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倍受重视。笔者从情感、态度、民主化等方面作些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从而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问题背景
(1)长期以来我国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双基,这就形成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使得上课与教师合作机会不同,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只是消极参与。
(2)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以“我”为中心,缺乏正常的交往,心理脆弱,对他人缺少体谅和关心,而未来社会中需要广泛的协作与交流,这就对现在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当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不外乎心理负担和生理负担两种,国家出台的“减负减压”措施家喻户晓,但减负减压并非简单地减少课业,更不等于不读书,而是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更需要师生的密切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
二、问题认识
1.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数学方面,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这势必要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的过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2.教师应持教学相长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
学生到校学习,由于年龄、生理等诸原因,在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水平,思维发展水平,能力层次等方面与教师有着差异,在求学的过程中,理应得到教师耐心的指导。他们在获取新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和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理解他们的心态和困难,想尽办法促使他们增强自信,激发兴趣,努力学习。
3.实行民主化课堂教学
合作,这是儿童和成年人从事共同的发展性活动的一种人道主义思想,这种共同活动依靠相互理解彼此深入来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以及集体分析这种活动的进程和结果。所以,师生间、同学间应该是互助、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的关系。教学民主还体现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笑”,且“大胆、大方、大度”。
三、问题探索
1.心理沟通——铺垫师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受着认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着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马明老师说过:“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本质上不是真正的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应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潜能特征等诸方面出发,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2.课堂教学是实施“合作教学”的主阵地
(1)创设设问情境,引发师生“合作教学”。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疑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提问的设计要选准问题的突破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达到与全体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2)创设动态情境,展示师生“合作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主导学生学习,创设出生动活泼的热烈氛围,把导课艺术、沟通情感、提问技巧、语言体态、板书设计和组织管理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把动手、动口、动脑结合在一起。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变枯燥为生动,化模糊为清晰,转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教学活化为动态组合,形成平衡协调的动态情境。
(3)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密切师生间的“合作教学”。数学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且要延伸到课外。只有把课上与课下,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数学学习。让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生产实践,联系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把实际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实际化。笔者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银行利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为家长的购房贷款出谋划策。学习了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后,分組测量校园旗杆和教学楼的高度。
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能力,学会了学习;使学生更体会到了数学与生产实际的关系,也进一步密切了师生间的合作关系。
(4)开展第二课堂——延续师生“合作教学”。我们必须解决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怎样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怎样克服“差生”的学习障碍,防止成绩分化?怎样针对“优生”特点,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拔尖人才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单靠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开展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拓展。首先,学生之间的学法差异,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进一步因人因情做好指导,包括:传递解惑、帮助理解、树立信心、方法矫正、学习反省等,激励学生思考,逐渐加强学习。其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拓宽数学知识面。我校在倡导素质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包括:组织学法、数学史讲座、开展竞赛、调查活动、成立数学研究和小论文撰写小组、模型制作、墙报编辑小组、数学讨论小组等。
当然,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数学“合作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多一些学生间、师生间的讨论和对话,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在分享成果当中既能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一种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挑战。
一、问题背景
(1)长期以来我国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双基,这就形成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使得上课与教师合作机会不同,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只是消极参与。
(2)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以“我”为中心,缺乏正常的交往,心理脆弱,对他人缺少体谅和关心,而未来社会中需要广泛的协作与交流,这就对现在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当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不外乎心理负担和生理负担两种,国家出台的“减负减压”措施家喻户晓,但减负减压并非简单地减少课业,更不等于不读书,而是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更需要师生的密切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
二、问题认识
1.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数学方面,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这势必要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的过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2.教师应持教学相长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
学生到校学习,由于年龄、生理等诸原因,在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水平,思维发展水平,能力层次等方面与教师有着差异,在求学的过程中,理应得到教师耐心的指导。他们在获取新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和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理解他们的心态和困难,想尽办法促使他们增强自信,激发兴趣,努力学习。
3.实行民主化课堂教学
合作,这是儿童和成年人从事共同的发展性活动的一种人道主义思想,这种共同活动依靠相互理解彼此深入来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以及集体分析这种活动的进程和结果。所以,师生间、同学间应该是互助、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的关系。教学民主还体现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笑”,且“大胆、大方、大度”。
三、问题探索
1.心理沟通——铺垫师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受着认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着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马明老师说过:“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本质上不是真正的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应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潜能特征等诸方面出发,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2.课堂教学是实施“合作教学”的主阵地
(1)创设设问情境,引发师生“合作教学”。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疑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提问的设计要选准问题的突破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达到与全体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2)创设动态情境,展示师生“合作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主导学生学习,创设出生动活泼的热烈氛围,把导课艺术、沟通情感、提问技巧、语言体态、板书设计和组织管理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把动手、动口、动脑结合在一起。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变枯燥为生动,化模糊为清晰,转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教学活化为动态组合,形成平衡协调的动态情境。
(3)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密切师生间的“合作教学”。数学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且要延伸到课外。只有把课上与课下,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数学学习。让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生产实践,联系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把实际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实际化。笔者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银行利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为家长的购房贷款出谋划策。学习了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后,分組测量校园旗杆和教学楼的高度。
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能力,学会了学习;使学生更体会到了数学与生产实际的关系,也进一步密切了师生间的合作关系。
(4)开展第二课堂——延续师生“合作教学”。我们必须解决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怎样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怎样克服“差生”的学习障碍,防止成绩分化?怎样针对“优生”特点,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拔尖人才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单靠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开展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拓展。首先,学生之间的学法差异,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进一步因人因情做好指导,包括:传递解惑、帮助理解、树立信心、方法矫正、学习反省等,激励学生思考,逐渐加强学习。其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拓宽数学知识面。我校在倡导素质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包括:组织学法、数学史讲座、开展竞赛、调查活动、成立数学研究和小论文撰写小组、模型制作、墙报编辑小组、数学讨论小组等。
当然,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数学“合作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多一些学生间、师生间的讨论和对话,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在分享成果当中既能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一种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