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人们看到的只有亮点,我也看到许多亮点。因而,我不想不合时宜地提出新课改下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的缺失。我或许拂了许多人的美意,但事实是无可辩驳的。下面,我就试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关于新课改下教师应有的教育教学素养问题。
一、具备备好课的素养
现在的教学而言,备课成了老师们最大的负担。可是,不备课又如何上得好课?我们有的老师把备课简单地理解成写教案,不,是抄教案!而实际上呢,备课还真就是写教案,你教案上的内容反映的恰恰就是你的备课。
但我们的现状让人担忧。有的老师把备课看简单了。备课可以备学生,让一堂课中难易都有表现,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我不得不承认,多数老师的备课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有的学生连书都不会看,所以教学的快慢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接受的程度而定。
我曾经听过一堂数学课,这个班级懂数学的不到1/3,可老师一味地讲。老师没有研究本班的情况,以图讲细致些。对有的学生的提问,有的老师可以说猝不及防,于是只好一带而过。这说明我们下去备课时,没设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有1/4或1/5的学生并未关注老师的分析,他们懂了?还是不懂?是哪里出了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我们要抓好备学生这一环节,课堂流程的设计和课堂预想要吻合,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懂。
二、具备营造课前气氛的素养
课前的气氛很重要,它决定一堂课是不是充满活力,显得热烈。而营造气氛的最好方式之一莫过于歌唱。但是我们的歌却唱得不尽如人意,也由此可见,一个学校唱歌的水平之低下。表现之一是唱歌放不开,不整齐,反而破坏了气氛。有的班级唱歌绵软,无精神,无集体意识,更不要说增强凝聚力。
我觉得,一个班级的文艺委员很重要,他(她)起歌的高低决定班级歌声的优美与否。如果一开始起高了,全班唱得忽高忽低,没有全部投入,甚至唱错,那就失败了。对于想唱歌的班级如果上课没唱完,教师应鼓励其唱完为好。
当然,唱歌的步调一致学习委员是管束不了的,它得班主任、科任老师统一行动,方能达到效果。
一般情况下,老师进入课堂后就开讲,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在进入课堂后5分种,老师应该用来调节气氛,为整堂课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
我们多数时候看到的情况是学生趴成一片,精神状态不好。唱歌也是七零八落,不整齐,无力。而有的班级老师进场则盯着学生或调试多媒体。学生唱歌,第一次唱不好,第二次仍唱不好,但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些都要求上课老师有必要课前整顿,唱不好的,宁愿给点时间好好唱。曾记得有个班唱《团结就是力量》,歌声整齐响亮,刚劲有力。有力地烘托了全班的气氛,学生上课也是精神抖擞,精力充沛。
除了利用歌唱调节气氛之外,用5分钟背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调节气氛的办法。但有的班级一上课全班学生不投入。有的讲话,读得不整齐,反而破坏了气氛。有的老师怕课前5分钟背书耽误时间,随意打断学生的背诵。其实,这5分钟花得值,唱5分钟,诵读5分钟的美文美段或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既增强了音乐性,又渲染了气氛,又融合了师生关系。而且一旦养成习惯,学生会要求背诵或唱歌。不过,这一切都要靠老师的把控。
其余的形式还有板书课题,告诉学生目标。用一种怪怪的腔调告诉学生目标,或猜目标,学生会七嘴八舌,热闹起来。或者课前请学生讲故事,当然是与励志有关的,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学们也会活跃起来。或者老师引领回顾前面已学内容,要求学生边翻书边回答,教师巡视全班,督促全班都回顾起来,自然也能起到调节好的气氛。
我这里想给有的老师一些忠告。进教室后宜扫视全班,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你看到了他(她),提醒学生转换思维,找出书本。千万不要一进场就开始讲课。讲了几分种有的学生还在找书本或资料。与其让学生乱哄哄地回答,不如让学生静下心来翻书回顾,教师巡查,检查完成作业的情况,否则会影响效果的。同时,进课堂宜早一点,告诉学生目标,以此吸引住学生。
三、具备学会预先安排教学内容的素养
有人提出一个“先学后教”的观点,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老师要学会预先上好课堂的教学内容。一堂课上,有的老师或年轻老师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如有的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看书的时间少,多数学生还未反应过来,老师就要求学生答题或开始讲题;有的老师叫学生看书,内容的篇幅较长,刚开始叫学生看,就叫学生复述内容或回答问题;有的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一分钟概述文章的故事内容,学生怎么做得到?!还有的老师可能第一天没备课,第二天第一节课就叫学生写作文,这种没有任何征兆的写作,学生自然完不成;有的教师在推演题目或评讲试卷时,多要求学生反馈,但步骤与步骤之间的衔接太仓促,没有间隙,学生根本无法配合老师解答问题。
这些,都是没有预先安排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本来可以学得懂些的学生也渐渐地学不懂,最终只得放弃。因此,我们老师每堂课都应当给学生机动时间,不要挤得满满的。我们可以讲完一道题,下来在教室里走一圈。一来关注全班学生,二来也看看哪些学生没做好笔记,没做完题,或做的对错情况。这样就给了学生缓冲的作用。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热烈时,老师要等学生静下来后才进入下一个问题,这样对学生的理解反映才有极大的帮助。
可见,一个老师能科学地预先安排好教学的内容是多么重要!
四、具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素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现在的课堂,至少是一部分课堂有这样的情况。
教学方式单一,没有或少有教学过程的设计。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和少有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得我们的授课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提问过于细密,简单肤浅。不用说,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能够调动气氛,但整堂课都是一问一答,势必流于肤浅。何况,许多老师是自问自答,而不是自问生答,这种教学,实则变成了真正的“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而这又恰恰是教学之大忌。
或者呢,就把课程讲深了。有的教师一上堂就给学生提出高难度的问题。我就想,老师都达不到的境界,却要求学生达到,太难了。至少,老师应该示范一下呀!有老师在推演问题时,内容本来就难,但老师却只给一个推演的过程而已!在我看来,如果推演内容书上没有详尽解析时,学生必须专心听。但边听边记不易弄懂,听了没记又易忘掉。多数老师不考虑学生,黑板一擦或多媒体一收什么都没有了。当时或许记得些,但相信过了三五天,脑海中对这堂课只是一片空白。
有的老师恨不得一堂课讲两堂课的内容,于是讲解过多,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上缺少耐心。这主要是担心学生回答浪费时间,讲不完;有的老师却避难就易,学生懂了的拼命地讲,不懂的少讲甚至不讲,讲得学生精神不振,信心尽失。
多目标教学也是课堂的弊端之一。有老师光是板书某堂课的目标就要花10分钟以上,而且最终没有完成目标。其实,老师可以把这些程序简单化:或把多个目标印发给学生;或把几章节的问题印刷在一张纸上,讲哪个目标就撕成小卡给各小组;或事先复印成卡,有几组复印几张,然后让每组的人都知道目标。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权威度和被信任度,在推演过程中不该出现漏洞。如讲的总结性的内容,“空对空”毕竟只有几个同学似懂非懂,多数还是要结合实例的推断方能使学生更明白。这样注意了内容的总结、方法的回顾与指导,可谓一举多得。
一节课的内容还是要给学生留点机动时间,讲完一题后就选择类型题给学生做,这才真正地做到讲练结合,使课堂有效。
就语文教学中的范读而言,教师朗读的资料或多媒体展示的文章都可印发给学生。否则学生听得声情并茂,事情一过什么都没有。当然,范读能设计成配乐朗诵,感情的表达会更加充分。
最后,我不得不提到文科教学。教学方式陈旧,学生不认真听。我不知道,问题出在谁的身上。我以为,文科课可讲、议交错进行,有的甚至放手让学生完成。每个文科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这里,还是继续谈教学方式的问题。一个好老师要把复杂内容简单化,要用高明的方式让学生懂。教师是加工知识呈现给学生。“加工”得好的老师,学生就“吃”得“香”,“吃”得“饱”。我们要尽力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引导学生推导出结论。就是一个班的学生,后面的课比前面的课学生反映好,这说明老师的“加工”艺术好,这说明老师的教学艺术很重要。因为,按常理学生越往后的课越疲倦,但效果反而比前面的课好,这不说明,教师上课艺术的不同,效果就不同嘛!
讲课还要讲练结合。一堂课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手中的资料,讲练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讲练结合,实则也是动静结合。比如长时间让学生一节课尽看课文,则易疲倦。这时,就应当引导学生逐段解决。这样才能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当然,也要注意细节,例如有学生把化合价标错,说明老师还没讲明白。我们要教育给学生方式,让学生看、讲、议,得出结论。
作为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作用。比如:文科学生能自己读懂的,就交给主动权,只要是学生学得懂的内容,老师不要插手。简单的题,不必教师推算,不如让学生拿出草稿纸来解,老师下来关注、检查。学生可依据课本回答的,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的问题,甚至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出结论,就是一篇文章的归纳也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完成。
一般来说,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一般不打断学生,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这或许会在课堂上产生辩论,产生一个又一个的课堂小高潮。特别是语文课,教师要求评点时,要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思维。这一步可让学生讨论,避免理解困难的学生无法解决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展示,可以让学生课下学完,下一节课上课时展示也可。当然,要检查每组、每生完成的情况,并留相应时间检测效果,并关注没有完成的学生或小组讨论的“边缘人”,引导其加入团队,决不丢下一个。至于其他方面,我们要把控好难易时间的分配,既要注意小组学习,又要注意进度。在学习的时候,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课堂中最快的检测方式是两两检测,互相提问测评。课堂之外,最好编一个作业检查表,交给学生下去作为完成作业的依据。
不管是哪一种,课本是根本。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下语文。语文的教学宜采用逐段体会到整体感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的把握。如果用整理体感知——局部,基础差的学生则显得困难。长的段落可分层解决,这样才易落到实处。第一节课之前一般是早读,故第一节或做或讲,才能做到动静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提示,文本的理解要紧扣背景、句、段、篇的中心来理解,这样产生的偏差不会太远或不会产生偏差。归纳各段的意思可由学生解决,归纳各段是训练快速阅读的方式之一,也是把握大概内容的方式之一,很值得重视。语文课堂离不开朗读,它能提高学生的精、气、神,整齐度和凝聚力。
至于文言文,宜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落实,否则就是空的。最高要求是努力不看注释、资料,口头或书面直译全文。其实一篇文言文不懂已就是20——30%,抓住重难点,其他的就会迎刃而解。
五、具备恰当掌控教学的素养
谈到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许多人发笑。但听课经历告诉我(一年半听各科100多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节课的内容不要过多,最好以适合所教班级情况为度。教学中各个环节时间的分配要合理。我们要事先告诉学生目标,说明某节课教授的内容,以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跟上老师的思路与节奏。讲课时要讲练结合,不要一节课都在讲,不留给学生活动时间。同时,虽然新课改不要求必须讲得十分圆满,但我们还是要注意上课内容相对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尽管这些年考试的指挥棒很少涉及到文化知识,但当我们涉及到的时候,还是要讲一点文化知识。前边已讲过,一节课教学的内容不要过于庞杂,否则到最后学生是乱的。目标过多,反而会干扰学生,也完不成。我以为,目标所需知识宜渐渐引入。有的老师在教学时,不断地变换资料、教材,这看上去似乎备课十分充分,但学生一会翻资料书,一会翻报纸,一会翻课本,显得手忙脚乱。这种课堂看起热闹,但学生实际上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因为老师最终没有引导学生解决好问题。
在有的复习课上,链接相关的知识非常重要。试想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以前知识的链接,学生就听不懂现在的新课。与现在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老师宜先复习一下再讲,不要把不懂的责任推给学生或以前的老师。
现在有的教师授课我感觉推演越来越复杂,他们根本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我常想,要擦几次板书的长长的推演能否在讲完之后给一张推演的详细资料,以便学生回顾,也有利于学生学懂或弄懂没清楚的地方。如果推演的是一道难题,有多少学生懂?如果是提高课,这个班的数学水平如何?教师擦掉几次,给学生记笔记的时间短,还未记完,就被擦掉进入下一步,所以,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记的时间与速度。
在评讲试卷时,有的老师一个星期讲一套试卷。我们不是大学,要杜绝这种少、慢、差。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有时可舍弃一些内容,选择性地讲。初中是淡化语法教学,但高中则不然,我们的语文涉及到的病句知识,文言句式,词类活用,标点符号等,多要靠语法知识来解决,因而,在安排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多讲点语法方面的知识。
总之,恰当妥贴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养,老师讲的学生懂,他就会配合你,反之则冷场。因他无从回答或不适合较多的内容,所以讲的内容恰到好处,学生听懂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六、具备关注学生的素养
一个课堂没有关注,这个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师生间要互相关注,更重要的是老师关注学生。有的老师认为这堂课是给别人上,给班主任上,根本不管学生的纪律,这显然是不好的。
关注问题由来已久,学会关注学生依然迫在眉睫。下面我举些现象,老师们就知道关注的重要性了。
上课时学生睡觉,手机上阅读,或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老师们多熟视若无睹。多数老师不善于在课堂中“走教”(在全班走动),一般情况下只在教室的前1/3区域活动,根本无法关注后面的学生。一般来说,角落里的学生,多数未被关照,有时甚至眼皮底下的学生老师也未关注。因而一个老师要注意一下沉默的角落,提问一下这些角落的人。也许有人认为太差了,提问也没用,这实际上是没有培养自己的关注别人的品质。
对东张西望的学生,甚至叠纸飞机甩出窗望的学生,都说明学生的专注度没有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关注是全堂课进行的,没有只关注一下就叫关注的。老师讲到最后,如果有10多个学生趴在桌子上,你会是什么感受?因此,即使讲到最后一分钟,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精神状态。我曾在听课时,从一位学生的书桌里看到一些画。画中的女子是三点式比基尼,很露。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要我们如临大敌,但要引起注意。普通班中有的学生的人格品质要注意,我甚至从学生回答老师尤其是年轻女教师的问题中也感到学生存在严重的人格品质问题。如果我们只知识没教会,做人也没教会,我们这样的教育怎么对得起这些来读书的子弟?!
此外,引导学生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老师在板书时,要求全班学生关注黑板。试想,如果只有1/3的学生关注黑板,这堂课的效果不会好的,至少它的覆盖面不够。这也许就是有的班级为什么越上越差的原因之一。我想即使只有少数几个人未关注黑板,管他听得懂听不懂,老师都应该提醒一下,至少告诉你的学生,我是注意到你的,你不能懈怠。前面已说过,黑板上的举例如果书和资料上没有,应关照学生记下来。老师边讲边板书的情况,要随时引导学生关注黑板,理解完后抄下来。至于其他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跟得紧的班主任,班风自然好得多。有的好班级,学生确实整整齐齐,班主任未到,但注意观察,这些好班不是天天向上。所以,班主任要在平时关注本班学生,对睡觉多的,违纪的,一句话,影响班风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心血。理科老师要画图时,能否先画好图再讲析。由于理科老师的板书多,往往来不及或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关注。其实有的有经验的老师是不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英语老师用英语提问时语速可能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听懂。用英语讲时,要关照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我曾发现有的学生翻书的内容与老师的要求不吻合。当然,我们没被学生关注也要寻求原因。我曾经问某班的语文老师叫什么名字,前后几个居然想不起。最后前面的一个同学回答了,要知道,这位语文老师可在这班教了两个月了。
关注学生吧,你的关注,会让学生们学起来有信心,有劲头!
一、具备备好课的素养
现在的教学而言,备课成了老师们最大的负担。可是,不备课又如何上得好课?我们有的老师把备课简单地理解成写教案,不,是抄教案!而实际上呢,备课还真就是写教案,你教案上的内容反映的恰恰就是你的备课。
但我们的现状让人担忧。有的老师把备课看简单了。备课可以备学生,让一堂课中难易都有表现,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我不得不承认,多数老师的备课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有的学生连书都不会看,所以教学的快慢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接受的程度而定。
我曾经听过一堂数学课,这个班级懂数学的不到1/3,可老师一味地讲。老师没有研究本班的情况,以图讲细致些。对有的学生的提问,有的老师可以说猝不及防,于是只好一带而过。这说明我们下去备课时,没设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有1/4或1/5的学生并未关注老师的分析,他们懂了?还是不懂?是哪里出了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我们要抓好备学生这一环节,课堂流程的设计和课堂预想要吻合,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懂。
二、具备营造课前气氛的素养
课前的气氛很重要,它决定一堂课是不是充满活力,显得热烈。而营造气氛的最好方式之一莫过于歌唱。但是我们的歌却唱得不尽如人意,也由此可见,一个学校唱歌的水平之低下。表现之一是唱歌放不开,不整齐,反而破坏了气氛。有的班级唱歌绵软,无精神,无集体意识,更不要说增强凝聚力。
我觉得,一个班级的文艺委员很重要,他(她)起歌的高低决定班级歌声的优美与否。如果一开始起高了,全班唱得忽高忽低,没有全部投入,甚至唱错,那就失败了。对于想唱歌的班级如果上课没唱完,教师应鼓励其唱完为好。
当然,唱歌的步调一致学习委员是管束不了的,它得班主任、科任老师统一行动,方能达到效果。
一般情况下,老师进入课堂后就开讲,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在进入课堂后5分种,老师应该用来调节气氛,为整堂课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
我们多数时候看到的情况是学生趴成一片,精神状态不好。唱歌也是七零八落,不整齐,无力。而有的班级老师进场则盯着学生或调试多媒体。学生唱歌,第一次唱不好,第二次仍唱不好,但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些都要求上课老师有必要课前整顿,唱不好的,宁愿给点时间好好唱。曾记得有个班唱《团结就是力量》,歌声整齐响亮,刚劲有力。有力地烘托了全班的气氛,学生上课也是精神抖擞,精力充沛。
除了利用歌唱调节气氛之外,用5分钟背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调节气氛的办法。但有的班级一上课全班学生不投入。有的讲话,读得不整齐,反而破坏了气氛。有的老师怕课前5分钟背书耽误时间,随意打断学生的背诵。其实,这5分钟花得值,唱5分钟,诵读5分钟的美文美段或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既增强了音乐性,又渲染了气氛,又融合了师生关系。而且一旦养成习惯,学生会要求背诵或唱歌。不过,这一切都要靠老师的把控。
其余的形式还有板书课题,告诉学生目标。用一种怪怪的腔调告诉学生目标,或猜目标,学生会七嘴八舌,热闹起来。或者课前请学生讲故事,当然是与励志有关的,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学们也会活跃起来。或者老师引领回顾前面已学内容,要求学生边翻书边回答,教师巡视全班,督促全班都回顾起来,自然也能起到调节好的气氛。
我这里想给有的老师一些忠告。进教室后宜扫视全班,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你看到了他(她),提醒学生转换思维,找出书本。千万不要一进场就开始讲课。讲了几分种有的学生还在找书本或资料。与其让学生乱哄哄地回答,不如让学生静下心来翻书回顾,教师巡查,检查完成作业的情况,否则会影响效果的。同时,进课堂宜早一点,告诉学生目标,以此吸引住学生。
三、具备学会预先安排教学内容的素养
有人提出一个“先学后教”的观点,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老师要学会预先上好课堂的教学内容。一堂课上,有的老师或年轻老师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如有的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看书的时间少,多数学生还未反应过来,老师就要求学生答题或开始讲题;有的老师叫学生看书,内容的篇幅较长,刚开始叫学生看,就叫学生复述内容或回答问题;有的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一分钟概述文章的故事内容,学生怎么做得到?!还有的老师可能第一天没备课,第二天第一节课就叫学生写作文,这种没有任何征兆的写作,学生自然完不成;有的教师在推演题目或评讲试卷时,多要求学生反馈,但步骤与步骤之间的衔接太仓促,没有间隙,学生根本无法配合老师解答问题。
这些,都是没有预先安排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本来可以学得懂些的学生也渐渐地学不懂,最终只得放弃。因此,我们老师每堂课都应当给学生机动时间,不要挤得满满的。我们可以讲完一道题,下来在教室里走一圈。一来关注全班学生,二来也看看哪些学生没做好笔记,没做完题,或做的对错情况。这样就给了学生缓冲的作用。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热烈时,老师要等学生静下来后才进入下一个问题,这样对学生的理解反映才有极大的帮助。
可见,一个老师能科学地预先安排好教学的内容是多么重要!
四、具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素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现在的课堂,至少是一部分课堂有这样的情况。
教学方式单一,没有或少有教学过程的设计。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和少有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得我们的授课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提问过于细密,简单肤浅。不用说,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能够调动气氛,但整堂课都是一问一答,势必流于肤浅。何况,许多老师是自问自答,而不是自问生答,这种教学,实则变成了真正的“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而这又恰恰是教学之大忌。
或者呢,就把课程讲深了。有的教师一上堂就给学生提出高难度的问题。我就想,老师都达不到的境界,却要求学生达到,太难了。至少,老师应该示范一下呀!有老师在推演问题时,内容本来就难,但老师却只给一个推演的过程而已!在我看来,如果推演内容书上没有详尽解析时,学生必须专心听。但边听边记不易弄懂,听了没记又易忘掉。多数老师不考虑学生,黑板一擦或多媒体一收什么都没有了。当时或许记得些,但相信过了三五天,脑海中对这堂课只是一片空白。
有的老师恨不得一堂课讲两堂课的内容,于是讲解过多,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上缺少耐心。这主要是担心学生回答浪费时间,讲不完;有的老师却避难就易,学生懂了的拼命地讲,不懂的少讲甚至不讲,讲得学生精神不振,信心尽失。
多目标教学也是课堂的弊端之一。有老师光是板书某堂课的目标就要花10分钟以上,而且最终没有完成目标。其实,老师可以把这些程序简单化:或把多个目标印发给学生;或把几章节的问题印刷在一张纸上,讲哪个目标就撕成小卡给各小组;或事先复印成卡,有几组复印几张,然后让每组的人都知道目标。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权威度和被信任度,在推演过程中不该出现漏洞。如讲的总结性的内容,“空对空”毕竟只有几个同学似懂非懂,多数还是要结合实例的推断方能使学生更明白。这样注意了内容的总结、方法的回顾与指导,可谓一举多得。
一节课的内容还是要给学生留点机动时间,讲完一题后就选择类型题给学生做,这才真正地做到讲练结合,使课堂有效。
就语文教学中的范读而言,教师朗读的资料或多媒体展示的文章都可印发给学生。否则学生听得声情并茂,事情一过什么都没有。当然,范读能设计成配乐朗诵,感情的表达会更加充分。
最后,我不得不提到文科教学。教学方式陈旧,学生不认真听。我不知道,问题出在谁的身上。我以为,文科课可讲、议交错进行,有的甚至放手让学生完成。每个文科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这里,还是继续谈教学方式的问题。一个好老师要把复杂内容简单化,要用高明的方式让学生懂。教师是加工知识呈现给学生。“加工”得好的老师,学生就“吃”得“香”,“吃”得“饱”。我们要尽力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引导学生推导出结论。就是一个班的学生,后面的课比前面的课学生反映好,这说明老师的“加工”艺术好,这说明老师的教学艺术很重要。因为,按常理学生越往后的课越疲倦,但效果反而比前面的课好,这不说明,教师上课艺术的不同,效果就不同嘛!
讲课还要讲练结合。一堂课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手中的资料,讲练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讲练结合,实则也是动静结合。比如长时间让学生一节课尽看课文,则易疲倦。这时,就应当引导学生逐段解决。这样才能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当然,也要注意细节,例如有学生把化合价标错,说明老师还没讲明白。我们要教育给学生方式,让学生看、讲、议,得出结论。
作为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作用。比如:文科学生能自己读懂的,就交给主动权,只要是学生学得懂的内容,老师不要插手。简单的题,不必教师推算,不如让学生拿出草稿纸来解,老师下来关注、检查。学生可依据课本回答的,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的问题,甚至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出结论,就是一篇文章的归纳也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完成。
一般来说,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一般不打断学生,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这或许会在课堂上产生辩论,产生一个又一个的课堂小高潮。特别是语文课,教师要求评点时,要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思维。这一步可让学生讨论,避免理解困难的学生无法解决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展示,可以让学生课下学完,下一节课上课时展示也可。当然,要检查每组、每生完成的情况,并留相应时间检测效果,并关注没有完成的学生或小组讨论的“边缘人”,引导其加入团队,决不丢下一个。至于其他方面,我们要把控好难易时间的分配,既要注意小组学习,又要注意进度。在学习的时候,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课堂中最快的检测方式是两两检测,互相提问测评。课堂之外,最好编一个作业检查表,交给学生下去作为完成作业的依据。
不管是哪一种,课本是根本。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下语文。语文的教学宜采用逐段体会到整体感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的把握。如果用整理体感知——局部,基础差的学生则显得困难。长的段落可分层解决,这样才易落到实处。第一节课之前一般是早读,故第一节或做或讲,才能做到动静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提示,文本的理解要紧扣背景、句、段、篇的中心来理解,这样产生的偏差不会太远或不会产生偏差。归纳各段的意思可由学生解决,归纳各段是训练快速阅读的方式之一,也是把握大概内容的方式之一,很值得重视。语文课堂离不开朗读,它能提高学生的精、气、神,整齐度和凝聚力。
至于文言文,宜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落实,否则就是空的。最高要求是努力不看注释、资料,口头或书面直译全文。其实一篇文言文不懂已就是20——30%,抓住重难点,其他的就会迎刃而解。
五、具备恰当掌控教学的素养
谈到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许多人发笑。但听课经历告诉我(一年半听各科100多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节课的内容不要过多,最好以适合所教班级情况为度。教学中各个环节时间的分配要合理。我们要事先告诉学生目标,说明某节课教授的内容,以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跟上老师的思路与节奏。讲课时要讲练结合,不要一节课都在讲,不留给学生活动时间。同时,虽然新课改不要求必须讲得十分圆满,但我们还是要注意上课内容相对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尽管这些年考试的指挥棒很少涉及到文化知识,但当我们涉及到的时候,还是要讲一点文化知识。前边已讲过,一节课教学的内容不要过于庞杂,否则到最后学生是乱的。目标过多,反而会干扰学生,也完不成。我以为,目标所需知识宜渐渐引入。有的老师在教学时,不断地变换资料、教材,这看上去似乎备课十分充分,但学生一会翻资料书,一会翻报纸,一会翻课本,显得手忙脚乱。这种课堂看起热闹,但学生实际上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因为老师最终没有引导学生解决好问题。
在有的复习课上,链接相关的知识非常重要。试想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以前知识的链接,学生就听不懂现在的新课。与现在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老师宜先复习一下再讲,不要把不懂的责任推给学生或以前的老师。
现在有的教师授课我感觉推演越来越复杂,他们根本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我常想,要擦几次板书的长长的推演能否在讲完之后给一张推演的详细资料,以便学生回顾,也有利于学生学懂或弄懂没清楚的地方。如果推演的是一道难题,有多少学生懂?如果是提高课,这个班的数学水平如何?教师擦掉几次,给学生记笔记的时间短,还未记完,就被擦掉进入下一步,所以,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记的时间与速度。
在评讲试卷时,有的老师一个星期讲一套试卷。我们不是大学,要杜绝这种少、慢、差。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有时可舍弃一些内容,选择性地讲。初中是淡化语法教学,但高中则不然,我们的语文涉及到的病句知识,文言句式,词类活用,标点符号等,多要靠语法知识来解决,因而,在安排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多讲点语法方面的知识。
总之,恰当妥贴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养,老师讲的学生懂,他就会配合你,反之则冷场。因他无从回答或不适合较多的内容,所以讲的内容恰到好处,学生听懂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六、具备关注学生的素养
一个课堂没有关注,这个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师生间要互相关注,更重要的是老师关注学生。有的老师认为这堂课是给别人上,给班主任上,根本不管学生的纪律,这显然是不好的。
关注问题由来已久,学会关注学生依然迫在眉睫。下面我举些现象,老师们就知道关注的重要性了。
上课时学生睡觉,手机上阅读,或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老师们多熟视若无睹。多数老师不善于在课堂中“走教”(在全班走动),一般情况下只在教室的前1/3区域活动,根本无法关注后面的学生。一般来说,角落里的学生,多数未被关照,有时甚至眼皮底下的学生老师也未关注。因而一个老师要注意一下沉默的角落,提问一下这些角落的人。也许有人认为太差了,提问也没用,这实际上是没有培养自己的关注别人的品质。
对东张西望的学生,甚至叠纸飞机甩出窗望的学生,都说明学生的专注度没有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关注是全堂课进行的,没有只关注一下就叫关注的。老师讲到最后,如果有10多个学生趴在桌子上,你会是什么感受?因此,即使讲到最后一分钟,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精神状态。我曾在听课时,从一位学生的书桌里看到一些画。画中的女子是三点式比基尼,很露。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要我们如临大敌,但要引起注意。普通班中有的学生的人格品质要注意,我甚至从学生回答老师尤其是年轻女教师的问题中也感到学生存在严重的人格品质问题。如果我们只知识没教会,做人也没教会,我们这样的教育怎么对得起这些来读书的子弟?!
此外,引导学生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老师在板书时,要求全班学生关注黑板。试想,如果只有1/3的学生关注黑板,这堂课的效果不会好的,至少它的覆盖面不够。这也许就是有的班级为什么越上越差的原因之一。我想即使只有少数几个人未关注黑板,管他听得懂听不懂,老师都应该提醒一下,至少告诉你的学生,我是注意到你的,你不能懈怠。前面已说过,黑板上的举例如果书和资料上没有,应关照学生记下来。老师边讲边板书的情况,要随时引导学生关注黑板,理解完后抄下来。至于其他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跟得紧的班主任,班风自然好得多。有的好班级,学生确实整整齐齐,班主任未到,但注意观察,这些好班不是天天向上。所以,班主任要在平时关注本班学生,对睡觉多的,违纪的,一句话,影响班风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心血。理科老师要画图时,能否先画好图再讲析。由于理科老师的板书多,往往来不及或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关注。其实有的有经验的老师是不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英语老师用英语提问时语速可能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听懂。用英语讲时,要关照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我曾发现有的学生翻书的内容与老师的要求不吻合。当然,我们没被学生关注也要寻求原因。我曾经问某班的语文老师叫什么名字,前后几个居然想不起。最后前面的一个同学回答了,要知道,这位语文老师可在这班教了两个月了。
关注学生吧,你的关注,会让学生们学起来有信心,有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