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归因方式及其培养模式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文章的目的在于寻找积极的归因方式和培养模式,用来指導现实实践。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认知归因;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2
作者简介:李凤亮(1980—),男,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产业、产业经济。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归因方式和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概念
1.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目前以农业为自身的主要职业,并且拥有一定的种植技术和前沿的种植手段,能够利用科学的手段技术促进种植物的进一步生长,保证种植物生长周期的合理,并最终实现大丰收。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农民这一职业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2.归因方式及其认知归因
归因方式分为积极的归因和消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能够激起人们内心正向的能量,能够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消极的归因则会使人们的心情低落,难以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也难以对今后自己实现进一步计划有更多的反映。
3.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受众的特征和相应发展,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培养形式和发展策略,确保能够最大化实现其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培养目标下,实现对人才的栽培,并且能从不同程度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归因方式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方式
场独立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一些农民能够依靠自己的相关知识合理地利用土地以及相关种植技术,能够最大化地保持种植面积的扩大化[1]。场依存型的新型农民是指能够在人际交往上有较突出的优势,能够合理地安排以及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面对外界的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合理应用。本篇侧重点在场独立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故此后文不再做场依存型农民赘述。
对应场独立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应采取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促进其思维逻辑的发展。支架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考虑学生的发展状态和程度,最大化地确保学生的学习利益。
2.两种主要归因方式及其发展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有两种比较重要的归因方式,分别为内归因和外归因,也叫内倾型归因和外倾型归因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有着不同类型的行事风格,面对不同职业农民的发展,我们应该给予不同的举措和策略。
研究表明努力的工作态度、面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以及其他各种情况,是导致当前不同类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动力或者阻碍。在大环境的稳定状态下,应确保归因方式的积极促进作用。
3.不同归因方式下的教学课程设计和思考
内倾型归因方式下的物质劳动型职业农民,比较重视的是自己的努力态度和周围积极的环境等因素[2]。因此,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提高受培训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受培训者的发展。
外倾性归因方式下的物质劳动职业农民,关注点在经济发展动态以及结构的变动上和天灾人祸等外部因素上。在这种不可控的因素下,应该设法提高学习者的科学技术知识,促进该类型职业农民的常识积累和学习。此外,还可以促进学习者从自身实际出发,投入学习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
对于场独立型的职业农民,应该给其提供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并且鼓励其大胆尝试,尊重其认知方式且多多鼓励,通过不断鼓励学习促进其发展进步。而对于场依存型的职业农民应该对应相关案例,对其进行鼓励,保证新型职业农民能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结语
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认知方式和归因方式的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在科学的指导模式下,能够快速成长和发展,更能间接地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想在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就应合理运用准确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昭宾,靳书刚,张红杰.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归因方式及其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6(1):53-58.
[2]高 丹,文 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7(9):201-202.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认知归因;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2
作者简介:李凤亮(1980—),男,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产业、产业经济。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归因方式和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概念
1.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目前以农业为自身的主要职业,并且拥有一定的种植技术和前沿的种植手段,能够利用科学的手段技术促进种植物的进一步生长,保证种植物生长周期的合理,并最终实现大丰收。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农民这一职业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2.归因方式及其认知归因
归因方式分为积极的归因和消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能够激起人们内心正向的能量,能够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消极的归因则会使人们的心情低落,难以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也难以对今后自己实现进一步计划有更多的反映。
3.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受众的特征和相应发展,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培养形式和发展策略,确保能够最大化实现其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培养目标下,实现对人才的栽培,并且能从不同程度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归因方式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方式
场独立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一些农民能够依靠自己的相关知识合理地利用土地以及相关种植技术,能够最大化地保持种植面积的扩大化[1]。场依存型的新型农民是指能够在人际交往上有较突出的优势,能够合理地安排以及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面对外界的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合理应用。本篇侧重点在场独立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故此后文不再做场依存型农民赘述。
对应场独立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应采取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促进其思维逻辑的发展。支架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考虑学生的发展状态和程度,最大化地确保学生的学习利益。
2.两种主要归因方式及其发展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有两种比较重要的归因方式,分别为内归因和外归因,也叫内倾型归因和外倾型归因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有着不同类型的行事风格,面对不同职业农民的发展,我们应该给予不同的举措和策略。
研究表明努力的工作态度、面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以及其他各种情况,是导致当前不同类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动力或者阻碍。在大环境的稳定状态下,应确保归因方式的积极促进作用。
3.不同归因方式下的教学课程设计和思考
内倾型归因方式下的物质劳动型职业农民,比较重视的是自己的努力态度和周围积极的环境等因素[2]。因此,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提高受培训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受培训者的发展。
外倾性归因方式下的物质劳动职业农民,关注点在经济发展动态以及结构的变动上和天灾人祸等外部因素上。在这种不可控的因素下,应该设法提高学习者的科学技术知识,促进该类型职业农民的常识积累和学习。此外,还可以促进学习者从自身实际出发,投入学习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
对于场独立型的职业农民,应该给其提供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并且鼓励其大胆尝试,尊重其认知方式且多多鼓励,通过不断鼓励学习促进其发展进步。而对于场依存型的职业农民应该对应相关案例,对其进行鼓励,保证新型职业农民能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结语
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认知方式和归因方式的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在科学的指导模式下,能够快速成长和发展,更能间接地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想在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就应合理运用准确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昭宾,靳书刚,张红杰.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归因方式及其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6(1):53-58.
[2]高 丹,文 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7(9):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