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在电影产业中运用的挑战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过去的几年里,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变得非常流行。许多制片公司已经开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人们已经注意到,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产业还没有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十分先进的水平。因此,本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电影产业运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与7位受访者进行电话访谈,受访者包括导演、制片人、技术人员和故事作家,以他们的回答作为数据,进行专题分析和结论,最后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找出中国电影产业运用虚拟现实的挑战,以填补这一空白。
  关键词:VR;虚拟现实;电影产业;影视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02
  1 介绍
  3D技术出现之后,虚拟现实技术成为电视电影艺术官方新的切入点。几家受欢迎的电视和电影公司在其连续剧和电影中使用虚拟技术,完全反映了虚拟现实的发展[1]。除此之外,虚拟现实技术的性质和形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影响了电影的艺术效果[2]。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开始在制作过程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但实现起来并不那么顺利。人们已经注意到,虚拟现实技术的低效应用往往会使电影失去吸引力,甚至变得更糟。因为,这类电影未能创造视听体验,或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体验[3]。好莱坞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影产业,在电影中运用了高度进步的虚拟现实技术;而国内影视剧的产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虛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4]。
  本研究选择中国的电影和电影产业为对象,选择中国的原因是,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虚拟现实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5]。人们还发现,由于利润有限,中国制片商无法通过选择视频平台上的广告和与VR(虚拟现实)体验合作来收回电影的制作成本。制片人和电影制片厂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中国影视制作人制作影视作品时面临的挑战。
  2 研究问题
  (1)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应用水平如何?
  (2)在中国拍摄电影和连续剧时,电影或制片公司面临哪些挑战?
  (3)有什么建议可以使中国电影产业有效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本研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使中国电影和连续剧更具先进性和吸引力,帮助他们解决从制作到播出的同时,电影产业面临的挑战。
  3 方法论
  这项研究以解释主义哲学为基础,其中“解释性研究人员假设进入现实(给定的或社会建构的)只能通过诸如语言、意识、共享意义和工具等社会结构来实现”[6]。因此,研究者试图通过询问那些真正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并在电影行业工作的参与者来调查现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本研究以归纳法为基础,发现那些隐藏的、尚未探索的挑战。此外,本研究调查了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该行业的人的观点。作为一种研究策略,本研究使用电话访谈,以便获得详细的观点。研究者预先决定了一些问题,然后在确定的时间内要求参与者回答。参与者是在专业社交媒体方面,使用电影和电影产业的过滤选项选择的。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选择是定性的,因为答案在本质上是主观的。批评者认为这些数据是非结构化的,然而这些数据被认为是更真实和详细的。研究者对不同导演、技术人员、制片人、编剧等进行了7次访谈,以收集各种观点。数据分析采用专题分析法。研究人员将考虑所有伦理问题,如参与者的匿名性和隐私。研究人员在参与研究前向参与者提供了所有需要的信息。
  4 VR技术在中国的使用
  虚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三维虚拟环境。VR可以制作电影和动画,优化用户体验。VR可以在场景中创造出现实中无法呈现的特效。中国将使用大约8500万个虚拟技术耳机,预计虚拟现实内容将产生约35亿美元的收入。与此同时,一些电影院正加快在中国的投资。二东影业计划在北京市建立虚拟现实电影院,这将是中国第三家虚拟现实影院。此外,在发布自己的虚拟现实微电影的同时,数字王国公司还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虚拟现实工作室。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科幻、动画、恐怖电影中应用最多,而在浪漫电影和情感电影中应用较少。在电影领域发展虚拟现实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7]。
  5 运用VR技术的挑战
  在当今时代,VR技术正被应用到很多影视制作中,然而运用VR技术是非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
  首先,寻找导演想要的虚拟现实的专业人员是一个耗时的过程[7]。它不仅消耗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的投资。生成超高质量的内容是实现VR的关键挑战之一,此外开发虚拟现实和人眼模糊的现实世界需要光场技术,即3D成像。
  研究还发现,这样的电影设计元素是非常复杂的,比如在电影Solo: A Star Wars Story(《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中,有一个火车抢劫的场景,其中帝国火车是电影序列的主要布景。但是,电影制片公司开始质疑电影演员是否真的能做到跨越虚构的间隙,在火车之间跳跃,这个场景不得不多次重拍。电影虚拟现实的挑战包括创造性地制作视频讲故事,但其实它并没有改变听众听故事的方式。虚拟现实让讲故事变得困难。还有一个问题是,虚拟现实用户可以使用的许多内容都是沉浸式视频的形式。在大多数视频中,现在的虚拟现实视频都是由随机的经验片段和乱七八糟地编辑在一起的片段组成的,比如在船上的人、看到海洋里的自己、你在汽车上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没有故事的,它们只是链接松散的片段视频。“虚拟现实的讲故事工具大大提高了我们交流视觉效果的能力,但它们让我们在交流故事的能力上又回到了过去,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如何引导人们的视觉,利用听觉线索让人们愤怒到某种状态的所有技术。”
  虽然电影制作的线性方法可以应用到虚拟现实中,但它没有充分发挥技术的能力。即使是对于精通IMAX(巨幕电影)的导演,虚拟现实的画布也太大了。在虚拟现实中,参与者身后发生的事情,或者他们的周边视觉,对故事的重要性可能和他们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样重要。制作者必须思考如何让整个世界变得有趣,而不仅仅是其臆测的那部分来自观众的眼睛。制作者也必须平衡可能被认为是分散实际主题注意力的东西。   从现实看,到2000年,这一领域的技术并没有像运用时那样有显著进步。因为虚拟耳机的分辨率很差,而且设备仍然昂贵且不可靠。尽管虚拟现实的各种形式都在迅速发展,但还没有一个发达的分配机制能够使有能力的组织收回他们在虚拟现实中的投资。
  虚拟现实的一个局限性是,沉浸式VR依赖于使用特殊的硬件,如头戴式设备(HMD)和传感器手套,将用户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提供沉浸式的环境。所以用户只有在使用特殊头戴耳机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身临其境体验,而这样的耳機并不能普遍投入使用。市面上虽然有类似的特殊耳机,但它们通常很重,使用者不能佩戴超过10分钟。“虚拟现实在所有的战斗场景中都能发挥相对出色的作用……但是对于私密的故事场景,它可能不太管用;在这里,虚拟现实的加入会降低体验。”电影编辑尼尔说道。
  6 结果与讨论
  本节介绍从7位参与者的访谈中收集到的参与者的回答,并进行了有意义的解释,利用专题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大约有7次采访是用中文电话进行的,后来的录音是用英语转录的。参与者有3~12年的工作经验,他们是制片人、导演、故事作者和技术人员。
  6.1 中国电影产业的应用水平
  访谈发现,中国电影产业在动作片、恐怖片、科幻片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情况比较多;在浪漫和伤感电影中的运用则不那么明显。Shapiro和Park(2017)[3]接受了同样的事实。虚拟现实在这类电影中使用较少的原因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情感和情感转换方面的应用较少。因此,在哪些场景中它们可以被真正地应用,还缺乏思路。
  6.2 虚拟现实在中国电影中的应用面临的挑战
  受访者被问及在中国影院应用VR技术是否会遇到困难。其中一位受访者表示,有时候很难达到导演的期望,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拍摄完美的场景。究其原因,主要是导演、技术人员和制作团队之间缺乏沟通,质量是在浪费时间之后才出现的。
  受访者2表示中国VR场景的质量不如好莱坞电影在他们的电影和系列片中表现得好。与shan(2019)[7]观点一致的是,虚拟现实在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不如美国先进。这表明中国电影产业对虚拟现实的应用有更高的要求。
  受访者3提到VR技术还没有先进到可以表现情感的程度。其他四个受访者向采访者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们可以创造氛围,更新体验感,制作场景和动作,但是在真正表达情感和情绪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显然失败了。所以VR技术很难拍摄亲密的场景,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将亲密场景中微妙的亲密情绪传递给观众。然而,可以感觉到,好莱坞电影制作也面临着这种困难。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研究调查这一事实,因此不能作出最终的断言。
  受访者5指出虚拟现实的故事场景主要是通过虚拟现实专门耳机观看和理解的,而剧场并没有提供很多高质量的工具。
  6名受访者中的制片人之一也表示,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影并没有为他们带来任何额外收入,相反虚拟技术的电影投入会比普通电影更多。Chen and Yang(2020)[4]提到了对电影制作成本增加的担忧。但是,没有人讨论虚拟现实场景和虚拟预演拍摄系统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现场拍摄技术人员的需求。对于VR在电影中应用的困难,本研究接受Song and Wook(2020)[4]的想法,即这个行业确实需要一些熟练的技术人员,这显然是当前很缺乏且重要的一个步骤,被调查者也讨论了同样的问题。
  “是的,有时候要理解导演的期望是不容易的,我得一遍又一遍地设计场景。”——受访者1
  “当我亲自使用虚拟现实设备体验我的连续剧时,发现质量并不是很好。我在想如果我雇用外国的更专业的技术人员,是否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在技术的应用与剧情的匹配方面,我们的技术人员很难达到一些剧情要求。”——受访者2
  “我认为虚拟现实技术不能表现情感和情绪。因为它所表达的故事剧情是断断续续的,视觉质量并不高,观众始终隔离在真实性之外。虽然虚拟现实的主要想法是通过沉浸式的方式让观众更加贴近现实,但至少在电影方面,我们看到的是远离现实。一个是视觉效果并不逼真,一个是故事的连续性表达不完整,非常困难。”——受访者3
  7 虚拟现实在中国电影产业中有效应用的建议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在虚拟现实体验方面需要改进。因此,这里有一些来自导演、制片人、编剧和技术人员的建议,可能会对这个行业有益。
  (1)与技术人员、故事作者和导演召开质量会议——建议故事作者、技术人员和导演讨论需要VR技术的场景。导演、编剧应该和技术人员讨论现实中需要什么样的场景,技术人员应该披露他们实际上可以做什么。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花在重复性任务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沟通是关键。
  (2)开设专门针对电影的虚拟现实专业课程——尽管有很多针对虚拟现实的课程,然而它们在游戏、手机应用、购物网站等领域更受欢迎。需要专门针对电影开设虚拟现实培训课程,使技术人员具备熟练的技能,尤其是在电影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3)在线认证或培训——中国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应被派往国外学习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并且是只用于电影的虚拟现实技术,这样会更有针对性。一些中国制片公司也可以发起这一行动。
  (4)对电影中的虚拟现实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开发——建议现在的虚拟现实专家开发更多可以深入地、准确地表达情感的技术,以便它们能够协助讲故事。这一点非常关键,也是本研究发现的重点问题之一,即虚拟现实在表达情感方面还有很大的问题。
  (5)大量投资——大量投资是巨大的推动力,经济与科技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大量投资可以了解和研究如何在不戴虚拟现实专业耳机的情况下,向观众展示虚拟现实场景,并且给观众同样的沉浸体验。比如便携的可穿戴设备,将芯片植入接触型镜片,加上可以处理环绕式音频的耳机等等。   8 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虚拟现实在中国电影产业中的应用水平,并探讨在电影或连续剧中运用虚拟现实面临的挑战。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并以电话访谈的方式,对中国电影界人士进行访谈。进行专题分析后,分析中国电影还没有全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也没有好莱坞先进。此外,他们在浪漫电影中较少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而在科幻和恐怖电影中则更多地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据调查,由于缺乏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人士,缺乏与制片团队的沟通,缺少耳机等优质设备,中国电影行业在应用虚拟现实方面面临困难。由于没有额外的收入和技术可以帮助讲故事和表达情感,所以很多制片人和电影相关人员表示不太愿意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并且认为虚拟电影的实现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主要挑战在于虚拟现实无法和电影院一样达到传递情感的作用,或者说情感传递非常困难,因为观众始终处于现实以外的状况。
  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应该与技术人员、故事作者和导演召开高质量的会议,讨论虚拟现实的期望和场景。一些院校应该专门开设电影虚拟现实专业课程。可以开始一些在线认证,或者中国的技术人员可以被派到那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影制作地去深入学习技术。应该进行一些可以使这类技术更容易运用的创新,这样可以降低电影的制作成本,观众也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观看虚拟现实电影。本研究的主要优势在于是定性研究,因为它可以探索电影行业的所有类型的人的见解,并直接和间接地处理虚擬现实。他们的描述性答复使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成为可能。然而,由于时间、金钱和字数的限制,不能进行太多的采访。因此,可以认为这是研究的局限性。
  9 未来的建议
  建议进一步研究其他新兴技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此外,本研究为定性研究,观察到了应用虚拟现实的挑战对生产者使用这项技术的态度和意愿的影响。收集参访者的观点,可以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中的潜力很大,虽然现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但虚拟现实电影始终是生产者应积极探索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康孙杨.虚拟现实在适应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集群计算,2018,22(2):1-5.
  [2] 金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J].整形外科档案,2017,44(3):179-187.
  [3] 夏皮诺,和帕克.气候变化与油管:视频后讨论的商议潜力[J].环境传播自然与文化杂志,2017,12(1):115-131.
  [4] 陈丹,杨凡. VR虚拟现实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 IOP会议系列:材料与工程,2020(1):9-10.
  [5] 善玉.中国的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内容企业是否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J].文化科学学报,2019,11(1): 54-67.
  [6] 迈尔斯.商业与管理的定性研究[M].圣人的出版物,2013:87.
  [7] 钱松.探索虚拟现实与物联网在影视制作模式中的应用[J].第四纪研究,2020,10(10):2-15.
  作者简介:管韵(1995—),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交互设计、影视。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文创作为新兴产业,急需创意设计产品与市场接触。本文思考尝试以设计南京林业大学年历方式来促进校园文创市场的开发。首先通过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问卷调研确定“南林文创”的设计方向,进而提取校园文化元素运用在年历的创意设计中,最后总结年历销售经验,逐渐引起重视,并进一步扩展“南林文创”市场,提高校园文化价值。  关键词:产教融合;文创设计;校园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太湖流域明月湾古村落的雕刻门楼为研究对象,从村落的人文背景入手,依据雕刻门楼的发展背景和地位为主轴做文化透视,探寻古村民居雕刻门楼的装饰特色,包括门楼装饰的人文背景解读、地域特色、雕刻特色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对新时代古村落建筑内涵价值提炼与太湖流域古村传承特色的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雕刻门楼;装饰特色;古建筑群落;太湖流域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举例分析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和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的几何设计手法,引出他在家乡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研究该建筑的设计理念、平面布局、空间几何构成等方面,体会建筑师是如何结合建筑周围环境与本体建筑的,通过恰当地处理建筑的内、外部空间,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几何元素,展现富有时代性的建筑风貌。  关键词:贝聿铭;苏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几何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
期刊
摘要: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以动物为原型的吉祥物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形象可爱、造型易记、寓意美好等。换一个角度看,这些原因对应着吉祥物设计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即亲切感、可扩展性和主题性。  关键词:互联网公司;吉祥物设计;亲切感;可扩展性;主题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02  0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卡通吉
期刊
摘要: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想法不同,催生的社会文化也大相径庭。本文从19世纪的象征主义出发,以法国画家古斯塔夫·莫罗和维也纳画家克利姆特为代表,从绘画手法、色彩运用两方面进行比较,详细了解社会环境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象征主义;社会环境;作品比较;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基层流动儿童数量呈递增发展趋势,随之出现的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问题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进行多种解决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问题的方法试验下,本文着重分析绘画课堂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过程中的情绪表达、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问题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绘画课堂;流动儿童;社区融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
期刊
摘要:本文浅析近年来艺术介入乡村的不同落地方式的优缺点,认为未来艺术与乡村的关系将由硬件外部设计转向内容与内涵的活化再造,在此过程中,让艺术介入真正回归乡村当地的公共性是保证乡村内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乡村转型;公共性;公共艺术;艺术介入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2  1 乡村转型中硬件层面的艺术介入  乡村旅游自发
期刊
摘要: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老旧社区景观使用功能的缺失和不合理的规划愈发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居民的需求。所以,老旧社区景观更新提升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宜人居住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老旧社区景观改造是未来城市规划的方向。  关键词:老旧社区;居住区;景观提升;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
期刊
摘要:由于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原有的传播媒介无法跟上信息更新的速度,群众需求刺激着技术发展,技术发展又催生了新型应用软件的诞生。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模式就像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在满足信息流通及时性和互动性的同时,也让受众产生了媒介依赖。本文以抖音这一典型新媒介软件为例,从受众角度出发,剖析新媒介视域下受众媒介依赖的成因,并提出通过恢复主体意识,加强自身媒介批判能力,做理性受众的方式摆脱媒介依赖,引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生态环境下的各方面人文环境也在随之变迁,在变迁中形成的一系列改变就可以总体概括为生态文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就是一定意义上的价值重塑概念。本文在生态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对平江历史街道的水乡价值重塑进行分析和阐释,探究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在生态文化变迁下的文化适应方式。  关键词:生态文化;平江历史街区;价值重塑;可持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