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孝”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命题,在古代政治社会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孝”的政治化,使得在历史上其内涵不断变迁,乃至走向扭曲。本文以《论语》记载为核心,追溯孔子话语下“孝”的本位含义,从孝的基本意义,到孝与仁和礼、亲族社会、忠君的关系,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孝 论语 孝悌 忠 亲族社会
“孝”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自汉武帝以后,“孝”成为政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孝治天下”“以孝劝忠”“忠臣孝子”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特色。但是,后代“孝”的观念是在不断建构和层层累积之上形成的,不断远离其原本样貌。要探讨孔子所讲述的“孝”离不开对《论语》的细读。《论语》中直接或间接谈及“孝”或“悌”的有二十章,分别为:《学而篇》第2章、第6章、第11章;《为政篇》第5到8章、第20章、第21章;《里仁篇》第18到21章;《颜渊篇》第5章;《子路篇》第18章、第20章;《宪问篇》第40章、第43章;《阳货篇》第21章;《微子篇》第18章。本文以《论语》为核心追溯在孔子的讲话语境中,“孝”的原本样貌。
一、孝之基本含义
“孝”在文字学上的解释,在《说文解字》卷八“老部”记载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①。从字形上看是“子”在下,扶着上面的“老”,所谓“子承老”也,意思是侍奉父母。但是具体哪些行为算作侍奉父母,哪些不算,从字形上就不能看出了。
我们一般认为基本的孝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但这其实与孔子的观念有所不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7章)孔子提出在物质上奉养父母与饲养犬马(也有的注经家解释为犬马奉养母犬母马)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不能算是孝。《孟子·离娄下》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②,讲人的天性包含两部分,人性与动物性,情感、道德、礼法、伦理才属于人性的部分,而结合孔孟之说,孔子所谓的“养父母”应属于动物性的部分,孝是人性的展现,所以“养”不属于孝,而“敬”才属于孝。
故我们得出结论,孔子所谓“孝”,最基本的含义是精神层面关怀父母,使父母愉悦,而非物质层面。与前一章《论语》类似:“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8章)也印证了前面的结论,“色难”朱熹解释为:“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旧说,承顺父母之色为难,亦通。”③无论是孝子之容色还是承顺父母之容色,总之是精神层面的侍奉,也属“敬”之一种。“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6章)本章解释众说纷纭,朱熹汇总为主要之两说:“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④无论哪一解,皆非指物质生活层面,取前一解恰符合《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⑤,将守护自己的身体作为孝的开端。
通过以上分析,孔子之孝的基础层面可概括为:尊敬父母,从精神上关怀父母,并能体谅父母之心。在此并没有物质奉养父母的含义,那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人性的基本要求,达不到“孝”的程度。
以下再列举几章反映这一层面“孝”的《论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18章)本章谈到劝谏,而谏的宗旨是即使父母不听从,仍然要“敬”,合于前文所说“不敬,何以别乎”,但是到后世“孝”被极端地推崇甚至扭曲的时代,便由本章《论语》发挥出“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弟子规》)这样的说法,这便是愚孝了。“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19章),这是体谅父母之心。“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21章),表达的则是发自内心地关怀父母。“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11章)“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第20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論语·微子》,第18章)这三章异曲同工,讲晚辈继承父辈之志,这也暗合前面提到的“敬”与“体谅父母之心”,此外还有光大祖辈美德之意,也是“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曾子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9章)亦是此意。
二、孝之延伸及其意义
(一)孝与仁、礼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章)本章交代出孝(孝悌,悌是孝的推及,后文将有论述)是仁的根本和基础。有子的观点是否能代表孔子?在此我们找一条旁证,“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6章),本章反映孔子教育理念中“先德后才”之观念,“行有余力”则德已有成,再学文化。而依据孔子的叙述顺序,“德”始于“孝悌”,终于“仁”,可证孝悌为仁之根本。与前文结论并不矛盾。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21章)本章内容是宰我与孔子辩论关于“守孝之礼”。孝和礼挂上钩,外在可以表现为礼,是礼的实质之一,二者互为表里。宰我是“孔门四科”中“言语”科的重要代表,“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3章),宰我辩才出众,本章他提出反对“三年之丧”的理由其实孔子无法辩驳,因此孔子并没有在逻辑上驳倒宰我,改辩驳口吻为教导口吻,所谓“食夫稻,衣夫锦”云云即是如此,但被宰我以无理之言辞驳回。最后孔子讲“予之不仁也”看似也并没有从逻辑上驳倒宰我,实际上可从两个角度解释。其一是前文已得出结论,孝是仁的基础,宰我不孝也当然就不仁了。其二联系“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3章),可以看出,仁是礼乐的基础,而孝又是仁的基础,因此也是礼乐的基础。宰我不孝,自然没有资格谈“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样关乎礼乐的话了,其实孔子还是在逻辑上驳倒了宰我。 关于孝与礼之关系,还可佐证:“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5章)孝的外在表现是不违礼,二者互为表里,这与前文的结论一致。结合本章与前一章《论语》又对孝做出一种界定,不仅父母生前有所谓“孝”,生养死葬皆为孝,死后的守孝、祭奠,也属孝的一部分,总体上说这还是侧重精神层面的追思,与前面论述过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异曲同工。
总结起来讲,孝是仁的根基。而仁是礼的根基,所以孝也是礼的根基,同时孝也是礼的内核,孝与礼互为表里。孔子一生志向的关键,在于恢复周礼,通过理解礼的核心意义则可见孝在孔子思想中的核心价值与基础性地位。
(二)孝悌与亲族社会
儒家所谓“仁爱”就是有等差的爱,此处等差包括上下等级与亲疏远近两个层面,儒家十分强调爱的推及,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对长辈的孝往往被推及到对同辈的悌,前文引过的“其为人也孝悌”,“入则孝,出则弟”便是例证,而其推及关系见于:“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21章)由孝入悌,二者同样重要,难怪孔子要感慨“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篇》,第43章)了。
在《论语》中有两条记载值得我们关注。“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第5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18章)我们不禁提出疑问:为何司马牛要以无兄弟为忧?而孔子为何主张父子之间毫无原则地相互隐瞒,置法律于何地?这些问题似乎现代人不易理解。其实这就是儒家所信奉的亲族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亲族的力量大于一切,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称这种社会模式为“礼俗社会”而区别于西方的“法理社会”。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第13章)“因不失其亲”就是亲族社会的体现。既然以亲族关系为社会建立的根本,那么无兄弟就无亲族,势单力薄;父子之间的孝慈也就大于一切了,这两章《论语》的疑难迎刃而解。可见,孝悌是亲族社会的基础。
(三)孝父与忠君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孝治天下”成为古代社会常见的治国策略,“忠臣孝子”成为文人所追求的人格典型。这种“孝”的政治意义便来源于孔子。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 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第20章)本章讨论“士”的定义,“士” 是先秦时代贵族的最下一层,其最重要的使命在于政治承担,故孔子言“不辱君命”;但第二等级的“士”却看似与政治无关,只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似乎暗示“孝悌”与政治有一定关联,“孝悌”仿佛是政治之基础。有两章《论语》可以印证这一点。其一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章)其二为:“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21章)前一章讲“孝悌”者不会“犯上作乱”,显然是在讲孝父与忠君的关系,孔子关于“孝”的基本逻辑是“由孝入忠”。后一章体现了孔子讲话之技巧,提问之人所言“为政”乃狭义之“做官”,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为布衣,故此人觉得孔子并未“为政”,孔子讲的两次“为政”则偷换了概念,換为广义的“治国”之意。孔子如何“治国”呢?正是宣扬孝道,将其推及至“有政”上,塑造孝子,进而塑造忠臣,这当然也算“为政”了。《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所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⑥,亦是此意,由孝入忠。
前文所谈到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也同样被引入到政治领域。可举两例:“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第40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篇》,第18章)这两章表现的是贵族之孝,即新君或新即位的大夫沿袭乃父之政,便由家庭层面的孝进入政治层面的孝,足以表率天下,正是孔子所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此外,孔子还提到贵族阶层之“孝”可以感化天下,这就是后代“孝治天下”之理论雏形了。“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第20章)本章所言“孝慈”的主语和“则忠”的主语不同,前者是贵族,后者是民。贵族之孝能够以上化下,使百姓皆孝,进一步由孝而忠,这是儒家君子“教化”之思想,所谓“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19章)即是此意。这种上以孝化下的理念,亦有旁证,如《孝经·天子章第二》云:“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⑦又如《孝经·庶人章第六》云:“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⑧,俱是此理。
①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3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1页。
③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页,第55页。
⑤⑥⑦⑧ 胡平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第1页,第4页,第11页。
作 者:宋振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诗词、中国古代小说。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关键词:孝 论语 孝悌 忠 亲族社会
“孝”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自汉武帝以后,“孝”成为政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孝治天下”“以孝劝忠”“忠臣孝子”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特色。但是,后代“孝”的观念是在不断建构和层层累积之上形成的,不断远离其原本样貌。要探讨孔子所讲述的“孝”离不开对《论语》的细读。《论语》中直接或间接谈及“孝”或“悌”的有二十章,分别为:《学而篇》第2章、第6章、第11章;《为政篇》第5到8章、第20章、第21章;《里仁篇》第18到21章;《颜渊篇》第5章;《子路篇》第18章、第20章;《宪问篇》第40章、第43章;《阳货篇》第21章;《微子篇》第18章。本文以《论语》为核心追溯在孔子的讲话语境中,“孝”的原本样貌。
一、孝之基本含义
“孝”在文字学上的解释,在《说文解字》卷八“老部”记载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①。从字形上看是“子”在下,扶着上面的“老”,所谓“子承老”也,意思是侍奉父母。但是具体哪些行为算作侍奉父母,哪些不算,从字形上就不能看出了。
我们一般认为基本的孝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但这其实与孔子的观念有所不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7章)孔子提出在物质上奉养父母与饲养犬马(也有的注经家解释为犬马奉养母犬母马)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不能算是孝。《孟子·离娄下》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②,讲人的天性包含两部分,人性与动物性,情感、道德、礼法、伦理才属于人性的部分,而结合孔孟之说,孔子所谓的“养父母”应属于动物性的部分,孝是人性的展现,所以“养”不属于孝,而“敬”才属于孝。
故我们得出结论,孔子所谓“孝”,最基本的含义是精神层面关怀父母,使父母愉悦,而非物质层面。与前一章《论语》类似:“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8章)也印证了前面的结论,“色难”朱熹解释为:“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旧说,承顺父母之色为难,亦通。”③无论是孝子之容色还是承顺父母之容色,总之是精神层面的侍奉,也属“敬”之一种。“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6章)本章解释众说纷纭,朱熹汇总为主要之两说:“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④无论哪一解,皆非指物质生活层面,取前一解恰符合《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⑤,将守护自己的身体作为孝的开端。
通过以上分析,孔子之孝的基础层面可概括为:尊敬父母,从精神上关怀父母,并能体谅父母之心。在此并没有物质奉养父母的含义,那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人性的基本要求,达不到“孝”的程度。
以下再列举几章反映这一层面“孝”的《论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18章)本章谈到劝谏,而谏的宗旨是即使父母不听从,仍然要“敬”,合于前文所说“不敬,何以别乎”,但是到后世“孝”被极端地推崇甚至扭曲的时代,便由本章《论语》发挥出“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弟子规》)这样的说法,这便是愚孝了。“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19章),这是体谅父母之心。“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21章),表达的则是发自内心地关怀父母。“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11章)“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第20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論语·微子》,第18章)这三章异曲同工,讲晚辈继承父辈之志,这也暗合前面提到的“敬”与“体谅父母之心”,此外还有光大祖辈美德之意,也是“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曾子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9章)亦是此意。
二、孝之延伸及其意义
(一)孝与仁、礼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章)本章交代出孝(孝悌,悌是孝的推及,后文将有论述)是仁的根本和基础。有子的观点是否能代表孔子?在此我们找一条旁证,“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6章),本章反映孔子教育理念中“先德后才”之观念,“行有余力”则德已有成,再学文化。而依据孔子的叙述顺序,“德”始于“孝悌”,终于“仁”,可证孝悌为仁之根本。与前文结论并不矛盾。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21章)本章内容是宰我与孔子辩论关于“守孝之礼”。孝和礼挂上钩,外在可以表现为礼,是礼的实质之一,二者互为表里。宰我是“孔门四科”中“言语”科的重要代表,“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3章),宰我辩才出众,本章他提出反对“三年之丧”的理由其实孔子无法辩驳,因此孔子并没有在逻辑上驳倒宰我,改辩驳口吻为教导口吻,所谓“食夫稻,衣夫锦”云云即是如此,但被宰我以无理之言辞驳回。最后孔子讲“予之不仁也”看似也并没有从逻辑上驳倒宰我,实际上可从两个角度解释。其一是前文已得出结论,孝是仁的基础,宰我不孝也当然就不仁了。其二联系“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3章),可以看出,仁是礼乐的基础,而孝又是仁的基础,因此也是礼乐的基础。宰我不孝,自然没有资格谈“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样关乎礼乐的话了,其实孔子还是在逻辑上驳倒了宰我。 关于孝与礼之关系,还可佐证:“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5章)孝的外在表现是不违礼,二者互为表里,这与前文的结论一致。结合本章与前一章《论语》又对孝做出一种界定,不仅父母生前有所谓“孝”,生养死葬皆为孝,死后的守孝、祭奠,也属孝的一部分,总体上说这还是侧重精神层面的追思,与前面论述过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异曲同工。
总结起来讲,孝是仁的根基。而仁是礼的根基,所以孝也是礼的根基,同时孝也是礼的内核,孝与礼互为表里。孔子一生志向的关键,在于恢复周礼,通过理解礼的核心意义则可见孝在孔子思想中的核心价值与基础性地位。
(二)孝悌与亲族社会
儒家所谓“仁爱”就是有等差的爱,此处等差包括上下等级与亲疏远近两个层面,儒家十分强调爱的推及,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对长辈的孝往往被推及到对同辈的悌,前文引过的“其为人也孝悌”,“入则孝,出则弟”便是例证,而其推及关系见于:“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21章)由孝入悌,二者同样重要,难怪孔子要感慨“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篇》,第43章)了。
在《论语》中有两条记载值得我们关注。“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第5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18章)我们不禁提出疑问:为何司马牛要以无兄弟为忧?而孔子为何主张父子之间毫无原则地相互隐瞒,置法律于何地?这些问题似乎现代人不易理解。其实这就是儒家所信奉的亲族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亲族的力量大于一切,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称这种社会模式为“礼俗社会”而区别于西方的“法理社会”。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第13章)“因不失其亲”就是亲族社会的体现。既然以亲族关系为社会建立的根本,那么无兄弟就无亲族,势单力薄;父子之间的孝慈也就大于一切了,这两章《论语》的疑难迎刃而解。可见,孝悌是亲族社会的基础。
(三)孝父与忠君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孝治天下”成为古代社会常见的治国策略,“忠臣孝子”成为文人所追求的人格典型。这种“孝”的政治意义便来源于孔子。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 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第20章)本章讨论“士”的定义,“士” 是先秦时代贵族的最下一层,其最重要的使命在于政治承担,故孔子言“不辱君命”;但第二等级的“士”却看似与政治无关,只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似乎暗示“孝悌”与政治有一定关联,“孝悌”仿佛是政治之基础。有两章《论语》可以印证这一点。其一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章)其二为:“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21章)前一章讲“孝悌”者不会“犯上作乱”,显然是在讲孝父与忠君的关系,孔子关于“孝”的基本逻辑是“由孝入忠”。后一章体现了孔子讲话之技巧,提问之人所言“为政”乃狭义之“做官”,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为布衣,故此人觉得孔子并未“为政”,孔子讲的两次“为政”则偷换了概念,換为广义的“治国”之意。孔子如何“治国”呢?正是宣扬孝道,将其推及至“有政”上,塑造孝子,进而塑造忠臣,这当然也算“为政”了。《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所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⑥,亦是此意,由孝入忠。
前文所谈到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也同样被引入到政治领域。可举两例:“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第40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篇》,第18章)这两章表现的是贵族之孝,即新君或新即位的大夫沿袭乃父之政,便由家庭层面的孝进入政治层面的孝,足以表率天下,正是孔子所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此外,孔子还提到贵族阶层之“孝”可以感化天下,这就是后代“孝治天下”之理论雏形了。“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第20章)本章所言“孝慈”的主语和“则忠”的主语不同,前者是贵族,后者是民。贵族之孝能够以上化下,使百姓皆孝,进一步由孝而忠,这是儒家君子“教化”之思想,所谓“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19章)即是此意。这种上以孝化下的理念,亦有旁证,如《孝经·天子章第二》云:“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⑦又如《孝经·庶人章第六》云:“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⑧,俱是此理。
①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3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1页。
③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页,第55页。
⑤⑥⑦⑧ 胡平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第1页,第4页,第11页。
作 者:宋振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诗词、中国古代小说。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