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质量。本文探讨了提高小学生简便运算的若干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简便意识;转化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框架,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使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技能与方法,对提高综合算式的计算速度,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简便意识和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内化为答题习惯
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当教师给出计算题后,学生便开始列示计算,寻找解题的捷径,以至于浪费计算时间的同时,无法保障答题正确率,这都是学生缺乏简便运算意识的结果。因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简便意识的熏陶。在出示计算题目后,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有更加简单的方法呢?”“怎样计算才又快又准确呢?”使教师的谆谆教诲内化为学生主动的思维方式与习惯。
在教学完连除的性质以后,教师给出习题810÷36,引导学生第一时间考虑方便被36和810整除的数,想到用810÷9÷4来进行计算;在乘法的各种运算定律后,教师给出49×15、102×11这样的题目时,要求学生能够舍弃硬算,以“凑整”为指导思想,联想到49×14=(50-1)×14=50×14-1×
14;102×11=(100 2)×11=100×11
2×11,长此以往,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能够把简便计算从一类数学解题知识技能上升为真正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养成简便运算的意识与习惯。
2.创设生活情境,习得运算技能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例如教授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可以给学生出示以下生活化的问题:①我们学校要购买34个篮球,每个篮球的单价是99元,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②我们班准备买校服,冬季校服每套65元,夏季校服每套35元,我们班级一共48名学生,每人购买一件冬季校服和夏季校服的话,一共需要多少元?
以第②题为例,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65×48 35×48 =(65 35)×48,进一步上升认识并理解:“两数分别去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用这两个数的和去乘这一个数”。教师乘势将该运算定律提取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a×c b×c=(a b)×c就水到渠成,学生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3.强化口算,助推记忆
口算对简便运算具有促进作用,学生进行口算的过程往往会运用到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其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每天坚持3~5分钟,注意练习方法的多样灵活,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口算题目中要编入大量的对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巩固的简单练习,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算技能、形成运算技巧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运算技能。
口算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特殊数据进行记忆训练。例如:0.25×4=1;1.25×8=10; 11~19各数的平方值;2~9各数的立方值。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迅速发现简便计算的条件,更有利于学生运算速度的提高以及质量的保证。
4.勤于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知识在于积累与归纳,小学数学的简便计算,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繁、难的数值计算转化为简单的数值计算,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围绕着“凑整”而进行等值变形。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训练:
(1)合并或分离。根据凑整的特点,把两个数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便于口算、心算。例如将38×25 38×75用乘法结合律转化为38×(25 75)=
38×100=3800;将25×404用乘法分配率转化为25×(400 4)=25×400 25×
4=10000 100=10100。
(2)转化。转化运算方法,化繁为简,促使心算。例如将502-198=
500-200 2 2=300 4=304,在此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调整。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变型不变值。根据法则定义,改变运算符号和数据,促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比如3.6 7.3 1.4 2.7,可以将顺序调整为(3.6 1.4) (7.3 2.7);72×56÷7.2÷5.6可以调整为72÷7.2×
56÷5.6重在抓逆运算,掌握特殊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巧算能力。
总之,简便运算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数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简便意识、简便思想的培养,真正将简便变成一种意识、一种思想,使学生能够将简便意识与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淋漓尽致地使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王从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J].读写算(教研版),2012(13).
[2] 何文杰.让学生轻松掌握简便运算[J].小学时代,2010(7).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简便意识;转化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框架,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使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技能与方法,对提高综合算式的计算速度,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简便意识和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内化为答题习惯
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当教师给出计算题后,学生便开始列示计算,寻找解题的捷径,以至于浪费计算时间的同时,无法保障答题正确率,这都是学生缺乏简便运算意识的结果。因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简便意识的熏陶。在出示计算题目后,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有更加简单的方法呢?”“怎样计算才又快又准确呢?”使教师的谆谆教诲内化为学生主动的思维方式与习惯。
在教学完连除的性质以后,教师给出习题810÷36,引导学生第一时间考虑方便被36和810整除的数,想到用810÷9÷4来进行计算;在乘法的各种运算定律后,教师给出49×15、102×11这样的题目时,要求学生能够舍弃硬算,以“凑整”为指导思想,联想到49×14=(50-1)×14=50×14-1×
14;102×11=(100 2)×11=100×11
2×11,长此以往,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能够把简便计算从一类数学解题知识技能上升为真正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养成简便运算的意识与习惯。
2.创设生活情境,习得运算技能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例如教授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可以给学生出示以下生活化的问题:①我们学校要购买34个篮球,每个篮球的单价是99元,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②我们班准备买校服,冬季校服每套65元,夏季校服每套35元,我们班级一共48名学生,每人购买一件冬季校服和夏季校服的话,一共需要多少元?
以第②题为例,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65×48 35×48 =(65 35)×48,进一步上升认识并理解:“两数分别去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用这两个数的和去乘这一个数”。教师乘势将该运算定律提取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a×c b×c=(a b)×c就水到渠成,学生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3.强化口算,助推记忆
口算对简便运算具有促进作用,学生进行口算的过程往往会运用到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其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每天坚持3~5分钟,注意练习方法的多样灵活,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口算题目中要编入大量的对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巩固的简单练习,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算技能、形成运算技巧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运算技能。
口算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特殊数据进行记忆训练。例如:0.25×4=1;1.25×8=10; 11~19各数的平方值;2~9各数的立方值。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迅速发现简便计算的条件,更有利于学生运算速度的提高以及质量的保证。
4.勤于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知识在于积累与归纳,小学数学的简便计算,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繁、难的数值计算转化为简单的数值计算,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围绕着“凑整”而进行等值变形。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训练:
(1)合并或分离。根据凑整的特点,把两个数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便于口算、心算。例如将38×25 38×75用乘法结合律转化为38×(25 75)=
38×100=3800;将25×404用乘法分配率转化为25×(400 4)=25×400 25×
4=10000 100=10100。
(2)转化。转化运算方法,化繁为简,促使心算。例如将502-198=
500-200 2 2=300 4=304,在此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调整。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变型不变值。根据法则定义,改变运算符号和数据,促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比如3.6 7.3 1.4 2.7,可以将顺序调整为(3.6 1.4) (7.3 2.7);72×56÷7.2÷5.6可以调整为72÷7.2×
56÷5.6重在抓逆运算,掌握特殊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巧算能力。
总之,简便运算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数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简便意识、简便思想的培养,真正将简便变成一种意识、一种思想,使学生能够将简便意识与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淋漓尽致地使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王从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J].读写算(教研版),2012(13).
[2] 何文杰.让学生轻松掌握简便运算[J].小学时代,2010(7).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