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新课程教学及以后备考复习中必须贯彻落实新教材的这一指导精神,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又要保证教师在教学及备考复习中的引导者作用,注重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反思、再现、深化和拓展过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对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与高考结合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以教材为根本,坚实基础知识,逐步提升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后,政治教学及高考范围有所拓展,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和国际组织五本书。考点众多、内容繁杂、记忆困难。所以教师帮助学生疏理、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提纲挈领至关重要。
经济生活方面可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来整合知识,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政治生活方面可按照不同的主体来整理,即公民、政府、党、国际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可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来整理,即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文化自身的发展到讲我国的情况,传统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文化建设。生活与哲学方面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两大体系四大块内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大块。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学及以后复习可以按两大主体,即国家、国际组织,从一般理论到具体实践。比如先讲国家理论,再讲一些国家的具体实践。讲国际组织也是先讲一般理论:国际组织的产生、分类、机构、作用等,再介绍一些具体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无论是新教材教学还是日后复习,教师都要让学生学会有序整合已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以便全面系统而又有所重点地把握知识。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的主干知识,还能对每个知识点在哪一课哪一框都要了如指掌。这样考试时遇到考查内容,学生才能迅速锁定知识点。可见,要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首先扎实知识基础。
二、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着力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必须能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采用“以谬误混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达成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命制一些类似的题目,用来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辨别正误:只要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另外,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典型的主观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例如,某农村为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小康村”的号召。在水通、电通、路通的前提下,还必须家家户户的住房要求是统一的砖木结构,统一粉刷一新。结果该村面貌倒是焕然一新,但大部分村民却负债累累。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这一材料很典型地考查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再比如:我市(普洱市)每年举行“茶叶节”。市民积极参与,丰富了生活,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提升了普洱市的地位,带动了经济发展。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学生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对其成长的影响。通过这样一题的解答,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主干知识。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有益的文化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还能提高精神境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塑造着人生,优秀文化的熏陶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实战演练,精选历年高考真题进行解题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题涉及的知识跨度大,审题难度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回答的观点得正确、运用的知识要恰当,而且表述要清晰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指导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以往的高考题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
例如,2009年我省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公开招考“大学生当村官”的举措深得民心。同样2009年浙江高考题中就有这么一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要答好这一问,首先要求学生审清设问中的关键词:变化、文化生活道理。然后审材料,找出小杨给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这就需要对材料分层次,挖掘其中包含的各层意思。再运用文化生活教材的理论逐一分析。组织答案的方式:材料分析+教材理论。“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发展,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他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题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要指导解题的方法,更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对题目材料和设问加强分析、综合、类比方法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多角度思考、创新性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教材术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教学与今后备考复习,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根本,坚实基础知识,逐步提升学生能力;联系实际,着力突破重难点;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新课改理念转化成真正可操作的教学实践,淋漓尽致的发挥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优势,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以教材为根本,坚实基础知识,逐步提升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后,政治教学及高考范围有所拓展,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和国际组织五本书。考点众多、内容繁杂、记忆困难。所以教师帮助学生疏理、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提纲挈领至关重要。
经济生活方面可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来整合知识,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政治生活方面可按照不同的主体来整理,即公民、政府、党、国际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可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来整理,即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文化自身的发展到讲我国的情况,传统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文化建设。生活与哲学方面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两大体系四大块内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大块。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学及以后复习可以按两大主体,即国家、国际组织,从一般理论到具体实践。比如先讲国家理论,再讲一些国家的具体实践。讲国际组织也是先讲一般理论:国际组织的产生、分类、机构、作用等,再介绍一些具体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无论是新教材教学还是日后复习,教师都要让学生学会有序整合已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以便全面系统而又有所重点地把握知识。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的主干知识,还能对每个知识点在哪一课哪一框都要了如指掌。这样考试时遇到考查内容,学生才能迅速锁定知识点。可见,要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首先扎实知识基础。
二、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着力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必须能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采用“以谬误混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达成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命制一些类似的题目,用来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辨别正误:只要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另外,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典型的主观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例如,某农村为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小康村”的号召。在水通、电通、路通的前提下,还必须家家户户的住房要求是统一的砖木结构,统一粉刷一新。结果该村面貌倒是焕然一新,但大部分村民却负债累累。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这一材料很典型地考查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再比如:我市(普洱市)每年举行“茶叶节”。市民积极参与,丰富了生活,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提升了普洱市的地位,带动了经济发展。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学生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对其成长的影响。通过这样一题的解答,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主干知识。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有益的文化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还能提高精神境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塑造着人生,优秀文化的熏陶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实战演练,精选历年高考真题进行解题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题涉及的知识跨度大,审题难度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回答的观点得正确、运用的知识要恰当,而且表述要清晰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指导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以往的高考题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
例如,2009年我省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公开招考“大学生当村官”的举措深得民心。同样2009年浙江高考题中就有这么一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要答好这一问,首先要求学生审清设问中的关键词:变化、文化生活道理。然后审材料,找出小杨给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这就需要对材料分层次,挖掘其中包含的各层意思。再运用文化生活教材的理论逐一分析。组织答案的方式:材料分析+教材理论。“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发展,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他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题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要指导解题的方法,更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对题目材料和设问加强分析、综合、类比方法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多角度思考、创新性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教材术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教学与今后备考复习,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根本,坚实基础知识,逐步提升学生能力;联系实际,着力突破重难点;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新课改理念转化成真正可操作的教学实践,淋漓尽致的发挥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优势,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