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的小组合作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作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1、运用小组合作,能拓宽学生视野。
小组合作方式,可让学生在阅读感知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创设情境生成出自己的独特感悟,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性知识。
2、运用小组合作,能展示学生才华。
我们可开展合作办报进行班际比赛,展示班集体的整体智慧和力量及学生的个人才华,学生首先通过信息渠道和分组采访调查等方式获取文字、图画、图表、照片等资料。学生然后分组讨论、设计图案、研究内容,办出了一份份精美的小报。这种小组合作方式,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激情一旦被激活起来,学生便会全身心的投入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才华,以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必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小组合作强烈愿望。
3、运用小组合作,能培养合作技能。
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和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部过程,让学生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技能在此过程中也便得到了锻炼与发展。这种学习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等都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这也与新课标语文教学目标中所提倡的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一致。
4、运用小组合作,能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为了切实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综合实践任务,增强师生综合实践能力,多方搭建课题研究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多项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各个调查小组撰写了调查报告,圆满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阶段任务,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进一步的增强了自己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也为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合作小组的建构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課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可以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不要写错别字”后,开展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开展查字、词典比赛,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教师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的小组合作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作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1、运用小组合作,能拓宽学生视野。
小组合作方式,可让学生在阅读感知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创设情境生成出自己的独特感悟,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性知识。
2、运用小组合作,能展示学生才华。
我们可开展合作办报进行班际比赛,展示班集体的整体智慧和力量及学生的个人才华,学生首先通过信息渠道和分组采访调查等方式获取文字、图画、图表、照片等资料。学生然后分组讨论、设计图案、研究内容,办出了一份份精美的小报。这种小组合作方式,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激情一旦被激活起来,学生便会全身心的投入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才华,以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必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小组合作强烈愿望。
3、运用小组合作,能培养合作技能。
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和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部过程,让学生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技能在此过程中也便得到了锻炼与发展。这种学习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等都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这也与新课标语文教学目标中所提倡的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一致。
4、运用小组合作,能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为了切实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综合实践任务,增强师生综合实践能力,多方搭建课题研究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多项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各个调查小组撰写了调查报告,圆满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阶段任务,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进一步的增强了自己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也为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合作小组的建构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課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可以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不要写错别字”后,开展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开展查字、词典比赛,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教师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