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是工程建设计划的具体化,对工程建设的投资、实施及使用中的能耗、物耗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作用。在建筑设计阶段尤其是方案设计阶段,提高对经济性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对于促成建筑的健康发展、步入高效、集约化轨道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關键词】建筑设计 经济性
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研究建筑设计中的经济性,主要是通过对建筑设计中的经济性理念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使大家能够认识到经济性在建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了解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实现经济性目标,帮助设计人员从思想上建立起对建筑设计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创作实践中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力求获得建筑作品的最佳效益。
1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经济性问题
(1)不重视建筑方案的经济性研究。设计构思中,人们习惯于仅对一般的建筑功能、形式表现等进行思考。缺少对建筑经济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经济条件的客观分析,使得实际工程中超出经济条件而违反概、预、结算梯级制约关系的实例屡见不鲜。
(2)忽视建筑使用中的消费成本。对建筑经济性的认识局限于建设成本的最小化,而忽视使用过程中能源、资源的消耗成本,缺少对社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研究,常常造成建设低投入和使用高能耗、低效率的非良性循环。
(3)缺乏综合效益观念。孤立地理解经济效益,将高经济回报作为建筑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环境质量、社会效益,最终使经济效益也很难得到保证。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传统发展观的局限。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传统发展思路及价值标准受到普遍的质疑。对社会资源主动性的高效利用、健康环境的有效营建和维护,提高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和目标。这些认识上的进步也促发了人们对经济性的内涵、评价标准及相关设计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和整合。
2建筑设计经济性理念的建立
建筑经济学家P·A·斯通在其《建筑经济学》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经济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最廉价的建筑,而是一种美观的而且在建造费用、运营管理费用、人工费用上都便宜合算的建筑。从中可以看出,建筑的经济性不仅是建设成本多少的问题,更要考虑如何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综合、高效地加以利用。因此,全面地分析建筑消耗、合理平衡建设成本和消费成本是提高建筑经济性的关键。
(1)强调建筑“全寿命过程”的经济性。建筑的“全寿命过程”是一个建筑系统由计划、设计到建造、使用前后相继彼此关联的运作过程。在建筑设计之初,不仅要研究建筑物生产投资的经济合理性,还要重视建筑物使用消费的经济合理性。据研究,一栋典型的高层商业楼在其50年的使用过程中,最初的建造及设备投资占总消费值的13.7%,而使用能耗占34.0%。可见,只注重前期成本而忽视后期使用功效的经济观是不全面的。
(2)倡导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的有机结合。我们当前的建设实践中存在有盲目追随国际最新潮流的做法,更有许多出于权贵意志的“标新立异”。对于它们是否与现实条件相适宜、是否经济有效,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不是一种客观的设计思路。我们现有经济状况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无视这一差距的建筑创作只能给开发者、使用者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助长社会趋向非正常的超前消费。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我们既要消除低造价、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也要杜绝不顾经济条件片面追求高技术设置的做法,将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可行性相结合,积极探索一条适宜性技术的发展道路。
(3)协调“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关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建筑方针,它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经济条件下建筑创作的规律和标准。即使在今天,方针所倡导的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的内涵仍然应该是我们从事建筑创作的一条重要经济理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处理“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要以发展的眼光加以权衡。“适用”、“经济”是相对具体经济条件而言的。
3建筑经济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1.做好建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
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它主要是在对建筑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做多方案的比选,得出结论、意见和重大措施建议,作为决策部门最终决策的依据。主要包括: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研究、场址选择、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项目设计方案、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要求、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的经济评价。
2.把握好建筑用地的性质及其总体布局
建筑用地及其今后的建设方向是用地设计的两个基本要素, 建筑设计师应根据用地的最佳使用要求对用地本身和设计目标进行分析,使二者得以协调和平衡。总体布局是在全面分析建筑用地条件的基础上,本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总的思路全面综合地考察影响场地设计的各种因素,因地制宜,主次分明、经济合理地对建设用地的利用做出总体安排。场地总体布局的要点有:场地的总平面设计应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当地政府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为依据。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要注重节省用地、节能、节约水资源,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选好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对方案进行评价是沟通建筑师与投资者的有效途径,而且也可以使二者的利益最大程度的趋于一致。建筑设计方案涉及的因素十分广泛,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为了提高投资效果,控制建筑总价,在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这也是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必须注意处理好建筑的功能与建筑形体的关系,应该追求二者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形体应服从于建筑的功能。功能不当的建筑设计方案,即使形体再美,也很难为使用者及投资者接受。其次, 建筑方案设计要着重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可能建筑师在考虑建筑设计方案时比较倾向于表现所设计建筑的个性,但是,在表现建筑个性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与已有建筑的共性。
4注重经济的建筑技术设计
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价格也相差悬殊,建筑材料的质量与选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实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能在视觉上表现自己的特性,其表现效果一方面来自材料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来自建筑师对其合理地运用和控制。建筑的性格一般会受到建筑的功能要求、体量上的几何关系、基地的基本特征、环境状况、艺术设计理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影响。
4结语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使建筑发展走高效化、集约化和经济化的道路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建筑设计者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建立宏观的经济性理念,合理地确定各种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标准,总结各项经济性措施,为满足社会各类需求、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使建筑达到经济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高辉.建筑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2] 王恺.建筑设计经济性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1.
【關键词】建筑设计 经济性
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研究建筑设计中的经济性,主要是通过对建筑设计中的经济性理念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使大家能够认识到经济性在建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了解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实现经济性目标,帮助设计人员从思想上建立起对建筑设计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创作实践中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力求获得建筑作品的最佳效益。
1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经济性问题
(1)不重视建筑方案的经济性研究。设计构思中,人们习惯于仅对一般的建筑功能、形式表现等进行思考。缺少对建筑经济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经济条件的客观分析,使得实际工程中超出经济条件而违反概、预、结算梯级制约关系的实例屡见不鲜。
(2)忽视建筑使用中的消费成本。对建筑经济性的认识局限于建设成本的最小化,而忽视使用过程中能源、资源的消耗成本,缺少对社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研究,常常造成建设低投入和使用高能耗、低效率的非良性循环。
(3)缺乏综合效益观念。孤立地理解经济效益,将高经济回报作为建筑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环境质量、社会效益,最终使经济效益也很难得到保证。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传统发展观的局限。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传统发展思路及价值标准受到普遍的质疑。对社会资源主动性的高效利用、健康环境的有效营建和维护,提高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和目标。这些认识上的进步也促发了人们对经济性的内涵、评价标准及相关设计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和整合。
2建筑设计经济性理念的建立
建筑经济学家P·A·斯通在其《建筑经济学》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经济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最廉价的建筑,而是一种美观的而且在建造费用、运营管理费用、人工费用上都便宜合算的建筑。从中可以看出,建筑的经济性不仅是建设成本多少的问题,更要考虑如何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综合、高效地加以利用。因此,全面地分析建筑消耗、合理平衡建设成本和消费成本是提高建筑经济性的关键。
(1)强调建筑“全寿命过程”的经济性。建筑的“全寿命过程”是一个建筑系统由计划、设计到建造、使用前后相继彼此关联的运作过程。在建筑设计之初,不仅要研究建筑物生产投资的经济合理性,还要重视建筑物使用消费的经济合理性。据研究,一栋典型的高层商业楼在其50年的使用过程中,最初的建造及设备投资占总消费值的13.7%,而使用能耗占34.0%。可见,只注重前期成本而忽视后期使用功效的经济观是不全面的。
(2)倡导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的有机结合。我们当前的建设实践中存在有盲目追随国际最新潮流的做法,更有许多出于权贵意志的“标新立异”。对于它们是否与现实条件相适宜、是否经济有效,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不是一种客观的设计思路。我们现有经济状况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无视这一差距的建筑创作只能给开发者、使用者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助长社会趋向非正常的超前消费。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我们既要消除低造价、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也要杜绝不顾经济条件片面追求高技术设置的做法,将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可行性相结合,积极探索一条适宜性技术的发展道路。
(3)协调“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关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建筑方针,它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经济条件下建筑创作的规律和标准。即使在今天,方针所倡导的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的内涵仍然应该是我们从事建筑创作的一条重要经济理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处理“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要以发展的眼光加以权衡。“适用”、“经济”是相对具体经济条件而言的。
3建筑经济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1.做好建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
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它主要是在对建筑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做多方案的比选,得出结论、意见和重大措施建议,作为决策部门最终决策的依据。主要包括: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研究、场址选择、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项目设计方案、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要求、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的经济评价。
2.把握好建筑用地的性质及其总体布局
建筑用地及其今后的建设方向是用地设计的两个基本要素, 建筑设计师应根据用地的最佳使用要求对用地本身和设计目标进行分析,使二者得以协调和平衡。总体布局是在全面分析建筑用地条件的基础上,本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总的思路全面综合地考察影响场地设计的各种因素,因地制宜,主次分明、经济合理地对建设用地的利用做出总体安排。场地总体布局的要点有:场地的总平面设计应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当地政府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为依据。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要注重节省用地、节能、节约水资源,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选好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对方案进行评价是沟通建筑师与投资者的有效途径,而且也可以使二者的利益最大程度的趋于一致。建筑设计方案涉及的因素十分广泛,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为了提高投资效果,控制建筑总价,在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这也是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必须注意处理好建筑的功能与建筑形体的关系,应该追求二者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形体应服从于建筑的功能。功能不当的建筑设计方案,即使形体再美,也很难为使用者及投资者接受。其次, 建筑方案设计要着重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可能建筑师在考虑建筑设计方案时比较倾向于表现所设计建筑的个性,但是,在表现建筑个性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与已有建筑的共性。
4注重经济的建筑技术设计
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价格也相差悬殊,建筑材料的质量与选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实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能在视觉上表现自己的特性,其表现效果一方面来自材料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来自建筑师对其合理地运用和控制。建筑的性格一般会受到建筑的功能要求、体量上的几何关系、基地的基本特征、环境状况、艺术设计理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影响。
4结语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使建筑发展走高效化、集约化和经济化的道路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建筑设计者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建立宏观的经济性理念,合理地确定各种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标准,总结各项经济性措施,为满足社会各类需求、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使建筑达到经济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高辉.建筑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2] 王恺.建筑设计经济性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