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爱当爱走近你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关爱。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孩子因父母离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击,造成心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因此家庭、学校应以双倍的爱心共同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温暖的家永远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但我班有几位孩子却有着不完美的家,他们缺少父或母的关爱。作为班主任的我,应更细心的呵护着这些脆弱的心灵。对于他们来说,家是安全的、快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积极调整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其尽快达到平衡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或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片天空下,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由于缺少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关心、疼爱,而使心理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行为的出现都是单亲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下面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對孩子要求过严
  有些家长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心理压力大,且相当多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有的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节俭,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一旦孩子的各种行为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便会引起不满,出现责备等不良行为。另外,单亲家庭家长长期的过度疲劳,会使他们感到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自尊,限制其自由发展,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二)对孩子监管不力
  单亲家庭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缺陷,有的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遗弃他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对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的家庭,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压抑,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生活。
  (三)对孩子过度溺爱
  单身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给予正常的管教。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妥让、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健全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四)孩子缺乏社会交往
  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以免被别人欺负,过度地保护;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目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有一年,我班上有一个学生,他父母离弃后各自再婚,谁也顾不了孩子,孩子处于完全的放养状态。迟到、不拿课本,不写作业、旷课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连着两天没来学校,联系不到家长和他本人,经过了解才知道是到录像厅看通宵录像,因为他常去,所以有的学生知道。第三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来问,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没有一点惭愧自责之色。后来我经常以帮忙为借口叫他擦黑板,到我办公室里拿东西,倒垃圾,有时帮我擦擦自行车,从来不提他家里的事。渐渐地和我有点亲近了,逃学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但是那种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情形,直到毕业也没有完全改掉。
  归纳起来说,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表现:一是任性、自私、冷漠,讲狠斗恶;二是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三是不讲文明、礼貌,进取心、上进心较差;四是学习成绩低下、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
  二、导致单亲家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单亲家庭本身的因素:单亲家庭子女因为父母的婚变或家庭的不幸,家庭结构、亲子关系被破坏加上家庭教养方式的错误,是造成单亲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单亲家庭中,孩子可能很难学到不和他们一起生活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性别角色。无父的家庭,子女往往缺乏安全感。无母的家庭,会造成子女情感能力退化,可能造成孩子情感障碍,形成自我封闭。同时,单亲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会出现很多错误,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家长会出于自己对婚姻的失败或因孩子失去父(母)亲而对孩子充满愧疚之情,对孩子的要求总是不加分辨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为所欲为、没有责任心、自私、叛逆,从小就养成了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心理等等。第二种家长对孩子冷淡、忽略,使孩子感到孤独、害怕,逐渐形成冷酷无情、富有攻击性、自以为是的性格,情绪极不稳定,易怒,对别人漠不关心;第三种家长将自己婚姻破裂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稍有不顺心或碰到挫折,便以“打”代“教”,极易造成孩子暴躁、蛮横的性格,对世界充满仇恨,甚至有报复的倾向;第四种家长往往因家庭破裂而对子女寄予厚望,对子女要求极其严格,往往干涉孩子的行为,稍有不从便唠叨、埋怨甚至严厉叱责,很容易引发子女逆反心理,与父母对峙。 (二)来自社会、学校的因素:一方面,社会对离婚现象存在一定的偏见,周围人的议论会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强烈的反应,他们往往认为父母的离婚是见不得人的,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惟恐同学谈起。社会公众舆论一般都认为单亲家庭在教育和哺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重大欠缺,因此而反对离婚,反对单亲家庭,甚至歧视单亲家庭的儿童,社会对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的片面夸大也给他们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学生难免犯错误,有些学校对犯错误的学生处理简单,动辄批评处分,或简单归为单亲家庭的影响所至,使学生羞愧,愤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冷漠、孤僻、对立、消沉的心理。 (三)单亲学生自身的因素:心理认知和调节能力差也是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并开始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但是,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甚至认识中的自己是被扭曲变形的自己,自己还不以为然,或者根本不想去认识自己。同时由于自我调节能力上的局限性,面对生活中出现家庭变故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会让自己突然陷入一种茫然、焦急、狂躁的情绪之中,更有甚者会产生对生命的绝望。   三、如何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内战在他们心理留下了阴影。重视和加强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种植爱心,培育他们宽容心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但是我认为老师倾注在单亲孩子身上的爱应比倾注在普通学生身上的爱多一点,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让他们在家庭里受到的伤害可以在老师这儿得到一份温暖。首先,应多观察单亲家庭的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比如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跟外婆一起生活。有一天上课时,这位学生心神不定,东张西望,经过询问,原来她父亲给她寄了一百元钱,她想去取来自己用,不让外婆知道,又觉得这样做不好。我了解后,耐心地告訴她,这样做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亲情、孝道等问题。通过交谈,她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关注这样一些小事,往往比关注“大事”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日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龄朋友。我们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作为老师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并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三)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我们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四)活动矫正,激发他们的集体意识
  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减轻、消除他们不良的情绪体验和敌对心理,使他们意识并体验到自已在集体中的地位,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意识。同时,通过活动对他们进行情绪疏导,有意识地转移他们的注意,改变对周围环境的偏执认知和情绪反应,创造表现自已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走出因家庭所造成的恐惧和抵触,战胜孤僻,愉快、舒畅地生活、学习和交友。
  (五)激发信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由于家庭的残缺,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但其心灵深处还是隐藏着自信心的渴求。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理解、信任他们,以稳定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有信任,才能端正和增强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习上的焦虑。同时,教师要把握时机,善于诱发,在学习上给予关心和正确地引导,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榜样的作用,肯定他们的成绩,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增强责任感”和“自我提高感”及“获得成功感”,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采用有效的方法,抚平其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健康的成长。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呼吁社会每一个人都来爱护关心单亲家庭子女。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通达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让每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要真诚、平等和鼓励。只要我们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的科学态度,给予他们“润物细无声”式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相信单亲家庭孩子一定也可以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晓敏:浅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因素[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40-43. [2] 李建平、金志明:《认清功能 明确目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月20日
  [3]匡瑛,朱倩倩,崔景贵:《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丁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载《理论与现代化》2008(3) [5]张靖. 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校园心理,2010,01:38-39.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的全力配合。多年来,本人在“家校共育养习惯”方面通过明确目标责任,促进家校共育的一致性;榜样示范激励,提升家校共育的有效性;拓宽合作渠道,加强家校共育的全面性;注重评价导向,强化家校共育的激励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使家校形成合力,学生行为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  关键词:家校共育;好习惯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促进人走向成功的阶梯。为了给孩子奠定坚实的发展
期刊
摘要:青少年价值观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新领域,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消除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加强青少年对价值观认知的深化以及价值行为的转化。通过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学校教师提升素质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与网络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开创情感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新途
期刊
摘要:文章阐述了面对特长生,创建特色班级的过程。从树立班级信念,布置幽雅墙壁两个方面建设班级文化,引领良好班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向关注”解决问题,“以长促长”提升学生的价值感,让班级变得更加和谐;运用目标导向策略,实现班级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扬长教育;目标导向  我校是我区唯一的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学校,是青少年实现体育梦想的发祥地,是青少年体育竞技的摇篮。体校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动、
期刊
摘要:没有智慧的爱心或是没有爱心的智慧,都是教育的一种或缺。在班主任这片沃土,我始终坚持用教师的智慧,努力寻找适合孩子的爱,以付出适合的爱为宗旨,让适合的爱成为神奇的画笔,连接每个孩子的心灵,师生共同画出班级这个同心圆。在班级管理中我尝试了以下爱的方法:一、放开手,爱是对学生的信任。(二)拉紧手,爱是对学生的宽容。(三)手握手,爱是对学生的理解。(四)拍起手,爱是对学生的鼓励。我相信,在平凡的教育
期刊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助力他们的成长。作为班主任,给学生提供成长的“场”:植入“活动场”,用体验促进学生成长;植入“激励场”,用个性彰显生命活力,以此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关键词:活动场;体验;激励场;个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一个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创设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激烈,小学生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如何正视这种现象,在学科教育中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文章从以下几点分析了这个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大膽的探索、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及时评价、适时引导。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学;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激烈,随之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已进入一个“高心理负荷”的时代,甚至连小学生也
期刊
摘要:命运选择我踏上三尺讲台,也就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曾经高考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师范大学,如今如愿以偿的走入教育这片沃土。完美实现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起初,我以为在工作中我会充满自信、从容淡定,但是,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我突然发现,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我以为。以下是我工作一学年以来总结的班级管理小妙招。  关键词:耐心;赏识;自控力  一、用耐心的态度去教孩子——学会等待  我
期刊
摘要:作为班主任,用职业的敏感细心地观察着孩子,走近孩子,亲近孩子,呵护孩子,温暖孩子,把他们的喜怒哀乐融进我们的世界。在日常的繁忙事物中锻炼自己,从处理问题中总结经验,从实践和思考中掌握教育学生的一般规律。一句话,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广博的爱创造着无数的奇迹。走进孩子内心,孩子真正喜欢你,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关键词:走进内心;融入内心
期刊
授课年级  六年级  设计思想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知识或者事物的认知已经从外在的形式上转向事物的本质内在。如果他们对知识或者事物本身是未知的,那么,不需要象低年级的孩子那样,通过游戏或者情景的活动方式去吸引他们,才会产生好奇心。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要注重于兴趣爱好、眼界的拓宽方面的培养,同时他们的爱好是單纯的,会使孩子们体会到一种简单的快乐。所以,如何引导孩子去
期刊
摘要:初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因此一个班级要有完整的班级制度;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德育教育,努力营造互助互爱、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但初中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那就需要我们有等待之意,守望之心,做一个教育麦田的守望者。  关键词:制度;家校合作;抖音;德育  第一次接触“守望”这个词,源于上学时过读的一本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