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以其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丰富人类精神的营养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了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几点策略。
一、借助背景,体会意境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丰富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或在人生旅程中发生的有趣或悲伤、无奈的故事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古诗词的背景,体验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古诗词中,去领略古诗词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笔者告诉学生这是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并补充了背景资料的介绍:当时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刚刚得以平复,诗人携妻儿正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欣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情况下,学生很快走进古诗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课堂上,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仔细读读每一句诗,说说你从哪些细节读出诗人流淌在文字中的‘喜’?”因为学生了解了历史,所以理解古诗时很轻松。有的学生从“却看妻子愁何在”读出了诗人的妻子和孩子忧愁没了,全家人个个喜气洋洋。有的学生从“剑外忽传收蓟北”体会到诗人心中的喜,他长年流落在外,家乡“蓟北”被收复,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听到胜利的喜讯,流下了高兴的泪水。还有的学生体会到作者“初闻”捷报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喜,还藏着悲: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2900多个日日夜夜,他盼望着早日结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乡,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心情一定很悲伤;而眼下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他又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是源于对古诗创作背景的了解,才能如此透彻地将诗文读进心里。
二、诵读涵泳,感受诗韵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而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认为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吟诵,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例如,“素读”的创始人陈琴老师在执教《诗经·黍离》时,告诉学生:“绘画的人有绘画的节奏,音乐人有音乐的节奏,文字也有文字的节奏。”她要求吟诵时要讲究书读一口气,中间不间断。学生一开始读得断断续续,再后来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在陈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很快辨用语感、掌握顿挫,读出诗的韵律和节拍:“彼黍彼黍离——离,彼稷彼稷之——苗。行迈靡靡,靡——靡,中心摇摇,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这种歌诀式的诵读,有助于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韵律。同时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表现一种一致的情调,使诗韵与语言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在教学中,根据古诗的内容分类,可以将古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等;也可按照时令来诵读背诵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还可以分阶段分专题吟诵某一位诗人的诗,除了记诵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初步研究诗人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方法等。当然,班级还可以定期举行有趣的飞花令,背一背诗中水、诗中月、诗中云、诗中雨、诗中柳、诗中花、诗中酒等。分类吟诵便于记忆,背得多,记得也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吟诵的兴趣。
三、启发想象,品味意境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笔者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意境;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的意境之美。听,学生用“潺潺的溪水,青青的草,艳艳的花,好一幅优美迷人的画卷”来描绘“溪上青青草”的景象。而“你看,他的手多巧,一个个样式精美的鸡笼在他手中织成。旁边的鸡儿静静地站着,似乎不想打扰二儿子的工作”正是“中儿正织鸡笼”所要表达的意境。“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喝点小酒,说点小情话,唱唱小曲,多么和谐温情的画面”,虽然描写的活动很简单,但就是这简单的活动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闲居的辛弃疾,拥有家国英雄和乡村居士的双重身份,他向往着乡村田园生活,眼前的和谐景象令他沉醉不已。学生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了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拓展阅读,激活思维
利用拓展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易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师可将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用课内所学知识去审视生活。
例如,在教学宋朝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时,诗的前兩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让人豁然开朗。虽然“方塘”不大,但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澄澈清亮,天光云影都被它映照出来,情态毕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生机的根源,一问一答,看上去说的是景物,可背后却隐藏了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读读想想,眼前的美景怎么跟读书发生关联?学生通过反复吟诵,领悟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将自己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用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后两句诗以方塘作譬喻,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要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很多教师的教学停留在此,认为已经将这首诗讲全讲透,而一位特级教师在执教时设计了独特的教学环节:跳出水,跳出书,大千世界,人间百态,还有哪些事可以用这首诗来理解?可谓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的学生说:“大树需要汲取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方可长得更加粗壮。”有的学生说:“生活中常用的“包”都需要设计师层出不穷的设计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有的学生说:“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改进、文明的进步。”在这样的辨析中,学生由浅入深、全面精准地读懂了诗句,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最美古诗词,热爱古诗词,吟诵古诗词,传播古诗词,不断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
一、借助背景,体会意境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丰富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或在人生旅程中发生的有趣或悲伤、无奈的故事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古诗词的背景,体验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古诗词中,去领略古诗词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笔者告诉学生这是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并补充了背景资料的介绍:当时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刚刚得以平复,诗人携妻儿正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欣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情况下,学生很快走进古诗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课堂上,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仔细读读每一句诗,说说你从哪些细节读出诗人流淌在文字中的‘喜’?”因为学生了解了历史,所以理解古诗时很轻松。有的学生从“却看妻子愁何在”读出了诗人的妻子和孩子忧愁没了,全家人个个喜气洋洋。有的学生从“剑外忽传收蓟北”体会到诗人心中的喜,他长年流落在外,家乡“蓟北”被收复,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听到胜利的喜讯,流下了高兴的泪水。还有的学生体会到作者“初闻”捷报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喜,还藏着悲: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2900多个日日夜夜,他盼望着早日结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乡,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心情一定很悲伤;而眼下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他又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是源于对古诗创作背景的了解,才能如此透彻地将诗文读进心里。
二、诵读涵泳,感受诗韵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而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认为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吟诵,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例如,“素读”的创始人陈琴老师在执教《诗经·黍离》时,告诉学生:“绘画的人有绘画的节奏,音乐人有音乐的节奏,文字也有文字的节奏。”她要求吟诵时要讲究书读一口气,中间不间断。学生一开始读得断断续续,再后来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在陈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很快辨用语感、掌握顿挫,读出诗的韵律和节拍:“彼黍彼黍离——离,彼稷彼稷之——苗。行迈靡靡,靡——靡,中心摇摇,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这种歌诀式的诵读,有助于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韵律。同时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表现一种一致的情调,使诗韵与语言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在教学中,根据古诗的内容分类,可以将古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等;也可按照时令来诵读背诵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还可以分阶段分专题吟诵某一位诗人的诗,除了记诵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初步研究诗人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方法等。当然,班级还可以定期举行有趣的飞花令,背一背诗中水、诗中月、诗中云、诗中雨、诗中柳、诗中花、诗中酒等。分类吟诵便于记忆,背得多,记得也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吟诵的兴趣。
三、启发想象,品味意境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笔者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意境;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的意境之美。听,学生用“潺潺的溪水,青青的草,艳艳的花,好一幅优美迷人的画卷”来描绘“溪上青青草”的景象。而“你看,他的手多巧,一个个样式精美的鸡笼在他手中织成。旁边的鸡儿静静地站着,似乎不想打扰二儿子的工作”正是“中儿正织鸡笼”所要表达的意境。“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喝点小酒,说点小情话,唱唱小曲,多么和谐温情的画面”,虽然描写的活动很简单,但就是这简单的活动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闲居的辛弃疾,拥有家国英雄和乡村居士的双重身份,他向往着乡村田园生活,眼前的和谐景象令他沉醉不已。学生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了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拓展阅读,激活思维
利用拓展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易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师可将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用课内所学知识去审视生活。
例如,在教学宋朝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时,诗的前兩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让人豁然开朗。虽然“方塘”不大,但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澄澈清亮,天光云影都被它映照出来,情态毕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生机的根源,一问一答,看上去说的是景物,可背后却隐藏了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读读想想,眼前的美景怎么跟读书发生关联?学生通过反复吟诵,领悟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将自己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用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后两句诗以方塘作譬喻,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要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很多教师的教学停留在此,认为已经将这首诗讲全讲透,而一位特级教师在执教时设计了独特的教学环节:跳出水,跳出书,大千世界,人间百态,还有哪些事可以用这首诗来理解?可谓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的学生说:“大树需要汲取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方可长得更加粗壮。”有的学生说:“生活中常用的“包”都需要设计师层出不穷的设计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有的学生说:“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改进、文明的进步。”在这样的辨析中,学生由浅入深、全面精准地读懂了诗句,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最美古诗词,热爱古诗词,吟诵古诗词,传播古诗词,不断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