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据的位置逐渐显现,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支撑下,正在以极强的生命力向前发展。人们开始对职业教育重新审视,再次给予精准定位,搞好职业教育需要科学的全新的思想观念,这就引起高职一线教师的不断思考。笔者作为一名高职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究如何将高职数学教育与当前形势进行整合,笔者发现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提高职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高职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口入学高峰已经过去了,初中毕业生员数量逐渐减少。再加上高中不断扩招,使得职高的学生文化基础课薄弱,数学学科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基础差,在高职阶段的学习就会出现压力,造成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十分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高职的数学课堂教学不见效果。
一位哲人说过,学生接受知识,不应该是在强制的状态下去学习,而应该是在兴趣的引导下的,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的掌握,除了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之外,就是需要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了。那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出的可行的方法,介绍给同学科的教师,并希望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架起“数学”与“生活”两端的桥梁,让“兴趣”激荡
其实,数学知识是缘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数学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拉近数学与生活两者的距离,架起“数学”与“生活”两端的桥梁,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继续往下探究的欲望。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具体内容,都会在现实生活中,介绍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的具体案例,通过引进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数学知识,以学生的感知体验导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函数这部分,①要画一个面积S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r应取多少?圆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②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自己画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通过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二、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兴趣保持
笔者为了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会被费解之处卡住,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兴趣得到保持,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动手解疑的形式,将学生的兴趣得以维持。①让学生分成四组,用10c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分工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然后计算出该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cm,面积为S㎡,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②用火柴棒,摆六边形,笔者先演示出三个连续的六边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第四个图形需要____根火柴棒,第五个图形需要_____根火柴棒,第n个图形需要_____根火柴棒。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创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到变量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
学生动手实验,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发表自己意见后,师生共同归纳实验中,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时间和里程的值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就得出了变量的含义:变量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相反,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的量,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就是常量。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三、将数学学科知识融进所学专业之中,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向深入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由于处于高职教育阶段,与初中的教育是不同的,和普通的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特点是要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职业教育,不是在培养学生深入的科研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对人才培养目标,在高职,主要是为培养技术应用型规格与标准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职数学教师在高职数学课堂的授课中,将教育看成基础数学教育的拔高阶段的教育模式,结果适得其反,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高职的职业教学特点。
对学生明确,高职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智力支持。笔者在数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总是有针对性地来选择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确立不一样的教学目标。目的就是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专业知识中去,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服务的。
总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职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灵活选取教学方法,创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凤.关于高职数学教学困境和寻求突破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01).
[2]冯宁.数学建模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3]张宪世.谈高职数学的“设疑”教法[J].华章,2010,(03).
[4]周烨.让数学游戏走进高职数学课堂[J].新课程(教师),2010,(01).
[5]肖前军,周金玉,欧阳章东,邓总纲.高职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0,(03).
[6]刘华.关于变上限积分所确定的复合函数的若干性质与应用的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7]曹之江.数学的认知和数学的教学[J].数学通讯,2001,(3).
[8]孙文.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教通讯,2003,(3).
[9]刘德恩.职业学习理论初探[J].理论学习,2005,(3).
[10]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11]周宏.成功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人口入学高峰已经过去了,初中毕业生员数量逐渐减少。再加上高中不断扩招,使得职高的学生文化基础课薄弱,数学学科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基础差,在高职阶段的学习就会出现压力,造成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十分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高职的数学课堂教学不见效果。
一位哲人说过,学生接受知识,不应该是在强制的状态下去学习,而应该是在兴趣的引导下的,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的掌握,除了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之外,就是需要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了。那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出的可行的方法,介绍给同学科的教师,并希望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架起“数学”与“生活”两端的桥梁,让“兴趣”激荡
其实,数学知识是缘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数学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拉近数学与生活两者的距离,架起“数学”与“生活”两端的桥梁,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继续往下探究的欲望。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具体内容,都会在现实生活中,介绍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的具体案例,通过引进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数学知识,以学生的感知体验导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函数这部分,①要画一个面积S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r应取多少?圆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②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自己画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通过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二、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兴趣保持
笔者为了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会被费解之处卡住,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兴趣得到保持,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动手解疑的形式,将学生的兴趣得以维持。①让学生分成四组,用10c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分工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然后计算出该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cm,面积为S㎡,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②用火柴棒,摆六边形,笔者先演示出三个连续的六边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第四个图形需要____根火柴棒,第五个图形需要_____根火柴棒,第n个图形需要_____根火柴棒。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创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到变量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
学生动手实验,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发表自己意见后,师生共同归纳实验中,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时间和里程的值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就得出了变量的含义:变量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相反,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的量,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就是常量。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三、将数学学科知识融进所学专业之中,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向深入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由于处于高职教育阶段,与初中的教育是不同的,和普通的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特点是要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职业教育,不是在培养学生深入的科研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对人才培养目标,在高职,主要是为培养技术应用型规格与标准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职数学教师在高职数学课堂的授课中,将教育看成基础数学教育的拔高阶段的教育模式,结果适得其反,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高职的职业教学特点。
对学生明确,高职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智力支持。笔者在数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总是有针对性地来选择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确立不一样的教学目标。目的就是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专业知识中去,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服务的。
总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职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灵活选取教学方法,创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凤.关于高职数学教学困境和寻求突破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01).
[2]冯宁.数学建模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3]张宪世.谈高职数学的“设疑”教法[J].华章,2010,(03).
[4]周烨.让数学游戏走进高职数学课堂[J].新课程(教师),2010,(01).
[5]肖前军,周金玉,欧阳章东,邓总纲.高职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0,(03).
[6]刘华.关于变上限积分所确定的复合函数的若干性质与应用的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7]曹之江.数学的认知和数学的教学[J].数学通讯,2001,(3).
[8]孙文.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教通讯,2003,(3).
[9]刘德恩.职业学习理论初探[J].理论学习,2005,(3).
[10]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11]周宏.成功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