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又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展开,音乐教学法及教学策略有了明显的转变。针对现阶段音乐课程的新特点以及新课程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对学生的自主参与式学习模式的拓展,“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中发挥了其良好的作用,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对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小组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及对学生、教师的基本要求
1.合理搭配,细致分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摸底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按音准、节奏感的好、中、差搭配进行分组,以便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学习内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
2.学习要求及方式:每一个学习组在学习过程中要合作学习,通过学习互相监督,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歌曲学习之后,学生分组练习演唱,采取“互补”的学习方法,针对学习的个别差异,熟悉的程度不同,互相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集体解决,共性的问题请教老师解决。
3.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培养思路:(1)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转变为一个导演的角色,善于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减少课堂中的教师“教”的角色分量,循循善诱,注重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参与式学习的能力。(2)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体验。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的艺术效果以及音乐对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适当淡化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要在课堂中贯穿音乐美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树立音乐教育开启学生情商的观念,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音乐形象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基础音乐教学来说,大量的感性积累对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在生活中对音乐的感性积累对课堂中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学习兴趣保持的更持久。教师一定要结合各种教学的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事实证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理解了才会感觉到学习音乐真正的乐趣,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兴趣保持的自然会更持久。(4)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小组互助的含义就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发现不足之处,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互相帮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善加引导,多给学生机会,充分发挥小组互助的作用。让他们在本小组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互相促进。用“传、帮、带”的方式促使学习小组集体进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应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重视培养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锻炼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学习空间。
二、小组互助式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在学生将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基本完成后,教师将讲台做舞台,运用各种策略让各组的学生上台表演,由全班同学推选出“评委”进行现场评价;或者采取由各组、个人上台表演,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发现表演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正的方法,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提升音乐鉴赏力。
2.师生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与学生探讨评价的适当程度,并结合其他学生的评价给予终结性评价,总结各小组学习和表演中的优点,集中分析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评价表达能力。
三、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变得很高,往日学生中的腼腆渐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大方表演和争先恐后上台的情景。因为各个小组的竞赛式学习,原来传统教学中的枯燥、程式化的课堂模式被打破,小组中的学习由起先的消极变得积极,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在课堂中的评价环节中,学生们刚开始因为怕说错或把握不准确不愿意发言,在老师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随着这种见解的不断被肯定,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变得更高,评价的方式也越来越适当、中肯。这些,都会使音乐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大的改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歌曲、欣赏教学模式,使音乐课的学习丰富而多彩,不断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结合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在音乐课堂中广泛的运用。但具体的操作和实践不能程式化,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具体内容灵活进行,同时也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其成为音乐课堂教学有力的辅助教学模式。
一、小组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及对学生、教师的基本要求
1.合理搭配,细致分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摸底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按音准、节奏感的好、中、差搭配进行分组,以便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学习内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
2.学习要求及方式:每一个学习组在学习过程中要合作学习,通过学习互相监督,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歌曲学习之后,学生分组练习演唱,采取“互补”的学习方法,针对学习的个别差异,熟悉的程度不同,互相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集体解决,共性的问题请教老师解决。
3.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培养思路:(1)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转变为一个导演的角色,善于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减少课堂中的教师“教”的角色分量,循循善诱,注重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参与式学习的能力。(2)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体验。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的艺术效果以及音乐对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适当淡化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要在课堂中贯穿音乐美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树立音乐教育开启学生情商的观念,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音乐形象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基础音乐教学来说,大量的感性积累对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在生活中对音乐的感性积累对课堂中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学习兴趣保持的更持久。教师一定要结合各种教学的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事实证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理解了才会感觉到学习音乐真正的乐趣,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兴趣保持的自然会更持久。(4)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小组互助的含义就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发现不足之处,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互相帮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善加引导,多给学生机会,充分发挥小组互助的作用。让他们在本小组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互相促进。用“传、帮、带”的方式促使学习小组集体进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应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重视培养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锻炼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学习空间。
二、小组互助式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在学生将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基本完成后,教师将讲台做舞台,运用各种策略让各组的学生上台表演,由全班同学推选出“评委”进行现场评价;或者采取由各组、个人上台表演,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发现表演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正的方法,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提升音乐鉴赏力。
2.师生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与学生探讨评价的适当程度,并结合其他学生的评价给予终结性评价,总结各小组学习和表演中的优点,集中分析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评价表达能力。
三、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变得很高,往日学生中的腼腆渐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大方表演和争先恐后上台的情景。因为各个小组的竞赛式学习,原来传统教学中的枯燥、程式化的课堂模式被打破,小组中的学习由起先的消极变得积极,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在课堂中的评价环节中,学生们刚开始因为怕说错或把握不准确不愿意发言,在老师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随着这种见解的不断被肯定,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变得更高,评价的方式也越来越适当、中肯。这些,都会使音乐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大的改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歌曲、欣赏教学模式,使音乐课的学习丰富而多彩,不断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结合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在音乐课堂中广泛的运用。但具体的操作和实践不能程式化,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具体内容灵活进行,同时也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其成为音乐课堂教学有力的辅助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