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规则,语法是用词造句的综合规则。教学语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基本语言知识,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过去英语教师过分重視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词汇句型的记忆,忽视语言功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倾向。现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编排比较重视语言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小学阶段的终极目标。但是这容易导致一些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只要教会学生说英语就行了,不应该讲语法知识。其实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法;认知
当我们根本不给学生讲语法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错误频繁,语言表达支离破碎,甚至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表达欲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小学阶段教师如何在重视语言交际活动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语法教学?
一、 语法教学应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
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人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具有用口头和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并且具有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创造能力。他们相信语言不是一种习惯体系,而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学习外语不是刺激——反应式的动物型的学习,而是在理解、运用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逻辑推理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人类型的语言。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7-11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11岁至成人期属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但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儿童知觉的随意性和整合性都不断提高。随意注意和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开始发展,但对直观材料的注意起重要作用。儿童的有意识记逐步占主导地位,对机械识记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意义识记的运用逐渐增加,具体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因此根据这个理论发现小学阶段的语法经过适当地讲解教学学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语法教学必须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
二、 充分利用歌曲、游戏等进行语法教学
如: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感的歌谣中学习语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情态动词“can”及其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时,教师可利用《新年好》的旋律编写出下面的歌谣,让学生两两对唱,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
I can sing. I can sing.
What can you do?
I can dance. I can dance.
Let’s dance together.
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填词,在吟唱这首歌谣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句型、语法结构,还陶冶了情操。
三、 语法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 意义情境教学原则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是先放在语言的意义上,他们很少在意语言规则和形式。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英语课上老师首先为孩子们讲解语法规则,他们不仅不感兴趣而且不易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在语法教学上,一些外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 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学现在进行时先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说:Im doing housework now. Im sweeping the floor.(一边说一边拿扫帚做动作)Im cleaning the window.(正在拿抹布擦窗户)Im washing clothes.(做洗衣服的动作)。语言交际是学生习得语法知识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大概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老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境进行现在进行时的操练,目的是这种交际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一时态的用法:Mike是school newspaper的记者,他想为school newspaper写一份同学是如何和他们的家人度过周末的调查报告。Mike的采访是一个示范,接下来五个人一组仿照这个模拟情景组织小组对话,并完成一个采访表格,此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结构和构成要素——主语 是(am, is, are) 动词ing。通过这种模拟的交际活动,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编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动作正进行,要用进行时;主语在句首,am, is, are跟在后;现在分词跟着走,其他成分不可丢;一般问句这样变,把be提到句前去;否定句式也简单,be后只把not加。
(二) 点到为止原则
在讲解语法时很多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讲得详尽了仔细了学生才能理解,这种啰嗦,费时费力反而会弄巧成拙让学生本来刚要清楚的思维一下子糊涂了并且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因此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有时候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多做练习,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因为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比不上成人,理论的知识他们听不懂也不愿意聽,因此在涉及语法解释时应注意点到为止原则。
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本能和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英语语法时不能只一味地讲解知识点,也不可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不涉及语法知识。合理的语法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席小凤,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思南县田秋小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法;认知
当我们根本不给学生讲语法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错误频繁,语言表达支离破碎,甚至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表达欲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小学阶段教师如何在重视语言交际活动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语法教学?
一、 语法教学应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
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人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具有用口头和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并且具有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创造能力。他们相信语言不是一种习惯体系,而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学习外语不是刺激——反应式的动物型的学习,而是在理解、运用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逻辑推理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人类型的语言。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7-11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11岁至成人期属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但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儿童知觉的随意性和整合性都不断提高。随意注意和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开始发展,但对直观材料的注意起重要作用。儿童的有意识记逐步占主导地位,对机械识记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意义识记的运用逐渐增加,具体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因此根据这个理论发现小学阶段的语法经过适当地讲解教学学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语法教学必须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
二、 充分利用歌曲、游戏等进行语法教学
如: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感的歌谣中学习语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情态动词“can”及其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时,教师可利用《新年好》的旋律编写出下面的歌谣,让学生两两对唱,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
I can sing. I can sing.
What can you do?
I can dance. I can dance.
Let’s dance together.
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填词,在吟唱这首歌谣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句型、语法结构,还陶冶了情操。
三、 语法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 意义情境教学原则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是先放在语言的意义上,他们很少在意语言规则和形式。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英语课上老师首先为孩子们讲解语法规则,他们不仅不感兴趣而且不易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在语法教学上,一些外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 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学现在进行时先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说:Im doing housework now. Im sweeping the floor.(一边说一边拿扫帚做动作)Im cleaning the window.(正在拿抹布擦窗户)Im washing clothes.(做洗衣服的动作)。语言交际是学生习得语法知识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大概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老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境进行现在进行时的操练,目的是这种交际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一时态的用法:Mike是school newspaper的记者,他想为school newspaper写一份同学是如何和他们的家人度过周末的调查报告。Mike的采访是一个示范,接下来五个人一组仿照这个模拟情景组织小组对话,并完成一个采访表格,此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结构和构成要素——主语 是(am, is, are) 动词ing。通过这种模拟的交际活动,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编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动作正进行,要用进行时;主语在句首,am, is, are跟在后;现在分词跟着走,其他成分不可丢;一般问句这样变,把be提到句前去;否定句式也简单,be后只把not加。
(二) 点到为止原则
在讲解语法时很多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讲得详尽了仔细了学生才能理解,这种啰嗦,费时费力反而会弄巧成拙让学生本来刚要清楚的思维一下子糊涂了并且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因此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有时候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多做练习,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因为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比不上成人,理论的知识他们听不懂也不愿意聽,因此在涉及语法解释时应注意点到为止原则。
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本能和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英语语法时不能只一味地讲解知识点,也不可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不涉及语法知识。合理的语法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席小凤,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思南县田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