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师生间的交往对话主要是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在教学中展开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方式,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是否得当,正是提高教学效率,达成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手段。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反馈学生的回答呢?
一、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
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馈要及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反馈的积极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学生的回答常常会背离教师的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每一个教学契机,及时地进行反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例如在教学《老王》时,最后升华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我”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往我备课时设定的方向靠,这节课似乎要圆满结束了。这时前排一位学生却小声嘀咕了一句:“因为我没让老王完成心愿呗。”学生的质疑非常小声,他本身似乎也有些不太自信,但这样的一句话却让我有些触动。我马上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馈:“老王的心愿是什么?”学生讨论的结果:老王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关心与帮助,而是能够平等地交流,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帮助,否则他不会在临死的时候还送来鸡蛋与香油。我又问:那么作者愧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讨论:作者为了自己无意中伤害到他人却不自知感到不安,老王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我没能平等地看待老王,给予他人格上的尊重,造成终身的遗憾,所以十分愧怍。
本堂课的成功,正是因为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信息:“没让老王完成心愿”,而且及时地点拨、诱导,让学生明白作者“愧怍”的深层原因。可见,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二、适当延迟对学习信息的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容易助长学生浅尝辄止的学习心理,形成一种思维的惰性。而对学生的回答不及时作出评价,有意延长反馈时间,有时能起到即时反馈不能起到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地进行思索,并在带着问题学习下一阶段的材料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学生仅仅从文本表面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爱,并没有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甚至有学生说:“不就是背影吗?有什么好感动的?面对这种现象,教师没有马上进行解释,而是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一个老人的背影”,问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结合文本展开讨论:
生: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师:为什么沉重?
生:因为父亲当时刚失去父亲,而且又赋闲在家,失去了工作,可以说精神上与经济上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生2:这是一个穿着布衣的背影。
师:这能说明什么?
生2:因为当时父亲经济窘迫,穿布衣。却让我穿大衣。
生3:这是一个黑色的背影。
师:父亲穿的是黑色,那“我”穿的是什么颜色的?
生3:紫红大衣。
师:父亲穿着黑色布衣,却买来橘子(红色)给我(紫红)大衣,这种色彩上对比,有什么作用?
……
教师正是在一步步地引导中,激发了学生对浓浓父爱的体味。最后,教师和学生又满含深情地朗读起最后几段,使学生仿佛与朱自清一起在泪花中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正是教师灵活地变终止型的句号评价为探究型的问号反诘,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了“深刻”、“精彩”和“独到”……这些,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也是教师的一个大脑所望尘莫及的,更是教师的任何事前设计所无法预见的。
三、反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史渥林对课堂师生对话有过精到的阐述,其中一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十分普遍,甚至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这类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而问题大都只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反馈无外乎是“对”、“好”、“是”或“不是”之类。师生之间虽互动频繁,但通常就像照本宣科,缺乏思维的深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反馈如不是一下子就给出答案,而是层层深入,不断地追问,那么,教师的反馈过程也就成了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加深思维的过程。
如鲁迅的《孔乙己》,文中有多处出现“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有位语文教师围绕“笑”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师:孔乙己一出场,有一个字伴随他,这是哪个字?
生:“笑”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生:他的衣服、说话、动作
师: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
生:懒惰又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偷书还不承认。
师: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生:封建科举制度。
生: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就像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一样。
师: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生:(思索、讨论)孔乙己很让人同情,但想到他自己的懒惰,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又很气愤……
师:所以鲁迅先生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教师正是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这些问题处处问到点子上,各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研究透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教师层层深入地反馈引导,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发现、创造、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成为思维的探索、创新的过程。
一、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
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馈要及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反馈的积极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学生的回答常常会背离教师的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每一个教学契机,及时地进行反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例如在教学《老王》时,最后升华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我”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往我备课时设定的方向靠,这节课似乎要圆满结束了。这时前排一位学生却小声嘀咕了一句:“因为我没让老王完成心愿呗。”学生的质疑非常小声,他本身似乎也有些不太自信,但这样的一句话却让我有些触动。我马上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馈:“老王的心愿是什么?”学生讨论的结果:老王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关心与帮助,而是能够平等地交流,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帮助,否则他不会在临死的时候还送来鸡蛋与香油。我又问:那么作者愧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讨论:作者为了自己无意中伤害到他人却不自知感到不安,老王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我没能平等地看待老王,给予他人格上的尊重,造成终身的遗憾,所以十分愧怍。
本堂课的成功,正是因为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信息:“没让老王完成心愿”,而且及时地点拨、诱导,让学生明白作者“愧怍”的深层原因。可见,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二、适当延迟对学习信息的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容易助长学生浅尝辄止的学习心理,形成一种思维的惰性。而对学生的回答不及时作出评价,有意延长反馈时间,有时能起到即时反馈不能起到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地进行思索,并在带着问题学习下一阶段的材料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学生仅仅从文本表面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爱,并没有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甚至有学生说:“不就是背影吗?有什么好感动的?面对这种现象,教师没有马上进行解释,而是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一个老人的背影”,问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结合文本展开讨论:
生: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师:为什么沉重?
生:因为父亲当时刚失去父亲,而且又赋闲在家,失去了工作,可以说精神上与经济上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生2:这是一个穿着布衣的背影。
师:这能说明什么?
生2:因为当时父亲经济窘迫,穿布衣。却让我穿大衣。
生3:这是一个黑色的背影。
师:父亲穿的是黑色,那“我”穿的是什么颜色的?
生3:紫红大衣。
师:父亲穿着黑色布衣,却买来橘子(红色)给我(紫红)大衣,这种色彩上对比,有什么作用?
……
教师正是在一步步地引导中,激发了学生对浓浓父爱的体味。最后,教师和学生又满含深情地朗读起最后几段,使学生仿佛与朱自清一起在泪花中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正是教师灵活地变终止型的句号评价为探究型的问号反诘,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了“深刻”、“精彩”和“独到”……这些,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也是教师的一个大脑所望尘莫及的,更是教师的任何事前设计所无法预见的。
三、反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史渥林对课堂师生对话有过精到的阐述,其中一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十分普遍,甚至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这类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而问题大都只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反馈无外乎是“对”、“好”、“是”或“不是”之类。师生之间虽互动频繁,但通常就像照本宣科,缺乏思维的深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反馈如不是一下子就给出答案,而是层层深入,不断地追问,那么,教师的反馈过程也就成了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加深思维的过程。
如鲁迅的《孔乙己》,文中有多处出现“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有位语文教师围绕“笑”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师:孔乙己一出场,有一个字伴随他,这是哪个字?
生:“笑”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生:他的衣服、说话、动作
师: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
生:懒惰又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偷书还不承认。
师: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生:封建科举制度。
生: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就像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一样。
师: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生:(思索、讨论)孔乙己很让人同情,但想到他自己的懒惰,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又很气愤……
师:所以鲁迅先生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教师正是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这些问题处处问到点子上,各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研究透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教师层层深入地反馈引导,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发现、创造、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成为思维的探索、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