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和幸福观也起变化,精神、文化生活、美化环境方面的要求也高起来,对社会公益事业也更关切了。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政府提出的迫切要求和任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使祖国的河山更加雄伟壮丽,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提高。
一、恩施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问题
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很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环境质量现状、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国际环境保护形势要求、突发的环境事件等等,每项因素都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在特殊条件下某项因素还可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全面分析,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恩施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问题有森林资源缺乏、林种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程度比较严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时有发生等,影响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恩施州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恩施州的森林资源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保护森林资源造成的压力不断加大,林地增加和森林覆盖率提高导致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隐患不断增多,森林资源管护形势非常严峻。一定要改变重造林、轻管护,重数量、轻质量,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坚持一手抓植树造林、一手抓森林保护,一手抓造林面积的扩大、一手抓造林质量的提升。认真落实封山育林护林责任,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灾害损失。要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和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三、恩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布局和规划
恩施州有林业用地面积150.2万hm2,占国土面积的70%,有森林面积125.0万hm2。按起源分,天然林占85.6万hm2,人工林39.4万hm2。
全州森林覆盖率为67%,活立木蓄积为5 000万m3。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准确定位,符合自然规律。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只能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而千万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根据情况在空间上、时间上做出总体安排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土气候等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决不能再走边改善环境边破坏环境的违背自然规律的路子。应看到,恩施州平均海拔高,气候干旱,缺水严重,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恩施州生态环境恶化既是人为因素破坏的结果,同时也与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既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又要量力而行,坚持不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全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现有林的经营管理
恩施州的森林资源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林业经营管理上必须实行“四个转变”,即由单一抓木材转变为用材林、经济林并重;由粗放经营管理转变为集约经营管理;由单一经营转变为多种经营;由封闭式经营转变为开放式经营。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必须由计划走向市场,由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走向多种所有制形式,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走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由毁林开荒走向退耕还林,由以经济效益为主走向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转变。
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林业建设将向工程化、规范化发展。目前,恩施州正在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工程。面对规模大、周期长、环节多、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强烈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如何做到“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确保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成效,迫切地摆在各级林业建设者的面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坚持以防护林体系整体功能最优、效益最大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4.林业科研与推广
加强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实效。为了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效,可以从多渠道筹集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经费,提高工程科技含量。与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不同类型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调查评价技术、综合治理规划技术、综合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设计与施工技术、综合治理效益监测与评价技术、再生自然资源(能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等。要从项目经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出一部分经费用于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科研引导要坚持高起点,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特长,积极引进优质林草,特别是经济效益高、回报快的优良树种和饲草,让群众得到近期和长久的收入,只有高起点的生态工程才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5.提高认识,依法治林
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州以来,恩施州生态环境建设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依然严重,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使各生态因子步入良性循环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经历,也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法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人为破坏活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规,切实执行《水土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防沙治沙法》以及与林业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强大舆论,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態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开垦土地,坚决制止毁坏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资源的行为。并加强现有林木管护工作如护林防火、病虫防治、抚育管理等使林木资源稳定增长,发挥应有的最大生态效益。
一、恩施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问题
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很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环境质量现状、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国际环境保护形势要求、突发的环境事件等等,每项因素都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在特殊条件下某项因素还可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全面分析,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恩施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问题有森林资源缺乏、林种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程度比较严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时有发生等,影响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恩施州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恩施州的森林资源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保护森林资源造成的压力不断加大,林地增加和森林覆盖率提高导致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隐患不断增多,森林资源管护形势非常严峻。一定要改变重造林、轻管护,重数量、轻质量,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坚持一手抓植树造林、一手抓森林保护,一手抓造林面积的扩大、一手抓造林质量的提升。认真落实封山育林护林责任,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灾害损失。要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和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三、恩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布局和规划
恩施州有林业用地面积150.2万hm2,占国土面积的70%,有森林面积125.0万hm2。按起源分,天然林占85.6万hm2,人工林39.4万hm2。
全州森林覆盖率为67%,活立木蓄积为5 000万m3。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准确定位,符合自然规律。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只能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而千万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根据情况在空间上、时间上做出总体安排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土气候等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决不能再走边改善环境边破坏环境的违背自然规律的路子。应看到,恩施州平均海拔高,气候干旱,缺水严重,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恩施州生态环境恶化既是人为因素破坏的结果,同时也与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既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又要量力而行,坚持不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全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现有林的经营管理
恩施州的森林资源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林业经营管理上必须实行“四个转变”,即由单一抓木材转变为用材林、经济林并重;由粗放经营管理转变为集约经营管理;由单一经营转变为多种经营;由封闭式经营转变为开放式经营。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必须由计划走向市场,由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走向多种所有制形式,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走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由毁林开荒走向退耕还林,由以经济效益为主走向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转变。
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林业建设将向工程化、规范化发展。目前,恩施州正在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工程。面对规模大、周期长、环节多、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强烈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如何做到“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确保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成效,迫切地摆在各级林业建设者的面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坚持以防护林体系整体功能最优、效益最大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4.林业科研与推广
加强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实效。为了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效,可以从多渠道筹集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经费,提高工程科技含量。与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不同类型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调查评价技术、综合治理规划技术、综合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设计与施工技术、综合治理效益监测与评价技术、再生自然资源(能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等。要从项目经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出一部分经费用于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科研引导要坚持高起点,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特长,积极引进优质林草,特别是经济效益高、回报快的优良树种和饲草,让群众得到近期和长久的收入,只有高起点的生态工程才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5.提高认识,依法治林
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州以来,恩施州生态环境建设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依然严重,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使各生态因子步入良性循环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经历,也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法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人为破坏活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规,切实执行《水土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防沙治沙法》以及与林业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强大舆论,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態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开垦土地,坚决制止毁坏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资源的行为。并加强现有林木管护工作如护林防火、病虫防治、抚育管理等使林木资源稳定增长,发挥应有的最大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