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支架让文言文教学思趣共生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其内容深奥无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改善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文中结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探讨了如何利用支架来让文言文教学思趣共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支架 思趣共生
   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跌、持、众”3个字。2.正确、流利地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熟读成诵。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复姓
   师:亲爱的孩子们,第一次给大家上语文课。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能告诉我,你姓什么吗?注意,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要用上礼貌用语,你可以这样说:“老师好,我姓X”
   师:(握手)你好,X同学,很高兴认识你。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会读他的名字吗?(指名说)
   生:司马光。
   齐读他的名字。
   师:那你知道他的姓氏是什么吗?
   生:司马。
   师:诶?同学们发现没有?我们很多人的姓都是一个字的,但是这位朋友却有——(生答:两个字)。
   对啦,我们这种一个字的叫单姓。他这种两个字的叫复姓。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姓氏歌》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请你来看一看,哪些是复姓呀?(PPT出示《姓氏歌》內容,让学生找一找复姓)
   小游戏:找一找
   你真棒!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复姓都找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复姓。
   姓氏既有单姓,又有复姓,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他的名字(生:司马光)。板书:司马光。
   随文识字:司
   2.介绍司马光
   师:今天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就是——(司马光)。
   老师给你们一个资料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作家资料袋)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选自《宋史·司马光传》中的一个小故事,也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书本102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贵在诵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每人读上3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
   师:大伙儿读得真热闹,老师这儿有几个课文中的生字要考考大家。
   谁会读第一行?(持:翘舌音)
   第二行,谁来读?(都是后鼻音)
   下面让我们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请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3.检查句子朗读
   师:课文很短,只有两句话。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板书:语言简练)是啊,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语言都比较简练。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叫作“文言文”。因为这篇文章很短,也叫小古文。板书:文言文、小古文
   老师把课文分成七部分,想找六位同学来读一读。
   相机指导:足跌没水中
   师:“没”字有两种读音,这里为什么读“mò”,不读“méi”?
   生:那小孩掉进水缸,水很深,把他淹没了。
   师:明白了,“没”在这里有被淹没的意思。(注释展示)
   (读完后)他们读对了吗?给他们一点掌声。
   师:六位同学通过合作把文章读通顺了,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4.教师范读
   师: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它特有的韵律和节奏。我们在学第3课的时候知道,古人读书的时候,都是先生念,学生跟着念,我们也来学着古人的样子。先听老师读一遍,请大家拿起笔,老师在什么地方停顿了,请你做个记号。
   三.理解句意
   1.看注释
   师:读,我们已经学会了,但课文的意思,你读懂了吗?同为古人写的文章,古诗和古文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之前学《古诗三首》的时候,我们发现:古诗当中都有注释。通过注释,我们可以了解诗句的意思。其实,古文当中也有注释,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下面的注释。
   同时这是一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借助文字猜一猜故事的情节,想一想画面,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文。(板书:看注释 猜情节 想画面)
   2.说意思
   (1)群儿戏于庭
   师: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那这件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板书:群儿戏于庭)
   你能借助注释猜一猜发生了什么吗?(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游玩。)
   哪个词语告诉你是一群小朋友?(群儿)对啦,通过猜情节你了解到群儿就是一大群的小朋友。
   那他们在哪呢?(庭院)嗯,这是通过下面的注释理解的。
   在庭院里干什么?(游戏)你想到了这个热闹的画面,通过想画面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这就叫“群儿戏于庭”。也是整个故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师:诶,老师发现,这句话和我们平时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我们平时都是说:在院子里玩,应该是“于庭戏”。但是在古人的表达方式中,他们常常会说“戏于庭”。先解释后面的,再解释前面的,这也是古文有趣的地方,句式非常的独特。(板书:句式独特)
   小练习:说古文想现代的意思。
   (2)一儿登瓮    师:他们玩得正开心,这时发生了什么?(板书:一儿登瓮)
   谁来猜一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很好,你通过想象理解了这句话。
   刚才同学说的“爬上”,课文里用的是“登”,其实和“登山”、“攀登”里的“登”是同一个意思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瓮吗?(出示图片:瓮)
   通过注释,我们知道了瓮是——(口小肚大的容器)
   (出示图片:瓮和缸)那你们知道瓮和缸的区别吗?
   总结:瓮是收口的,缸是敞口的。
   (3)足跌没水中
   爬上瓮后,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板书:足跌没水中)
   这句话讲的是什么?谁来猜一猜?
   是啊,被“淹没”了,什么东西被淹没了?小孩子的头部、身全部都被埋到水里,这是多么危急的时刻呀!这个“没”字道出了重要信息,因此它的后面也要停顿一下。
   (4)众皆弃去
   师:面对同伴掉进水瓮里的危急情况,其他孩子做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板书:众皆弃去)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这里的“众”能不能说是“大家”或是“所有人”?
   是呀,“眾”应该解释为“除司马光以外的其他孩子”。
   (5)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而留下来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板书:光持石击瓮破之)
   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啊?谁来描述描述?
   生: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师:他是怎么砸的?(用尽全身力气拿起石头,用力地、狠狠地往瓮上砸去)请同学做动作。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都是故事的——(生:经过)。板书:经过
   (6)水迸,儿得活
   师:故事的最后怎么样啦?板书:水迸,儿得活
   谁来猜猜这句话的意思?
   生:水涌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师:孩子终于得救了,真是一个圆满的结果。板书:结果
   四.复述、学习写作顺序
   1.练习复述
   师:非常了不起。我们一句一句分开来把句子都解释清楚了。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的内容呢?请同学们自己练习2分钟,待会儿老师请人来讲。
   (点评时注意肯定同学哪句话讲得特别好,把这个意思讲得清清楚楚。/老师觉得这句话有点小问题。)
   现在,我们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把课文意思讲明白了,但是啊,讲故事可不只是讲完整,也要讲生动,甚至可以加上自己的话,再配上表情、动作,以增强效果。这些我们留给下节课再来训练和表演。
   2.学习事情发展顺序
   师:本篇课文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按照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这也是一种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谁知道吗?(事情发展顺序)
   是啊,以后碰到要写事情的题目,我们的文章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依次说清楚,写明白,你的文章一定也会变得更有条理。
   五.练习背诵
   1.尝试填空
   学了课文,我们来尝试把它背下来。
   2.看图背诵(个别)
   3.无图背诵(个别,集体背)
   六.总结课文
   介绍文言文特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这是我们第一次认识古文、文言文。
   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了《乐诵乐读乐写》,这里边也有文言文,请你们找一找、说一说。(《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是的,这些都是文言文。
   要理解文言文,关键就是要关注注释。以后大家看到文言文故事时,一定要学会看注释、猜情节、想画面。
   七.生字书写
   1.跌持(左右结构)
   跌:左低右高,左窄右宽。右边“失”的第二横要穿插到足字旁横与提的中间。组词。
   持:左右等高,左窄右宽。右边“寺”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距离均等。组词。
   2.众(品字结构)
   之前学过的品字结构的字:品、森、晶
   书写注意:第一个“人”最大,第二个“人”字最小。注意第二个“人”捺变成点,整个字呈三角形。组词。
   八.作业设计
   回家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想要有效提升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水平,就要让学生掌握诗歌意象的分析方法,总结出意象形成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高职语文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利用意象来體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蕴含的深层次思想情感。   关键词:高职语文 古诗词教学 意象分析法 苏轼诗词 “梦”意象   在高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意象分析法是高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手段,可以帮助高职学生理解和
内容摘要:《大淖记事》是汪曾祺的名篇,在他的小说创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大淖记事》中水、植物、服饰这三类意象的探讨,挖掘这些意象中的深邃内涵。这三类意象作为作者的“感情符码”,其组合与交错,对呈现独特的风俗景观、书写浓厚的文化意蕴,具有别具一格的作用。同时,这些意象的内涵也体现着群体认同下个体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彰显着汪曾祺所特有的一种美学观与生命观。这些意象所构成的风俗画,绵延着现代诗
内容摘要:群文阅读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同类型的文本进行对读和比较,有助于学生掌握文本之间的共性与文本自身的独特价值。初中阶段的鲁迅小说在文本主体、人物形象及叙述形式等方面有诸多共性,其中蕴含着众多可以进行对读和比较阅读的探究点。以叙事学理论为根基,对初中阶段的鲁迅小说开展群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关键词:叙事学 群文阅读 鲁迅小说 教学内容  
内容摘要:《庄子》作为文学史的奇葩,通过寓言的形式传达自己的哲思和感悟,超越物我的局限,突破时空的阻隔,没有生死的区别,将不同的形象和谐统一于奇特诡谲的寓言世界。本文以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五石之瓠》为例,详细探究其中“假设问答,中立全知”、“形象思维,诗性抒情”、“陌生处理,讽刺剖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独特叙事艺术,为学生提供解读《庄子》寓言的学习支架。   关键词:《庄子
内容摘要: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是一种西方人藐视东方文化,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一种偏见性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体系。他关于东方主义的讨论主要聚焦于作为帝国主义主体的西洋和作为其客体的东洋两者之间的关系。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链接了中日以及西洋,文章对于三者关系的描述可以看见日本在东方主义主客体关系的转变,由此可以体现芥川龙之介的东方主义。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东方主义 《中国游记》 中国形象  
内容摘要:《地平线》是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巴黎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回忆往事并寻找失去之人的过程再现了人物迷惘失落的生存困境。本文以本雅明的“寓言式”批评理论作为切入点、从文本的破碎性、精神氛围的忧郁性以及救赎功能三个层面挖掘《地平线》中的寓言性特征。小说在记录人物迷惘失落的生存困境时,也把救赎的希望投射在文本之中,展现了寓言的救赎功能。   关键词:莫迪亚诺 《
内容摘要:治愈系是日本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词语,其本意是指电视上演出的女性艺人中能让人感到平静,治愈,舒畅的人,以及她们的动作。而类似让人感到治愈、舒畅为主题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则被冠以“治愈系文学”的名头。在这浮华的世间,有一本治愈系书籍陪你度过,温暖你的心,充实灵魂是多么幸运。本文以法国畅销作家马克·李维的《偷影子的人》为典型代表,浅谈当今治愈系文学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李维 治
内容摘要:在欧洲的西北角,有一个国家,它的文艺复兴来得有些迟,但却取得了无可替代的辉煌。而在这辉煌里,莎士比亚(1564-1616)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明星。他一生从事写剧和演剧,他对舞台如此熟悉,使得戏剧在这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是入世的,庞杂的,甚至是粗糙的,但同时又充满了活力,比其他任何文学样式都更接近当时的生活。他的笔下表现了一个广大的阶层,尤为耐人寻味的是他笔下形
内容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时期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纵观李清照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李清照词中独特的女性意识。李清照的词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审美意识上,都具有她个人的独特魅力。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将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研究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讨,结合她的生活、作品以及她对自然独特的审美来探究李清照词女性意识之独特所在。   关键词:李清照词 女性意识 社会关怀意识 婚姻意
内容摘要:黑色幽默在西方文学流派中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黑色幽默作家通常善于将痛苦与欢乐、残忍与柔情的反差融合在一起,营造一个荒诞的世界。《第二十二条军规》出自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之手,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故事背景,在艺术形式与主题上充分展现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风格的精髓。作者以滑稽讽刺的写作手法展示了一个无秩序的、非理性的世界,小说中的黑色幽默将故事主旨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第二十二条军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