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海安县农民培训的实效和主要做法,对农民培训中的难点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农民培训提供理论参考,从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民培训;现状;对策;江苏海安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398-02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型农民,农民培训不仅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把农民培训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的五件实事之一,海安县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1农民培训取得的实效
海安县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现辖14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4.99hm2,农业从业人员10.35万人。多年来,海安县非常重视农民培训工作,特别是从2006年承担了农民培训工程项目之后,更是加大了对全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致富工程计算机培训的力度,促使农民群众掌握最新的种养殖技术和就业创业的技能。3年来,培训农业实用技术1 919场,共计358 993人次,内容涉及种植类、养殖类、水产类、林果类、农机类等五大专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66期,5 235人参加培训,内容涉及农产品营销、农业招商引资、畜禽养殖、设施蔬菜栽培、栽桑养蚕等;致福工程计算机培训35期共计1 329人。此外,海安县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82项,推广种养新品种52个,蚕茧总量2003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全国榜首,2008年在全省第1个以县为单位实现稻麦两熟产量超过15t/hm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 317元上升到2008年的7 510元,增长41.2%。
2主要做法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海安县建立以县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县农牧渔业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民培训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实施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民培训工作。2009年年初,海安县将全年目标考核任务分解到镇村,各镇成立培训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班子,确定农民培训牵头单位和负责本镇农民培训日常工作的联络员。每月28日召开农民培训工作会议,部署农民培训工作,分批解落实培训任务,评价培训质量和进度,推进培训工作。在年终进行考核评比,保证培训工程正常实施。
2.2健全网络,分级实施
根据海安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全县三大农业片区和各镇农业产业特色,将农民培训任务进行明确细化,明确县、镇各自职责。
组建农民培训百人讲师团,选聘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根据各人专业特长分别与镇村产业特点需求进行对接培训,每年年底组织考核测评,并根据测评情况决定是否续聘。同时,邀请各相关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对讲师团成员进行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上提高讲师团成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努力使讲师团成员用群众最需要的技术、最熟悉的语言,围绕各镇村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训。
2.3科学规划,精心实施
2.3.1围绕“一村一品”建设,组织实用技术培训。依据各镇经济区域特色,围绕“一村一品”制定“培训菜单”,重点发展蚕桑生产、畜禽养殖、设施蔬菜栽培和粮食生产特色村等。
2.3.2服务农业产业特色,实施农民创业培训。以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新型专业农民,提高全县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指导目标,通过广泛调研全县农业发展状况,精心设置了农民经纪人、蚕桑生产、畜禽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与主导产业相吻合的培训专业课程。分别通过30多个学时的集中培训,60~90学时的实践,增强受训农民的创业信心,使他们了解产业的发展前景,掌握专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营销技能等知识。
2.3.3推进农村信息建设,开展致福工程培训。“农民学电脑,政府来买单”的致福工程,旨在“致力扶农,教农民上网,为农民造福”。科学制定教学方案,由浅到深、理论与操作相结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学,通过历时15d时间免费学习,使原先一窍不通的农民都能基本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上网搜索和发布信息。
2.3.4典型引路,跟踪服务。既要开展课堂、现场培训,更要重视做好跟踪服务的后续工作。将授课老师联系方式告知学员,方便他们联络询问;定期组织人员下乡进村跟踪走访服务;时常通过QQ或E-mail与学员进行技术问题的探讨。多年培训,硕果累累。海安县奚生怀通过创业培训,发展、壮大了自动化孵禽场,获得省农林厅颁发的“创业标兵”光荣称号;在南莫镇组织食用菌创业培训班,为食用菌在该镇发展、形成一个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海安镇园庄村16组失地村民许国均参加致福工程计算机免费培训,掌握了操作技能,通过上网浏览、搜索、交谈、购货,成为香港一家公司产品在海安的经销商,走上了致富之路。
3农民培训中的存在问题
3.1领导重视不够
各级均成立了农民培训领导班子,但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对于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组织工作和培训效果体现不平衡。
3.2师资结构不均
过去海安县种植结构以粮棉为主,近年来随着大力提倡推广设施栽培项目,急需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讲师传授设施栽培新技术、新知识,而设施栽培专业的讲师人手不够,形成了供求矛盾。
3.3从业农民弱化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普遍老化,一般都在60~70岁左右,即使有部分年轻人,也是留守家庭照顾小孩的妇女,他们大多数知识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对新技术、新知识缺乏认知度,对参加农民培训不感兴趣。
3.4培训工作脱节
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设施栽培,但从业人员培训少,往往是“先上岗后培训”、“边驾车边学习”,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无所适从。
4农民培训的发展对策
推进现代农业进程,改变农民群众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以典型指路,引导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培训。
4.1行政推动,强化考核
农民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更需要行政主导,推动开展。通过强化行政考核,促使农民培训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2增加投入,夯实基础
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从源头夯实农业技术培训基础,为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后勤保障。
4.3部门合作,多方并举
加强部门合作,整合培训资源。各部门、各专业站在专业师资力量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充分运用全县农技服务网络体系健全的优势,发挥各镇农技、兽医、蚕桑等专业站的作用,共同参与农民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因地制宜、多方并举。采取固定办学与流动办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县农广校、镇农技站、兽医站等固定培训基地办学的同时,创造性地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带电脑、带教材、带老师下乡进村,直接在村设立流动培训教学点,举办培训班,让流动培训车、流动课堂、流动网吧在农村发挥更大作用,方便农民就近学习,节省路费、时间。
4.4整合项目,注重实效
目前,上级下达的培训项目及内容都是单项专一内容,而在实际培训工作中,要注意3个结合:一是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民学电脑上网做生意培训相结合,以提高农民网上销售水平;二是将农民创业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经纪人培训相结合,以提高农民创业致富能力;三是将短期培训办班与学历培训相结合,致力于农民综合素质提高。
4.5技术“充电”,“土”“洋”结合
为了缓解相关专业讲师缺乏带来的压力,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依据各培训班教学进度,合理安排现有讲师教学培训。同时,邀请各大院校专家、教授对农技人员“充电”,就设施栽培、健康生态养殖等急需的相关专业先进技术举办讲座,号召开展自学与实践活动,提升技术水平。此外,还需“土”“洋”结合,聘请本地区的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结合自身农业生产的实例讲解技术操作要领。
4.6密集培训,现场指导
针对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能力较差的现状,采取在关键农时季节就某一特定关键技术下乡进村开展面对面用什么讲什么的技术培训,在田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使之能立即在生产中加以运用、实践;辅以广播技术宣传、发放技术明白纸,通过全方位的密集性培训,增加他们对关键技术的接受程度。
4.7广泛宣传,典型引路
为了提升从业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认知度,除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会议等全方位宣传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外,还要以运用新技术、新知识走上致富之路的农民作为典型进行宣传、经验介绍,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农民培训;现状;对策;江苏海安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398-02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型农民,农民培训不仅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把农民培训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的五件实事之一,海安县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1农民培训取得的实效
海安县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现辖14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4.99hm2,农业从业人员10.35万人。多年来,海安县非常重视农民培训工作,特别是从2006年承担了农民培训工程项目之后,更是加大了对全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致富工程计算机培训的力度,促使农民群众掌握最新的种养殖技术和就业创业的技能。3年来,培训农业实用技术1 919场,共计358 993人次,内容涉及种植类、养殖类、水产类、林果类、农机类等五大专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66期,5 235人参加培训,内容涉及农产品营销、农业招商引资、畜禽养殖、设施蔬菜栽培、栽桑养蚕等;致福工程计算机培训35期共计1 329人。此外,海安县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82项,推广种养新品种52个,蚕茧总量2003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全国榜首,2008年在全省第1个以县为单位实现稻麦两熟产量超过15t/hm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 317元上升到2008年的7 510元,增长41.2%。
2主要做法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海安县建立以县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县农牧渔业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民培训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实施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民培训工作。2009年年初,海安县将全年目标考核任务分解到镇村,各镇成立培训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班子,确定农民培训牵头单位和负责本镇农民培训日常工作的联络员。每月28日召开农民培训工作会议,部署农民培训工作,分批解落实培训任务,评价培训质量和进度,推进培训工作。在年终进行考核评比,保证培训工程正常实施。
2.2健全网络,分级实施
根据海安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全县三大农业片区和各镇农业产业特色,将农民培训任务进行明确细化,明确县、镇各自职责。
组建农民培训百人讲师团,选聘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根据各人专业特长分别与镇村产业特点需求进行对接培训,每年年底组织考核测评,并根据测评情况决定是否续聘。同时,邀请各相关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对讲师团成员进行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上提高讲师团成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努力使讲师团成员用群众最需要的技术、最熟悉的语言,围绕各镇村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训。
2.3科学规划,精心实施
2.3.1围绕“一村一品”建设,组织实用技术培训。依据各镇经济区域特色,围绕“一村一品”制定“培训菜单”,重点发展蚕桑生产、畜禽养殖、设施蔬菜栽培和粮食生产特色村等。
2.3.2服务农业产业特色,实施农民创业培训。以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新型专业农民,提高全县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指导目标,通过广泛调研全县农业发展状况,精心设置了农民经纪人、蚕桑生产、畜禽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与主导产业相吻合的培训专业课程。分别通过30多个学时的集中培训,60~90学时的实践,增强受训农民的创业信心,使他们了解产业的发展前景,掌握专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营销技能等知识。
2.3.3推进农村信息建设,开展致福工程培训。“农民学电脑,政府来买单”的致福工程,旨在“致力扶农,教农民上网,为农民造福”。科学制定教学方案,由浅到深、理论与操作相结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学,通过历时15d时间免费学习,使原先一窍不通的农民都能基本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上网搜索和发布信息。
2.3.4典型引路,跟踪服务。既要开展课堂、现场培训,更要重视做好跟踪服务的后续工作。将授课老师联系方式告知学员,方便他们联络询问;定期组织人员下乡进村跟踪走访服务;时常通过QQ或E-mail与学员进行技术问题的探讨。多年培训,硕果累累。海安县奚生怀通过创业培训,发展、壮大了自动化孵禽场,获得省农林厅颁发的“创业标兵”光荣称号;在南莫镇组织食用菌创业培训班,为食用菌在该镇发展、形成一个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海安镇园庄村16组失地村民许国均参加致福工程计算机免费培训,掌握了操作技能,通过上网浏览、搜索、交谈、购货,成为香港一家公司产品在海安的经销商,走上了致富之路。
3农民培训中的存在问题
3.1领导重视不够
各级均成立了农民培训领导班子,但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对于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组织工作和培训效果体现不平衡。
3.2师资结构不均
过去海安县种植结构以粮棉为主,近年来随着大力提倡推广设施栽培项目,急需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讲师传授设施栽培新技术、新知识,而设施栽培专业的讲师人手不够,形成了供求矛盾。
3.3从业农民弱化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普遍老化,一般都在60~70岁左右,即使有部分年轻人,也是留守家庭照顾小孩的妇女,他们大多数知识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对新技术、新知识缺乏认知度,对参加农民培训不感兴趣。
3.4培训工作脱节
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设施栽培,但从业人员培训少,往往是“先上岗后培训”、“边驾车边学习”,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无所适从。
4农民培训的发展对策
推进现代农业进程,改变农民群众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以典型指路,引导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培训。
4.1行政推动,强化考核
农民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更需要行政主导,推动开展。通过强化行政考核,促使农民培训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2增加投入,夯实基础
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从源头夯实农业技术培训基础,为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后勤保障。
4.3部门合作,多方并举
加强部门合作,整合培训资源。各部门、各专业站在专业师资力量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充分运用全县农技服务网络体系健全的优势,发挥各镇农技、兽医、蚕桑等专业站的作用,共同参与农民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因地制宜、多方并举。采取固定办学与流动办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县农广校、镇农技站、兽医站等固定培训基地办学的同时,创造性地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带电脑、带教材、带老师下乡进村,直接在村设立流动培训教学点,举办培训班,让流动培训车、流动课堂、流动网吧在农村发挥更大作用,方便农民就近学习,节省路费、时间。
4.4整合项目,注重实效
目前,上级下达的培训项目及内容都是单项专一内容,而在实际培训工作中,要注意3个结合:一是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民学电脑上网做生意培训相结合,以提高农民网上销售水平;二是将农民创业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经纪人培训相结合,以提高农民创业致富能力;三是将短期培训办班与学历培训相结合,致力于农民综合素质提高。
4.5技术“充电”,“土”“洋”结合
为了缓解相关专业讲师缺乏带来的压力,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依据各培训班教学进度,合理安排现有讲师教学培训。同时,邀请各大院校专家、教授对农技人员“充电”,就设施栽培、健康生态养殖等急需的相关专业先进技术举办讲座,号召开展自学与实践活动,提升技术水平。此外,还需“土”“洋”结合,聘请本地区的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结合自身农业生产的实例讲解技术操作要领。
4.6密集培训,现场指导
针对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能力较差的现状,采取在关键农时季节就某一特定关键技术下乡进村开展面对面用什么讲什么的技术培训,在田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使之能立即在生产中加以运用、实践;辅以广播技术宣传、发放技术明白纸,通过全方位的密集性培训,增加他们对关键技术的接受程度。
4.7广泛宣传,典型引路
为了提升从业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认知度,除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会议等全方位宣传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外,还要以运用新技术、新知识走上致富之路的农民作为典型进行宣传、经验介绍,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