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关键词】学案;导学;探究;操作优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出一条“学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导学案”是由学案和导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教师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操作
“学案式”教学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能力培养是主攻方向。
一般是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线、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综合我校“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
学生依案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学生自研讨论,教师收集问题。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研和讨论互研。要求: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紧扣目标,当堂训练。练习结束后,学生互对答案,也可由教师出示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
反馈小结。根据教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三、“学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学案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导学案”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推行“导学案”是教学模式的收获。学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能学。
“学案”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学案上书写答案的过程也是练习书写的好时机。自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后,要求学生的练习都设计在一张学案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批阅学案的时候不仅要纠正学生的答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
“学案”的使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合作学习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学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导。
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二)教师要强化教研,注重教学反思。
在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巨大潜力。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防止导学案形式化,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要防止导学案内容习题化。我们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防止把导学案变成了一份单纯的当堂达标测试题,使导学案学案失去了导学的功能。我们还要防止把导学案中学生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主体地位的凸显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教师要正确处理使用导学案模式下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处理好导和学、讲和练、思和做、个体与全体、学生与导学案等几方面的关系,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完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期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
[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学案;导学;探究;操作优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出一条“学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导学案”是由学案和导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教师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操作
“学案式”教学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能力培养是主攻方向。
一般是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线、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综合我校“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
学生依案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学生自研讨论,教师收集问题。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研和讨论互研。要求: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紧扣目标,当堂训练。练习结束后,学生互对答案,也可由教师出示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
反馈小结。根据教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三、“学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学案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导学案”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推行“导学案”是教学模式的收获。学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能学。
“学案”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学案上书写答案的过程也是练习书写的好时机。自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后,要求学生的练习都设计在一张学案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批阅学案的时候不仅要纠正学生的答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
“学案”的使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合作学习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学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导。
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二)教师要强化教研,注重教学反思。
在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巨大潜力。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防止导学案形式化,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要防止导学案内容习题化。我们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防止把导学案变成了一份单纯的当堂达标测试题,使导学案学案失去了导学的功能。我们还要防止把导学案中学生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主体地位的凸显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教师要正确处理使用导学案模式下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处理好导和学、讲和练、思和做、个体与全体、学生与导学案等几方面的关系,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完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期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
[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