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GD)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报道于美国德拉瓦州的甘布罗镇。许多科研论文更喜欢将之称为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因为病毒入侵法氏囊,并在其中进行复制。
首次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后不久,人们开始意识到生物安全、清洁及消毒并不足以控制这种疾病,因此疫苗得以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经证实这些疫苗是有效的,可使该病的临床症状消失。
近50年来,许多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使得每个养禽场的家禽平均饲养量有所增加,进而导致养禽场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及监控方案。然而,尽管预防IBD的疫苗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生物安全措施已经增强,但其仍然大量存在于养禽场中,并且是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家禽生产中的五大疾病之一。造成这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一种即使在家禽停止饲养期间也能持续存在于家禽舍的病毒。
1 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从美国首次暴发该病之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其他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IBD的临床病症。随后,临床形式的IBD消失,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该病主要以亚临床形式出现。同一时期,更多强毒株以及美国鸡IBD的一种免疫抑制型毒株(大概始于1985年)相继被报道,后者随后传播到拉丁美洲。IBD的这一超强毒株在同一时期也传播到了西欧、北非、中东及亚洲(图1)。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000年后期,IBD的这种超强毒株传播到了拉丁美洲和加利福尼亚。如今该超强毒株仍存在于许多国家中,而IBD的变异株存在于多个国家中,引起IBD的亚临床状态。
2 终止甘布罗循环
由于IBDV是一种抵抗力极强的病毒,许多案例显示它已经存在于养禽场中,这会导致一旦有新的家禽入舍时,就会受到野毒株的攻击。鸡上的这种野毒株攻击的特征(家禽感染年龄、严重性、后果等)会因鸡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唯一不变的是这种攻击一定会存在。这样一来,免疫接种应当从针对保护家禽和防止IBDV攻击失控这两个方面下手。
当考虑制定一个科学的IBD预防接种方案时,主要目的一定是:
确保能对家禽进行持续的免疫保护,以便能够抵抗IBDV的感染,或者“预防感染”;
对家禽进行免疫保护,防止出现感染的临床症状,或者“临床性保护”;
阻止或者明显减少带毒家禽的病毒排出,或者“减少IBD野毒株的排出”;
防止在一轮一轮的生产后形成更高的病毒感染压;
防止养禽场的IBDV向能够逃避免疫防护措施的方面进化。
最后两点对减少IBD野毒的排毒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强大的IBD免疫接种方案应该能够终止IBD的循环。□□
原题名:Gumboro disease - a persisting global problem(英文)
原作者:Christophe Cazaban、Yannick Gardin和Rick van Oort[Ceva Sant 动物保健公司(Ceva)]
首次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后不久,人们开始意识到生物安全、清洁及消毒并不足以控制这种疾病,因此疫苗得以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经证实这些疫苗是有效的,可使该病的临床症状消失。
近50年来,许多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使得每个养禽场的家禽平均饲养量有所增加,进而导致养禽场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及监控方案。然而,尽管预防IBD的疫苗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生物安全措施已经增强,但其仍然大量存在于养禽场中,并且是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家禽生产中的五大疾病之一。造成这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一种即使在家禽停止饲养期间也能持续存在于家禽舍的病毒。
1 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从美国首次暴发该病之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其他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IBD的临床病症。随后,临床形式的IBD消失,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该病主要以亚临床形式出现。同一时期,更多强毒株以及美国鸡IBD的一种免疫抑制型毒株(大概始于1985年)相继被报道,后者随后传播到拉丁美洲。IBD的这一超强毒株在同一时期也传播到了西欧、北非、中东及亚洲(图1)。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000年后期,IBD的这种超强毒株传播到了拉丁美洲和加利福尼亚。如今该超强毒株仍存在于许多国家中,而IBD的变异株存在于多个国家中,引起IBD的亚临床状态。
2 终止甘布罗循环
由于IBDV是一种抵抗力极强的病毒,许多案例显示它已经存在于养禽场中,这会导致一旦有新的家禽入舍时,就会受到野毒株的攻击。鸡上的这种野毒株攻击的特征(家禽感染年龄、严重性、后果等)会因鸡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唯一不变的是这种攻击一定会存在。这样一来,免疫接种应当从针对保护家禽和防止IBDV攻击失控这两个方面下手。
当考虑制定一个科学的IBD预防接种方案时,主要目的一定是:
确保能对家禽进行持续的免疫保护,以便能够抵抗IBDV的感染,或者“预防感染”;
对家禽进行免疫保护,防止出现感染的临床症状,或者“临床性保护”;
阻止或者明显减少带毒家禽的病毒排出,或者“减少IBD野毒株的排出”;
防止在一轮一轮的生产后形成更高的病毒感染压;
防止养禽场的IBDV向能够逃避免疫防护措施的方面进化。
最后两点对减少IBD野毒的排毒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强大的IBD免疫接种方案应该能够终止IBD的循环。□□
原题名:Gumboro disease - a persisting global problem(英文)
原作者:Christophe Cazaban、Yannick Gardin和Rick van Oort[Ceva Sant 动物保健公司(C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