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形势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在逐步发生着改变,朝着更加科学、健康、可持续的经济结构迈进。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单位,其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相当明显。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历史,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形成原因和发展缘由,使得国有企业在面临经济发展变化的时候稍显不足,直接体现的结果就是国有企业的风险增大。我们在简单概述了企业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含义之后,基于对当下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促进自身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及转型升级。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控管理
一、引言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其当下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于企业内外部风险的把控开始显得有心无力,各项条件对企业风险把控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当下的国有企业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等、靠、要”思想进行市场的运营和内部的管理,而是应该积极接受市场的竞争,做好升级转型工作,促进自身的竞争力的提升。我们也将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国有企业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二、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从传统的研究方面讲,企业的风险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外部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内外部环境风险、宏观政策风险等,内部风险主要是运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人才风险等。从财务风险的视角看,其影响的风险主要是内部风险,具体可以落脚到资金风险等内容,当然,内部的财务风险等也会作用于外部风险,是外部风险的基础。企业要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要对各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判、识别、归类、消除或降低,以此过程来降低或者消除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从管理的方式来看,可以初步分为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静态管理更像是例行管理,而动态管理会随着经营周期或者项目周期的不同有所调整或者实施临时管理。
三、当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
1.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科学性不足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使得其在面临管理变革或者经济环境变化的时候应对稍显不足。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内外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或是没有建立相关的控制制度,或是建立了但是成为一纸空文,或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演变对于风险管控政策和制度进行有效的微调和完善。这些都是当下国有企业在风险管控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没有建立或者一纸空文的现象,经过前期的国有企业转型改革已经初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均建立起了自己的风险管控制度,但是对于调整和完善工作的滞后则是当下国有企业较为普遍的现状,总结下来就是现行的风险管控制度不再适应当下的风险管理工作需求,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升。
2.财务风险管理执行缺位,表面化严重
企业内部风险管控的核心和关键部分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对于内外部风险管控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各类企业的风险管控应该以财务风险为基本风险视角,做好财务管理思维在风险管控中的渗透。经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当下的国有企业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其一项基本工作的现象普及率较高,但是众多的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的时候均停留在表面,主要表现在仅仅进行纯粹的计算相关指标,然后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此作为风险识别和判断的依据。这样的表面化管理和应用不仅仅没有达到相关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导致风险管理出现误判或者漏判,给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和后果。
3.人才不足,质量不高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相当专业工作和事项,它需要管理者既具有相当过硬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又需要专业的风险控制知识和技能,再辅之以对应行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然后在当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具有这样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和执行人员数量较少,而且集中于福利待遇较好或者所处地方或行业较好的少数地方国有企业,在数量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还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虽然这是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导致的,但是仍然给国有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带来较大的阻碍,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国有企业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和效果的关键问题。
四、国有企业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措施
1.积极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针对于制度的落后和科学性不足,我们主要建议国有企业进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企业风险控制的财务视角是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要素,不仅仅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依据,而且还要建立起制度的实施、反馈、完善的标准过程和体系,写入制度中去,这就是制度完善的根本依据。国有企业在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着眼于财务的基础性作用,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和设计。例如对于资金风险管理,首先要考虑企业自身对于风险的接受程度,是保守型还是积极型还是居中,风险类型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模式和结构带来的风险需求不一致。其次设置好已经确定的风险阀值,研究自身的资金使用内在规律,是更加强调资金使用成本还是资金周转速度,都会涉及到不一样的制度和策略设计。
2.深刻理解和运用财务风险管理的各个模式和方法
(1)国有企业应该意识到所谓财务风险管控并不是几个财务指标的计算和描述性分析,然后就可以基于此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这样的结果就很有可能导致风险的误判或者漏判。我们认为,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风险或者财务指标的计算,而是要基于财务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利用财务思维进行风险管理。财务思维是什么,我们总结下来,主要是成本和收益思维、货币价值和时间价值思维以及趋势思维。应用到财务风险管控中,我们首先应该注重风险的成本和收益,风险的成本即是风险带来的期望损失,风险的收益则是风险带来的期望收益,二者的关系是概率上不相容的关系。
(2)注重风险的时间价值和风险背后的货币价值,适当使用风险时间价值贴现和货币价值转换的手法来定量分析风险的大小;要注重风险的趋势分析,根据风险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可以利用趋势分析法进行风险的预判和识别,从事前阶段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3.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人才是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素,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一样,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加入,才能够立竿见影的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首先建议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具有财务背景的风险管控人才,深入实施和研究基于财务风险管控。具体来讲,地方国有企业需要积极创造人才吸引政策和福利条件,为人才的各个方面提供较大的帮助或者福利,提升企业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其次,要做好企业内部人才挖掘和培养工作,发挥高水平风险管控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为企业风险管控人才的储备和人才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保持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五、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当下各类企业进行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和模式,也是财务基础性作用应用的具體体现。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恰逢改革升级转型契机,应该积极的响应财务风险管理的提升和优化,为自己在经济新常态下创造出持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奠定基础。我们希望国有企业从制度建设和完善、方法应用创新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着手,特别是方法应用创新,要积极适应自身的额实际情况,切忌生搬硬套。我们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有企业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落实财务风险控制,积极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方式和模式,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汪兴军.浅谈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6(6).
[2] 康姝韫.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J].商.2015(39).
[3] 石佳琦.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北方经贸.2014(12).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控管理
一、引言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其当下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于企业内外部风险的把控开始显得有心无力,各项条件对企业风险把控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当下的国有企业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等、靠、要”思想进行市场的运营和内部的管理,而是应该积极接受市场的竞争,做好升级转型工作,促进自身的竞争力的提升。我们也将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国有企业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二、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从传统的研究方面讲,企业的风险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外部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内外部环境风险、宏观政策风险等,内部风险主要是运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人才风险等。从财务风险的视角看,其影响的风险主要是内部风险,具体可以落脚到资金风险等内容,当然,内部的财务风险等也会作用于外部风险,是外部风险的基础。企业要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要对各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判、识别、归类、消除或降低,以此过程来降低或者消除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从管理的方式来看,可以初步分为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静态管理更像是例行管理,而动态管理会随着经营周期或者项目周期的不同有所调整或者实施临时管理。
三、当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
1.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科学性不足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使得其在面临管理变革或者经济环境变化的时候应对稍显不足。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内外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或是没有建立相关的控制制度,或是建立了但是成为一纸空文,或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演变对于风险管控政策和制度进行有效的微调和完善。这些都是当下国有企业在风险管控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没有建立或者一纸空文的现象,经过前期的国有企业转型改革已经初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均建立起了自己的风险管控制度,但是对于调整和完善工作的滞后则是当下国有企业较为普遍的现状,总结下来就是现行的风险管控制度不再适应当下的风险管理工作需求,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升。
2.财务风险管理执行缺位,表面化严重
企业内部风险管控的核心和关键部分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对于内外部风险管控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各类企业的风险管控应该以财务风险为基本风险视角,做好财务管理思维在风险管控中的渗透。经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当下的国有企业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其一项基本工作的现象普及率较高,但是众多的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的时候均停留在表面,主要表现在仅仅进行纯粹的计算相关指标,然后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此作为风险识别和判断的依据。这样的表面化管理和应用不仅仅没有达到相关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导致风险管理出现误判或者漏判,给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和后果。
3.人才不足,质量不高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相当专业工作和事项,它需要管理者既具有相当过硬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又需要专业的风险控制知识和技能,再辅之以对应行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然后在当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具有这样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和执行人员数量较少,而且集中于福利待遇较好或者所处地方或行业较好的少数地方国有企业,在数量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还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虽然这是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导致的,但是仍然给国有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带来较大的阻碍,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国有企业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和效果的关键问题。
四、国有企业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措施
1.积极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针对于制度的落后和科学性不足,我们主要建议国有企业进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企业风险控制的财务视角是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要素,不仅仅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依据,而且还要建立起制度的实施、反馈、完善的标准过程和体系,写入制度中去,这就是制度完善的根本依据。国有企业在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着眼于财务的基础性作用,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和设计。例如对于资金风险管理,首先要考虑企业自身对于风险的接受程度,是保守型还是积极型还是居中,风险类型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模式和结构带来的风险需求不一致。其次设置好已经确定的风险阀值,研究自身的资金使用内在规律,是更加强调资金使用成本还是资金周转速度,都会涉及到不一样的制度和策略设计。
2.深刻理解和运用财务风险管理的各个模式和方法
(1)国有企业应该意识到所谓财务风险管控并不是几个财务指标的计算和描述性分析,然后就可以基于此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这样的结果就很有可能导致风险的误判或者漏判。我们认为,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风险或者财务指标的计算,而是要基于财务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利用财务思维进行风险管理。财务思维是什么,我们总结下来,主要是成本和收益思维、货币价值和时间价值思维以及趋势思维。应用到财务风险管控中,我们首先应该注重风险的成本和收益,风险的成本即是风险带来的期望损失,风险的收益则是风险带来的期望收益,二者的关系是概率上不相容的关系。
(2)注重风险的时间价值和风险背后的货币价值,适当使用风险时间价值贴现和货币价值转换的手法来定量分析风险的大小;要注重风险的趋势分析,根据风险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可以利用趋势分析法进行风险的预判和识别,从事前阶段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3.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人才是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素,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一样,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加入,才能够立竿见影的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首先建议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具有财务背景的风险管控人才,深入实施和研究基于财务风险管控。具体来讲,地方国有企业需要积极创造人才吸引政策和福利条件,为人才的各个方面提供较大的帮助或者福利,提升企业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其次,要做好企业内部人才挖掘和培养工作,发挥高水平风险管控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为企业风险管控人才的储备和人才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保持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五、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当下各类企业进行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和模式,也是财务基础性作用应用的具體体现。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恰逢改革升级转型契机,应该积极的响应财务风险管理的提升和优化,为自己在经济新常态下创造出持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奠定基础。我们希望国有企业从制度建设和完善、方法应用创新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着手,特别是方法应用创新,要积极适应自身的额实际情况,切忌生搬硬套。我们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有企业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落实财务风险控制,积极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方式和模式,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汪兴军.浅谈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6(6).
[2] 康姝韫.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J].商.2015(39).
[3] 石佳琦.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北方经贸.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