中,校门上端被洪水浸泡的痕迹清晰可见。校长桂礼明仍在心痛4万册图书被水浸掉了:“决堤的那天下午,我们组织老师转移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可8万册图书只转移了一半就不得不撤退。学校离唱凯堤决口处只有1500米,当我们开着车子离开校园的时候,决堤之水像脱缰的野马向学校冲来,学校的围墙冲倒了200多米,连铁栅栏做的围墙都冲倒了,我们再晚走几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最感到欣慰的是那天上午我们仅用两个小时就全部疏散了学生。”桂礼明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灾情就是命令。临川区教育局及时部署教育系统的抗洪抢险工作,迅速成立了5个应急小分队,参加抗洪抢险,并要求汛区各学校迅速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
罗针镇与唱凯镇相邻,且地势比唱凯镇低,像个锅底,灾情十分严重。
罗针中心小学从全镇小学教师中挑选了20名党员组成抗洪抢险先锋队,在校长邓世龙的带领下来到了湖西村堤坝上抢险。此时有近50米的堤面已经有洪水漫过,情况万分危急!队员们与村干部一起抢时间,争速度,灌卵石、扛砂袋、拉板车……累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啃几块饼干,直到晚上五点来钟,才与镇村干部一起,将险情排除。
抗洪先锋队员们刚回到学校,镇防汛指挥所又传来警报,新郭村堤坝出现溃漏!
邓世龙校长又带着先锋队奔向新郭村大堤上。这时堤里一个斗大的溃洞像喷泉般向外冒着水泡,情况十分危急。“12个人分成三个小组,一组灌卵石、二组扛砂袋、三组协助水利局专家堵漏!”邓世龙校长马上分了工。
堵漏必须用人工堵,否则会越堵越漏。晚上没有电灯,队员们就着应急灯作业。堤坝上蚊子又多,他们也顾不得去管它。有的队员脚上穿的鞋子早已不知陷进哪里去了。就这样一直战斗到21日中午12点钟,溃漏才终于被成功堵住。当抗洪指挥所送来盒饭时,几位抢险队员已疲倦得倒在防洪草袋上睡着了。
灾情就是命令。罗针中学校长付水泉因甲亢在南昌住院开刀,6月19日出院,一到家后放下东西就奔赴学校,投入抗洪工作。唱凯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泉发全身有三处骨折,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下水的,可为抗洪天天泡在水里,记者看到他浑身贴满了膏药。该校的工会主席邱慧芳,个子娇小,可外表看上去柔弱的娇女子在抗洪中表现得十分坚强。她丈夫是水利局的干部,一个星期前就上抗洪一线了,家里的事全靠她,但她在抗洪中总是起带头作用,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一般要到十点多钟才睡,人明显的消瘦了许多。由于忙于抗灾,李泉发和邱慧芳两人父母在镇上居住屋里的电视机、洗衣机等全被水淹没了,但他们毫无怨言。区教育局长龚国平眼睛布满了血丝,嗓子嘶哑,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天来,他一天几乎就睡两三个小时,工作到通宵已是常事了。唱凯中学校长桂礼明经常打着赤脚,高挽裤筒,穿梭在水中,脚后跟都烂了。抗洪救灾把大家紧紧地拧在一起。
及时疏散转移学生和被困群众
临川区教育局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根据汛情的变化,在6月21日早上就果断决定:汛区唱凯、罗针等4个乡镇的学校停课迅速疏散转移学生。
在疏散学生的时候,各学校把工作做到细之又细。学校分派老师与家长取得联系,通知家长来校接小孩,而且家长接走小孩需要签字。家长不能来接的都派老师护送到家,是留守孩的转移到安全地方,安排老师专门看护,工作量大。罗针中学主动取得镇政府的支持,集中全镇17部公交车到学校,把学生送到每一个村委会。为防止个别学生在路上发生意外,学校安排每两个老师一组骑着摩托车,从学校出发,一路巡查,把通往全镇17个村委会的公路从头至尾巡查一遍。
在各学校安全转移学生之后,区教育局要求各灾区学校尽快把老教师和教师家属安全转移。唱凯中心小学一位80岁且瘫痪在床多年的退休教师周颖华,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家。校长李泉发和校工会主席邱慧芳两次上门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把他转移出来。周颖华老人被抬出来的时候,看到临时安置点很多老人和小孩都转移到这里,才意识到留在屋里的危险,眼泪立即刷刷地流出来,感激之情溢形于色,只是他不能说出。
“6·21”决堤之后,南京军区派来了几百名官兵,开着冲锋舟救人,转移被困群众。罗针、唱凯两个镇的学校,每一个冲锋舟派一名教师给部队战士带路,协助战士做说服工作,把被困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竭尽全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工作
在东华理工大学安置点,记者感受到强烈的救灾氛围。“欢迎灾区群众入住我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横幅标语悬挂在学校的上空。海军国防生救助点、志愿者救助点、医疗服务点、警务点……有序排列在学校的道路上,及时为灾民提供服务。该校两个校区安置受灾群众1.3万人。在学生寝室,记者见到了正在这里紧张工作的临川区教育局长龚国平,他身穿一身迷彩服,同一样穿着迷彩服的两位女教师一道,对来自唱凯镇的小女孩刘佳婕姐弟俩进行心理疏导。龚国平局长告诉记者,全区共抽调了20名教师组成心理疏导小分队,对受灾群众、主要是受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渡过难关。
安置受灾群众是一场硬仗,时间紧,任务重。6月21日下午6点半决堤,晚上12点龚国平局长接到上级命令,必须立即安排抚州市城区9所学校安置灾民,同时还要为800名部队官兵提供宿营地。龚国平局长马上选定了9所学校,并分别给学校校长打电话布置工作。此时是深夜,老师们都睡了。可接到区教育局领导电话的校长又给老师打电话,连夜组织人员打扫教室,整理床铺,该9所学校参加整理住所的教师几乎都干到了天亮,早上6点就迎接灾民入住。
26日下午,记者来到临川三中安置点,看到停有3辆装满救灾物资的大卡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学生志愿者正在卸钢丝床、木床板等。临川三中组建了138名学生志愿者队伍,其中有的学生家里也受了灾,但他们说:“尽管我们家里也受了灾,可我们还是愿为父老乡亲尽点力。”在每个学校安置点,都活跃着学生志愿者。他们干活非常尽力,受到灾民的普遍赞誉。
接纳灾民的各学校,都在想办法让灾民们在学校吃好睡好,为灾民服务好。临川三中组织全校240名教师分4班轮班,为灾民提供全天候服务。床不够就去买新的,为灾民安装电扇、大型烧水电壶,更换电线,共投入4.8万元资金。学校食堂为灾民做好可口的饭菜,再由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用大脸盆分别送到灾民住地。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娘对记者说,老师和学生对他们照顾得真好,真要感谢共产党!
临川区是这次洪灾的重灾区,全区20所城区学校有19所内涝,其中临川四中、临川十一小被水淹1米多深;农村学校有288所学校受灾,全区学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亿971万元,灾后重建的任务十分繁重,摆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战斗!◆
暴雨如注,江河横溢,6月中下旬以来抚州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抚州市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与洪魔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身处重灾区的临川区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主动融入到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创造了全区教育系统无一师生伤亡的奇迹,为抗击这场特大洪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灾情就是命令
6月26日,是抚河唱凯大堤决口的第五天,记者乘冲锋舟进入唱凯中学,学校的图书馆一楼全泡在水中,校门上端被洪水浸泡的痕迹清晰可见。校长桂礼明仍在心痛4万册图书被水浸掉了:“决堤的那天下午,我们组织老师转移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可8万册图书只转移了一半就不得不撤退。学校离唱凯堤决口处只有1500米,当我们开着车子离开校园的时候,决堤之水像脱缰的野马向学校冲来,学校的围墙冲倒了200多米,连铁栅栏做的围墙都冲倒了,我们再晚走几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最感到欣慰的是那天上午我们仅用两个小时就全部疏散了学生。”桂礼明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灾情就是命令。临川区教育局及时部署教育系统的抗洪抢险工作,迅速成立了5个应急小分队,参加抗洪抢险,并要求汛区各学校迅速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
罗针镇与唱凯镇相邻,且地势比唱凯镇低,像个锅底,灾情十分严重。
罗针中心小学从全镇小学教师中挑选了20名党员组成抗洪抢险先锋队,在校长邓世龙的带领下来到了湖西村堤坝上抢险。此时有近50米的堤面已经有洪水漫过,情况万分危急!队员们与村干部一起抢时间,争速度,灌卵石、扛砂袋、拉板车……累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啃几块饼干,直到晚上五点来钟,才与镇村干部一起,将险情排除。
抗洪先锋队员们刚回到学校,镇防汛指挥所又传来警报,新郭村堤坝出现溃漏!
邓世龙校长又带着先锋队奔向新郭村大堤上。这时堤里一个斗大的溃洞像喷泉般向外冒着水泡,情况十分危急。“12个人分成三个小组,一组灌卵石、二组扛砂袋、三组协助水利局专家堵漏!”邓世龙校长马上分了工。
堵漏必须用人工堵,否则会越堵越漏。晚上没有电灯,队员们就着应急灯作业。堤坝上蚊子又多,他们也顾不得去管它。有的队员脚上穿的鞋子早已不知陷进哪里去了。就这样一直战斗到21日中午12点钟,溃漏才终于被成功堵住。当抗洪指挥所送来盒饭时,几位抢险队员已疲倦得倒在防洪草袋上睡着了。
灾情就是命令。罗针中学校长付水泉因甲亢在南昌住院开刀,6月19日出院,一到家后放下东西就奔赴学校,投入抗洪工作。唱凯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泉发全身有三处骨折,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下水的,可为抗洪天天泡在水里,记者看到他浑身贴满了膏药。该校的工会主席邱慧芳,个子娇小,可外表看上去柔弱的娇女子在抗洪中表现得十分坚强。她丈夫是水利局的干部,一个星期前就上抗洪一线了,家里的事全靠她,但她在抗洪中总是起带头作用,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一般要到十点多钟才睡,人明显的消瘦了许多。由于忙于抗灾,李泉发和邱慧芳两人父母在镇上居住屋里的电视机、洗衣机等全被水淹没了,但他们毫无怨言。区教育局长龚国平眼睛布满了血丝,嗓子嘶哑,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天来,他一天几乎就睡两三个小时,工作到通宵已是常事了。唱凯中学校长桂礼明经常打着赤脚,高挽裤筒,穿梭在水中,脚后跟都烂了。抗洪救灾把大家紧紧地拧在一起。
及时疏散转移学生和被困群众
临川区教育局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根据汛情的变化,在6月21日早上就果断决定:汛区唱凯、罗针等4个乡镇的学校停课迅速疏散转移学生。
在疏散学生的时候,各学校把工作做到细之又细。学校分派老师与家长取得联系,通知家长来校接小孩,而且家长接走小孩需要签字。家长不能来接的都派老师护送到家,是留守孩的转移到安全地方,安排老师专门看护,工作量大。罗针中学主动取得镇政府的支持,集中全镇17部公交车到学校,把学生送到每一个村委会。为防止个别学生在路上发生意外,学校安排每两个老师一组骑着摩托车,从学校出发,一路巡查,把通往全镇17个村委会的公路从头至尾巡查一遍。
在各学校安全转移学生之后,区教育局要求各灾区学校尽快把老教师和教师家属安全转移。唱凯中心小学一位80岁且瘫痪在床多年的退休教师周颖华,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家。校长李泉发和校工会主席邱慧芳两次上门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把他转移出来。周颖华老人被抬出来的时候,看到临时安置点很多老人和小孩都转移到这里,才意识到留在屋里的危险,眼泪立即刷刷地流出来,感激之情溢形于色,只是他不能说出。
“6·21”决堤之后,南京军区派来了几百名官兵,开着冲锋舟救人,转移被困群众。罗针、唱凯两个镇的学校,每一个冲锋舟派一名教师给部队战士带路,协助战士做说服工作,把被困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竭尽全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工作
在东华理工大学安置点,记者感受到强烈的救灾氛围。“欢迎灾区群众入住我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横幅标语悬挂在学校的上空。海军国防生救助点、志愿者救助点、医疗服务点、警务点……有序排列在学校的道路上,及时为灾民提供服务。该校两个校区安置受灾群众1.3万人。在学生寝室,记者见到了正在这里紧张工作的临川区教育局长龚国平,他身穿一身迷彩服,同一样穿着迷彩服的两位女教师一道,对来自唱凯镇的小女孩刘佳婕姐弟俩进行心理疏导。龚国平局长告诉记者,全区共抽调了20名教师组成心理疏导小分队,对受灾群众、主要是受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渡过难关。
安置受灾群众是一场硬仗,时间紧,任务重。6月21日下午6点半决堤,晚上12点龚国平局长接到上级命令,必须立即安排抚州市城区9所学校安置灾民,同时还要为800名部队官兵提供宿营地。龚国平局长马上选定了9所学校,并分别给学校校长打电话布置工作。此时是深夜,老师们都睡了。可接到区教育局领导电话的校长又给老师打电话,连夜组织人员打扫教室,整理床铺,该9所学校参加整理住所的教师几乎都干到了天亮,早上6点就迎接灾民入住。
26日下午,记者来到临川三中安置点,看到停有3辆装满救灾物资的大卡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学生志愿者正在卸钢丝床、木床板等。临川三中组建了138名学生志愿者队伍,其中有的学生家里也受了灾,但他们说:“尽管我们家里也受了灾,可我们还是愿为父老乡亲尽点力。”在每个学校安置点,都活跃着学生志愿者。他们干活非常尽力,受到灾民的普遍赞誉。
接纳灾民的各学校,都在想办法让灾民们在学校吃好睡好,为灾民服务好。临川三中组织全校240名教师分4班轮班,为灾民提供全天候服务。床不够就去买新的,为灾民安装电扇、大型烧水电壶,更换电线,共投入4.8万元资金。学校食堂为灾民做好可口的饭菜,再由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用大脸盆分别送到灾民住地。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娘对记者说,老师和学生对他们照顾得真好,真要感谢共产党!
临川区是这次洪灾的重灾区,全区20所城区学校有19所内涝,其中临川四中、临川十一小被水淹1米多深;农村学校有288所学校受灾,全区学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亿971万元,灾后重建的任务十分繁重,摆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