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灵;阴霾
韩金铃哭了。她交周记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我问她怎么了,她不吭声,只是说,我都写在本子里,老师你请看吧。
翻开她的周记,一篇浸透了泪水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爱心有什么错?文中写道:班上王心惠同学的母亲生病,需要住院治疗,可她家无力支付,她只能悄悄流泪。王心惠同学平时生活极其节俭,常常只吃一点面条,什么菜都不买,家里经济来源就靠她母亲干清洁工的一点微薄工资了。为了多挣一点,她母亲干了双份清洁工的工作,没有料到,身体累垮了。看着无助的她,我的泪水也禁不住流了下来。我爸残疾,我妈病弱,我家的生活不也是这么艰难么?后来,班长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在班上发起了募捐活动。我也积极地捐助,我从华中师大爱心社寄给我的生活费中,拿出了五十元捐给她,同学们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知道我比王心惠要幸运,因为有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的资助,我的生活基本可以维持。哪知周末回到姐姐家,当我将自己的行为告诉姐姐时,她却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臭骂了一顿。我感觉痛苦极了,我献出了爱心,有什么错?
善待苦难
走出“憎恶”的阴影
读完她的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她能够成长到今天这一步,确实不容易。读小学的时候,她并没有享受到父爱,常常忍受着小孩子们讥笑她父亲是傻子的耻辱;读初中时,家中惟一的劳动力——母亲又病倒了,她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还不时遭到班上那些不懂事的学生的鄙视与冷遇。她曾经那么痛恨家庭,痛恨父母,痛恨命运的不公。
上高中以后,我遇见了她。在深入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与心理状态以后,我逐步引导她正确地认识家庭,积极地对待家庭,注意从苦难之中汲取人生有益的营养。一方面,我让她明确:苦难是许多人所无法获取的财富,只要你善于处理,就能从其中获取巨大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我请她用积极的心态去体验自己的家庭生活,去感受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并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的情感历程。在我的启发下,她陆续写出了一系列文章:《傻父亲》、《豆浆里的爱》、《苦难的财富》、《爱是不能选择的》等,其中有几篇经过修改,发表在《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上。由此,她感受到了家庭苦难给自己带来的积极价值。从此,她彻底摆脱了家庭给她带来的精神束缚,走出了心灵的阴影。我趁势引导她,家庭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但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可以选择的。她有力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她学习更加努力了。
适度同情
融入当前生活
韩金铃由对家庭的憎恶转变成理解与同情以后,接着出现了另一种“反常”的表现:上课常常发呆,盯着书本出神;写周记时总是沉浸于强烈的情感体验之中,忧愁、同情、自责等情感笼罩着她。她对我说:“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辛勤劳作的母亲的愁容、呆呆傻傻的父亲的身影,我的心感觉好疼好疼。我想以勤奋的学习与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可是我又忘不了他们可怜的身影,我陷入了同情与自责之中,它塞满了我的心灵,它充斥了我的生活,我无法自拔。我知道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可是我又摆脱不了,我该怎么办呢?”
我说:“你这种心理表现,其实是一种同情心过度的反应。痛苦的事情总是会引起人们内心的震动,进而产生悲哀的情绪。如果这种悲哀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形成一种情感抑郁症,它的显著表现就是‘反刍’心理。”
我接着解释说,“反刍”心理是一种过去经验过的人和事经常在脑海中重现并加以回味的心理现象。其特征为:
其一,回味性,总是将过去的事情放在心上,细细咀嚼。
其二,回归性,经常生活在自己所回忆的人和事之中,让远距离的生活占据了眼前的生活空间。
其三,抑郁性,经常将自己置于痛苦的生活情景之中,让自己反复遭受情感的打击,从而导致情绪愈加低沉。
一般说来,“反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理表现。但是,如果过度“反刍”的话,只会增加人的情感负担,让人远离现实,陷入忧郁的困境,严重的则会导致情感抑郁症。
我建议她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自我心理矫正:
首先,要正确认识同情心的作用。
我对她说,你的“反刍”心理源于强烈的同情心。应该说正常人都具有同情心,但是要看到,同情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过度的同情可能会变成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构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有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因此,一个人若想正常生活,只能保持适度的同情心,同时,应该将这种同情心转化成具体的行动,而不应该让它仅仅停留在情感领域。
其次,要进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长期郁积在心里,只会增加心理包袱,而找人倾诉,则是一种良好的解压办法。
再次,转移注意力。要融入当前生活,参与集体生活,要学会从眼前生活中体验到快乐。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过去或者远距离的生活中,把握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事后,我请她就“情感”为题写一写自己的认识。她的作文除了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情感困惑以外,着重谈到了行动的重要性。她在文中说:“心动不如行动,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真理,实践比情感更重要。假如没有行动的作用,那么情感就只能是虚幻的,甚至会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绊脚石。”
量力而行
爱心无错
现在,她又遇到了一个人生课题:爱心问题。确实,她献出爱心并没有错,那么,是她姐姐冷漠无情么?
我想,她姐姐也并没有错。一个靠别人帮助的人,是无力帮助他人的。那么,也就是说,爱心的奉献是有一定条件的。过去,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拔高了标准,强调的是无私的、无条件的、无原则的奉献。对于韩金铃的表现,如果一味加以肯定,也不利于她的发展,她肯定会继续产生烦恼的。于是,我将她请来,说:“你帮助同学的行为确实应该肯定,不过,老师想跟你讨论一个问题:对于一个落水的人,岸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该怎么去救他呢?”
她想了想,说:“有这些办法:喊人、在附近找一根竹竿、打110,再不行也可试着下水。”
我说:“下水可能会淹死。”
她瞪大眼睛说:“那也不能见死不救呀。”
我于是对她说:“救人肯定是正确的,只是不能作无谓的牺牲,救人是有一定条件的,或者会游泳,或者手中有竹竿树枝等,那种奋不顾身的行为其精神可嘉,可结果却是悲壮的。同样,献出爱心也不是无条件的,要量力而行,能力大的人,可以多奉献一点;能力小的人,可以少奉献一点。社会并不要求人们超出自身的能力去援助别人。所以,你再想想自己的行为,想想自己的处境吧。”
她垂下脑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我也是一时冲动,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必要去这么做,大家都是捐10元,我捐了50元,好像证明自己最有爱心似的。而这后半个月,我只好不买菜了。”
我赶紧安慰她,说:“也不要太委屈自己了,有困难老师可以帮助你。当然,无论怎么说,你献出爱心,绝对是正确的。一个人不能太自私,互相帮助肯定是必要的,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心存爱心,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意愿,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为了获取人家的颂扬。”
她抬起头说:“老师,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我知道你内心深处一定在想,我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我也应该帮助他人,所以你才有超出自身条件的举动,这是难能可贵的。”说到这里,我发现她的眼睛忽然闪亮起来。接着,我把《铃儿响叮当》的歌词抄给了她,叫她没有事的时候试着哼唱。
她离开我办公室时,步子变得轻快起来。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从此以后,学生们经常听到韩金铃哼唱这首歌,而她自己,也仿佛变成了欢快的铃儿似的,叮叮当当地响着青春的旋律。
点 评
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疏导,这样,他们才能够健康地成长。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敏锐地觉察到了,还能够自觉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有关知识来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的矫正工作,实在难能可贵。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黄老师运用了恰当的辅导方法,比如:其一,注意改变学生内在的心理元素,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家庭苦难的价值,以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二,指导学生用行动弱化沉重的情感负担,其措施应该说是可行的;其三,强化理性认识,帮助学生从情感的误区之中走出来,从而使学生达到一种情感与行动、个体与社会的平衡与和谐。
这个案例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更具一定的代表性。只是黄老师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个别地方说教的色彩浓了一点,如果多用行动去表现,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点评者:张力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编辑/于 洪
韩金铃哭了。她交周记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我问她怎么了,她不吭声,只是说,我都写在本子里,老师你请看吧。
翻开她的周记,一篇浸透了泪水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爱心有什么错?文中写道:班上王心惠同学的母亲生病,需要住院治疗,可她家无力支付,她只能悄悄流泪。王心惠同学平时生活极其节俭,常常只吃一点面条,什么菜都不买,家里经济来源就靠她母亲干清洁工的一点微薄工资了。为了多挣一点,她母亲干了双份清洁工的工作,没有料到,身体累垮了。看着无助的她,我的泪水也禁不住流了下来。我爸残疾,我妈病弱,我家的生活不也是这么艰难么?后来,班长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在班上发起了募捐活动。我也积极地捐助,我从华中师大爱心社寄给我的生活费中,拿出了五十元捐给她,同学们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知道我比王心惠要幸运,因为有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的资助,我的生活基本可以维持。哪知周末回到姐姐家,当我将自己的行为告诉姐姐时,她却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臭骂了一顿。我感觉痛苦极了,我献出了爱心,有什么错?
善待苦难
走出“憎恶”的阴影
读完她的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她能够成长到今天这一步,确实不容易。读小学的时候,她并没有享受到父爱,常常忍受着小孩子们讥笑她父亲是傻子的耻辱;读初中时,家中惟一的劳动力——母亲又病倒了,她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还不时遭到班上那些不懂事的学生的鄙视与冷遇。她曾经那么痛恨家庭,痛恨父母,痛恨命运的不公。
上高中以后,我遇见了她。在深入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与心理状态以后,我逐步引导她正确地认识家庭,积极地对待家庭,注意从苦难之中汲取人生有益的营养。一方面,我让她明确:苦难是许多人所无法获取的财富,只要你善于处理,就能从其中获取巨大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我请她用积极的心态去体验自己的家庭生活,去感受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并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的情感历程。在我的启发下,她陆续写出了一系列文章:《傻父亲》、《豆浆里的爱》、《苦难的财富》、《爱是不能选择的》等,其中有几篇经过修改,发表在《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上。由此,她感受到了家庭苦难给自己带来的积极价值。从此,她彻底摆脱了家庭给她带来的精神束缚,走出了心灵的阴影。我趁势引导她,家庭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但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可以选择的。她有力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她学习更加努力了。
适度同情
融入当前生活
韩金铃由对家庭的憎恶转变成理解与同情以后,接着出现了另一种“反常”的表现:上课常常发呆,盯着书本出神;写周记时总是沉浸于强烈的情感体验之中,忧愁、同情、自责等情感笼罩着她。她对我说:“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辛勤劳作的母亲的愁容、呆呆傻傻的父亲的身影,我的心感觉好疼好疼。我想以勤奋的学习与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可是我又忘不了他们可怜的身影,我陷入了同情与自责之中,它塞满了我的心灵,它充斥了我的生活,我无法自拔。我知道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可是我又摆脱不了,我该怎么办呢?”
我说:“你这种心理表现,其实是一种同情心过度的反应。痛苦的事情总是会引起人们内心的震动,进而产生悲哀的情绪。如果这种悲哀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形成一种情感抑郁症,它的显著表现就是‘反刍’心理。”
我接着解释说,“反刍”心理是一种过去经验过的人和事经常在脑海中重现并加以回味的心理现象。其特征为:
其一,回味性,总是将过去的事情放在心上,细细咀嚼。
其二,回归性,经常生活在自己所回忆的人和事之中,让远距离的生活占据了眼前的生活空间。
其三,抑郁性,经常将自己置于痛苦的生活情景之中,让自己反复遭受情感的打击,从而导致情绪愈加低沉。
一般说来,“反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理表现。但是,如果过度“反刍”的话,只会增加人的情感负担,让人远离现实,陷入忧郁的困境,严重的则会导致情感抑郁症。
我建议她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自我心理矫正:
首先,要正确认识同情心的作用。
我对她说,你的“反刍”心理源于强烈的同情心。应该说正常人都具有同情心,但是要看到,同情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过度的同情可能会变成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构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有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因此,一个人若想正常生活,只能保持适度的同情心,同时,应该将这种同情心转化成具体的行动,而不应该让它仅仅停留在情感领域。
其次,要进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长期郁积在心里,只会增加心理包袱,而找人倾诉,则是一种良好的解压办法。
再次,转移注意力。要融入当前生活,参与集体生活,要学会从眼前生活中体验到快乐。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过去或者远距离的生活中,把握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事后,我请她就“情感”为题写一写自己的认识。她的作文除了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情感困惑以外,着重谈到了行动的重要性。她在文中说:“心动不如行动,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真理,实践比情感更重要。假如没有行动的作用,那么情感就只能是虚幻的,甚至会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绊脚石。”
量力而行
爱心无错
现在,她又遇到了一个人生课题:爱心问题。确实,她献出爱心并没有错,那么,是她姐姐冷漠无情么?
我想,她姐姐也并没有错。一个靠别人帮助的人,是无力帮助他人的。那么,也就是说,爱心的奉献是有一定条件的。过去,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拔高了标准,强调的是无私的、无条件的、无原则的奉献。对于韩金铃的表现,如果一味加以肯定,也不利于她的发展,她肯定会继续产生烦恼的。于是,我将她请来,说:“你帮助同学的行为确实应该肯定,不过,老师想跟你讨论一个问题:对于一个落水的人,岸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该怎么去救他呢?”
她想了想,说:“有这些办法:喊人、在附近找一根竹竿、打110,再不行也可试着下水。”
我说:“下水可能会淹死。”
她瞪大眼睛说:“那也不能见死不救呀。”
我于是对她说:“救人肯定是正确的,只是不能作无谓的牺牲,救人是有一定条件的,或者会游泳,或者手中有竹竿树枝等,那种奋不顾身的行为其精神可嘉,可结果却是悲壮的。同样,献出爱心也不是无条件的,要量力而行,能力大的人,可以多奉献一点;能力小的人,可以少奉献一点。社会并不要求人们超出自身的能力去援助别人。所以,你再想想自己的行为,想想自己的处境吧。”
她垂下脑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我也是一时冲动,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必要去这么做,大家都是捐10元,我捐了50元,好像证明自己最有爱心似的。而这后半个月,我只好不买菜了。”
我赶紧安慰她,说:“也不要太委屈自己了,有困难老师可以帮助你。当然,无论怎么说,你献出爱心,绝对是正确的。一个人不能太自私,互相帮助肯定是必要的,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心存爱心,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意愿,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为了获取人家的颂扬。”
她抬起头说:“老师,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我知道你内心深处一定在想,我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我也应该帮助他人,所以你才有超出自身条件的举动,这是难能可贵的。”说到这里,我发现她的眼睛忽然闪亮起来。接着,我把《铃儿响叮当》的歌词抄给了她,叫她没有事的时候试着哼唱。
她离开我办公室时,步子变得轻快起来。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从此以后,学生们经常听到韩金铃哼唱这首歌,而她自己,也仿佛变成了欢快的铃儿似的,叮叮当当地响着青春的旋律。
点 评
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疏导,这样,他们才能够健康地成长。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敏锐地觉察到了,还能够自觉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有关知识来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的矫正工作,实在难能可贵。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黄老师运用了恰当的辅导方法,比如:其一,注意改变学生内在的心理元素,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家庭苦难的价值,以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二,指导学生用行动弱化沉重的情感负担,其措施应该说是可行的;其三,强化理性认识,帮助学生从情感的误区之中走出来,从而使学生达到一种情感与行动、个体与社会的平衡与和谐。
这个案例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更具一定的代表性。只是黄老师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个别地方说教的色彩浓了一点,如果多用行动去表现,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点评者:张力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