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经典史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以抗日战争史为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必要的补充史料,对其研读,能提高学生对抗战史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史料运用 《论持久战》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6-01
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经典史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一般历史教材由于篇幅所限,对历史事实与历史问题只能是有选择的“重点呈现”。如果历史教学仅限于教材内容,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把握只停留在教材内,这样的教学可能成为教条式的灌输,学生学习所得的历史可能是冷冰冰的事实堆砌。以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抗日战争史为例,从历史教材中我们可知道一系列的重要事件、抗日战争的进程与最后结果等等。这样的认识不可否认也是对历史的认识,但是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进一步问抗日战争为何是持久战?当时对待抗日问题上为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态度?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等等,这就需要通过选择相关的历史史料来补充解答。我们认为抗日战争史的教学中,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必要的补充史料,并且,通过对《论持久战》的研读,能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一、《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认识的深化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多次大会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等。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其修改侵华战略方针,并不得不逐次增加侵华日军。由于日本并没有像它自己宣传的那么强大,也并没有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于是,抗战初期在出现了“亡国论”之后又出现了“速胜论”,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有人主张“速胜论”。
为了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科学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方针,以便指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总结抗战十个月的经验教训,于1938年5月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在此文中,毛泽东客观辩证、逻辑严谨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的是中国人民。《论持久战》通过如下论述,以进一步加深对抗日战争史的认识。
抗战的性质:是中国人民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抗战是饱受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进行的奋斗和抗争。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1](P227)抗战时期的国际环境:中国的抗战并非孤立,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抗战的结果和长期性:《论持久战》一文中从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强我弱、敌寡助我多助等方面对抗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得出的答案是:中国的抗战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人民。抗战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1](P212)战略战术:《论持久战》具体介绍了各种战略战术,以及作战方法和形式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的抗战最终取得胜利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是分不开的,《论持久战》中对抗战的战略战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正好弥补了教材所述有限的不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中坚和纽带。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抗战战场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了主要的御敌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中民众的作用:抗战的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也是全民族努力的结果。《论持久战》指出广大民众在抗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战争旷日持久,人力、物力消耗极大,但战争的威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二、加强史论教育,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
众所周知,《论持久战》既是一篇军事著作,也是一篇哲学著作。《论持久战》与毛泽东之前发表的《实践论》与《矛盾论》互相发明,相得益彰,其也是对前两篇哲学著作所阐述观点的具体运用与进一步发挥。《论持久战》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思想,阅读学习之,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十分有益,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历史问题。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偶然的,它总是由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彼此制约而综合形成的。我们对历史问题要全面地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正是用全面、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抗战形势才驳斥了荒谬的亡国论,得出了正确的持久战思想。其次,用一分为二、矛盾的观点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看问题要看到问题的现象与本质,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论持久战》对当时的局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 一方面,要认识到中日的实力差距和敌强我弱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日本虽强也有其不足,中国虽弱但有其优势。克服了当时国民的恐慌心理、树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并且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三,坚持发展观点看待问题。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世界上不存在孤立静止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好与坏、成与败、得与失相互对立可以互相转化。抗战八年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日本由强到弱到失败、中国由弱到强到取得最终胜利)验证了这一辨证规律。
三、“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培养学生厚重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所谓历史感就是一个人对历史在不断发展、自己时刻处在历史之中,在内心是否有感觉。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过去性是历史知识最为显著的特点。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这就给学生理解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他们对历史的领悟能力不强,缺乏历史感。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机械记忆教材中现存的结论,这就严重地束缚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历史感的形成。选用适当的史料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学习,既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原貌,丰满了历史呈现,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何人、何时、因何事而做出的,对历史进行直接探索研究,从而使教材中的结论获得佐证或者得出新的看法。通过对《论持久战》的研读,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抗日战争史,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作者简介:张耀忠,男,汉族,1975年10月生,甘肃省岷县一中副校长,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史料运用 《论持久战》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6-01
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经典史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一般历史教材由于篇幅所限,对历史事实与历史问题只能是有选择的“重点呈现”。如果历史教学仅限于教材内容,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把握只停留在教材内,这样的教学可能成为教条式的灌输,学生学习所得的历史可能是冷冰冰的事实堆砌。以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抗日战争史为例,从历史教材中我们可知道一系列的重要事件、抗日战争的进程与最后结果等等。这样的认识不可否认也是对历史的认识,但是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进一步问抗日战争为何是持久战?当时对待抗日问题上为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态度?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等等,这就需要通过选择相关的历史史料来补充解答。我们认为抗日战争史的教学中,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必要的补充史料,并且,通过对《论持久战》的研读,能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一、《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认识的深化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多次大会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等。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其修改侵华战略方针,并不得不逐次增加侵华日军。由于日本并没有像它自己宣传的那么强大,也并没有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于是,抗战初期在出现了“亡国论”之后又出现了“速胜论”,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有人主张“速胜论”。
为了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科学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方针,以便指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总结抗战十个月的经验教训,于1938年5月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在此文中,毛泽东客观辩证、逻辑严谨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的是中国人民。《论持久战》通过如下论述,以进一步加深对抗日战争史的认识。
抗战的性质:是中国人民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抗战是饱受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进行的奋斗和抗争。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1](P227)抗战时期的国际环境:中国的抗战并非孤立,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抗战的结果和长期性:《论持久战》一文中从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强我弱、敌寡助我多助等方面对抗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得出的答案是:中国的抗战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人民。抗战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1](P212)战略战术:《论持久战》具体介绍了各种战略战术,以及作战方法和形式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的抗战最终取得胜利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是分不开的,《论持久战》中对抗战的战略战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正好弥补了教材所述有限的不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中坚和纽带。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抗战战场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了主要的御敌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中民众的作用:抗战的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也是全民族努力的结果。《论持久战》指出广大民众在抗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战争旷日持久,人力、物力消耗极大,但战争的威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二、加强史论教育,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
众所周知,《论持久战》既是一篇军事著作,也是一篇哲学著作。《论持久战》与毛泽东之前发表的《实践论》与《矛盾论》互相发明,相得益彰,其也是对前两篇哲学著作所阐述观点的具体运用与进一步发挥。《论持久战》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思想,阅读学习之,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十分有益,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历史问题。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偶然的,它总是由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彼此制约而综合形成的。我们对历史问题要全面地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正是用全面、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抗战形势才驳斥了荒谬的亡国论,得出了正确的持久战思想。其次,用一分为二、矛盾的观点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看问题要看到问题的现象与本质,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论持久战》对当时的局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 一方面,要认识到中日的实力差距和敌强我弱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日本虽强也有其不足,中国虽弱但有其优势。克服了当时国民的恐慌心理、树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并且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三,坚持发展观点看待问题。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世界上不存在孤立静止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好与坏、成与败、得与失相互对立可以互相转化。抗战八年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日本由强到弱到失败、中国由弱到强到取得最终胜利)验证了这一辨证规律。
三、“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培养学生厚重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所谓历史感就是一个人对历史在不断发展、自己时刻处在历史之中,在内心是否有感觉。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过去性是历史知识最为显著的特点。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这就给学生理解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他们对历史的领悟能力不强,缺乏历史感。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机械记忆教材中现存的结论,这就严重地束缚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历史感的形成。选用适当的史料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学习,既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原貌,丰满了历史呈现,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何人、何时、因何事而做出的,对历史进行直接探索研究,从而使教材中的结论获得佐证或者得出新的看法。通过对《论持久战》的研读,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抗日战争史,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作者简介:张耀忠,男,汉族,1975年10月生,甘肃省岷县一中副校长,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