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而且还引进了多种教学手段,思维导图就是典型的手段之一。思维导图是目前地理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它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表和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地理知识和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思维导图不仅提高了高中地理的教学水平,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有效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应用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高中地理具有內容多、知识分散、综合性强的特点,学生要想系统掌握地理知识就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学习的问题和困难。而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分散的知识融合到一起,通过具体的图表和图形促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学习方法的创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还能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本文笔者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希望对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原则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以图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图形促使学生掌握复杂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思维导图将这些地理知识很好地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张思维导图中,让学生加强学习,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将地理课本上的文字、图形、图像等联系起来,将大量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张趣味性强、联系性强的组图。思维导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板书的单调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更积极、有趣。思维导图的脉络性很强,学生通过掌握它的脉络就能抓住地理知识的重点,使得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知识的主次也很好地展现出来了。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原则
1、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教材内容
教材是地理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参照物。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脱离了教材,即使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徒劳,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展开,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来进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教材为基础不能完全照搬教材,教师要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只是一味地根据教材内容来画思维导图,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会太良好。
2、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提高思维导图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使用思维导图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接收能力、年龄生理特点等。高中时期,学生都处在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理,渴望新奇特的事物出现,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运用思维导图时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新鲜气息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我们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预习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至关重要,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有重点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加深了记忆。课前的预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还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教材进行预习,并逐渐形成一个粗略的知识概括。便于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确定预习的内容、时间和重点,并将课程中的关键词找出,提高预习效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生在进行预习时,需要对荒漠化、荒漠化防治、我国西北荒漠化的现状等进行了解并绘制适宜的思维导图,并与上一章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相衔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2、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培养发散思维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预先的进行预习,并根据自己预习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不断的完善绘制的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合理的按照思维导图去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能够将学生的手、眼、耳、脑等部位充分的调动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在学习人口的变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黑板中心定下主题——人口的变化,然后由学生思索与人口变化所有相关的信息、因素,以及产生的影响问题,凡是与人口变化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列举出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有的话题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张知识脉络图,让学生通过互联网针对这些方面进行逐一了解。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下复习,巩固和强化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效衔接,避免学生出现难以理解和分散记忆的情况,提高学生从整体把握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思维导图还能是学生对旧知识复习的重要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以往的地理知识进行串联,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复习时,可以将中国作为思维导图的出发点并针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环境,甚至中国的地形分布、气候分布等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关乎我国的完整的思维导图,从而加深学生的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际的地理知识的应用。
三、结语
高中地理的高中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工具,对学生今后的长期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针对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利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邹少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01).
[2]贺巧莲.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应用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高中地理具有內容多、知识分散、综合性强的特点,学生要想系统掌握地理知识就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学习的问题和困难。而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分散的知识融合到一起,通过具体的图表和图形促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学习方法的创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还能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本文笔者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希望对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原则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以图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图形促使学生掌握复杂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思维导图将这些地理知识很好地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张思维导图中,让学生加强学习,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将地理课本上的文字、图形、图像等联系起来,将大量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张趣味性强、联系性强的组图。思维导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板书的单调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更积极、有趣。思维导图的脉络性很强,学生通过掌握它的脉络就能抓住地理知识的重点,使得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知识的主次也很好地展现出来了。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原则
1、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教材内容
教材是地理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参照物。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脱离了教材,即使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徒劳,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展开,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来进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教材为基础不能完全照搬教材,教师要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只是一味地根据教材内容来画思维导图,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会太良好。
2、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提高思维导图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使用思维导图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接收能力、年龄生理特点等。高中时期,学生都处在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理,渴望新奇特的事物出现,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运用思维导图时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新鲜气息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我们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预习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至关重要,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有重点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加深了记忆。课前的预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还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教材进行预习,并逐渐形成一个粗略的知识概括。便于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确定预习的内容、时间和重点,并将课程中的关键词找出,提高预习效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生在进行预习时,需要对荒漠化、荒漠化防治、我国西北荒漠化的现状等进行了解并绘制适宜的思维导图,并与上一章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相衔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2、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培养发散思维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预先的进行预习,并根据自己预习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不断的完善绘制的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合理的按照思维导图去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能够将学生的手、眼、耳、脑等部位充分的调动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在学习人口的变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黑板中心定下主题——人口的变化,然后由学生思索与人口变化所有相关的信息、因素,以及产生的影响问题,凡是与人口变化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列举出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有的话题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张知识脉络图,让学生通过互联网针对这些方面进行逐一了解。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下复习,巩固和强化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效衔接,避免学生出现难以理解和分散记忆的情况,提高学生从整体把握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思维导图还能是学生对旧知识复习的重要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以往的地理知识进行串联,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复习时,可以将中国作为思维导图的出发点并针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环境,甚至中国的地形分布、气候分布等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关乎我国的完整的思维导图,从而加深学生的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际的地理知识的应用。
三、结语
高中地理的高中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工具,对学生今后的长期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针对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利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邹少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01).
[2]贺巧莲.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