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童话文体特点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1.总结单元文章中的习
  作方法。
  2.围绕中心,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3.语句通顺,感情真挚。
  【教学设计】
  一、回顾单元,谈话导入
  1.同学们,第六单元“父母之爱”中的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我们感动。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何尝不是如此爱着我们呢?今天这节读写结合课,我们一起再借鉴课
  文的写法,用感恩的心来写写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
  2.(出示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来读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
  【设计意图: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之初,通过谈话,将课本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结,多角度地营造了课堂习作氛围。】
  二、小练笔
  第一环节:跟着课文学方法
  1.如何写父母之爱,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再来看看课文。
  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
  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喊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2.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句话。(通过文本的表达和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妈妈浓烈的爱。)
  3.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这几句话我们能借鉴到哪些写法。
  A.神态描写“眼睛亮亮
  地,兴奋地喊着”。
  B.语言描写,且语言符合人物形象:“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C.动作描写“她搂住了
  我”。
  4.好的文章就是这样,短短几句话,运用传神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一下子让一个爱鼓励的妈妈形象站到了我们的面前。其实这样的妈妈,不就在我们身边吗?任选一种情况,用上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说一说。
  出示:
  记得春季运动会的时候,我跑步得了年级第一名,当我激动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时,妈妈 。
  出示: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考得特别差,当我沮丧地把考试结果告诉妈妈时,妈妈 。
  5.在组织语言中,只要想想爸爸妈妈平时是如何爱我们的,将适合情境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用上,一定能准确表达,既有真情实感,又有对应描写,一定可以打动读者。除了神态、语言、动作,课文中还有哪些描写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呢?一起再来看看。
  出示: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指名读这两句话)
  这两个部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可以从中借鉴什么?
  预设:这里有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可以借鉴。
  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浮现在你眼前?
  预设:坚持不懈地要救
  儿子的父亲的形象,疲惫辛苦的母亲的形象。
  好的描写能让人物形象一下子闪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写人物时,都知道要运用外貌、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但要真正做到感人,还要学会描写方法为文章中心服务,也就是说,要写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所有的描写都要尽量为中心服务,否则只是泛泛而谈,达不到效果。
  正如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毋庸置疑,但他们表达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在习作时也要注意。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要表达的是爸爸妈妈哪方面的爱,严厉的、慈爱的、鼓励的,甚至是唠叨的,可以用什么具体描写来表述。
  出示:
  我妈妈的爱是 ,她经常 。
  我爸爸的爱是 ,她经常 。
  小结:只有为中心服务的描写才能真正打动人,希望同学们在习作时要注意这点。
  【设计意图:教材是学生
  习作的最好例子。只有用好教材,以文本为中心,从文本中挖掘写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习作。本环节,指导学生对课文的习作特色进行总结,并联系生活进行学习迁移,找到练笔的思维起点。】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说
  想法
  课文教给了我们围绕中心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写父母之爱的方法,我们也在具体的分析后又进一步学习了方法。下面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思路。
  (师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习作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表现,要想写好练笔,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平等、深入的对话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励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使学生不再害怕习作。】
  第三环节:爱有千种我
  表达
  经过学习交流,相信大家对于如何写自己爸爸妈妈的爱一定有了很多想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笔纸,将你的
  所思所想写下来。注意写字
  姿势。
  (师巡视,优秀习作做标记,给陷入困境的学困生以相应指导。)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课,定位为百字小练笔,既能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又让习作更有针对性。同时,充分学习习作方法,又在小组交流中加深认识,有了习作的欲望,及时开展习作,更能让学生轻松习作、高效习作。】
  第四环节:你来展示我
  来评
  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的描写都非常精彩。下面请我在习作上标了星号的同学给大家展示自己的优秀习作。
  (生展示读)
  哪位同学来评一下他的小练笔?注意这节课一直在强调的围绕中心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
  学生进行点评,并给予优秀习作课堂奖章。
  听了同学们的展示、品评,大家是不是又有了更多的想法?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改。
  【设计意图:习作是一件
  辛苦的事情,更需要热情而真切的赞美。优秀作品当堂由小作者念出,并由教师和同学点评,增加了其习作的信心。同时,又让其他同学进一步学习习作方法,有了优秀作品的范例,他们修改起来更加有针对性。】
  第五环节:总结方法共
  提高
  这节课我们马上就要结束了,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對习作又有了新的收获。老师也把大家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编了一个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父母之爱不难写
  联系生活创情境
  细节描写要用上
  围绕中心去展开
  【设计意图:习作是有技巧的,好的习作技巧与文学并不违背。在课堂的结束阶段,进行本堂小练笔的习作技巧总结,并以顺口溜的形式呈现,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一、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好吗?(出示谜面:一个小小游泳家, 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了有脚没尾巴。)  生:青蛙。  师:你怎么猜出来的呢?  生:因为青蛙的叫声是呱呱呱,所以我猜是青蛙。  师:你是通过叫声猜出来的。你呢?  生:我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青蛙小时候就是蝌蚪,那时候它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等到长大了,就长出脚来了,尾巴却不见了。所以我猜是青蛙
去某地参加听课活动,又见千人汇聚一幕:偌大的体育场,中央是师生,台上皆听众。四面看台,三面都有观课者,且人头济济,唯有一面不坐一人。哦,这面面向学生,只能看名师背影。  参与语文盛会,正面感受名师风采,未必有错。只是年年如此,令我不由想起10多年前的浦东,也是一次语文的盛宴,叶澜教授来了,不坐安排好的座位——学生身后的几张听课席,而是搬一个小椅子,坐在讲台前。“看课要看学生”,这是叶教授的理由。 
李祖文和他工作室的课程研发,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做出来的。它的价值,在于用课程建设改变人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  一  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正发生,应该是教学的唯一追求。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太多公开课或家常课,大部分教师还是围绕着“教”来设计学习活动。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并未真正发生。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形容当前的不少语文公开课是“鸬鹚捕鱼”。课堂就是“池塘”,教师就是“渔人”,
《夜莺的歌声》以“歌声”为线索,写了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的故事。他,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法西斯强盗。课文内容较长,但是“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可作为阅读指导的切入口。于是,为了体现长文短教,教学中,我以“歌声”为主线索,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关键句子,特别是表现小夜莺言行的句子深入细读,感悟“小夜莺”的形象,体会文章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阅读,特别是对整本书阅读的呼声越来越响亮。随着家长和老师们对整本书阅读意识的逐渐加强,学生手头上的书也越来越多。在这浩如烟海的图书面前,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收获呢?整本书的阅读按照阅读的时间顺序逐渐定型为:阅读前的阅读指导课,阅读中的阅读分享课,阅读后的阅读实践课。“一书三课型”的课程探索,很多语文教师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构想,但是怎样开展?以什么形式开展?不同类型的文体形式又将怎样
黑 蛋  “不得了呐,黑蛋爹滚坡了——”一个豁牙老汉变脸失色站在当街道给一个脸色黝黑的老汉嚷嚷。我们一伙子小娃正在街道边玩甩烟盒游戏,听到了这条爆炸性新闻,撒腿就往黑蛋家跑,跑在我前面的石虎性子急,脚下一滑,啪啦,跌了一跤,他一骨碌爬起来又接着跑。  黑蛋家院子里外拥满了人,嘤嘤哭泣的、交头接耳的、蹲在脚地上一声不吭的,我从人窝缝隙挤进去,只见黑蛋爹脸色惨白躺在一张草席上,身上缠着白布,一动不动。
《游园不值》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我第一遍读时,觉得是一首别具特色的赞美春天的好诗,随着研读教材的深入,越发觉得它又是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力的好教材,奥妙就在诗中的“留白之处”。  “留白”是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无画处皆成妙境”。这首诗中,诗人叶绍翁抱
在湖州市名师班学员与杭州市上城区骨干教师联谊活动中,德清县逸夫小学的倪晓琴老师执教了二年级写话指导课《让动词走进来》。倪老师是亲切和蔼的,学生是活泼灵动的,在师生的多元互动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学生观察想象的潜力,也领略到了教师巧妙引导的魅力。看来,定向的语言文字应用专项训练指导,确实能让学生的写话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专项训练呢?  这个学期,我向各个学校征集单元同步优秀作文,同时
听潘新和教授的讲座,对于资质平平的我来说,确实有些费劲。虽然,他的鸿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我曾经翻阅过,但终究因为深奥难懂,浅浅涉猎便弃之一旁。今天,再聽潘教授的讲座,我努力打通视听与心灵间的隔阂,集中心智走进他的“言语生命动力学之语文教育基本观”。在感知他的学术魅力的同时,深为他冲击权威、执意颠覆传统的学术精神而折服。一个真正有思想的智者,果真尖锐、理性而见地不凡!  潘教授倡导的“言
自然与质朴,本文把这样的一种风格称之为“诉求”,意思是它是语文教学风格的一种主动的、发自内在的要求,它是从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出发的一种探索。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下的语文教育,虽然呈现出各种面貌,但是如何贴近语文、如何以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还具有很大的探索与实践空间。语文教学的风格,并不是刻意包装出来的,而是对语文本体的深刻把握后自然形成的产物。因此,自然与质朴,是语文教学风格的应然。  一、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