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自主创新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学家认为“自主者全得”,我国经济的发展由粗放型进入到了靠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综观我国地区发展状况,创新已经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潜能力。所以通过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形成对地区发展趋势的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一)评价指标
客观分析方法能保留较多的信息,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共选取11个评价指标。主要基于创新过程理论,从创新经济基础、投入、转化、产出等环节筛选出代表性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率(x1),总资产贡献率(x2),R&D经费(x3),R&D经费占GDP的比重(x4),R&D折合全时人员(x5),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x6),技术市场成交额(x7),专利申请数(x8),发明专利(x9),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x1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11)。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科技年鉴》,由于西藏地区统计数据不全,此次评价未考虑西藏地区。
(二)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因子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并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确认待分析的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其中KMO值为0.626。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值越接近于1,表明所有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如果小于0.5则不适合作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对原始数据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Sig.)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大于0.4,表明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而大部分变量的共同度都接近或超过0.8,表明提取的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各原始变量大部分的信息,仅有较少的信息丢失。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确定所提取的公共因子。在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后,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00%,它们反映了原变量大部分的信息。
第一个因子在 “R&D经费(x3)”、“R&D折合全时人员(x5)”、“专利申请数(x7)”、“发明专利(x9)”、等变量上有较高的载荷,表明该因子基本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核心的信息。
同理,第二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工业增加值率(x1)”、“总资产贡献率(x2)”以及“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x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10)”等创新实现能力方面的信息;
第三个因子基本反映了“R&D经费占GDP的比重(x4)”、“技术市场成交额(x7)” “科学家工程师所占比重(x6)”等创新支撑能力方面的信息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因子得分。将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带入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各地区综合评价值的表达式:
根据式(1),即可计算出30个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对以上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30个地区分为四类,创新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
第一类: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
第二类:重庆、天津、辽宁、福建、四川、河南、湖北、吉林、江西、安徽
第三类:河北、海南、湖南、山西、甘肃、陕西、广西、贵州
第四类:宁夏、内蒙古、青海、云南、黑龙江、新疆
注:黑龙江由于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均位于全国第22位,而经济总量较大,所以相对指标x10、x11排名27和29位,第二主成分排名30位,影响了其综合得分和排名。
可以看出以上分类呈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在创新能力上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二、地区发展趋势评价
创新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所在,体现了地区发展的势头,结合地区经济的现实表现,可以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定位和趋势研判。我们利用地区工业总产值反映地区的现实能力。由于评价对象共30个省市地区,所以取中间作为评价的零点,排名位于前15名为评价正值,后15名为评价负值,可以利用象限图将各地区分类,本文略。
Ⅰ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和现实经济实力均很强,是发展强劲地区。
Ⅱ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强于现实经济实力,是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Ⅲ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和现实经济实力均较弱,是落后欠发展地区。
Ⅳ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较弱,但现实经济实力较强地区,是成熟欠发展地区。
三、地区发展对策分析
对于不同类别地区,提升经济、发展创新都应该同时进行,否则会失去后发优势,将会产生更大的地区差别。
Ⅰ类地区中可以根据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划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次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该类地区在全国起到创新源头的作用,应该加入到世界创新的大环境中,在世界范围内参与经济竞争,并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另一类河南、湖北、四川、辽宁四省分别位于中、西、北部,虽然没有良好的创新地缘环境,但在科技发展、创新投入、创新环境等方面已经初步具有优势,应该针对各自的不足,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发展能力。
Ⅱ类地区应继续提升创新能力,尤其是核心创新能力,重视创新投入,增加自主创新成果,使创新具备自主产权的特征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Ⅲ类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地理位置制约,创新有一定阻力。所以,必须由国家或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给予一定支持,帮助其跨越式发展;该类地区应同发达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
Ⅳ类地区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创新基础,创新核心能力较强,但创新效率较低,这是目前制约该类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值得研究者和决策者共同探讨,这也是笔者下一步拟研究的方向。
结合地区创新能力来判断地区经济发展趋势是基于系统的、动态的观点,采用这种观点更加符合客观趋势。本文在这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关注地区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本论文是河北省科技厅指令课题《河北钢铁产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应用分析研究》,课题号094572109D,和校立基金课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课题号:XL2006037的研究成果)
(邵冬,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和管理创新)
一、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一)评价指标
客观分析方法能保留较多的信息,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共选取11个评价指标。主要基于创新过程理论,从创新经济基础、投入、转化、产出等环节筛选出代表性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率(x1),总资产贡献率(x2),R&D经费(x3),R&D经费占GDP的比重(x4),R&D折合全时人员(x5),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x6),技术市场成交额(x7),专利申请数(x8),发明专利(x9),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x1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11)。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科技年鉴》,由于西藏地区统计数据不全,此次评价未考虑西藏地区。
(二)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因子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并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确认待分析的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其中KMO值为0.626。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值越接近于1,表明所有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如果小于0.5则不适合作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对原始数据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Sig.)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大于0.4,表明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而大部分变量的共同度都接近或超过0.8,表明提取的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各原始变量大部分的信息,仅有较少的信息丢失。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确定所提取的公共因子。在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后,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00%,它们反映了原变量大部分的信息。
第一个因子在 “R&D经费(x3)”、“R&D折合全时人员(x5)”、“专利申请数(x7)”、“发明专利(x9)”、等变量上有较高的载荷,表明该因子基本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核心的信息。
同理,第二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工业增加值率(x1)”、“总资产贡献率(x2)”以及“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x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10)”等创新实现能力方面的信息;
第三个因子基本反映了“R&D经费占GDP的比重(x4)”、“技术市场成交额(x7)” “科学家工程师所占比重(x6)”等创新支撑能力方面的信息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因子得分。将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带入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各地区综合评价值的表达式:
根据式(1),即可计算出30个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对以上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30个地区分为四类,创新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
第一类: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
第二类:重庆、天津、辽宁、福建、四川、河南、湖北、吉林、江西、安徽
第三类:河北、海南、湖南、山西、甘肃、陕西、广西、贵州
第四类:宁夏、内蒙古、青海、云南、黑龙江、新疆
注:黑龙江由于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均位于全国第22位,而经济总量较大,所以相对指标x10、x11排名27和29位,第二主成分排名30位,影响了其综合得分和排名。
可以看出以上分类呈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在创新能力上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二、地区发展趋势评价
创新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所在,体现了地区发展的势头,结合地区经济的现实表现,可以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定位和趋势研判。我们利用地区工业总产值反映地区的现实能力。由于评价对象共30个省市地区,所以取中间作为评价的零点,排名位于前15名为评价正值,后15名为评价负值,可以利用象限图将各地区分类,本文略。
Ⅰ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和现实经济实力均很强,是发展强劲地区。
Ⅱ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强于现实经济实力,是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Ⅲ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和现实经济实力均较弱,是落后欠发展地区。
Ⅳ类地区表示创新能力较弱,但现实经济实力较强地区,是成熟欠发展地区。
三、地区发展对策分析
对于不同类别地区,提升经济、发展创新都应该同时进行,否则会失去后发优势,将会产生更大的地区差别。
Ⅰ类地区中可以根据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划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次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该类地区在全国起到创新源头的作用,应该加入到世界创新的大环境中,在世界范围内参与经济竞争,并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另一类河南、湖北、四川、辽宁四省分别位于中、西、北部,虽然没有良好的创新地缘环境,但在科技发展、创新投入、创新环境等方面已经初步具有优势,应该针对各自的不足,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发展能力。
Ⅱ类地区应继续提升创新能力,尤其是核心创新能力,重视创新投入,增加自主创新成果,使创新具备自主产权的特征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Ⅲ类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地理位置制约,创新有一定阻力。所以,必须由国家或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给予一定支持,帮助其跨越式发展;该类地区应同发达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
Ⅳ类地区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创新基础,创新核心能力较强,但创新效率较低,这是目前制约该类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值得研究者和决策者共同探讨,这也是笔者下一步拟研究的方向。
结合地区创新能力来判断地区经济发展趋势是基于系统的、动态的观点,采用这种观点更加符合客观趋势。本文在这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关注地区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本论文是河北省科技厅指令课题《河北钢铁产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应用分析研究》,课题号094572109D,和校立基金课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课题号:XL2006037的研究成果)
(邵冬,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