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生活》的哲学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00582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生活》中含有很多哲学内容。本文通过用哲学原理对“文化创新和源泉和动力”的分析,让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和体会,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哲学 实践 认识 创新 革命批判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57-02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由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组编著的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是思想政治的一个新增模块,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一样重要,都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活则是对精神家园的耕耘,通过对《文化生活》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正确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从而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因此,必须认真体会《文化生活》。但是,领会《文化生活》,需要我们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
  纵观整个《文化生活》内容,里面蕴含了很多的哲学术语、哲学的理论和观点。
  如:第17页第一自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书中多次出现。
  如:第48页最后一段,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一词在必修3《文化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次。
  如: 第31页“透视文化多样性”中“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又是世界的”,要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第87页“文化生活的‘喜’与‘忧’”要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
  ……
  可见,领会《文化生活》,需要我们从哲学的层面去观察、去思考、去行动,从中体味《文化生活》的韵味。以《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为例:
  一、对“第一目: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的哲学原理的理解
  课文开篇谈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是第四课和第五课的承接,又是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题义。
  第二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本段揭示了实践的含义、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段中体现实践的含义,即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还体现了实践的三大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因为改造的对象(自然和社会)是客观的。改造的主体(人们)是客观的。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创造出人类特有的文化。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人(们),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还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相应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创造。
  第三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本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同理,文化创新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推动着文化的创新。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管。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些认识工具和认识能力,形成了文化创新的资源和条件。
  二、对“第二目:巨大作用,深刻的意义”的哲学原理的理解
  第四段: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总的概括)
  第五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本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文化创新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如果有了正确的文化创新,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文化创新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必须走出认识的范围。因为人们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创新的文化和实践所产生的文化创新加以对照,从而检验文化创新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是否是文化的发展。   第六段: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失去创新能力的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路。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本段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在事物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即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是批判的革命的。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要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不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就无法创新,民族文化不可能有发展。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文化,在新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形成更新的文化。只有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大力创新,民族文化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三、对“第三目: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的哲学原理的理解
  第八段:人民群众从来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者,谁就应该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只有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本段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享用者,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服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新。
  总的来说,《文化生活》中含有丰富的哲学知识,几乎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有部分。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我们把《生活与哲学》内容放在《文化生活》之前学习,在对《文化生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用哲学原理去领会、去把握,所起到的良好效果超乎我们的想象。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广大的高三师生来讲,每年的高三备考紧张而充实,磨枪霍霍而期待高考一战,收获战果。每年高考复习备考的时间是常数,备战高考,得在有效。  【关键词】高三历史 备考效率 研究考纲 通史架构 激发激情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39-01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历史学科特点和高考命题规律、趋势,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
期刊
【摘要】基层电大开放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最直接的服务为学生提供最大的便利。本文结合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根据为学生最大限度开放学习空间和时间,提供尽可能完备的资源的原则,在该课程当中提出学习资源包的设想,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进一步完善学习资源包,以期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电大
期刊
【摘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生成是随机的、“意外”的,它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生成性资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课堂。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这种资源?一是敢于打破教学预设,重视“生成”,积极应对,因势利导;二是善于利用既有资源,促成精彩的“生成”,构建“美丽的意外”;三是关注细节和“意外”,聆听“花
期刊
【摘要】影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将其归类为前置课程教学效果、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习惯等三个方面。据此设计出问卷在宿迁学院经济贸易系中各个专业展开随机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和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详细探讨上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应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设计有效的考核手段等三个方面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并注重教师的个人职业素养的提高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希望孩子从老师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作文的技巧和成绩,更多的是对于作文的兴趣,对于认识世界、超越自我的兴趣。让作文成为孩子天真、纯洁而绚丽的“心灵之歌”吧!我们就是孩子“心灵之歌”的追寻者、守护人!  【关键词】交流 观察 生活 真实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74-01  80后作家韩寒曾在博客中说,中国人第一次
期刊
【摘要】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经典史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以抗日战争史为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必要的补充史料,对其研读,能提高学生对抗战史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史料运用 《论持久战》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6-01  历
期刊
【摘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承载着国家的兴衰荣辱。可见,立德育人是我们教育的一大重要职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即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必先育德,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转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石。  【关键词】促进 激发 调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8-01  什么才是最好的语文教学方法?教书十五载的我喜欢做“有意思”和“有意义”的语文教师,但在从教的路上,却一直处在出力不讨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曾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近两年来,我校通过开展学段教学有效衔接,使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自然地延伸过渡并防止了两极分化,让每一位学生保持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面积提高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收到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衔接教学切入点 衔接原则 衔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英文电影是一种新颖并具有特殊性的教学资源。如果科学运用, 不仅可以营造外语氛围,弥补传统英语教材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但是如果不加思索的随意使用, 英文电影的教学性难以实现, 且造成时间与资源的极大浪费。以教学为目的的英文影片与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商业影片的区别在于, 教学影片的选定应该以语言输入为衡量标准,以是否有利于更多的语言输入为方向。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