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与美国汉学家的交往

来源 :国际汉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u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颉刚是中国20世纪的史学大师,一生交游广阔,其友人中有不少外国学人。本文利用《顾颉刚日记》和其他中英文资料探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顾颉刚与几位在北京进修的美国汉学家的交往,重点是其中三位:恒慕义、卜德、顾立雅。他们的交往见证了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美国汉学的发展,也成为顾颉刚著作向海外传播的开始。中外学者的密切交往是民国时期北京(中国)学术繁荣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他文献
不同的用户在用电规律性方面所表现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设计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的精度。根据短期负荷在负荷曲线形状、负荷波动特性
联想是学习思维的基本形式。孔子所倡导的举一反三诱思原则,以及他追求的“闻一知十”和“告诸往而知来者”①的教学效果,就是靠这种联想去实现的。心理学上把联想和回忆联在一
从生态视角来看,大学课堂本质上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室环境等课堂生态因子之间交互作用而实现知识传递的微观生态空间。基于这种生态空间理论应用于微观课堂空间的可行性
县级粮食局在国家粮食工作中处在宏观之尾微观之首的位置,成为保障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正常进行的重要的基础机构.同时,还肩负着县域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储粮以及职工队伍的
基于智能变电站信息共享的特点,研究出一种提升传统智能变电站保护性能的优化方法,详细阐明站域保护的含义和范围,将全站差动区划分为边界差动区和元件差动区,在SPBCD保护算
【正】徐梵澄先生译出印度教圣经《薄伽梵歌》,时在1950年的贝纳尼斯(瓦拉那西)。出版于1957年,南印度埠地舍里。1988年中国佛协版译者序说此书:"盖挥汗磨血几死后得之者也。
19世纪苏格兰传教士理雅各(1815—1897)穷数十年之精力翻译中国经典,其中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尚书》、《诗经》、《春秋》以及《左传》。理氏
彼得·佩林·汤姆斯是一位留名青史的印刷工,曾为马礼逊刊印过《华英词典》等多种书籍;他亦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汉学家,曾将多种中国古代文献译成英文,所译《中国求爱诗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通过产科治疗保健,能够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方法:对妊娠时机的选择、产前行母婴阻断及对新生儿的处理等方法,降低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结果:通
【正】汉学之在印度始具规模者,梵斯佛菩尔提大学(Visva-Bha-rati university)可称为发祥地。该校始创汉学之研究于其研究部(Vidya-Bhavana),时为1921年,沙司铎氏(Vidbusha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