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已经涉及到语言深层的东西,它的内容已经从小学、初中简单的识文断字,升化到了感情的培育与渗透。因为情感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状态,情感的正确认识与错误理解,会把我们引入不同的人生轨迹,会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所以,高中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给学生贯彻情感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培育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39-02
语文是一门关系人文的学科,它也是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高中语文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表面认识与运用,还应挖掘语文深层的东西,比如从道德感和价值感去认识情感,理解情感和语言以及和一篇文章的关系,认识情感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心理学大辞典》中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渗透情感。让高中生作一个能正确判断,正确处理情感与情绪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合格的公民。
一、创设情境感染力,激发学生体验情感的兴趣。
高中语文已经从小学、中学语文的简单识文断字、简单理解过渡到了深层的语文、语言含义。它的深层次不只是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更是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文章情感的体验与感悟。《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标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视语文本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感染与影响。但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有限,课外阅读有限,所以对课文所涉及到的故事背景,历史背景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很难站在文章的中心,站在作者的角度或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去感受贯穿全文那份情感。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结合目前的教学条件,有计划,有准备地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情境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们常常说“忧郁”,但忧郁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是莫名其妙的伤感,还是失落、失望,亦或一时的情绪低落等等。这样心情,也是情感的一种表现,也只有学生真正体会过了,才能感受到忧郁真正的心情,否则他们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平常对“忧郁”这两个字的局限理解上。为了让学生能真切体验一些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走进课文与作者有思想上的沟通,我们除了营造有感染力的课堂,不妨和学生一起看看电影、讲讲故事、看看一些感人的纪录片。这样对激发学生情感是大有帮助的。而且在这样的情境感染下,也能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发自内心的情感。
随着课程的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工具,让我们的教学显得更方便,更生动、更真实、更真观。高中语文教学中更是离不了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设备。因为高中语文的情感培育,需要一些生动感人的场面来带动学生,需要一些真实有力的事件来触动学生心灵的情感。比如在上《祝福》前,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剧中小强与母亲的分离中感受小强的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感受妈妈对小强的万分挂念,更要理解分离中母子内心的那种痛苦、不忍、寂寞、无奈等等。然后再给学生讲《祝福》这篇课文,学生就会明白,祥林嫂,为啥每次见人总要说:“我真傻,真的!”他们也会通过读课文,并结合《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影像资料,体会到“我真傻,真的!”这几个字和那个感叹号背后深深的思念、悔恨。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读课文的时候,或者讲解课文的时候结合一些和本文内容很相似的轻音乐,或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等等。如在讲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有一个老师就选择了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音乐背景。让音乐首先把学生带入一种感伤的、缠绵悲恻的意境中去,然后再深情地朗读课本,学生的感受一定比只是对着书本干巴巴地朗读要深刻得多。所以,老师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况的氛围中,就更能真实地、深刻地感悟文中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师以自身的情感渗透,来影响学生的情感。
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大多是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或者是崇高的、神圣的。两种形象虽然对学生来说有震慑的作用,但是总给学生一种距离感。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放下身段,像学生一样虔诚地走进要讲的课文内容,用神情、语气、节奏去感染学生。并根据自己对作品本身,以及结合一些课外资料的理解和领悟,把自己置身于这个课文中,以作者的语气、或者主人公的语气,满含真情、声情并茂地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在你的朗读中去感课文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记得有一次感恩教育的课上。有一位老师,在朗读写汶川大地震的那首《妈妈你别哭,我去了天堂》的诗时,声泪俱下,甚至在读到有些句子时,泣不成声,几经哽咽:“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随着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我看见你跌坐在嘈杂的操场,撕心裂肺的呼喊還在我的耳旁。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漫天的星星可都是你的泪光,黑夜里我不是孤独的流浪,同学们手牵手嘶哑地歌唱。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老师说那边再没有鸟语花香,所以我恋恋不舍回头张望,绿水青山却是一片苍凉……”虽然这对一个老师来说,控制力有欠缺,一味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可能会影响上课的效率。但不能否定的是这样的朗读,台下学生无一不抹眼泪的。这样的朗读,学生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它强大的情感冲击力。所以说,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不但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有过硬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以及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一起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语文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课程,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抛开那些死板、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新颖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日常的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和渗透,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日常的语文教学。要结合高中生知识水平的结构,性格特点的不同,让他们通过阅读、写作、观看影视资料以及课文本身入手,去感悟文字背后的感情渗透。当然,作为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用情引入,用心讲解、朗读。只有这样,学生也才能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得到情感的培育和渗透,老师也才能达到自己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坚:《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课堂阅读》,《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
[2]林亚大,朱于新:《高中阅读教学深刻性摭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3月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培育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39-02
语文是一门关系人文的学科,它也是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高中语文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表面认识与运用,还应挖掘语文深层的东西,比如从道德感和价值感去认识情感,理解情感和语言以及和一篇文章的关系,认识情感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心理学大辞典》中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渗透情感。让高中生作一个能正确判断,正确处理情感与情绪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合格的公民。
一、创设情境感染力,激发学生体验情感的兴趣。
高中语文已经从小学、中学语文的简单识文断字、简单理解过渡到了深层的语文、语言含义。它的深层次不只是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更是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文章情感的体验与感悟。《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标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视语文本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感染与影响。但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有限,课外阅读有限,所以对课文所涉及到的故事背景,历史背景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很难站在文章的中心,站在作者的角度或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去感受贯穿全文那份情感。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结合目前的教学条件,有计划,有准备地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情境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们常常说“忧郁”,但忧郁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是莫名其妙的伤感,还是失落、失望,亦或一时的情绪低落等等。这样心情,也是情感的一种表现,也只有学生真正体会过了,才能感受到忧郁真正的心情,否则他们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平常对“忧郁”这两个字的局限理解上。为了让学生能真切体验一些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走进课文与作者有思想上的沟通,我们除了营造有感染力的课堂,不妨和学生一起看看电影、讲讲故事、看看一些感人的纪录片。这样对激发学生情感是大有帮助的。而且在这样的情境感染下,也能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发自内心的情感。
随着课程的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工具,让我们的教学显得更方便,更生动、更真实、更真观。高中语文教学中更是离不了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设备。因为高中语文的情感培育,需要一些生动感人的场面来带动学生,需要一些真实有力的事件来触动学生心灵的情感。比如在上《祝福》前,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剧中小强与母亲的分离中感受小强的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感受妈妈对小强的万分挂念,更要理解分离中母子内心的那种痛苦、不忍、寂寞、无奈等等。然后再给学生讲《祝福》这篇课文,学生就会明白,祥林嫂,为啥每次见人总要说:“我真傻,真的!”他们也会通过读课文,并结合《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影像资料,体会到“我真傻,真的!”这几个字和那个感叹号背后深深的思念、悔恨。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读课文的时候,或者讲解课文的时候结合一些和本文内容很相似的轻音乐,或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等等。如在讲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有一个老师就选择了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音乐背景。让音乐首先把学生带入一种感伤的、缠绵悲恻的意境中去,然后再深情地朗读课本,学生的感受一定比只是对着书本干巴巴地朗读要深刻得多。所以,老师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况的氛围中,就更能真实地、深刻地感悟文中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师以自身的情感渗透,来影响学生的情感。
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大多是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或者是崇高的、神圣的。两种形象虽然对学生来说有震慑的作用,但是总给学生一种距离感。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放下身段,像学生一样虔诚地走进要讲的课文内容,用神情、语气、节奏去感染学生。并根据自己对作品本身,以及结合一些课外资料的理解和领悟,把自己置身于这个课文中,以作者的语气、或者主人公的语气,满含真情、声情并茂地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在你的朗读中去感课文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记得有一次感恩教育的课上。有一位老师,在朗读写汶川大地震的那首《妈妈你别哭,我去了天堂》的诗时,声泪俱下,甚至在读到有些句子时,泣不成声,几经哽咽:“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随着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我看见你跌坐在嘈杂的操场,撕心裂肺的呼喊還在我的耳旁。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漫天的星星可都是你的泪光,黑夜里我不是孤独的流浪,同学们手牵手嘶哑地歌唱。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老师说那边再没有鸟语花香,所以我恋恋不舍回头张望,绿水青山却是一片苍凉……”虽然这对一个老师来说,控制力有欠缺,一味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可能会影响上课的效率。但不能否定的是这样的朗读,台下学生无一不抹眼泪的。这样的朗读,学生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它强大的情感冲击力。所以说,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不但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有过硬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以及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一起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语文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课程,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抛开那些死板、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新颖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日常的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和渗透,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日常的语文教学。要结合高中生知识水平的结构,性格特点的不同,让他们通过阅读、写作、观看影视资料以及课文本身入手,去感悟文字背后的感情渗透。当然,作为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用情引入,用心讲解、朗读。只有这样,学生也才能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得到情感的培育和渗透,老师也才能达到自己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坚:《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课堂阅读》,《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
[2]林亚大,朱于新:《高中阅读教学深刻性摭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