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高品质的学习。它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是教师组织、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着采取了一些办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不仅仅在于每个学生学到了多少个单词,也不是看他对英语课文掌握的多少,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指导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自主性学习,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在课前指导预习
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教师要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并训练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①先借助单词,再选用自己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读课文。②可以通过听录音,模仿其发音与语音语调。③将文中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在课上向教师,同学请教;④提前通过网络或问询的方式了解本课有关内容的介绍或故事等。
二、持之以恒,养成学生自觉学习习惯
养成习惯,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对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平时,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名言是,“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回答问题就会有进步”。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记载并给予热情的鼓励,期待它燃成熊熊大火。课外,我经常跟孩子父母交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如:每次作业,要求学生相互检查。学生先自改、互评,查寻自己的疏漏,养成细心作业的习惯。不断积累新知识,及时解决新问题。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数学教师持久地培养,数学课上,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动化。
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启发学生提问,学生不会质疑,不会问为什么,不会解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会走入灌输式的教学。即如孔子所调的“学而不思则惘。”因此,要启发学生多思善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使学生消除疑虑;要以激励的语言、生动的手势、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放开胆子;要以及时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灵活的竞赛,使学生大胆实践;要以情境的创设,优生的引路,后进生的亮相,使学生坚定信心;要求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始终参与。学生问对了,要大加赞扬,赞扬他们不仅有胆量而且有能力,学生问错了,也要加以鼓励,表扬他们有胆量提问题就了不起。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
四、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性学习的动机
在课堂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和学习环境等外因的影响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内化才能产生作用。许多专家证明: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如能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的需要,创设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英语的实践性决定了英语教学中必须更多地给学生提供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使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创设英语情景,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语言,便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创设情景运用英语正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要求。用名言、故事导入课;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实物、挂图、幻灯、简笔画等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五、指导学法,让学生“会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要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如教师要经常渗透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
(1)动作识记:像“swim,hot”这样的单词,可以让学生做游泳、扇风的动作,边做边说。
(2)歌谣记忆:在讲12个月份时,教师把它们编成韵律较强的拍手小歌谣,帮助识记。
(3)联想记忆:让学生发挥想象记单词。如eye眼睛→两边是眼睛,中间是鼻梁。
(4)归类记忆:按词性、形近词、音近词、反义词归类,提高单词记忆效率。
六、关注差异,让人人“得学”
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有所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能让“优等生”实现自主,而忽视了少数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不知从何学起,更不知怎样“自主”。我认为教师应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心。
(1)关注情感,鼓励自主。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给他们鼓励,使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得以树立。
(2)明确目标,学会自主。给他们降低学习的难度,使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并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如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每单元最后一课所列出的是本单元所有重点词汇,只要求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认知这些单词,以免过高的要求使他们失去动力,不愿“自主”。
(3)以“好”带“差”,实现自主。“学困生”更需要辅导,于是我制定了这样一条“制度”:每一个帮助别人的“小老师”在平时成绩中都有加分。这样,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当“小老师”,不仅帮助了“学困生”,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经过努力,这些学生也因为“补课”有所收获而渐渐对英语有了学习兴趣,也渐渐知道了该学什么,怎样去学。
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实践、探索、合作。教师应相信学生能自己构建知识,教师自己则成为学生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只要教师创造了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学生就一定会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不仅仅在于每个学生学到了多少个单词,也不是看他对英语课文掌握的多少,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指导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自主性学习,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在课前指导预习
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教师要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并训练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①先借助单词,再选用自己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读课文。②可以通过听录音,模仿其发音与语音语调。③将文中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在课上向教师,同学请教;④提前通过网络或问询的方式了解本课有关内容的介绍或故事等。
二、持之以恒,养成学生自觉学习习惯
养成习惯,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对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平时,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名言是,“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回答问题就会有进步”。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记载并给予热情的鼓励,期待它燃成熊熊大火。课外,我经常跟孩子父母交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如:每次作业,要求学生相互检查。学生先自改、互评,查寻自己的疏漏,养成细心作业的习惯。不断积累新知识,及时解决新问题。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数学教师持久地培养,数学课上,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动化。
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启发学生提问,学生不会质疑,不会问为什么,不会解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会走入灌输式的教学。即如孔子所调的“学而不思则惘。”因此,要启发学生多思善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使学生消除疑虑;要以激励的语言、生动的手势、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放开胆子;要以及时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灵活的竞赛,使学生大胆实践;要以情境的创设,优生的引路,后进生的亮相,使学生坚定信心;要求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始终参与。学生问对了,要大加赞扬,赞扬他们不仅有胆量而且有能力,学生问错了,也要加以鼓励,表扬他们有胆量提问题就了不起。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
四、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性学习的动机
在课堂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和学习环境等外因的影响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内化才能产生作用。许多专家证明: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如能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的需要,创设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英语的实践性决定了英语教学中必须更多地给学生提供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使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创设英语情景,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语言,便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创设情景运用英语正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要求。用名言、故事导入课;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实物、挂图、幻灯、简笔画等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五、指导学法,让学生“会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要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如教师要经常渗透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
(1)动作识记:像“swim,hot”这样的单词,可以让学生做游泳、扇风的动作,边做边说。
(2)歌谣记忆:在讲12个月份时,教师把它们编成韵律较强的拍手小歌谣,帮助识记。
(3)联想记忆:让学生发挥想象记单词。如eye眼睛→两边是眼睛,中间是鼻梁。
(4)归类记忆:按词性、形近词、音近词、反义词归类,提高单词记忆效率。
六、关注差异,让人人“得学”
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有所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能让“优等生”实现自主,而忽视了少数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不知从何学起,更不知怎样“自主”。我认为教师应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心。
(1)关注情感,鼓励自主。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给他们鼓励,使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得以树立。
(2)明确目标,学会自主。给他们降低学习的难度,使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并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如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每单元最后一课所列出的是本单元所有重点词汇,只要求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认知这些单词,以免过高的要求使他们失去动力,不愿“自主”。
(3)以“好”带“差”,实现自主。“学困生”更需要辅导,于是我制定了这样一条“制度”:每一个帮助别人的“小老师”在平时成绩中都有加分。这样,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当“小老师”,不仅帮助了“学困生”,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经过努力,这些学生也因为“补课”有所收获而渐渐对英语有了学习兴趣,也渐渐知道了该学什么,怎样去学。
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实践、探索、合作。教师应相信学生能自己构建知识,教师自己则成为学生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只要教师创造了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学生就一定会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