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特教中如何促进特殊学生成长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特殊学生学习成绩差、自卑、缺乏自信,表现得性格孤僻、内向,不与人交往。因此,关爱特殊学生,是做好特教工作的前提。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评价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育做人,做一般的、正常的、合格的社会人。而教其做人的前提是教其认识自己是好人、能人,最终使之成为好人,能人。”不可否认,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扼杀:一是失败多于成功;二是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帮助特殊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教育就应该是特别的,不尽相同的。从这一观点上讲,我们的教育全部应该是个体教育。
  绝在多数特殊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强力要求被爱、被肯定、被赞赏、被重视的欲望。这种欲望一旦得以满足,他们身上平时难以被人察觉的潜能便会奇迹般地被激发上来。相反,如果这种欲望屡屡受挫或是一直受到压抑,他们身上的种种潜能便有可能化为乌有。甚至引发悲剧性的后果。为发掘他们的潜能,我一直给她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只要发现他们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闪光点,我都及时给以大力支持和表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大有益处。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使活动具有新异性、趣味性,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对学生说,这节课谁能顺利完成老师提出的内容,老师允许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可以看故事书、画画、捏橡皮泥、和老师、同学说说你高兴的事情、累了可以休息一下。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上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学得认真,掌握快,无所事事的学生少了,整个课堂“散”而不乱。
  二、注重工作方法,加强情感交流
  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地耐心地与学生交流情感,以增强信任感。主动地询问和帮助学生,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她们,责罚也要考虑技巧。关注特殊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的细节,是发现特殊儿童成功的放大镜;关心特殊儿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默化,营造特殊儿童群体环境的监控器;关爱特殊儿童,是教师对完整教育和全纳教育的践行风标。
  特殊儿童由于残疾思想迷茫而消沉;由于残疾,找不到目标与方向。他们经常一个人在校园某个角落发呆。踌躇不前。这时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谈心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捕捉学生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特长及时进行鼓励。我们深信:一个残疾儿童在生理机能上某一方面的残疾必然会在生理机能的另一方面会有超长发展。因而我们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善于做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
  高明说服法,在心理上称之为:“感化→说服→感化”。就是在说服别人之前,先得经过感化的程序。譬如学生做错了事时,如果立刻责问她:“你为什么这样?”用施压的方法想使学生反省,但是学生在想反省之前,心中便先已产生了反感及反抗的心理,所以无论你多大声地责怪她,也收不到效果。相反地,聪明的教师和家长就会先夸奖学生说:“你做得不错”、“你相当努力”等。这就是前段的感化,然后再指出失败的原因,这是主要的目的。最后别忘了安慰她:“再稍微注意一下,你就能做得更好!”同样是指责学生,聪明的老师就能使学生自动地检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减少再次犯错的机会,使其变得聪明。
  三、通过艺术鉴赏,对学生进行品德渗透
  特殊教育是有魅力的。它具有弘扬慈善价值观念、宣扬社会进步的功能,是大社会的教育,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充分挖掘这种教育价值的内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楔入点,加强学校工作的宣传,要寻找机会、创造条件展示好教师的敬业奉献、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学校服务社会的形象。这样,学校的劳动就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学校的困难就能得到更多的帮助。通过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特殊教育的社会地位,自觉拓展出更大的生存空间。
  德育是艺术教育中,最容易渗入的东西。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德育是最难开展的,由于他们的先天缺陷,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造就了他们残缺的心理世界。而在艺术教学中,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使他们形成身残志不残的坚强意志,认识到生理上的残疾是命运的不幸,要从自己宏伟志向的实现来弥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掌握为社会献力的特长,紧紧围绕“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练好技能、努力学习”的铭训。
  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一样都有一种表现欲,喜欢在人前显胜,更渴望得到大家的赞许。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肯定、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和发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干的舞台,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之余,他们的积极能动性被调动,会更加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事实证明,艺术在聋哑儿童的教育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教师应端正对待特殊儿童的态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才能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扬起自信的风帆;才能让学生真正走出阴影,走上希望之路。
其他文献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和讨论,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笔者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职的计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具有满足幼儿心理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有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教育教学;作用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多媒体资源与各领域教学整合是《纲要》与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新形势下,抓住幼儿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幼儿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在幼儿教
期刊
摘 要:研究了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对废水中苯甲酸的处理,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这两种树脂进行筛选,选定NKA-Ⅱ的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甲酸废水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吸附法;NKA-Ⅱ大孔吸附树脂;苯甲酸废水;浓度去除率;脱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精细化工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该行业排放的大量的工业废水往往成分复杂、浓度高、毒性大、色泽
期刊
摘 要:国家新医改有效实施的第一要素是人,而医学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医疗人才的场所,通过对医学生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推动医学院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  随着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严酷的就业环境,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中要求,各高校要切
期刊
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合作探究法的教育模式;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开始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少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与探究教学相关的教学实践改革。但是,这一研究并没有动摇传统的教学模式。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合作探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和可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一线优秀教师在大量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
期刊
摘 要:电梯作为日常生活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电梯困人及拯救措施是极其重要的安全指标,本文将就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困人及救援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梯;困人;安全救援  电梯关人已成为公众的热门话题,也是公众担心害怕的事件。事实上来讲,电梯关人确有一定的危害,但要因关人的性质而定。绝大多数关人事件对乘客是没有危险的。所以,乘客没有必要过度的惊慌和恐惧。  一、电梯关
期刊
去年,我们乡组织了全乡五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查,语文卷的作文题是《写给×××的一封信》。在阅卷时,我看到一个学生题为《给胡老师的一封信》的作文,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胡老师,自从你调走后,我们很难过,你教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很快乐,因为你不会骂我们。现在,是一个新调来的年轻女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她虽然长得很漂亮,但很凶,她看不起我们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经常在同学面前大声的骂我们,我们几个人觉得很伤心
期刊
摘 要: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培养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才是体育教学中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教师如何在教学上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和接受新的技术、新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学习管理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总结和探索。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人们常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按道理讲,中国人学好语文不是件难事,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却并非如此。每次测试,总有那么一些学生在10分以下,甚至是零分。一个中国人,汉语测试拿零分,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这意味着他可能是社会的负担,他的下一代,也可能不会有多大前途。这就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不得不深思了。多年教学经验让我有几点浅见欲与同行共勉。  一、把“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