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思路探索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较为显著,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调整,既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主要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为促进中职学校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深化教学信息化改革是职业学校践行教育部通知的直接体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讲授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而言,专业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因为难以理解常会产生畏难和厌学的情绪,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的所有环节实现数字化,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信息化模式的实现,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改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信息化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要想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能够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展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學思想,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教学情境、协作与会话中,能够充分展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能够强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过程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为薄弱,所以在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会增加学习难度。在理论知识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信息设备,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原理、概念等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表现形式较为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实验实训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实训,能够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可利用Multisim、Protel DXP等仿真与设计软件开展数字电路仿真等实验训练,这对于实验实训条件紧缺的学校而言,可降低因为实验实训资源受限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网络技术水平提升和智能设备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学生可在智能设备上利用仿真与设计软件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信息化模式的具体应用
  微课、慕课、虚拟仿真、远程实验室等都是信息化教学的表现方式,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可结合课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信息化技术。比如混合式教学就是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混合式教学即为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是目前中职学校使用较多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线教学部分,教师事先将课程中的重难点录制成微视频,然后将其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让学生进行预习。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即可在网络课程平台中学习,还可通过平台中配置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在平台讨论区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还可以通过教师推荐的慕课等资源进行拓展性学习。在线学习平台的资源较为丰富,学习方式较为灵活,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学生讨论和交流和为主,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可使用一种信息技术,也可多种信息技术组合使用,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云计算、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大规模开放在线学习、3D视频等均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技术手段,每种技术手段所呈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都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在中职学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应该结合课程特点以及企业的岗位需求,选择适宜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模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促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常敬先,赵媛,刘延飞.基于MOOC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专业与课程建设,2020,(08):33-37.
  [2]李鹏,易淑明,郑晓妮,陈烨.“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导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8,32(04):560-563.
  [3]郭金妹,张建荣,陈磊.“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9,(04):113-115.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职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相比于普通院校来说,中职院校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学生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极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一生发展造成消极阻碍。在实施德育管理工作时,班主任不能按照普通的学科教育方法,或者只是为学生讲述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要融合管育双重思想。在管育并重、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提高教育效果,促进
期刊
摘要:本文是针对高职公共艺术教学与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相融合的探讨。民间传统艺术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和精神意识的积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征和人文主义精神。本文首先介绍了民间传统艺术的内涵及其深远意义,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高职公共艺术教学中与民间传统艺术建立互动机制的重要价值,阐述了民间传统文化对培养高职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丰富高职人文教育资源以及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三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
期刊
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其影响着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和生活学习。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探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方法: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课堂之上关注学生;课堂之下走向学生、贴近学生。  關键词:班级管理;良好师生关系;构建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要大
期刊
摘要:文章在简要阐明中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价值的基础上,重点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三方面入手,指出了具体的构建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职会计;产教融合;构建价值;构建路径  中职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就与产教融合模式达成了高度契合,使其成为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期刊
摘要:当前,机械制造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充分推动了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另外,由于机械专业本人原因在人才实际需求量方面具有上升趋势。而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活动时,也经常由于教学资金不足、教学设施不足等问题,导致数控人才培养效果较差, 并不能够充分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于数控人才的需求。对此,本文分析了数控教学中仿真软件应用价值分析,并介绍了软件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仿真软件;
期刊
摘要:广播电台的播音行业,能够满足广大听众的日常需求,有助于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由于广播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只能向听众展示自己的声音,因此广播主持需要通过某些播音技巧来表达或传达某些情感。在新媒体视域下,播音主持人不仅要充分掌握播音的技巧和特点,还要在播音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声音的作用,增加事件的感染力,以引起听众的强烈反响。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技巧;特点  引言
期刊
摘要:本文以山科金科《分析化学及实验技术》作为案例,从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设计、教学实施中作了介绍,重点阐述了化学分析检验数据处理任务学习中课程思政的应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误差、教学  《分析化学及实验技术》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为 《分析化学及实验技术》课程进行思政教
期刊
摘要:《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是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笔者结合自己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课程思政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探讨,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能力,教学设计,思维
期刊
摘要:职业会计教育以培养职业型的会计人才为主,所以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应用教育上,而非学科教育上。职业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会计实验教学在其中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会计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起步较晚,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完善。  关键词:职业型;职业会计教育;会计实验教学  会计实验教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了会计理论知识之后,在实验室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其中包括了会计实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当前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问题进行总结,确定在实践课程环节存在问题,同时教师忽视了学生作为被教育者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与特殊性;最后提供了教学改革建议,从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两方面实施调整,充分发挥出互联网资源的作用,强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互联网+”  高校的教育理念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以此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服务于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