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人性使然,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我们该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需要在“智”上下功夫,有“智”者事竟成。
家教要理智。生活中,孩子一旦固执己见或不听管教,一般的家长都会或厉声训斥,或破口大骂,或拳打脚踢。这其实不是理智的教育,而是冲动的伤害。常言道,冲动是魔鬼。在冲动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失去理智,失去冷静,所以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当我们冲动时,怒气会冲昏头脑,行为必然出格,这样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孩子毕竟是孩子,偶尔表现出一些固执、倔强的状态或行为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不仅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的特点,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为之生气或抱怨。而是应当采取理智的态度,或冷处理,或分散他的注意力,或默不作声。当然,这不是纵容或容忍,而是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也给孩子一个缓冲的空间,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去超市,女儿吵嚷着要再买一套芭比娃娃。我认为没有买的必要,就拒绝了她。谁知她不依不饶,倔劲十足。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生气,但并没有批评她或训斥她,而是平静心态后告诉她——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爸爸妈妈都接受不了,然后径直向外走去。后来,才知道这是她羡慕邻家孩子的缘故。我们想了一个办法——让两个孩子交换玩具玩。再到超市,她也没有提出买芭比娃娃的要求了。
遇到问题,冷静客观地思考,是抓住问题关键的不二法则。因此,教育女儿时,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理智,冷静地找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力求药到病除。同时,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她学会思考,学会自我教育。经过思想斗争之后,她或许就能想明白了。即便当时不能想明白,时过境迁之后,她也能很容易地接受我们的观点,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放弃固执或倔强。而这只需要耐心等待,在理智中等待。
家教要明智。家教中,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较,并且经常把“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学习怎么怎么样”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我很反感这样的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和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比较的必要。如非要比较,分明是强人所难,自寻烦恼。虽说有比较就有鉴别,然而家教中的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刀切的思维,是建立在不对等条件上的比较。这样比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给家长带来失望和灰心的情绪,间接的结果则是带给孩子诸多的伤害和委屈。因为它常常会让我们漠视孩子的优点,抹杀孩子进步的积极性,这和家教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教育孩子不是流水线生产,也不是制作模具,不需要一刀切或千人一面的形式,而是为了培养具有个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为了发挥个体的优势,从而使生命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前不久,女儿在饭桌上对我们说:“籍化霄(女儿的同学)整天考一百分,你们一定希望他当你们的孩子吧?”我郑重地告诉她:“籍化霄考再多100分,那是人家的孩子,我们不稀罕。我们的孩子没考100分,但她依然我们眼中最出色、最棒的孩子!”女儿微笑着埋头吃起饭来。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教师,我们爱孩子,但我们更懂孩子。我们知道她能考取90分就不错了,所以从没有要求她考取100分。即便是考了70分,我们也并不批评她,而只是嘱咐她努力上进,认真做事,避免出现重复的错误。此外,我们也从不拿她和别人比较,只是鼓励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她做事的兴趣和热情,尽可能激发她向上的潜能,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改短”。
家教要慧智。孩子的成长就如同庄稼的生长一样,得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来实现或完成。作为“农夫”,家长需要做的只能是除除草,松松土,施施肥,浇浇水,打打虫,而不能揠苗助长或包办代替。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掌握家教的智慧。俗话说,慧由心生,智由心生。家教的智慧完全来自于心底对孩子最真实的爱,最真诚的爱。简而言之,就是放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规律,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和时间,给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生命能够自由地舒展和自主地绽放。
女儿三岁时,我就开始培养她的自理、自立能力,从穿衣叠衣、端碗洗碗、抓药购物等等,很多事情,只要女儿能干,我们就放手让她干。如今,她已经学会了很多同龄人都不会做的事情。教育孩子,需要学会放手,努力做他们成长的旁观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得与失或成与败,我们都要放眼未来,以智慧的目光去打量眼前的事情,并积极创设机会,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潜能和热情,让生命个体得以健康、自由地生长。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作为教师,也是家长,我们需要坚持理智、明智和慧智的原则,为孩子的成长搭桥铺路,为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和更美的姿态面对生活,健康成长。
家教要理智。生活中,孩子一旦固执己见或不听管教,一般的家长都会或厉声训斥,或破口大骂,或拳打脚踢。这其实不是理智的教育,而是冲动的伤害。常言道,冲动是魔鬼。在冲动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失去理智,失去冷静,所以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当我们冲动时,怒气会冲昏头脑,行为必然出格,这样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孩子毕竟是孩子,偶尔表现出一些固执、倔强的状态或行为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不仅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的特点,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为之生气或抱怨。而是应当采取理智的态度,或冷处理,或分散他的注意力,或默不作声。当然,这不是纵容或容忍,而是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也给孩子一个缓冲的空间,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去超市,女儿吵嚷着要再买一套芭比娃娃。我认为没有买的必要,就拒绝了她。谁知她不依不饶,倔劲十足。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生气,但并没有批评她或训斥她,而是平静心态后告诉她——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爸爸妈妈都接受不了,然后径直向外走去。后来,才知道这是她羡慕邻家孩子的缘故。我们想了一个办法——让两个孩子交换玩具玩。再到超市,她也没有提出买芭比娃娃的要求了。
遇到问题,冷静客观地思考,是抓住问题关键的不二法则。因此,教育女儿时,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理智,冷静地找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力求药到病除。同时,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她学会思考,学会自我教育。经过思想斗争之后,她或许就能想明白了。即便当时不能想明白,时过境迁之后,她也能很容易地接受我们的观点,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放弃固执或倔强。而这只需要耐心等待,在理智中等待。
家教要明智。家教中,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较,并且经常把“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学习怎么怎么样”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我很反感这样的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和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比较的必要。如非要比较,分明是强人所难,自寻烦恼。虽说有比较就有鉴别,然而家教中的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刀切的思维,是建立在不对等条件上的比较。这样比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给家长带来失望和灰心的情绪,间接的结果则是带给孩子诸多的伤害和委屈。因为它常常会让我们漠视孩子的优点,抹杀孩子进步的积极性,这和家教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教育孩子不是流水线生产,也不是制作模具,不需要一刀切或千人一面的形式,而是为了培养具有个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为了发挥个体的优势,从而使生命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前不久,女儿在饭桌上对我们说:“籍化霄(女儿的同学)整天考一百分,你们一定希望他当你们的孩子吧?”我郑重地告诉她:“籍化霄考再多100分,那是人家的孩子,我们不稀罕。我们的孩子没考100分,但她依然我们眼中最出色、最棒的孩子!”女儿微笑着埋头吃起饭来。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教师,我们爱孩子,但我们更懂孩子。我们知道她能考取90分就不错了,所以从没有要求她考取100分。即便是考了70分,我们也并不批评她,而只是嘱咐她努力上进,认真做事,避免出现重复的错误。此外,我们也从不拿她和别人比较,只是鼓励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她做事的兴趣和热情,尽可能激发她向上的潜能,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改短”。
家教要慧智。孩子的成长就如同庄稼的生长一样,得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来实现或完成。作为“农夫”,家长需要做的只能是除除草,松松土,施施肥,浇浇水,打打虫,而不能揠苗助长或包办代替。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掌握家教的智慧。俗话说,慧由心生,智由心生。家教的智慧完全来自于心底对孩子最真实的爱,最真诚的爱。简而言之,就是放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规律,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和时间,给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生命能够自由地舒展和自主地绽放。
女儿三岁时,我就开始培养她的自理、自立能力,从穿衣叠衣、端碗洗碗、抓药购物等等,很多事情,只要女儿能干,我们就放手让她干。如今,她已经学会了很多同龄人都不会做的事情。教育孩子,需要学会放手,努力做他们成长的旁观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得与失或成与败,我们都要放眼未来,以智慧的目光去打量眼前的事情,并积极创设机会,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潜能和热情,让生命个体得以健康、自由地生长。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作为教师,也是家长,我们需要坚持理智、明智和慧智的原则,为孩子的成长搭桥铺路,为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和更美的姿态面对生活,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