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和谐之美——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精品展”在京城拉开帷幕。这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的首次专业展览,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目光,也唤起了人们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关注。在明清景德镇陶瓷占据收藏市场大半壁江山的今天,醴陵釉下五彩瓷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艺术特点,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或可成为收藏者独辟蹊径的一个品种。
首先,短暂的生产历史使醴陵釉下五彩成为稀有品种。
醴陵釉下五彩的成功创烧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此前,醴陵虽然自雍正年间就开始建窑烧瓷,但工艺落后,产品都是日用粗瓷。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深受震动,产生了提高醴陵瓷器质量的想法。回国后,经过实地考察,收集瓷泥样品送日本化验,得到可以烧出优质瓷器的结果后,熊希龄拟就万言书呈湖广总督端方,力陈在醴陵创办瓷业学堂和瓷业公司,改良和发展醴陵瓷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批准熊希龄呈文,拨库银一万八千两,创办湖南瓷业学堂。次年成立湖南瓷业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经过多次试验,生产出单色釉下花瓷,稍后又烧制成功釉下五彩瓷。
在中国陶瓷史上,釉下彩工艺很早就已出现,自唐以后得到长足发展,青花、釉里红是其中的代表作,但品种少,色彩单一。醴陵釉下五彩问世后,立即引起轰动,自1909年至1915年,先后四次参加国内外赛会,在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均获金奖,自此,醴陵瓷器名扬海内外。
在经历了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上世纪20年代末,受多次战争影响,醴陵瓷器生产开始下滑,百余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业制造公司也于1930年倒闭,釉下五彩瓷生产被迫中断。
因此,算起来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造前后不过20余年,故宫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精品也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瓷业迅速复苏。50年代,釉下五彩瓷生产也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重放异彩,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制作生活用瓷及国家礼品瓷。几十年来,醴陵釉下彩瓷还造就了一批著名的彩瓷绘制大师。
其次,独特的艺术性是造就醴陵釉下五彩瓷收藏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醴陵釉下五彩瓷有着独特的艺术之美,富于变化的造型、丰富鲜丽的釉彩、风格新颖的画法是其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在造型上,醴陵釉下五彩瓷由保守趋于活泼,常有改良创新之举,将传统的器形和其他外来的造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醴陵釉下五彩的釉彩别具一格,色泽极为丰富,有红、蓝、绿、黑、紫、黄等。每一种釉彩又可细分为数种色泽,如红色有玛瑙红、桃红、芙蓉红、锰红等;黄色有钛黄、橘黄、柠檬黄、镨黄、钒锆黄等;绿色有草绿、浅绿、水绿、青松绿、苔绿等;蓝色有海碧、海蓝、钒锆蓝等;黑色也有艳黑和鲜黑之分。这数十种釉彩色泽浓而不俗、淡而有神,不追求色彩的强烈对照,而是通过同类色的深浅、浓淡的对比形成清新淡雅而又富于层次变化的艺术效果。
醴陵釉下五彩的画法可谓亦古亦今、亦中亦西,既成功借用了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各种釉上彩绘技法,同时,日本瓷的装饰方法、西洋画的某些技法都被“洋为中用”地融入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从传世作品看,醴陵釉下五彩主要有两种画法。一种是双勾分水,又称双勾填彩,主要用于写实的花卉禽鸟纹,纹饰简练,结构严谨,造型多做平面处理,画面舒展纯净,简洁明快。另一种是西洋画法,采用西洋油画或其他彩画中的一些表现手段,注重造型,光感强烈,各种色块浓艳夸张,和油画相似。另外,清末民初的作品中还有雕刻填彩、刷花等新手法。
从初创至今,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醴陵釉下五彩陶瓷夺得了无数荣誉,不但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世界瞩目的艺术瑰宝。由于其稀有性和独特的艺术性,无论是初创时烧制的,还是现代烧制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精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应当引起陶瓷收藏爱好研究者的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