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公路里程的延伸、各地区内外互通、旧公路的提升改造、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加快。这就促使公路行业的发展必须借助于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而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就成了公路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 公路 管理 模式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交通运输由“交通大国”开始迈向“交通强国”。特别是在进入“十三五”新的发展时期,对公路里程的延伸、各地区内外互通、旧公路的提升改造、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加快。这就促使公路行业的发展必须借助于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而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就成了公路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在新的歷史时期,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做好公路信息化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各种挑战,而我们只有认真面对实际,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运用,才能有效构建公路智能管理新格局。
一、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公路管理工作中。建立了路面、公路设施、桥涵、危险重点路段等数据库,逐步形成了公路监控、收费、工程管理、养护信息、电子地图等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运营管理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桥梁、路面养护、监测、评价系统在多个省、市被广泛运用,实时掌握技术状况;不断完善的公路信息报告网络系统,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大多数的省市进一步强化“公路监测预警、应急调度指挥、出行信息服务”三项职能,强化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加快推进路网管理中心建设,构建统一的路网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对路网的可视、可测、可控。比如:路况监测系统集成了大数据应用,采集社会驾乘人员在公路局所管辖的公路上行驶的GPS定位信息,并结合道路巡查、养护施工工作人员上报的通阻信息,全方位加以分析并由此获得道路通阻情况,实时显示在系统中,当道路发生严重拥堵、断路时发出报警显示并自动将严重拥堵、断路路段桩号、GPS坐标等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指定人员手机上,达到了公路养管部门、社会资源共同对公路通阻情况进行不间断监测的目的。
随着路网管理各种大数据库的不断建立和“互联网+”模式的形成,及时、有效的对公路管理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实现了数据在网络上同步传递,为人们提供及其便利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已为公路管理、社会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二、当前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自“十二五”以来, 虽然信息化手段不断在公路管理中开发、应用、推广。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点多线长、受地域制约等因素,加之行业系统冗杂,程序复杂易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较其他行业还有很大差距,未能搭建出规范、高效、精细的管理格局。
1.经费缺口大。各公路管理局的信息化经费主要通过积极申报省财政预算项目来争取立项,由于可用资金较少,又主要用于公路日常维护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信息化建设项目分配到的经费单薄,自筹的经费又屈指可数,难以满足信息化平台建设,使得平台运行和维护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下,勉强维持。
2.设备不足、老旧。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公路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显不足、现有设备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基层管理所站,管理手段还停留在人工时代,设备单一,屈指可数的计算机是上级单位淘汰下来的,仅仅只用于打打字。有些基础设备老旧,运转速度慢,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3.专业人才紧缺。有些基层单位无专职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且缺乏计算机、信息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难度大、进度慢。同时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次少,且公路养管行业人员流动频率高,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无法相对固定等因素也客观上增大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4.技术落后。特别是西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的科技含量偏低,信息化手段对生产管理的应用较少,公路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发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5.网络受到制约。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条件,因建设中固定站点设置数量较多,涉及区域广,而且很多公路多处于山高谷深的山区地形,需自建基站,但架设线缆成本高昂,有些地区也不具备架设条件。
以上这些存在问题与当前的形势及其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三、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做好的工作
“十三五”时期,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应以科学决策、应急保障、公众服务、信息应用等工作为抓手,重点进行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有效覆盖,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效率。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及平台,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互联互通的路网、路况、管理信息资源,建立适合公路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创新体系;要加快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领先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公路信息化建设中,集成大数据应用,增强信息处置事件的能力;要以信息安全为基础,完善信息安全建设,强化运行机制。要不断加强高尖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快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加大一线信息化技术执行者的再学习,及时掌握现代信息化专业技术。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新型社会形态已经来了,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公路智能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和价值,有效提升公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将是我们公路管理部门持之以恒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岳顺 “数字公路”助推重庆发展[J]. 中国公路, 2013(9):72-74.
[2]高速公路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研究分析 刘轰 王瑞 杨正《中国交通信息化》2013.
[3]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化建设专栏(互联网数据).
关键词:信息化 公路 管理 模式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交通运输由“交通大国”开始迈向“交通强国”。特别是在进入“十三五”新的发展时期,对公路里程的延伸、各地区内外互通、旧公路的提升改造、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加快。这就促使公路行业的发展必须借助于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而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就成了公路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在新的歷史时期,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做好公路信息化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各种挑战,而我们只有认真面对实际,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运用,才能有效构建公路智能管理新格局。
一、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公路管理工作中。建立了路面、公路设施、桥涵、危险重点路段等数据库,逐步形成了公路监控、收费、工程管理、养护信息、电子地图等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运营管理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桥梁、路面养护、监测、评价系统在多个省、市被广泛运用,实时掌握技术状况;不断完善的公路信息报告网络系统,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大多数的省市进一步强化“公路监测预警、应急调度指挥、出行信息服务”三项职能,强化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加快推进路网管理中心建设,构建统一的路网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对路网的可视、可测、可控。比如:路况监测系统集成了大数据应用,采集社会驾乘人员在公路局所管辖的公路上行驶的GPS定位信息,并结合道路巡查、养护施工工作人员上报的通阻信息,全方位加以分析并由此获得道路通阻情况,实时显示在系统中,当道路发生严重拥堵、断路时发出报警显示并自动将严重拥堵、断路路段桩号、GPS坐标等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指定人员手机上,达到了公路养管部门、社会资源共同对公路通阻情况进行不间断监测的目的。
随着路网管理各种大数据库的不断建立和“互联网+”模式的形成,及时、有效的对公路管理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实现了数据在网络上同步传递,为人们提供及其便利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已为公路管理、社会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二、当前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自“十二五”以来, 虽然信息化手段不断在公路管理中开发、应用、推广。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点多线长、受地域制约等因素,加之行业系统冗杂,程序复杂易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较其他行业还有很大差距,未能搭建出规范、高效、精细的管理格局。
1.经费缺口大。各公路管理局的信息化经费主要通过积极申报省财政预算项目来争取立项,由于可用资金较少,又主要用于公路日常维护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信息化建设项目分配到的经费单薄,自筹的经费又屈指可数,难以满足信息化平台建设,使得平台运行和维护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下,勉强维持。
2.设备不足、老旧。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公路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显不足、现有设备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基层管理所站,管理手段还停留在人工时代,设备单一,屈指可数的计算机是上级单位淘汰下来的,仅仅只用于打打字。有些基础设备老旧,运转速度慢,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3.专业人才紧缺。有些基层单位无专职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且缺乏计算机、信息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难度大、进度慢。同时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次少,且公路养管行业人员流动频率高,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无法相对固定等因素也客观上增大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4.技术落后。特别是西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的科技含量偏低,信息化手段对生产管理的应用较少,公路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发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5.网络受到制约。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条件,因建设中固定站点设置数量较多,涉及区域广,而且很多公路多处于山高谷深的山区地形,需自建基站,但架设线缆成本高昂,有些地区也不具备架设条件。
以上这些存在问题与当前的形势及其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三、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做好的工作
“十三五”时期,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应以科学决策、应急保障、公众服务、信息应用等工作为抓手,重点进行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有效覆盖,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效率。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及平台,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互联互通的路网、路况、管理信息资源,建立适合公路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创新体系;要加快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领先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公路信息化建设中,集成大数据应用,增强信息处置事件的能力;要以信息安全为基础,完善信息安全建设,强化运行机制。要不断加强高尖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快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加大一线信息化技术执行者的再学习,及时掌握现代信息化专业技术。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新型社会形态已经来了,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公路智能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和价值,有效提升公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将是我们公路管理部门持之以恒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岳顺 “数字公路”助推重庆发展[J]. 中国公路, 2013(9):72-74.
[2]高速公路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研究分析 刘轰 王瑞 杨正《中国交通信息化》2013.
[3]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化建设专栏(互联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