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器是我们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参考值,本文以此为视角,以《资本论》为文本依据,以此试探性的解读马克思的机器观。
关键词:机器 《资本论》 资本主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机器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契机点,也是馬克思机器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的机器观在历经了《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后进一步发展、完善于《资本论》,尤其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中对机器进行了较为集中而详尽的阐述,因而本文就主要以此为文本依据,兼顾马克思的一些其它叙述来对其机器观进行试探性的解读。
一、机器的定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没有给机器下定义,但他指出:"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是用这样一个机构代替只使用一个工具的工人,这个机构用许多同样的或同种的工具一起作业,由一个单一的动力来推动,而不管这个动力具有什么形式。"[1](P432)并说到"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1](P429)笔者根据马克思对机器的相关阐述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其定义为:机器是指通过发动机来推动工具机,使其运转、劳作,从而实现机械代替工人的一种机械装置。
二、马克思研究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及机器的本质
(一)马克思研究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
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因此,首先应该研究,劳动资料如何从工具转化为机器,或者说,机器和手工业工具有什么区别。"[1](P427)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机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因素之一,因而研究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就应该以劳动资料(即劳动工具)的演变为切入点,这也决定了马克思对机器产生的研究是以手工业生产时期的简单通用型工具到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专门化工具,最后到机器的产生这一逻辑路径来分析阐述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从《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中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的标题和内容编写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
(二)马克思对机器本质的理解
马克思引用约翰·穆勒的话问道"值得怀疑的是,一切已有的机械发明,是否减轻了任何人每天的辛劳?"[1](P427)也就是说,使用机器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人的辛劳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工人会越来越贫困?如果不是,那又是基于什么原因使用机器呢?我们又应如何认识机器的本质呢?
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指出:"数学家和力学家说,工具是简单的机器,机器是复杂的工具,某些英国的经济学家也重复这种说法。他们看不到二者之间本质的区别,甚至把简单的机械力如杠杆、斜面、螺旋、楔等等也叫作机器。的确,任何机器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力构成的,不管它怎样改装组合。但是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明毫无用处,因为其中没有历史的要素。"[1](P428)从这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要认识机器的本质就是要用"历史的要素"来考察机器,否则就看不到机器的本质,而"历史的要素"则指每个时代所处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只有将机器与特定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才能看到机器的本质,也才能弄清楚使用机器的目的何在。因而马克思说到:"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机器才会被使用。"[1](P451)也就是说,机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使用只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机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能是剥削工人,使工人越来越贫困,这也正是对约翰·穆勒的疑问的回应。而对于共产主义社会而言,机器使用所产生的效果与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第451页末尾的一个注释中写到:"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机器的使用范围将和资产阶级社会完全不同。"
三、机器在资本主义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在揭示了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及其"历史因素"的本质后,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机器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其实不是机器本身所造成的,而是这"历史因素"即机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应用下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机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运用加强了对妇女、儿童的剥削,不仅造成精神的摧残,同时使男劳动力贬值。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1](P453)机器的不断运转性和易操作性使大量的妇女和儿童被无情的抛入劳动力市场,这不仅使他们身心饱受摧残,还变相的将男劳动力的价值分摊到他全家人身上,使市场上的男劳动力贬值。
其次,机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运用造成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剩余价值,就会不断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这样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多了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金就少了,因而,在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趋势下,部分工人被机器排挤而游离出来,造成劳动人口相对的过剩了。
最后,机器在资本主义的应用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只是在采用了机器之后,工人才开始反对劳动资料本身。"[1](P459)虽然当时工人还未完全理解机器的本质,而将矛头直指机器本身,但机器在资本主义的使用已明显的加深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以致用捣毁机器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反抗意识。同时机器也还成了资本家镇压工人反抗资本专制的周期性暴动和罢工等最强有力的武器。
虽说机器在资本主义的应用中产生了破坏作用,但同时也相应的带来了一些积极作用,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纵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从简单的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大工业,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则是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更加广泛,这无疑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其次,机器在本质上是用机械代替工人劳动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下必然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是加重对工人剥削的工具,但是由于机器本身作为一种机械装置,它具有易操作、可操作性强、不受生理限制等等特点,因而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时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P256)
最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在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的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而且更推动了无产阶级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斗争。正是由于使用机器生产的集中劳动环境,从而使工业无产阶级具有了集中、团结、纪律性强等特点。为时不久,他们就逐渐的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是同命运和具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这样他们就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共同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从而成为一股历史潮流,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四、总结和感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从机器本身内在逻辑和发展历史进程进行分析机器,即从手工业生产时期的简单通用型工具到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专门化工具,最后到机器的产生这一逻辑路径来分析的机器的产生,这有利于还原机器形成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给予唯心主义者以有力的打击,确立其唯物史观。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这种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机器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辩证地看待机器在的資本主义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而以犀利的眼光将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升华了其机器观,使其机器观并不是单纯的就机器而论机器,而是将其带入特定的历史领域,在看到物的同时更看到物背后所隐藏的人的生产方式,这也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路径。这样马克思的机器观就不是空洞的、僵硬的,而是丰富的、活生生的。
马克思用"历史因素"来剖析机器的本质,进而将机器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相区分的这种思维方式让我深有感悟,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劳动异化理论和当今人们关注的科技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在劳动异化理论中,其实劳动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它只是体现人自身劳动能力的一种方式,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异化了,工人越劳动反而越受压抑、越贫困,正如马克思写到:"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2](P43)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会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由的需要。
同样,在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产生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当我们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运用,生态问题好像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纠结于是否要发展科学技术来缓解生态问题而进入死胡同。我们应该跳出科学技术本身,而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中去寻找生态危机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深与魅力所在,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到:"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3](P77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陈丹(1986年-),女,福建建阳,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华侨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机器 《资本论》 资本主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机器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契机点,也是馬克思机器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的机器观在历经了《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后进一步发展、完善于《资本论》,尤其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中对机器进行了较为集中而详尽的阐述,因而本文就主要以此为文本依据,兼顾马克思的一些其它叙述来对其机器观进行试探性的解读。
一、机器的定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没有给机器下定义,但他指出:"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是用这样一个机构代替只使用一个工具的工人,这个机构用许多同样的或同种的工具一起作业,由一个单一的动力来推动,而不管这个动力具有什么形式。"[1](P432)并说到"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1](P429)笔者根据马克思对机器的相关阐述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其定义为:机器是指通过发动机来推动工具机,使其运转、劳作,从而实现机械代替工人的一种机械装置。
二、马克思研究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及机器的本质
(一)马克思研究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
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因此,首先应该研究,劳动资料如何从工具转化为机器,或者说,机器和手工业工具有什么区别。"[1](P427)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机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因素之一,因而研究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就应该以劳动资料(即劳动工具)的演变为切入点,这也决定了马克思对机器产生的研究是以手工业生产时期的简单通用型工具到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专门化工具,最后到机器的产生这一逻辑路径来分析阐述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从《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中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的标题和内容编写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
(二)马克思对机器本质的理解
马克思引用约翰·穆勒的话问道"值得怀疑的是,一切已有的机械发明,是否减轻了任何人每天的辛劳?"[1](P427)也就是说,使用机器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人的辛劳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工人会越来越贫困?如果不是,那又是基于什么原因使用机器呢?我们又应如何认识机器的本质呢?
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指出:"数学家和力学家说,工具是简单的机器,机器是复杂的工具,某些英国的经济学家也重复这种说法。他们看不到二者之间本质的区别,甚至把简单的机械力如杠杆、斜面、螺旋、楔等等也叫作机器。的确,任何机器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力构成的,不管它怎样改装组合。但是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明毫无用处,因为其中没有历史的要素。"[1](P428)从这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要认识机器的本质就是要用"历史的要素"来考察机器,否则就看不到机器的本质,而"历史的要素"则指每个时代所处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只有将机器与特定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才能看到机器的本质,也才能弄清楚使用机器的目的何在。因而马克思说到:"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机器才会被使用。"[1](P451)也就是说,机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使用只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机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能是剥削工人,使工人越来越贫困,这也正是对约翰·穆勒的疑问的回应。而对于共产主义社会而言,机器使用所产生的效果与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第451页末尾的一个注释中写到:"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机器的使用范围将和资产阶级社会完全不同。"
三、机器在资本主义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在揭示了机器产生的逻辑路径及其"历史因素"的本质后,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机器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其实不是机器本身所造成的,而是这"历史因素"即机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应用下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机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运用加强了对妇女、儿童的剥削,不仅造成精神的摧残,同时使男劳动力贬值。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1](P453)机器的不断运转性和易操作性使大量的妇女和儿童被无情的抛入劳动力市场,这不仅使他们身心饱受摧残,还变相的将男劳动力的价值分摊到他全家人身上,使市场上的男劳动力贬值。
其次,机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运用造成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剩余价值,就会不断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这样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多了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金就少了,因而,在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趋势下,部分工人被机器排挤而游离出来,造成劳动人口相对的过剩了。
最后,机器在资本主义的应用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只是在采用了机器之后,工人才开始反对劳动资料本身。"[1](P459)虽然当时工人还未完全理解机器的本质,而将矛头直指机器本身,但机器在资本主义的使用已明显的加深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以致用捣毁机器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反抗意识。同时机器也还成了资本家镇压工人反抗资本专制的周期性暴动和罢工等最强有力的武器。
虽说机器在资本主义的应用中产生了破坏作用,但同时也相应的带来了一些积极作用,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纵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从简单的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大工业,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则是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更加广泛,这无疑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其次,机器在本质上是用机械代替工人劳动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下必然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是加重对工人剥削的工具,但是由于机器本身作为一种机械装置,它具有易操作、可操作性强、不受生理限制等等特点,因而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时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P256)
最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在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的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而且更推动了无产阶级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斗争。正是由于使用机器生产的集中劳动环境,从而使工业无产阶级具有了集中、团结、纪律性强等特点。为时不久,他们就逐渐的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是同命运和具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这样他们就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共同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从而成为一股历史潮流,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四、总结和感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从机器本身内在逻辑和发展历史进程进行分析机器,即从手工业生产时期的简单通用型工具到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专门化工具,最后到机器的产生这一逻辑路径来分析的机器的产生,这有利于还原机器形成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给予唯心主义者以有力的打击,确立其唯物史观。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这种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机器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辩证地看待机器在的資本主义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而以犀利的眼光将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升华了其机器观,使其机器观并不是单纯的就机器而论机器,而是将其带入特定的历史领域,在看到物的同时更看到物背后所隐藏的人的生产方式,这也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路径。这样马克思的机器观就不是空洞的、僵硬的,而是丰富的、活生生的。
马克思用"历史因素"来剖析机器的本质,进而将机器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相区分的这种思维方式让我深有感悟,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劳动异化理论和当今人们关注的科技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在劳动异化理论中,其实劳动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它只是体现人自身劳动能力的一种方式,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异化了,工人越劳动反而越受压抑、越贫困,正如马克思写到:"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2](P43)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会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由的需要。
同样,在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产生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当我们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运用,生态问题好像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纠结于是否要发展科学技术来缓解生态问题而进入死胡同。我们应该跳出科学技术本身,而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中去寻找生态危机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深与魅力所在,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到:"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3](P77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陈丹(1986年-),女,福建建阳,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华侨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